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能竞赛题库

更新时间:2023-11-22 20: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备维护部2013年“百日安全生产活动”

“杜绝伤害、杜绝非停、杜绝事故”检修安全技能竞赛题库

一、必答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十分)

1.发电企业(A)管理体系含 9 个管理单元包括 1个目标单元、4个支撑单元和 4个 功能单元。

A.本质安全 B.职业健康 C.新的模式 D.管理方式

2.4 个支撑单元——组织与职责、安全制度、( C )和安全文化,以安全组织与职责、安全制度和安全培训为支持骨架,以安全文化为联系纽带,构建起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结构。

A.例行培训 B.日常培训 C.安全培训 D.专题培训

3.本质安全是指在工作条件下系统自身具备保障安全的能力,是系统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出的( B ),本质安全的系统在工作条件下同时具有自稳性、他稳性和抗扰性三方面特征。 A.本质特性 B.固有特性 C.原有特性 D.固有属性

4.4 个功能单元——风险预控、( A )、事件管理和评审与考核, 按照\风险预控为主,应急管理为辅,事件管理为补\的方式,实现安全管理的\事前、 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以评审与考核实现安全管理的\闭环\控制。

A.应急管理 B.应急响应 C.应急预案 D.应急处置

5.本质安全管理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要素构成,具备量化管理、均衡管理、( A )和持续管理四个特征。

A. 系统管理 B.安全管理 C.平衡管理 D.定性管理

6.本质安全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持续( D )水平,使其从根源和本质上具备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

A.持续提升企业的安全 B.提升系统安全理论 C.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 D.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

7.激发员工的安全自觉性,变“要我安全” 为“我要安全”、“( A )”;强化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核心理念,达到 “意识上我要安全、氛围上就得安全、技能上我能安全”的安全共识。

A. 我会安全 B.我要安全 C.我能安全 D.要我安全

8.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 C )管理单元,每个管理单元由若干项管理内容构成。 A. 10 个 B. 8 个 C. 9 个 D. 11 个

9.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为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报告;中篇为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成;下篇为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B )。 A.评审标准 B.评价标准 C.考核标准 D.绩效标准

10.本质安全概念可以概括地划分为“单一设备、装置的本质安全”、 “‘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和“‘(A )'的本质安全”三大类。

A. 生产系统 B.生产设备 C.生产管理 D.生产技术

11.本质安全管理是针对系统(如企业这一系统)如何实现或尽可能接近(D ),而实施的一系列调节、控制行为或过程的总称,用以保持和持续提升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 A.安全管理 B.管理安全 C.基本安全 D.本质安全

12.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由“人员”、“设备”、“(A )”和”管理”四要素构成,四要素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A.环境 B.方法 C.材料 D.技术

13.本质安全管理认为,企业本质安全度的提升和安全基础的夯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 是一个( B )的过程,即是一个渐进性和连续性的过程,期望短时、高速的提升是不科学和难以现实的。

A. 循序渐进 B.持续改进 C.持续发展 D.持续提升

14.企业本质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科技提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水平,而且需要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人员”的( A ),同时需要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加以 约束,因此,实施本质安全管理的企业必须统筹兼顾,注重“人员”、“设备”、“环境”和”管 理”的全面、系统和协调发展。

A. 安全意识 B.安全技能 C.安全技术 D.安全知识

15.安全目标管理:对安全目标的制定、分解与( A )工作进行管理 。 A.实施 B.强制 C.监督 D.计划

16.例行安全工作管理:对安全例会、班前(后)会、( C)、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安 全例行工作进行管理。

A.安全警示 B.安全教育 C.班组安全活动 D.安全责任

17.安全设施管理:对安全设施的设(配)置、检查和( D )工作进行管理。 A. 维修 B 修理 C.施工 D.维护

18.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的组织、执行和( A )工作进行管理。 A.问题整改 B.问题策划 C.解决问题 D.问题方式

19.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要求组织(企业)应有一个经( B )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A.管理者 B.最高管理者 C.负责人 D.实际负责人

20.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通常包括危害辨识、( B )和风险控制三方面核心工作。 A.风险控制 B.风险评估 C.风险辨识 D.风险评审

21.NOSA 安全五星管理体系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集 安全、环保、(C )于一体的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引导、衡量和考核安健环绩效提供了一个框架。 A.环境 B.康复 C.健康 D.环保

