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铁三号线总体工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5:34: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述......................................................................................................... 1

2.1工程规模.................................................................................................................................. 1 2.2各工点工程概况 ....................................................................................................................... 2 2.3工程地质及水文 ....................................................................................................................... 5 2.4主要工程量 .............................................................................................................................. 8

3.工程特点及应对措施 .................................................................................... 8

3.1工程特点.................................................................................................................................. 8 3.2针对本工程特点的应对措施...................................................................................................... 8

4.总体施工筹划 ................................................................................................ 9

4.1组织机构.................................................................................................................................. 9 4.2施工任务划分......................................................................................................................... 12 4.3工期计划................................................................................................................................ 12 4.4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15 4.5施工队伍及劳动力配置........................................................................................................... 17 4.6总体施工方案......................................................................................................................... 19

5.建设目标....................................................................................................... 20

5.1安全生产目标......................................................................................................................... 20 5.2质量管理目标......................................................................................................................... 21 5.3工期目标................................................................................................................................ 22 5.4文明施工目标......................................................................................................................... 22

6.外界接口协调 .............................................................................................. 23

6.1与业主的协调配合.................................................................................................................. 23 6.2与监理的协调配合.................................................................................................................. 23 6.3与设计院的协调配合 .............................................................................................................. 24 6.4绿化拆迁及建(构)筑物拆迁工作 ......................................................................................... 24 6.5施工用水用电需求.................................................................................................................. 24 6.6场地需求................................................................................................................................ 24

7.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 .................................................................................. 28 8.附图............................................................................................................... 29

1.编制依据

⑴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招标文件; ⑵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投标文件; ⑶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招标阶段图纸;

⑷《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⑸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城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基础、地形图等相关资料;

⑹我公司对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现场勘查资料; ⑺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⑻我公司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⑼国内地铁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我公司科研成果。

2.工程概述

2.1工程规模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东标段工程包含共3 站,9区间,1个停车场及其出、入段线。其中三站包括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省体育馆站,三站总建筑面积为52925㎡;9区间包括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区间、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区间、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区间、文化宫站~省体育馆站区间、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区间、大树营站~金马寺站区间、金马寺站~太平村站区间、太平村站~虹桥村站区间、虹桥村站~东部客运站区间,及一个放马桥停车场及其出入段线。

本标段西起市体育场站YCK12+890,东至东部客运站YCK23+085.400,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里程为JCK0+097.800~JCK0+785.000,工程范围内全长约9395m。区间隧道最大坡度28.00‰,盾构隧道最小曲线半径R=350m,矿山

1

法隧道最小曲线半径R=250m。

2.2各工点工程概况

2.2.1西昌路站

西昌路站是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和1号线的换乘站,位于人民西路与西昌路的“十”字交叉路口。车站主体外包长度162m,基坑深度25.7m、宽20.3m,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设臵3个出入口与2组风亭,总建筑面积13000㎡;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体系;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2.2.2省博物馆站

省博物馆站是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的中间站,同时也是5号线的换乘站,位于东风西路与五一交叉路口以东道路下方,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170m,标准段宽23.2m,基坑深度27m,总建筑面积17065 ㎡,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体系;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2.2.3省体育馆站

省体育馆站是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的中间站,位于东风东路与环城东路交叉路口以西道路下方,该站全长464.4m,标准段宽19.7m,主体结构基坑深度15.3m、宽约19.7m,总建筑面积22860 ㎡,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内支撑支护体系;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2.2.4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区间

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区间线路右线长324.7m,左线长324.852m(含0.152m长链);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1000m,线间距13.4m~16m,最大坡度-23‰,隧道埋深约10.5~17.5m。本区间长度小于600m,未设臵联络通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2.2.5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区间

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区间线路右线隧道全长1165.3m,左线隧道全长

2

1175.149m(长链9.849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350m,线间距13~16 m,最大坡度28‰,隧道埋深9.5~23.3m;在YCK13+656处设一处带废水泵房的联络通道,在YCK13+900处设一处联络通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2.2.6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区间

