外协加工网

更新时间:2024-02-17 08:0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外协加工申请单(1)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协加工申请单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协加工申请单

外协加工验收单

外协加工验收单

外协加工验收单

篇二:外协加工技术协议

外协产品加工

技术协议

****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加工类别:年乙方: 乙方代表签章:月日

编号:SMT 甲方: 甲方代表签章:

根据甲、乙双方签订的外协加工协议,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协议产品的SMT加工,针对此加工合同提出技术要求如下:

一、产品工艺要求

1、乙方生产加工的产品所应达到的质量标准详见加工合同附件《质量协议》以及本协议规定的产品技术规格,以上附件需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有效。甲方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经乙方书面确认后对产品应达到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合理修改和调整。

2、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本协议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实施工艺控制,并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情况采取相应的工艺改善措施。为确保乙方生产加工的产品达到本协议规定的技术指标,甲方代表将有权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但甲方加强对产品的验收,并不能减少乙方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

3、委托加工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治具由甲方负责提供,资料包括:编程坐标文件、电子BOM一份,纸质受控BOM单一份。治具包括:锡膏钢网一张。乙方签收甲方资料和治具后须按保密协议进行管理,并在加工结束后按甲方要求进行返还或销毁。治具如被乙方遗失或损坏,需照价赔偿。

4、乙方按照甲方要求采用有铅工艺加工,焊锡类型为Sn63/Pb37,锡粉的颗粒应与加工的产品元件大小相适应。

5、焊接基本要求。按照行业规范,SMT要求焊接可靠、不得有虚焊、漏焊(除非缺料特别声明)“短路”、“元件反向”、“悬空”、“歪斜”、严禁“错焊”等电气故障现象发生。

6、焊点要求。甲方的产品属于高集成度家电产品,要求100%焊接可靠。为防止虚焊发生,焊点应尽可能做到饱满、圆润。

7、外观要求。加工后的产品应整洁干净,电路板加工如受到“助焊剂”污染严重,应清洗干净。

二、材料保管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1、甲方交付乙方的产品材料,由乙方按材料保存要求进行妥善保管。尤其是各类静电敏感元件、BGA类潮湿敏感器件,必须严格按照包装要求进行保存和使用。确认因乙方原因造成的材料失效,乙方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乙方对甲方提供的元器件不做性能指标检测,按照材料包装所示要求对甲方提供的元器件进行符合性检查,如不符合的要求由甲方负责联系供应商整改或书面回复提出处理意见。

3、由甲方按贴片物料废损比例免费提供贴片加工物料给乙方,物料废损比例超出规定时直接在乙方的加工费中扣除。贴片物料废损比例为:0603封装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电感、贴片磁珠、贴片排阻、贴片二、三极管按为3‰;0402封装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电感、贴片磁珠、贴片排阻、贴片二、三极管按为3‰;

4、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失效(器件失效大于3‰)的问题,应及时停线查找原因,必要时书面报甲方协助调查失效原因。对于小于3‰的器件失效,乙方可自行使用甲方提供的3‰备料进行生产,失效器件判断由甲乙双方方共同判定,对于由乙方造成的零部件/器件失效,由乙方全额赔偿。

三、生产过程技术要求

1、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生产相关文件(BOM表、产品技术通知、丝印图、样机)以及生产材料进行生产;由于设计、生产材料产生的问题,由甲方负责解决;生产过程产生的问题由乙方负责解决。

2、加工过程管控。乙方应有相应的工程技术部门,在加工前对甲方提供的材料进行识别,必要时进行测试、抽验。并根据甲方提供的加工图纸或其他文件对产品的加工要求做充分的了解。在对元件及其位置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大批量贴装。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询问确认,不得擅自作主,影响产品质量。一旦发现批量“错贴”,应承担甲方因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破损费、误工费等等。

3、乙方在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加工过程合理受控。并保留为达到工艺管控和

质量目标所产生的生产记录表单,便于甲方查阅。生产时现场的环境记录表、锡膏使用记录,回流焊温度曲线,电烙铁测温记录需详细记录并保留备查。

4、乙方在生产甲方产品时应按SMT基本要求进行静电防护和其他过程防护,避免由此造成的产品损伤。由于乙方生产过程防护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坏由乙方负责赔偿。

3、乙方在批量供货中,若关键工艺更改,应得到甲方质量验证合格通知后,才能提供更改的产品。否则,由此产生的质量问题,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3、产品程序烧录由甲方负责。如需乙方代烧,需甲方提供软件和样机。

4、乙方在产品进行交付时,应提交按照上述技术和质量要求进行成品验收的报告。若甲方代表在对产品进行验收或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能达到本协议规定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乙方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产品实物质量,必要时甲方可对乙方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

四、产品包装、运输技术要求

1、产品包转应满足:确保产品质量和外观不会因包装、搬运而受到破坏为标准,尽可能的加强对产品的包装防护。并按加工合同要求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

2、产品标记。由于SMT的微型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材料在贴装后需要分类标记的,乙方应当在包装箱及出货单中标记清楚。每一个包装箱上均应张贴产品物料标签。

