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方略

更新时间:2023-03-08 07:57:2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广东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方略

一、分析考卷、把握趋势:

1.纵向比较:近五年来广东高考语用题题型及考点一览表 年份 22题题型 22题考点 23题题型 2007 图文题(奥运项表达简明,连贯,语段压缩题(介目) 得体,准确,鲜绍粤剧) 明,生动;运用修辞 2008 语段压缩题(大压缩语段;表达图文题(看剪影众阅读价值取简明 画,表达“情深”) 向) 2009 图表题(看图表填空) 23题考点 压缩语段 表达连贯,准确 语段写作题(根据要求写致谢信) 2010 图文题(根据要表达简明,连贯 语段写作题(给表达连贯,得体,求读图填空:数课本剧设计串联鲜明,生动 学活动中心) 台词) 2011 (1)选词填空题(1)正确选用词语段写作题(给表达连贯,得体,(虚词) 语、语句连贯 主题班会设计串鲜明,生动 (2)短句整合为(2)变换句式 联台词) 长单句 由上表可见:

(1)2011广东高考语用题的题型稳中有变。

所谓稳,是指语言运用题考查的整体格局基本保持了稳定。其中,侧重考查“连贯、得体”的语段写作题在09至11年连续三年出现,该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灵活而实用,富有生活气息。可见这种实用性强的写作题,依旧备受出题者青睐。

所谓变,一指形式变。22题的出题形式有所变化,进行了创新,将一道六分题分成两道三分题考核。二指内容变,指在广东卷中消失多年的句式变换题,乃至于更为传统的选词填空题,终于在今年出现,可谓是返璞归真,或“回到原点”。

(2)2007至2010年连考四年的图文转换题今年被替换,但对该类题型,我们仍要保留一定程度的关注。

2.横向比较:2011年语文高考全国17套题语用题主要考点汇总 题型或考点 出题次数 涉及考卷 选用、仿用、变换句11题 新课标(2题),大纲(2题),辽宁(2式 其中仿写6题,长题),浙江,安徽,山洞,广东,四川 短句变换4题,改其中新课标、大纲、辽宁及广东四套题写1题 考了长短句变换 表达简明,连贯,得11题 天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体,准确,鲜明,生其中与图画、图表(3题),广东,重庆,四川 动 有关的题目共有4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运用修辞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道 图(表)文转换题 6题 *选词填空题 4题 略 大纲(虚词填空),福建(实词,虚词,标点),广东(虚词填空),重庆(选择恰当的喻体) 注:上表统计数据,部分有交叉

由上表可见:广东卷所出题型或考点,在全国各地考卷中基本都属于热门。 (1) 广东卷23题依旧保留了生活气息浓厚的语段写作题,考察学生运用语言

进行交际的能力,灵活而实用。该考点共有11套高考卷进行出题,为大热考点。

(2) 在广东卷的22题中,无论是长短句变换还是选词填空,在2011年各地

考卷中都出了4次,此类考题,显然并非广东独有。

(3) 今年被替代的图文转换题,全国共有六地出题。

3.总结

1.语言运用题是“高考的试验田”,每年均有新题型出现。今年也是如此。 2.语言运用题所涉及的考点众多,题型多变新颖,无论从老师备考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应考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 即便如此,语言运用题又是语文备考中寻求突破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语言运用题处于阅读之后,作文之前,准备不足的考生有可能 “丢卒保车”,保作文的半壁江山,所以语用题的空白卷和零分卷的比例也比较高。备考要出成绩,语用题不能不重视。另一方面,语用题得分难度并不很大。提高语用题成绩的难度要低于提高作文得分的难度。 二、精选例题、归纳方法

语言运用题涉及的考点众多,又是“创新试验田”,相关的题型灵活多变,题量巨大,备考工作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精选典题,深入分析,以考题归纳方法,以方法破译考题。

所谓典题,一指能充分体现各个考点规律或命题趋势的广东高考真题,二指各地高考卷中考题形式与广东卷近似的真题。

归纳方法,即要归并同类题型,化繁为简,深入本质,从千变万化的题目中抽象出共同的特点与规律。

旧题新考——选词填空题

【典型例题】

【例1】(2011广东)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1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2 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3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解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解答时,先读懂全部语句,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标志性词语进行判断:从“但是”可以判断①②句之间是转折