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区间右线全长1105.330m,左线全长1100.351m(短链5.042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350m,线间距13~17m,最大坡度-28.00‰,隧道埋深11.8~28m;本区间在YCK14+730.000处设有一联络通道,在YCK15+306.000设有一带废水泵房的联络通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2.2.7文化宫站~省体育馆站区间

文化宫站~省体育馆站区间右线全长861.464m,左线全长861.88m(长链0.479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1000m,线间距13.4~17m,最大坡度18.00‰,隧道埋深8.5~18.5m;在YCK16+600.000处设一带废水泵房的联络通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2.2.8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区间

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区间右线长876.858m,左线长654.819m(含长链长链9.061m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400m,线间距13.4~15m,最大坡度19‰,隧道埋深9.5~14m;本区间在YCK17+848.000处设一处带废水泵房的联络通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2.2.9大树营站~金马寺站区间

大树营站至盾构井间右线长542.23m,左线长537.518m,线路最小曲线半经为R=400m,线间距13.4~15m,最大坡度-18‰,隧道埋深9.5~13m;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盾构井至金马寺站间右线长605.411m,左线长602.796m(包含短链7.327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335m,线间距5~9.24m,最大坡度23.34‰,隧道顶部覆土埋深2.5~8.4m;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联络通道结合

3

盾构始发井设臵。

2.2.10金马寺站~太平村站区间

金马寺站~太平村站区间右线长646.7m,左线长646.931m(长链7.87m);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600m,线间距5m,最大坡度19.00‰,隧道埋深3.5~9.4m;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 2.2.11太平村站~虹桥村站区间

太平村站~虹桥村站区间起于太平村站,止于虹桥村站,区间长1074.6m。 其中YCK20+460.4~YCK20+479.000段(长18.6m),采用明挖法施工,衬砌为单洞双线拱形明洞;YCK20+479.000~YCK20+605.000段(长126m)由于洞身埋深较深,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为单洞双线马蹄形复合衬砌;YCK20+605.000~YCK20+623.400段为施工竖井,采用密排桩围护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YCK20+623.400~YCK21+519.000段(长895.6m),本段隧道洞身埋深较大,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为单洞双线马蹄形复合衬砌;YCK21+519.000~YCK21+535.000段(长16m),本段紧邻虹桥村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隧道最小曲线半经R=800m,线间距5m,最大坡度22.06‰,隧道埋深10~60m.

2.2.12虹桥村站~东部客运站区间

虹桥村站~东部客运站区间长1382.40m,分明挖段和高架段两部分。 其中本区间设计范围内的虹桥村站出站端为明挖段,长212.8m。区间高架段长1171.6m,沿人民东路延长线北侧由西向东敷设,下穿虹桥立交桥主线高架桥,上跨官渡2号路,止点为东部客运站西端。 2.2.13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

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为东部客运站与放马桥停车场间联络线,区间隧道为明挖段、暗挖段两部分;其中JK0+097.80~JCK0+450.00、JCK0+685.00~JCK0+785.00段,合计452.2m,洞身轨面以上埋深18~38m,采用矿山法施工,

4

结构形式为马蹄形单洞双线复合式衬砌;JCK0+450.00~JCK0+685.00段全长235m,隧道洞身埋深浅,采用明挖法施工,衬砌结构为单洞双线拱明洞。

2.2.14放马桥停车场

放马桥停车场以出入段线与正线的接轨道岔为分界点,其余以出入段线隧道停车场一侧出洞口为分界点,包含:站场、路基、涵洞、房屋建筑、给排水及消防、供电及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等工程。

2.3工程地质及水文

2.3.1工程地质综述

本标段场地处于昆明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滇池盆地,为盆地的滨湖相与河流相交汇沉积的地貌单元,地势平坦开阔,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在1900m左右,自然横坡<1°,微向滇池方向倾斜。本场地地层层数较多,岩性较为复杂,上覆(Q4ml)的人工填土,(Q4al+l)淤泥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Q3al+l)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覆盖层厚度大部分地段大于40m。

场地内的不良地质为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及活动断裂。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和软土。

