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频行业运营现状及版权分析

更新时间:2023-03-08 10:23:3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视频行业运营现状及版权分析 一、视频行业中国运营现状

视频运营三大阵营:传统视频(电视台),互连网视频网站,IPTV(在中国,绝大部分的IPTV是电信或网通及移动在运营,更多的是网络运营商与广电合作运营) (一)传统视频(有线电视台)(略) (二)互连网视频网站

从2005年开始,视频分享网站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形成了众多具有较强自身特色的网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网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境。 困 境

1. 不良竞争。首先表现在对风险投资的争夺。其次,一些视频网站为了增加流量吸引用户,放置色情暴力内容来赚取点击率。

2. 牌照之争。2007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规定视频网站公司必须为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并且要求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企业必须获得广电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新政策的介入使得那些为赢利而大伤脑筋的网站,不得不先调转头来应对来自监管和法律方面更为紧迫的压力。

3. 侵权之过。一些网站上充斥着各种轻视或忽视版权内容、专打擦边球的做法。但是,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规范化,这颗“雷”终将连锁引爆。版权和内容,是视频网站的生死线。 4. 烧钱之痛。在受美国著名的视频分享网Youtube成功嫁入豪门Google的商业神话刺激下,2005年我国的视频网站数量一度达到了200多家。但是在缺乏清晰的赢利模式及充裕资金作后盾的情况下,巨额的技术维护费用几乎耗尽了所有融资。再加上来自政策上的风险,使得今年1月份以来,50%投向中小视频网站的风投开始停滞甚至撤资,更多的投资商处在观望中。

5. 夹击之险。近年来,新浪、百度这样传统的实力派网站陆续推出了网络宽频服务。

它们采用与电视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进入网络视频,不仅获得大量有价值的视频资源,而且轻而易举地规避了版权方面的风险。这些甩掉了版权包袱的门户网站,将和传统电视媒体的视频网站一起,对视频分享网站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无疑使得新兴的网络视频公司处境更加艰难。 (三)IPTV

IPTV以电信宽带网络为承载,IP机顶盒+电视为接收方式,在视频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传送方式。由于宽带网络的双向特性,在IPTV平台上,业务经营者不仅可以提供直播电视和点播业务,还可以提供时移电视、个人视频录制(PVR)等视频类的扩展业务。 中国IPTV的现状

1.中国IPTV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全球IPTV发展的趋势,传统电信服务正在逐步向信息服务的领域转移和扩张。作为一种体现三网融合趋势的典型业务,IPTV对电信运营商的吸引也是不言而喻的。发展IPTV不仅仅是应对竞争的需要,更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向信息服务转型的良好时机。

中国两大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于2004年前后步入IPTV市场。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中国IPTV发展进程缓慢,当前还处于市场初期。政策限制、产业合作模式不清晰、内容缺乏等多方面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中国IPTV快速发展。

首先,在现阶段,中国发展IPTV最大问题就是政策环境问题。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电信运营商无法直接获得IPTV的经营许可,而与IPTV牌照拥有者的合作又遭遇了地方广电的抵制,这种市场准入上的限制极大的影响了运营商的热情。其次,政策问题还引发了产业链合作问题。IPTV经营牌照的拥有者都是广电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掌控了内容集成环节,

还凭借牌照优势介入到业务提供上,导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的合作并不顺畅。在一些地市,电信运营商处境尴尬,既不愿仅仅承担网络提供商的角色,但是又无法获得更多的主导权,大大影响了IPTV的发展进程;而在运营情况较好的上海和哈尔滨等地区,电信运营商为避免与广电发生正面冲突,采取了与广电企业共同运营的合作方式,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IPTV长期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双方建立全面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得双方能够长期合作共赢。第三,除了政策上的问题,IPTV还面临着来自数字电视的竞争压力。近期来看,这种竞争比较突出,广电总局正在从网络、业务和市场等方面全面推进基于广电网的互动电视业务。广电总局的倾向性政策在限制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的同时,为广电网的双向改造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第四,内容缺乏也是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IPTV提供的频道与现有有线电视频道过多的重合,缺乏新颖独特的频道资源,从而影响到用户的选择。 2.IPTV业务现状