关系,所以①应填写“尽管”;后两句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因此②应填写“既然”;③处应填写“因而”。

答案:尽管 既然 因而 【方法总结】 解题思路及技巧 (略)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一)扩展语句 【常见题型】

常见的题型包括:

1.词语连缀型2.话题阐述型3.情境(景)描述型4.续写补充型5.理解评述型

【典型例题】 [例1] (2010·四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

解析:此题也见于《备考指南》P55。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几点要求:一是扩写对象是陶渊明所见的“南山”,而不是任写一座“南山”,更不是对陶渊明的诗句进行扩写(2分);二是扩写后的内容要能够表现出诗人的“悠然”之情(2分);三是要展开合理想象,语言要有文采,也就是说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最好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四是要在规定的100字内进行写作,但又不能字数太少,至少应在80字以上(2分)。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方法总结】

1.准确审题,突出重点,认真构思

(1)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扩展重点。扩展之前,认真读题,仔细辨清题目要求:扩写语段的主题是什么,重点对象是什么,属于哪类文体(记叙性、描写性、说明性、议论性)。扩展时,不能偏离题目要求和重点。(详见例1、2)

(2)吃透原句,读懂显性及隐性信息。做题之前,要斟酌原句,不仅看它明确告知的信息(如字数限制、原句是单句还是复句),还要看它提供了哪些隐含信息,如对句子内容、范围、句式、修辞、表达方式、重点、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是用单句扩展还是用复句扩展等等。(详见例1)

(3)组织语言,完善答案。组织语言时,恰当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注意答齐要点,文字通顺准确。

2.发挥想象,合理创造;发散思维,进行联想。

根据题干的需要,发挥合理想象,进行联想,紧紧围绕某词语、某句子或某情境的特定内涵展开作答。扩展时,要注意不得偏离原句的陈述对象或题目要求的中心,以想象及联想增添细节,生动地展现原句或语段的情境或意境,或者揭示语句的寓意、哲理。(详见例1)

3.充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

根据题干要求,恰当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除可令语句更详细外,还可使语言变得丰富生动,增强表现力。

(二)、压缩语段 【常见题型】

1.拟写新闻标题 2.拟写一句话新闻 3.提取关键词 4.给概念下定义 5.筛选概括要点 6、抽象压缩,发表评论 7、总结寓意

【典型例题】

[例1](10天津)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解析:这段话表述的主体是“津门津塔”。第一句话说津门津塔的性质是“新的地标”;第二句话说塔的“设计理念”和象征意义;第三句话说塔的规模及外形设计的特点。第四句话说竣工日期。以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为主干构成一个句子,将性质和意义作为“津门津塔”的定语,再检查一下字数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得出答案了。一句话新闻也是新闻,也应该严格而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表达尽新闻的“五个W”。

答案示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例2】(2008·广东卷)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每方面不超过15个字)。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解析:①审清楚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价值取向变化”“三句话”“三个方面”,看清题目要求。②将原文根据文意变化分为三个层次。③标出每一层次的关键性词语,找准压缩区域,推敲揣摩,得出答案。

答案:(示例)(1)满足于感性地获取知识。(2)满足于猎奇而忽视整体。(3)强调回归传统而忽视创新。

【方法总结】

1.新闻类的材料(详见例1) (1)看清题目要求。

压缩之前,认真读题,仔细辨清题目要求:是要求拟写标题,还是写一句话新闻,还是概括要点,还是要发表评论??压缩时,不能偏离题目要求和重点。

(2)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确定压缩重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部分。要对提供的材料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确定重点语句。

一般来说,新闻材料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结构上一般常用主谓句。

(3)划分层次,找准内容要点,全面作答。

(4) 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注意字数的限制,删繁就简,表达要简洁明快。要大胆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细节、消息来源和不必要的议论,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

(5) 新闻评论应紧紧抓住主体事件展开,态度要鲜明。可根据文本及题意,评影响,探本质,析根源,点趋势。

2、其余类别的材料(详见例2)