2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 NOSA 安全五星管理体系的灵魂,是其实现“超前控制,( A )”的重要途径。

A.闭环管理 B.闭环控制 C.超前管理 D.闭环实施

2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优点:以风险控制为工作主线实现事故( C )的管理理念先进、科学,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的工作方法科学、有效;通过开展量 化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够对管理过程实现量化管理;能够与电力以往安全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

A.超前意识 B.超前控制 C.超前预防 D.超前管理

24.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缺点:实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工作量大,对使用者的( A )、技能 水平要求高;

A. 知识 B.文化 C.认识 D.意识

25.随着企业安全投入的增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为改善安全作 业环境、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提升安全性提供了必要的( C ),使得从源头抓起、增强系统固有的本质安全属性成为可能。

A.可靠性提高 B.设备的可靠 C.基础和保障 D.可靠和保障

26.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本质安全理念与持续改进思想( A ),将目标管理、风险管理和闭环管理方法综合应用,能够引领企业建立和实施本质安全管理模式。

A. 融为一体 B.变成整体 C.密切结合 D.有机结合

27.发电企业通过实施本质安全管理能够取得以下预期效果: “人员”本质安全度持续提升,人员的安全知识、( B )、安全意识水平显 著提高,违章行为日益减少、直至杜绝;

A.安全水平 B.安全技能 C.安全教育 D.安全技术 28.发电企业通过实施本质安全管理能够取得以下预期效果: 生产安全事件“如事故、( A )、异常等”发生水平持续降低、直至杜绝。

A.障碍 B.未遂 C.事件 D.隐患

29.风险预控、应急管和、事件管理三个单元,按照事件前、事件中、( D )三阶段实施本质安全管控。

A.事件前 B.事件中 C.事件过程 D.事件后 30.绝对本质安全的企业是( C )的,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过程中生产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 也是存在的,这通常是风险预控管理存在不到位或者不完善之处导致的(随着本质安全的提升,不到位或者不完善会逐步减少)。

A.完全存在 B.存在 C.不存在 D.是存在

31.对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发生原因, 采取( B )加以改进,进入本质安全管理工作下一个 PDCA 循环。 A.可靠性措施 B.针对性的措施 C.采取措施 D.才有效措施

32.安全目标分为人员安全目标、设备安全目标、环境安全目标和( D )四类。 A.环保目标 B.设施目标 C.材料目标 D.管理工作目标

33.企业应制定( A )、各类人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及职责到位标准,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各级 B.个别 C.各类 D.全部

34.安全制度(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也称安全标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则保障,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和( A )的基础。

A. 有效落实 B.有效实施 C.有效工作 D.措施落实

35.安全培训是提高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本质安全能力,是开展( B )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A.本质管理 B.本质安全管理 C.本质安全 D.安全管理

36.安全文化是通过安全承诺、( A )、安全信息沟通、自主安全学习、安全事务参与等形式,建立的被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A. 安全行为激励 B.安全奖励 C.安全鼓励 D.安全晋升

37.安全承诺是由企业代表全体员工作出的一种公开承诺,简洁、明确地展示了全体员工 在( D )、追求安全绩效方面的态度、意愿、期望和任务。 A.关爱生命 B.关心生活 C.关注生命 D.关注安全

38.风险预控单元通过识别企业存在的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可能导致的( C ),评估风险的大小,采取措施在风险导致事件发生前将其有效控制,实现对风险的预先管控。 A.风险辨识 B.风险控制 C.风险类型 D.风险预控

39.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包括消除措施、预防措施、减弱措施、( A )、联锁措施、 警示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形式。

A. 隔离措施 B.控制措施 C.减灾措施 D.预控措施

40.应急管理单元包括应急组织设置、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培训与演练管理、应急( C )与处置管理、应急信息管理和检查与回顾七项内容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41.风险控制管理措施包括安全培训措施、安全管控措施、( C )等形式。 A.管理措施 B.培训措施 C.转移措施 D.控制措施

42.应急预案管理:用于明确企业应急预案的类型划分方法,以及( B )的制定 与维护和实施与备案工作的管理要求。

A. 应急准备 B.应急预案 C.组织体制 D.预案程序

43.应急组织设置:用于明确企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办事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和( A )的设置要求。