根据相关法规,中国对IPTV的管理采取牌照式管理办法,即通过颁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方式管理。从2005年以来,广电总局共向广电系统的企业发放了多张全国性经营牌照,但是经营牌照的依旧限制,再加上一些地方广电对IPTV的直接反对,中国IPTV出现了试点城市遍地开花(全国数十个城市)、但是完全商用业务却很寥寥的尴尬局面。截止2009年底,中国IPTV用户规模大约在400万户左右,其中上海已经超过100万。在IPTV业务方面,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哈尔滨以直播、点播和时移为主;上海除了直播、点播和视频,还推出了信息服务和应用服务;河南的IPTV在党建的名义下建设,因此提供的内容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主,还提供农村信息化的内容以及数个直播频道。杭州IPTV与数字电视是同一个运营主体,因此,IPTV以点播和互动服务为主。从收费情况来看,IPTV业务资费比有线电视高出2~3倍,但与当地数字电视相比,则高出部分有限,

且业务上有竞争力。各地基本采取包月+点播的收费方式。在业务推广上各地基本都采取了免费赠送机顶盒的方式。 3.业务运营模式

(1) 广电、电信合作运营模式:哈尔滨和上海IPTV是广电、电信合作型的典范,分别代表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在发展IPTV时所做的探索。

(2) 广电主导模式:是合作模式极端情况,由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共同形成一个运营实体发展IPTV,该实体由广电企业控股,杭州IPTV是广电主导型的代表。

(3) 自营模式:河南网通的IPTV以党建为突破口,绕过了广电部门所设下的许可经营条件,由电信运营商自行运营IPTV。 中国IPTV发展前景分析 1.相关影响问题的发展变化

受诸多问题的影响,中国IPTV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随着中国三网融合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技术标准的进步,中国IPTV也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1)政策环境向推动IPTV发展的方向转变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以“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发展目标,国家和政府对三网融合的重视将为中国IPTV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2)内容日益丰富

IPTV节目源的数量和质量受限于整体娱乐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在2006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经营文化产业,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把影视制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门类之一,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文化事业产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中国视频内容也

将更为丰富。再加上广电的内容集成商已经开始与国外大型媒体公司建立合作,未来IPTV的内容将会日益丰富。 (3)技术标准趋于完善

中国IPTV的标准化工作的第一批标准已经完成,第二批标准也基本到了送审稿阶段,这两批标准完成后,IPTV业务系统中与网络、平台、终端有关的标准规范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广电总局正在从网络、业务和市场等方面全面推进基于广电网的互动电视业务,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所面临的来自数字电视的竞争压力在增大。 2.IPTV发展前景

IPTV是一个新兴的业务,可以借鉴的历史数据很少,因此,我们以2006年IPTV用户为基数,根据IPTV资费、内容、接人带宽等因素的变化,对IPTV用户和收入进行预测。2009年底中国IPTV用户约为400万,到2011年,预计中国IPTV用户将接近2000万,收入规模将超过70亿元。IPTV不仅将给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带来直接业务收入,其对促进产业链相关主体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通信信息所估算,到2011年,五年内IPTV给设备制造业带来的收入超过百亿,IPTV也将进一步推动内容产业和宽带的发展。

不管是有线电视(包含数字电视),还是互连网视频网站,IPTV的发展,怎么竞争,它们都不能缺少一样关键东西——视频内容。既然是视频内容,那就得涉及内容的版权。

二、中国视频行业版权之争

2009年已过去,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用“血战”这个词来形容当下的视频行业再恰当不过了。盘点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盛大旗下的华友世纪以4400万美元并购酷6,以搜狐为

首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和优酷迅雷法庭相见,“国家队”央视网变身网络电视台,各地电视台蠢蠢欲动……在2009年的年末,似乎已经乱的让人头脑发懵。

然而大家也注意到,09年下半年的纷争,几乎全部围绕着版权展开,一时间,视频网站全部反省自查,网民大恐。有趣的是这段时期电影院的票房节节攀升,不知跟咱们的视视频网站有关系没?

