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6 2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根据经济学的定义,首先是研究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的用途,以实现最大的产量,实质上是在考察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就是人们考虑如何合理的高效率的利用资源,久而久之,经济学便产生了

2、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么?

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说每次涨价或者降价对客户购买这件产品的影响有多大,需求价格弹性越高,影响越大

对于总收益,需求弹性越高,涨价就可能丧失更多的客户,客户的购买量快速减少,降价则客户的购买量迅速上升,需求弹性越低则相反。所以一般来说,需求弹性高,采取降价销售总收益增加,需求弹性较低采取涨价销售总收益增加

3、水的使用价值大于钻石的价值,但水的价格却小于钻石的价格,为什么? 你问的是亚当斯密提出的“价值悖论”。要解决这一悖论,要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水给人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但是人们对某一商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也越小。人们消费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 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是由于人们购买的钻石数量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也就大了。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花费收入应遵循的原则是:使最后一单位购买力、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4、解释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越来越接近? 单的道理,平均成本是含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增加,那相应的平均成本就会降低,分到每件上的固定成本就会变小,所以平均成本与可变成本会相近,但不可以相交

5、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损时仍然生产?在什么情况下不再生产?

很简(1)短期生产中,不仅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既定的,而且生产中不变要素投入量是不变的,即厂商上只能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这样,不变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厂商短期均衡的盈亏状况。

(2)当短期均衡为AVC

(3)当AR

本就降为零,停产总比生产好。

6、说明外部性的含义,并各举一例说明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由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贸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 曼昆认为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的影响。若斯的“搭便车”正外部性入手和科斯从外部侵害入手,无非也是指行为对与之交易或目的无关的其他人福利的影响。

依据作用效果进行分类,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溢出效应。负外部性,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减损的效应。

比如花园的花对养蜂人便具有正外部性,是蜂蜜产量增加。

汽车废气有负外部性,因为它产生了其他人不得不吸入的烟雾。 7、说明GDP与 GNP的区别与联系。如果一国实行引进外资的政策,导致外国投资的增加,这样的政策对GDP和GNP的影响如何。 8、GDP增加,GNP不变,

因为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GNP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简单来说,GDP计算了外国人在国内创造的产品价值不包跨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的产品价值,而GNP则是计算了本国国民在国外创造了的价值,而不计算外国人在本国创造了的价值。

这题里。外国的投资会被计算在GDP里,但不会被计算在GNP中 8、有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个人收入增加赶不上GDP的增长,请简单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gdp是社会组织及个人收入的总和,gdp增加,平均收入会增加,你的收入没有增加,说明你单位效益低于平均水平或者分配不合理。 9、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通货膨胀率被定义成价格水平变化的比率。P260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或者收入在不同部门直接的配置发生改变。

首先,最容易理解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通货膨胀导致既定名义利率下的实际利率下降了,因此债券人受损而债务人收益,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导致资源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倾向给了债务人。(这一条可以引申为银行和企业或者社会储蓄和投资生产)

其次,是工人和企业家之间的收入分配,当物价上涨以后,企业利润上升,企业家增发工人工资的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水平,导致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但是在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的存在使得工人以为自己的工资增加了,从而不但不会减少劳务供给还会增加劳务供给(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导致企业家更多的占有了工人的劳动成果。因此,通货膨胀导致资源或者收入在企业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更倾向于企业家。

再者,是政府和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任意时

刻你所持有的货币价值都下降了,但是那一刻你为所获得的货币进行的生产劳动不会贬值,这多余的价值其实是被增发货币的一方拿走了(将你产出以10元买走了,转身以此为抵押发行了20元(其中10付给你了,剩下的10元自己留着了)货币发行是以政府信用或资产作为抵押的)。因此,通货膨胀相当于政府对货币持有者征税(有些国家称之为铸币税),在收入或者资源分配上更倾向于政府一方。

首现,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对投资者有利。

再次,通货膨胀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计算题:

1、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需求价格点弹性Ed=-(dQ/dP)×P/Q= -(-5)×4/100=1/5 ,Ed<1,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为

2、假设某人的月收入是1440,且被全部用于消费两种商品X和Y,如果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PY=1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2xy,那么,这个理性消费者每月会分别购买多少单位的X和Y使其总效用最大,并求出最大总效用。

因为1440=20x+10y 所以y=144-2x代入U=2xy得出U=288x-4x^2对U求关于x的导数,令U'(x)=0得出x=36所以得出当x=36时,y=72. 此时的总效用最大,且最大值为5184. 完毕

3、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 u=xy^4

MUx/Px=MUy/Py 即y^4/Px=4xy^3/Py

整理得y/Px=4x/Px 4xPx=yPY

设总收入为M=xPx+yPy M=5/4ypy,则yPy=4/5M,他会把收入的4/5用于商品y上 4、已知生产函数为Q=LK课本p76

5、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是STC(Q)=0.04Q3-0.8Q2+10Q+5,试求平均成本函数以及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STC=0.04Q3-0.8Q2+10Q+5 SMC=0.12Q^2-1.6Q+10 SAVC=0.04Q^2-0.8Q+10

最低SAVC处,0.08Q-0.8=0,Q=10, 停业点:P=6,Q=10

供给函数为 P=0.12Q^2-1.6Q+10,(Q>=10);市场价格低于6,企业选择停业。

0.50.5

2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6、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TC=Q3-60Q2+1500Q,产品的价格P=975美元,

求:(1)厂商利润为极大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厂商的产量,

(3)若市场需求函数为P=9600-2Q,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量是多少?

(1)厂商利润为极大(亏损最小) MR=MC,MC=P

MC=dTC/dQ=3Q2-120Q+1500=975 Q=5 or Q=35

Q=35, AC=TC/Q=1225,r=TR-TC=-8750

(2)市场长期均衡时 P=MC=AC=1225 Q= (3) P=9600-2Q AC=1225

7、已知:C=100+0.8(Y-T),I=900-25r,G=100,T=125,Md =0.2Y+100-50r, Ms=500,p=1,试求:(1)IS和LM曲线的方程;(2)均衡的Y和利率r。

假设经济模型为C=100+0.8YD;I=50;G=200;TR=62.5;T=250(单位:亿元) (1)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充分就业所需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投资多少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我尽量讲的详细一点啊。。。 1,

首先收入Y=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

其次Yd它表示扣除了税收后的收入,因此Yd=Y-T(税收) ,T=0.25Y

最后政府转移支付为62.5也是属于政府购买的一部分

列式: Y=C+I+G

Y=200+0.8(Y-T)+50+200+62.5 (T=0.25Y) 可以求出来了 2, IS曲线

Y=C+I+G (C=100+0.8(Y-T),I=900-25r,G=100 T=125)代入即可

LM曲线

Md =0.2Y+100-50r, Ms=500, p=1 MS/P=Md(均衡时) 也是带入即可

注意IS和LM曲线都是r关于Y的解析式~~~

第二问,均衡时联立 IS和LM的方程,解出Y,r 即可~~~

2、用图形说明单个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及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r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