(1)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懂得去粗存精,保留核心信息。一般而言,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是核心要点,与主要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也是要点,可根据具体要求大胆取舍。

(2)划分层次,找准内容要点,全面作答。

可根据语段中的标点符号(句号、分号)、能表明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其余提示词等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分点作答。

(3) 根据题型及要求来规范作答。如下定义题,要懂得下定义的句式特点及格式,规范作答。提炼关键词题,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确定答案。

(4) 整合要点,准确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通顺(无语病),结构合理,不超字数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一)简明、连贯、得体 【典型例题】 [例1] (2011·广东)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解析:答题时,认真读懂题目要求,串词的内容要介绍元宵节和中秋节的节日文化,措辞尽量优美,有文学色彩。字数不少于60字。所写内容与节目相关,给4分;语意连贯,衔接自然,给2分。

参考答案:感谢李明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同学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是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挂在了中天,有请韩海同学给我们介绍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欢迎!

【方法总结】 (1)简明

1.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

2.尽量删除语句中可用可不用的一些词语。

3.能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能省略的地方可省略。 4.把握文段中心,发现或删除游离于中心或话题外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避免歧义。

(2)连贯

1.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呼应,注意词语或语意的粘连。

2.分析文段的结构思路,有意识地归并语句,分清层次。

3.结合上下文,注意句式特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音韵和谐等隐性信息。 4.注意内容之间的过渡、交代、衔接、呼应。 (3)得体

(1)看对象,恰当使用谦敬词

(2)看场合,使用恰当的语体,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

(3)转述得体,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称呼,合理转述。 (二)准确、鲜明、生动 【典型例题】

【例1】(2011湖北)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4分)

解题思路:本题的设置提供了内容表达的范围:在公共场合禁制吸烟;语境:校园。明确了要求:“温馨”要求表达委婉,富有情韵,同时要有警示作用;硬性要求更不能逾越,如字数。做题时先明确要求,不能遗漏要点;再抓住情景和重点,合理设想,确定内容;再选择写法和语言结构。写法方面,要注意使用修辞,以达到鲜明生动的效果。此外,句式要简单,语言要简洁。

参考答案: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被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③祖国花朵正娇嫩,请君勿用烟草熏。

【方法总结】 (1)准确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要注意:

1.符合情境 2. 符合语法、逻辑 3.符合对象 (2)鲜明

1.恰当选用词语

(1)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支持)”“完全错误(正确)”“决不能这样(一定要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2)表达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具鲜明褒贬色彩的词语来实现。也可选择色彩鲜明的词语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

2.恰当选用句式

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3.生动

1.使用表现力强、色彩浓重、语气强烈的词语;尤其注意动词、形容词的选择与锤炼,恰当使用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2.恰当选用句式

3.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图(表)文转换题

【常见题型】

1.表文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3.画(漫画)文转换题 【典型例题】

【例1】(2010广东)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6分)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阅读填空题。试题已经提供核心语料,考生要根据这些语料,顺着上文的意思来填充空缺,完成语句。所完成的语句,要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内容完整;第二,语言简洁;第三,语意连贯。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3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3分) 意思答对,能与上下文连贯即可。

【方法总结】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要点、中心及限制。注意表头表脚的文字,弄清图文说明或描绘的对象及比较角度;把握题干中对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及字数限制。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图表题,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主要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项数据及变化特点,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图文题,宏观把握图的外形特点,尤其注意主要形象的特征,中英文大小写与变体,图画中的文字说明,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画文题,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抓住漫画中的人、物、景等信息点。

(3)深入分析,合理想象,展开联想

图表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数据推断趋势、规律及结论。

图文题要由图画分析内涵及寓意,对图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等。

漫画题要注意通过想象,将画面信息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把握漫画寓意。

(4)依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注意:表达要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作答要全面,答齐要点。 三、注重评价,规范作答

从考生考前的熟悉试题、训练习题,再到考场上的审题作答,这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备考应考过程。