我们再来看个公司通过反盗版吸金的故事。

在国内,有个网尚文化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国际风险投资公司IDGVC投资设立,与CCTV、TVB、ATV、香港天映、韩国SBS电视台等节目供应商建立了独家战略合作关系,获得近10万小时正版影视内容,号称“中国最大的数字娱乐内容服务提供商”。网尚总裁黎峰曾经表示,他们拥有主流娱乐内容的70%以上,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影视娱乐节目的版权。

在今年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一则《职业反盗版团队,一年可赚上千万》的报道。报道中讲述网尚文化公司靠反盗版维权带来巨大财富。有业内人士表示怀疑,并追问这是致富经验推广还是营销骗局。但无论怎么怀疑,声名鹊起是肯定了的,自从央视的这则报道播出后,网尚极度的扩大了影响力。

报道中的主人公是网尚主要负责维权的李智勇。他的工作是:每天带着摄像机进网吧找有没有侵犯网尚所拥有版权的影片,如果发现有就把这些证据保留下来,追究网吧或酒店的法律责任。在一次性对深圳播放盗版节目的80多家网吧集中取证后,绝大多数网站就找来要求和解,李智勇顺利获得200万元。“80家收益200万元,我今年一次性向600家网吧进行维权,这个收入你都能算出来是多少。1000万元是个保守的数字。”

目前的盗版现象确实比较严重的存在于某些网吧里。下载下来的免费的视听作品就储存

在本地的电脑或服务器上。这极大了方便了取证。而不像之前的视频网站那样难以调查。这些免费下载并提供视听的往往是比较热门的影视作品,而拥有这些文件的网吧基本上不会拥有版权。

一方面,网尚通过授权方式,招商各地网吧代理,缴纳代理金之后,这个网吧就拥有了网尚赋予的维权的名义,在维权区域内监控网吧是否使用其他公司的电影院线的产品,一旦没有购买网尚的产品,网吧就会被暗暗取证。另一方面,对于没有缴纳“入伙金”的网吧,网尚暗暗跟踪,抓到证据后,网尚便可以起诉侵权收取和解费用。这几乎是一个毫无破绽的模式,胡萝卜加上大棒,网吧意识到,不交点“保护费”还真不能息事宁人了。 网尚不禁豪言:“打造一个1000亿的维权市场!”

就在网尚对自己的未来看好的时候,有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在自己的博客中说出了一种观点:“影视片代理商给影视片经销商授权根据地区排他许可,有?独家?与?非独家?两种方式。而?版权授权许可?同样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只给?独家?反盗版维权授权,二是给不具有反盗版维权的?非独家?授权。也就是说,影视片经销商并非都具有反盗版维权的授权。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卖正版”授权是合法有效的,而打击盗版的授权可能就是不合法的。因此,“职业反盗版产业是一条灰色产业链。”

内容版权问题是09年末视频网站市场的核心热点,09年1月8日激动网联合近80家机构组成“反盗版联盟”,这只是内容版权问题集中爆发的一个典型景象而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及网民视频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用户量已经达到1.8亿人,网络视频娱乐性消费倾向较重,电影和电视剧是最受关注的内容,比例高达68.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网络视频内容主要来自专业内容制作机构和网民原创、转载、二次加工,分享成为视频网民中普遍的一种自发内容传播方式。 可见,靠盗版和侵权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价值,版权是视频网站一个致命

的弱点,视频网站需要彻底解决版权这个难题,否则一旦引起诉讼,视频网站只能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从长远看,视频网站如果要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就一定要彻底解决内容版权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看,解决版权问题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购买和合作。(比如前段时间,激动网购买了《非诚勿扰》独家网络版权,上

线当天此片点击率就超过百万,用户好评如潮。合作是既能取得正版内容又省钱的办法,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广告收入提成的方式获得授权内容。目前众多的视频网站,采取合作的形式获取授权的较多。)

三、BBC节目版权中国市场发展计划

(一)节目版权:

我们拥有节目版权,那我们就掌握了众多视频运营商的命脉,而且随版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这会给我们未来市场顺利开展和获取,提供有利条件。 (二)BBC节目的优势:

节目内容丰富,拥有大量的电视剧,电影,动画片,人文地理片,生活娱乐节目等。采用先进的视频设备,制作精良,节目视频质量高, 大多数节目都达到高清标准(720P或1080P),为运营商进行再次编辑(插入广告等等)的视频质量提供了保证。 (三)BBC节目定价:

