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6 孔雀东南飞(并序)学业分层测

更新时间:2024-04-08 15: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导学号:68010171】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解析】 A项,“奄”通“晻”;C项,“帘”通“奁”;D项,“取”通“娶”。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68010172】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 ..C.戒之慎勿忘 慎勿违吾语 ..D.多谢后世人 谢家来贵门 ..

【解析】 A项,“遣”,前者是“休弃回娘家”,后者是“派遣”;B项,“举”,前者是“成功”,后者是“开口”;C项,“慎”,皆是“千万”、“一定”的意思。D项,“谢”,前者是“告诉”,后者是“辞别”。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妾不堪驱使 ②勿复重纷纭 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⑤徘徊庭树下 ⑥蹑..........履相逢迎 ⑦踯躅青骢马 ....

⑧叶叶相交通 ..

A.①④ C.③⑤

B.⑤⑦ D.①③

【解析】 ①古义是“使唤”,今义是“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古义是“麻烦”,今义是“多而杂乱”。③古义是“教养”,今义是“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④古义是“处置,处理”,今义是“对违法乱纪的人做出处罚决定”。⑥古义是“迎接”,今义是“阿谀奉承”。⑧古义是“交错”,今义是“往来通达”。

【答案】 B

4.对下列句中“相”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68010173】

①儿已薄禄相 ②会不相从许 ③及时相遣归 ④相见常日稀 ⑤还必相迎取 ⑥好.....

1

自相扶将 ⑦嬉戏莫相忘 ⑧仰头相向鸣 ⑨六合正相应 ⑩怅然遥相望 ?誓天不相负 ......?黄泉下相见 .

A.①⑦/②③④⑧⑩?/⑤⑥⑨? B.①/②③⑤⑥⑦⑩?/④⑧⑨? C.①?/②③⑤⑥⑨/④⑦⑧⑩? D.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解析】 ①名词,面相,相貌;②③⑤⑥⑦⑩?副词,有指代作用;④⑧⑨?副词,互相。

【答案】 B 5.名句默写。

(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____________,耳著明月珰。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 (4)____________,二情同依依。

【答案】 (1)腰若流纨素 (2)精妙世无双 (3)君当作磐石 蒲苇纫如丝 (4)举手长

劳劳[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韩凭妻》,完成6~9题。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68010174】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定罪 .B.其雨淫淫 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C.宿昔之间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 ..

2

D.旬日而大盈抱 旬日:半个月,即十五天 ..【解析】 D项,旬日:十天。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 .②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 .B.①俄而凭乃自杀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C.①衣不中手而死 .②旬日而大盈抱 .

D.①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②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

【解析】 B项,①②都是副词,于是,就。A项,①代词,她的/②助词,无实义;C项,①连词,表因果/②连词,表顺承;D项,①代词,代韩凭夫妇/②助词,的。

【答案】 B

8.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68010175】

A.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韩凭妻不慕富贵,忠于爱情,跳台自杀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B.本文讲述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歌颂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

C.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

D.本文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解析】 A项,“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错,应为顺叙手法。 【答案】 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

译文: (2)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译文:

3

【答案】 (1)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意曲折隐晦,信中说。 (2)王认为我生为好,我认为死去为好,希望您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参考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夺过来。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意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说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认为我生为好,我认为死去为好,希望您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宋康王发怒,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使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很短时间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很感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哀,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变成的。

现在睢阳有韩凭城。韩妻何氏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语言运用层]

10.某校高一年级举行由所学课文改编成的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3)班 (2)《离骚》 演出:高一(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离骚》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60字左右。

【答案】 令人唏嘘不已的史诗般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还未走出我们的心坎,失意文人悲怆的呐喊已传到了耳边,下面请欣赏由高一(5)班献上的《离骚》。

4

11.《孔雀东南飞(并序)》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之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乐府的代表作。其中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震古烁今,如果她当选为某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导学号:68010176】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对人物事迹、个性有所了解,写出人物的个性或影响;其次,要注意颁奖词语言的高度概括性和文学色彩浓厚的特点。

【答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漫漫长夜里,她以一种美丽娇柔、荡气回肠,与宿命相抗衡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身边的世界,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找寻着爱情的美好,那清池中圈圈涟漪是漫漫长夜中美丽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强烈的呼唤。敢爱敢恨,为爱献身,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一次生命的礼赞。

12.用排比的句式,为下面这段话写一个结论句,不超过30字。

【导学号:68010177】

当诺亚在方舟中熬过绝望的四十九天后,鸽子带回了希望,那是一抹绿色,一枝鲜翠的橄榄枝。他明白:洪水退了,新生活开始了。当哥伦布陷于茫茫大海孤独无助时,他看到了一丛漂浮的树枝,鲜活的绿色明白无误地告诉他:大陆就在前方,新发现近在咫尺。当二十世纪中叶一群伤痕累累的士兵走出掩体时,一场大雨冲净了整个世界,连作伪装的树叶也焕发出迷人的绿色。他们知道:战争结束了,和平到来了。

结论句:

【解析】 应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绿色”、“希望”、“新生”、“和平”来组织语言,得出恰当的结论。

【答案】 绿色是绝望中的希望,是无助中的新生,是让战争走远的和平。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wp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