学生熟悉考题类型,把握考题规律,通过训练培养做题感觉、提高作答技巧,目的都是希望能在考场上沉着应考,正常发挥,以踢这好最后的“临门一脚”。

因此,我们的备考思维,也应该囊括评价批改这一阶段。如何帮助学生规范作答,减少失误,避免无谓失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的一些思考如下:

(一)审题意识:审准题目,扣准题意脉搏。

审题的内容包括题干、要求、材料、图表等,要注意题目中的显性信息及隐性限制;尤其要注意答题要求,捕捉命题者意图。

例:2010广东“文艺复兴题” 【审题解读】

这是一道阅读填空题。试题已经提供核心语料,考生要根据这些语料,顺着上文的意思来填充空缺,完成语句。题目中有三个明确的要求:第一,内容完整;第二,语言简洁;第三,语意连贯。读题后,要认真思索这三个要点,深刻理解考题背后的命题者的意图。

(1)内容完整(审材料,审图表,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横线前有一语句:“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其实已暗中给出了答题的样例。

再结合图表以及上下文、题意,可把握该句中的几个内容要点:时间(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伽利略);地点(意大利);事件(数学活动中心转移)。根据题目的解释,数学活动中心除了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之外,还包括他们的突出成就。而对于考生的作答,以上因素都必须在考卷中有所体现。因此,A、B两空都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容:①(数学活动中心)何时转移到何地;②数学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否则的话,将导致失分。

错例分析:

例1: A: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随着牛顿学派的建立转移到了英国。

分析:A空中,缺“牛顿的微积分”,内容不完整。 (2)语言简洁、准确

指在扣紧答题要点答题时,所完成的语句要简洁、准确。本题要求考生将图表的意思转换为为复杂的句子或复句,在语言组织的合理性、准确性、经济性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语意连贯

指所填充的两个空缺(A、B)与已有的文字合起来的语句,要与上文语意相呼应、文气贯通,不游离。本题所完成的语句只要是写数学活动中心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转移,以及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就是语意连贯的。

(二)规范意识:作答要规范:

A.分点意识:根据分值判断作答层次,有条理、有层次地组织答案。这一方面可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尽可能全面地捕捉要点,也有利于评卷老师改卷,增加好感度。

B.善于根据内容要点组织答案语言,作答要符合题目的一切要求,包括内容、结构、情感、思想、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准确、简洁、鲜明、连贯。

1.要鲜明。

如评价议论题、表态说理题等,态度一定要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否认同题目中的说法,情感的褒贬色彩等,都要在答案中得到体现。

2.要准确、简洁。 例如上题:

(1)数学活动中心在时间、地点上的转移要表达得准确、简洁

错例:B空: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又以蒙日的微分几何以及蒙日学派为主要标志确立了第三次转移的数学活动中心。

解析:B空中,“法国??确立了第三次转移的数学活动中心”,表达不准确。

(2)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要表达得准确、简洁

错例:A这个活动中心由于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所作伟大贡献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迁移至英国。

解析:A空,“由于牛顿的微积分??所作伟大贡献”,表达不正确。 (3)不能有知识性错误

错例:B、启蒙运动时期,蒙日的微分几何以及蒙日学派标志着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是数学活动中心。

解析: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3.衔接要自然,语意要连贯

即答案的组织要语意上下互相呼应、文气贯通,不游离。

如:(2010广东卷)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对“语意连贯,衔接自然”的准确理解如下:

1.“语意连贯”,即所归纳的两个节目的内容,在语意上要前后呼应,换言之,也就是要写出两个节目在内容上的同与异。例如:

A.东汉(古代)的爱情悲剧??二十世纪30年代(现代)还在延续这样的悲剧。

B.封建社会的悲剧??现代的悲剧。

2.“衔接自然”,即在连接两个节目内容的时候,用了合适的衔接词语,如“(刚才)??现在”、“接下来”、“下面”、“不信的话,请看”、“又要”等。

3.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C、根据题目类型确定作答重点,有针对性地训练作答套路。 熟悉题目类型,总结考题特征,科学作答。 D、如有余力,可回头复检,查漏补缺。

(三)收集典型错例,发现问题,展示评讲;提高认识,从思维上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注:以上内容参考并借鉴了华南师大2010年语言运用专题讲座的部分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y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