综合分析认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场地基本稳定,采取各种措施对各种地质问题处理后场地基本适宜建筑拟建工程。

工程地质概况见表2.3-1。 盾构区间的地层分析见表2.3-2。 32.3.2地质水文综述

本场地主要为梁家河、麻园河、鱼翅河、运粮河、海源河等地表河流所形

成的洪积扇与滇池盆地湖滨的滨湖相相交汇的沉积区,因此,地表水系较为发育,场地附近主要发育有梁家河、麻园河、鱼翅河、运粮河、海源河等几条比较大的河流,总体水量在雨季一般较大,在旱季水量一般,与场地地下水之间在不同的时节总是存在不等水量的相互补给关系。

5

工程地质概况表 表2.3-1

工点名称 地质土层 车站上覆土层人工填土,粘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泥炭质土、砾砂、圆砾,覆盖层厚度大部分地段大于45m。 车站上覆土层人工填土,粘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泥炭质土、砾砂、圆砾,覆盖层厚度大部分地段大于45m。 车站上覆土层,人工填土、粘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泥炭质土、砾砂、圆砾,覆盖层厚度大部分地段大于45m。 粘土、粉砂、页岩、砂岩夹白云岩。 不良地质 及特殊岩土 软土震陷及 活动断裂 软土震陷及 活动断裂 软土震陷及 活动断裂 岩溶、活动断裂、不稳定边坡 人工填土和软土含140m液化 砂土地层 泥炭质土 有机质土夹层 西昌路站 省博物馆站 省体育馆站 放马桥 停车场 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 上覆地层主要为杂填土、素填土、粉土、粉砂、砾砂;隧道洞身范围的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砂、砾砂。 上覆地层主要素填土、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粉土、粉砂、砾砂、圆砾、中砂;隧道洞身范围的土层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泥炭质土、粉砂、砾砂、中砂;下伏土层有泥炭质土、粉土、粉砂。 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 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 文化宫站~ 省体育馆站 隧道穿过土层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土质较纯、泥炭质土、砂土液化、 有机质土、泥炭、粉土、粉砂、圆砾。 人工填土及软土 隧道穿过的土层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隧道上覆土层有杂填土、素填土、粘土、圆砾、粉质粘土;下伏土层有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砾砂。 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 隧道穿过土层主要有粉砂、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含200m液化砂土圆砾;上覆土层主要有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泥炭质土、圆地层、软土 砾、粉砂;下伏土层主要有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土、粉砂。 隧道穿越土层主要有粘土、有机质土、粉质粘土、泥炭质土、粉砂、圆砾;上覆土层主要有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泥炭质土、圆砾;下伏土层主要有粘土、碎石、有机质土、粘土、粉质粘土、泥炭质土、粉土、粉砂、圆砾、白云质灰岩。 粘性土为主,基岩主要为页岩夹砂,局部为白云质灰岩,岩质软风化层较厚,场地内地基土质均匀性一般。 隧道穿越土层主要有粘土、粉质粘土、泥炭质土、圆砾、砾砂;上覆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泥炭质土圆砾、砾砂;下伏土层主要有砂岩夹白云质灰岩,页岩夹砂。 隧道上覆土层人工填土,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泥炭质土、圆砾、粘土、砾砂;隧道下伏土层砂岩夹白云质灰岩,页岩夹砂。 6

大树营站~ 金马寺站 活动断裂、 岩溶及软土 太平村站~ 虹桥村站 虹桥村站~ 东部客运站 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 岩溶、人工填土 岩溶,人工填土 和软土