节目的定价,建议是参考BBC国外的交易价格,再结合中国的节目市场价格进行定价。比如某部电视剧,国外每集2000美金,那么中国可以参考这个价格,按照汇率可以基本定为每集$2000.00*7.50(参考6.82的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再加上运费等相关费用)=¥15000.00,再根据客户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折扣。如果是卖给网络独家首播权,那么价格

就肯定要相应加高,可能是现在基础定价2倍或更高,彼此进行协商;如果是卖给地市县级电视台进行普通播放授权,那可能现有的定价的1/5或者更低。所有播放授权规定可以参考中国电视节目版权合同基础进行相应协商修改。 (四)节目市场营销策略:

目前除了有线电视台(包含数字电视),IPTV(大多数是网络运营公司与电视台合作)运营商,中国还拥有众多的互连网视频网站运营商:优酷、Ku6、迅雷、Sina宽频,Sohu宽频、百度宽频、固网宽频(电信/网通/移动/联通)、中国网络电视台等。 1. 互连网视频(包含IPTV和手机电视及移动电视):

当今互连网视频运营商所载的视频都是必须要版权,他们这些版权主要来源于三个地方,一是电视台的授权,比如电视台的网络直播频道;二是向节目发行商购买视频版权;三是广告公司提供节目版权(广告公司购买节目版权,在视频节目中植入他们的广告,然后再把视频节目提供给运营商);那么我们可以与网站运营商或广告商节目部进行合作或销售。 2. 广电网络(有线电视台):

(1)电视台购进节目版权,植入广告进行播出; (2)广告商购买节目版权,植入广告,交给电视台播出。 那么我们可以与广电运营营商或广告商节目部进行合作或销售。 3.版权省级销售(代理):

我们可以与当地影视公司或广告公司合作,通过这些公司进入当地的有线电视平台或IPTV平台。因为当地的影视公司或广告公司绝大多数服务于电视台和视频网络(IPTV,互连网视频,移动视频网络),我们可以通过发展销售代理的模式,进行全国性的销售,这样既可以节省公司人员及市场开拓的费用,还可以拓宽产品市场,也增加公司在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减少产品销售中间环节的浪费。

4、建立网上节目版权交易中心:

允许各个运营商进入版权交易中心进行节目内容选择并打包下单购买。 5、独立运营网络在线视频:

专业,专一,只运作国外视频节目,从而与国内其它视频网站区分开来,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为网上众多喜欢境外节目的观众(包含国外观众)提供便捷,而且这部分观众的层次也相对较高,从而吸引众多国内外广告的投放,但是该类视频网站的审批手续较为麻烦。

(五)BBC节目中国市场评估

当前,国外电视节目注重节目对接受者欣赏层级的定位与细分,电视节目的核心,就在于找到一个尽可能减少观看者观看的障碍,使得创作者的意图最大限度地为观看者理解并接受,使电视节目与观看者互动参与的程度达到最佳境界。将电视节目制作与策划的重点放在对观看者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满足观看者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将电视节目与观看者的阅读经历、接受心理和互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电视节目的影响与接受效果。

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电视节目被我国引进在各大小电视台播映,并一直受到观众好评。比如《Lost》、《Discovery》、《24 Season》等等。英国BBC拥有国际一流的电视制作团队,节目选材丰富,内容充实,制作精良,在过去的时间里,不管是BBC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还是记录片,在中国都受极大的欢迎。比如电影《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Jane Eyre》(简爱)、 《The Moth》(新月佳人)、《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等,专题片《BBC JONATHAN ROSS' ASIAN INVASION》(BBC亚洲电影狂潮)、《The Blue Planet》(蓝色星球)等。

BBC节目在中国能获取多少市场,创造多少效益,目前还无法得知,我们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具体的数据。目前在中国的视频节目内容市场,国外节目资源还

是相对贫乏,特别是版权保护法越来越完善,拥有独立播放版权的节目内容那就更是稀有。所以我相信,2010年,视频节目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凭借拥有版权并且内容丰富独特的优势,加上优秀的营销团队,巧妙的营销手段,我们终将成为赢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6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