A. 应急队伍 B.应急策划 C.应急准备 D.应急响应 44.应急响应按照事件级别和响应范围分为( A )级别。 A.四个 B.三个 C.五个 D.二个

45.通过对事件统计指标数据进行总结分类和综合统计,从各种变化的影响中找出事件发 生的规律性,通常包括事件时间规律分析、事件地点规律分析、( B )分析、事件 原因规律分析等类型。

A. 事件管理规律 B.事件人员规律 C.事件变化规律 D.事件因果规律

46.事件地点规律分析:分析事件在发生( D )或场所上的周期性规律,确认统计指标高于平均指标值的特定地点或场所,进而明确事件控制的关键地点或场所。 A.地面 B.地方 C.地址 D.地点

47.事件原因规律分析:通过对事故、事件综合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事故、事件发生的( C ),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

A.目标 B.指向 C.动向 D.方向

48.评审与考核单元负责确定体系评审管理与安全绩效考核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体系评审和安全( D )工作。 A.绩效管理 B.绩效评审 C.绩效评价 D.绩效考核

49.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审主要是对体系的( A )、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审核,以便找出体系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体系的完善和持续改进。

A. 适宜性 B.实用性 C.适应性 D.可用性

50.内部评审是被评审企业组织本企业人员开展的体系评审活动;内部评审由企业自身员工进行评审,目的是实现( C )和自我提高。

A. 自我提升 B.自我提高 C.自我改进 D.持续改进

51.外部评审是被评审企业之外的第二方或第三方组织人员开展的体系评审活动;外部评审由外单位( A )进行评审,由第三者眼光发现问题,克服内部评审的主观性。 A. 专家 B.专人 C.个人 D.雇员

52.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给出的具体要求,编写配套的管理标准、( B )、技术标准等体系文件,体系提出的各项管理内容均要有制度的支撑。

A.技术标准 B.工作标准 C.知识技能 D.方法标准 53.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维持也是一个 PDCA ( A )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体系保持程序由工作计划制定、体系文件修订、体系文件执行、检查与评审和工作改进五个步骤构成 A. 闭环管理 B.开环管理 C.闭环改进 D.闭环持续

54.安全目标通常由人员安全目标、设备安全目标、环境安全目标和管理工作目标四类构成。为了便于比较安全目标的水平和考核目标的实现程度,安全目标通常是由一系列( A )、可测

量的安全指标构成的。

A.半定性 B.可测量 C.定性的 D.量化的

55.环境安全目标是由与作业环境密切相关的各类安全指标构成的,包括( B )指标和作业环境安全状况指标两类。

A.安全设施整改 B.安全设施状况 C.安全设施齐全 D.安全设施恢复

56.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用于明确岗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任务、周期、方法、权限、 责任等事项,在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A )的原则; 安全职责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原则; 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A.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管生产不必管安全 C.总经理管安全 D.副总经理安全

57.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C )和业务素质应能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A.人员的结构 B.人员的素质 C.人员的数量 D.人员的总数

58.在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中,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是( C )的主要职责之一。

A.安全部门负责人 B.各级管理者 C.管理者代表 D.工会负责人

5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 B)小时。

A.1 B.2 C.3 D.4

6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 D )批准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61.在热力、机械和热控设备、系统上进行安装、检修、维护、试验工作,需要对设备、系统采取( A )或需要运行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措施的工作时,必须开工作票。

A.安全措施 B.安全管理 C.安全评估 D.安全控制

62.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设备、系统上工作,需要将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由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时,对检修设备进行消压、吹扫等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检修工作,应使用热力机械( D )。

A. 热控工作票 B.第二种工作票 C.不用工作票 D.第一种工作票

63. 火力发电厂在热控电源、通讯、测量、监视、调节、保护等涉及DCS、联锁系统及设备上的工作;需要将生产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的,使用( C )。

A.不用工作票 B.第二种工作票 C.热控工作票 D.第一种工作票 64.工作票应使用( B ),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但不得删减。 A.统一管理 B.统一格式 C.统一使用 D.统一编号

65. 电力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经过安全预评价,其(A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安全设施 B.安全设备 C.安全设计 D.安全评价 66. 电力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人员( C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在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q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