3、对因乙方包装不当造成的产品或器件损坏,由乙方负责全部返工和赔偿。

五、协议的生效、终止和其他

1、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甲方根据产品不合格批次率或使用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权单方面暂停本协议和供货合同。在分清原因和责任,并确保产品质量后由甲方书面通知乙方重新启用本协议的日期后才能恢复正常业务。

3、本协议内容发生更改时,甲方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重新签定更改后的《技

术协议》。

4、其他未尽事宜随双方合作进程逐步协商进行补充或修改。

六、附注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保留一份、乙方保留一份、(复印件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乙方:加工方

名称

盖章

经办人

/

签订日期

名称 盖章 经办人

篇三:外协加工试产流程图

外协加工试产管理办法

一、外协加工试产流程图

二、目的

明确新产品试产所涉及到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职责,确保试产工作顺畅开展。及时解决试产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促成新产品顺利量产

三、范围

适用于公司外协加工试产产品。

四、职责

技术部:主导跟踪试产全过程, 负责在各个监控点召集评审会议,跟踪评审结论,保障试产的顺利完成。

1、 试产前:与外协厂商共同完成测试夹具、仪器设备的配备,准备各项工艺文件的配置。

2、 试产中:过程跟进、与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异常问题。

3、 试产后:跟进异常问题(含设计、制程、操作等)的处理;输出试产报告,组织召开试

产总结会;审核外协厂商的作业指导书、流程的拟订。

设计部:

1. 试产前:提供 PCB、贴片/位号图、原理图、装配图、工艺图、BOM表、功能配置资料、

样机、测试项目及指标。对物料状况进行全面评审;发放产品资料;提供产品最新样机给技术部。

2. 试产中:主导负责功能性故障基板及裸机的全过程的分析处理(工程部PE和修理工协

助);对涉及产品设计问题的临时处理办法、改进方案、永久放行的问题点给出明确处理意见。

3. 试产后:试产报告输出后三个工作日内回复遗留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完成日期 外协厂商:

1.

2.

3.

4. 试产前:由技术部确认完成SMT贴片程序的编制和钢网准备。 试产中:及时记录并解决贴片中的异常问题。 试产后:将所有异常问题点汇总至技术部,质量部及设计部部。 组装与包装车间:试产的执行与配合,试产问题反馈技术部,质量部及设计部。 采购部:

试产前:将需要外发给外协厂商的材料全部购买齐备。

物料部:

1. 试产前:将所需外发的材料全部点齐。并提起发送给外协厂商,并与外协厂清点确认。

并与外协厂填写物料发放记录表。

2. 试产后:外协厂清点确认剩余材料填写物料回收记录表,并运回公司内。同时计算物料

损耗并填写试产物料损耗单,报告给技术部。

质量部:

1. 试产材料的检验合格并入库。

2. 试产产品的检验、判定,配合开发共同制定检验标准。

生管部:

确认物料状况,并与外协厂商确认试产日程。

五、流程运作描述

试产前:

1. 设计部,与PMC确定试产日期,试产日期确认后,各部门应以计划的日程为目标,完成

相关准备工作。

2. 设计部在试产前组织技术、品管、生产部门召开质量评审会议,通报产品情况,对产品

中的一些问题点和产品功能/特性及要求加以说明。

3. 技术部和质量部组织外协厂商对产品的可制造性进行评估。并协助外协厂商的治具准

备。

4. 开发部提供产品资料给PMC,提供产品原理图和工程样机给技术部。

5. PMC负责新产品物料情况(包括包装、线材、配件、专用物料等)。试产物料必须经IQC

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

试产中:

1. 设计、技术、质量部门应安排专人现场跟踪试产过程,并按试产报告模板对异常问题做

好记录。

2. 生产线的排拉及具体操作方法由技术部与外协厂商进行协商并现场指导。

3. 在执行过程中设计部应指导生产重点工位操作注意事项、重要工艺控制等事宜。

4. 技术部PE/IE全程跟线,及时协调解决试产线异常问题。

5. 技术部IE在试产完成后一周内与外协厂商协商输出正式的生产流程图。

6. 质量部严格按标准对试产产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QC检验报表中。 试产后:

1. 质量、设计、外协厂商应将试产过程中所记录的各种质量检测结果和维修数据在试产结

束一个工作日内提交给技术部汇总。

2. 试产完的合格资料由文控归档。

3. 试产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技术部输出试产报告并召集设计,质量,生管,生产系统各

部门召开总结会,分析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明确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

4. 质量部,在试产后的1-2周召开一次试产问题解决进度会议,确认各部门问题解决进度,

直至问题全部解决。每次会议对试产是否通过进行表决。并做会议记录邮件发送各部门负责者人。

5. 再次试产前,设计召开会议确认试产报告中的问题点是否全部解决,并对是否可以进行

下次试产进行表决。

备注:

试产是否通过,需各部门负责人员,集体表决。如有一方在合理情况下对试产结果进行否决,则试产为不通过,下次试产延迟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x5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