盾构区间的地层分析表 表2.3-2 区间名称 10%3%地层比例饼状图 14%7%<4-5>粉土<9-2-1>粘土<9-3-2>粉质粘土<9-6>粉砂<9-8>砾砂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 66%2%3%<9-2-1>粘土<9-3-2>粉质粘土<9-4>泥炭质土<9-5>粉土<9-6>粉砂<9-8>砾砂<9-9>中砂<4-8>粉土<9-2-1>粘土<9-3-2>粉质粘土<9-5>粉土<9-6>粉砂<9-9>中砂 西昌路站~ 省博物馆站 2%7%3%2%3V% 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 351&% 16%9%<9-2>粘土<9-3-2>粉质粘土<9-5>粉土<9-6>粉砂<9-2-1>粘土14%3%文化宫站~ 省体育馆站 58% 1%8%<9-1-1>有机质土<9-2>粘土<9-3>粉质粘土<9-5>粉土<9-6>粉砂<4-6>粉砂4%2%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 74%4 %6%5%<2-3-2>泥炭质土<6-1>粉质粘土<6-2>粘土<9-2>粘土<9-3-1>粉质粘土<9-5>粉土<9-6-1>粉砂<19-1>白云质灰岩<19-2>白云质灰岩 大树营站~ 盾构井 7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两类,弱具承压性,地下水位较 高,蕴藏的水量较丰富。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结构松散的人工填土层中,含水量较小,其动态受季节控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小;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相、冲湖积相的粉土、粉砂、砾砂等各含水层中,在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多层分布,一般具弱承压性,本地段雨季地下水位长期观测稳定埋深一般在地表下1.5~4.2米,旱季为1.5~5.5米,水位年变幅一般为0.7~1.5米,30年最大变幅为2~3米,具含水层埋深浅,层数多,层间透水性一般,补给条件较差等特点,总体富水性中等。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主要为周边河流的河水,地表排水沟渠,雨水等的补给,地下水含量较为丰富;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人工开采、补给地表河流、下渗补给深部地下水。

根据量测,本工程中的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省体育馆站地下水位为3.2~4.2m,其中西昌路站地层渗透性较强,为14.76 m/d;其余各个地下区间均还有弱承压水,地层渗透系数6.77 m/d~8.47 m/d不等。

2.4主要工程量

各工点主要工程量见表2.4.1。

3.工程特点及应对措施

3.1工程特点

本标段包括3站、9区间、1个停车场及其出入线,根据招标设计图纸和相

关说明,结合现场考察情况,本合同段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3.1.1工程规模大,施工方法全,施工组织复杂

本合同段工程类别全、规模大、施工方法全,涉及明挖、暗挖、盾构、高架等多种工法,同时明挖段包括地下连续墙、围护桩等不同围护结构形式,盾构施工需7台盾构机,施工组织复杂,需投入综合施工能力强的队伍,施工中科学组织与管理是安全优质建成本工程的关键。

8

各工点主要工程量表 表2.4-1

项目 名称 主要工程量 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西昌路站 三 站 省博物馆站 162m,基坑深度25.7m、宽约22.3m。 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170m,基坑深度27m、宽约20.3m。 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464.4m,标准段宽19.7m,基坑深15.3m。 市体育馆站~西昌路站 区间右线长324.7m左线长324.8m。 区间右线全长1165.3m左线全长1175m,设臵2座联络通道。 区间右线全长1105.3m左线全长1100.3m,设臵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 1座联络通道。 文化宫站~省体育馆站 九 区 间 大树营站~金马寺站 盾构井~金马寺站右线长605m左线长602.8m。 金马寺站~太平村站 区间右线长约646m左线长约647m。 区间长约1074m,其中隧道两端各有少量明挖太平村站~虹桥村 隧道,分别长约18.6m、16m,中间部分长约1040m。 虹桥村站出站端为明挖地下区间长212.8m,其虹桥村站~东部客运站 余为高架桥1171.6m。 出入段线长688m。 包含站场、路基、涵洞、房屋建筑、给排水及消防、供电及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等工程。 明挖法 明挖法 明挖法 矿山法 明挖法 高架桥 明挖法 停车场出入段线 放马桥停车场 矿山法 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 座联络通道。 大树营站~盾构井右线长542.2m左线长537.5m;盾构法 座联络通道。 区间右线全长645.7m左线全长654.8m,设臵1盾构法 区间右线全长861.4m左线全长861.8m,设臵1盾构法 盾构法 盾构法 明挖法 明挖法 施工工法 省体育馆站 明挖法 西昌路站~省博物馆站 盾构法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