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4-05-03 03: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理综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表关于几种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C

试题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错;RNA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B错;纤维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D错。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D

试题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错误。

3.蚕豆是二倍体植物,正常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蚕豆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7.3h。

让萌发的蚕豆种子在低温(4℃)条件下培养36h后,一个处在分裂期的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最多时为( ) A.48条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A

试题解析:低温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6小时是两个周期多一点的时间,相当于DNA复制了两次,所以一个处在分裂期的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最多时为48条。

B.36条

C.24条

D.12条

4.某酵母菌菌株由于基因突变,其线粒体失去了原来的功能。那么该菌株( )

A.细胞代谢完全停止 C.不能分解葡萄糖 考点:细胞呼吸 答案:B

试题解析:线粒体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线粒体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则不能再把[H]和O2生成水,B选项正确。

B.不消耗O2 D.不能形成丙酮酸

5.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

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H-IAA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

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 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 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 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 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答案:B

试题解析:对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后,一开始右侧的生长素浓度都为100%,在右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向左横向移动了68.9%,在左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向左横向移动了15.8%,B正确。

6.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上采取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施肥、灌溉、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其目的不包括( )

A.设法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 B.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C.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 D.实现对能量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答案:D

试题解析: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上采取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施肥、灌溉、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可以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设法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但不能实现对能量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D选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共6小题)

7.对黄瓜植株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的结构及光合作用进行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1)上位叶(着生于植株上部)的光合作用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均明显高于下位叶(着生于植株基部)。其主要原因是,下位叶接受到的光照较弱,光反应产生的 较少,抑制了暗反应中 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对CO2的固定。

(2)上位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明显高于下位叶。若下图中的曲线Ⅰ表示上位叶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以吸收CO2的相对值表示),则表示下位叶的光合速率的曲线

最可能是 。

(3)观察上位叶和下位叶的结构,发现下位叶的叶绿体数量多、体积大,叶绿体中的基粒数和每个基粒中的类囊体数量都比较多。上述项目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这种结果表明,生物体的结构和 是相适应的。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答案:(1)[H]和ATP 三碳化合物(2)Ⅲ (3)叶绿体数量(和大小) 功能

试题解析:(1)下位叶接受到的光照较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较少,抑制了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对CO2的固定。

(2)在弱光下下位叶的光合作用强度要高于上位叶,所以若右图中的曲线Ⅰ表示上位叶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以吸收CO2的相对值表示),则表示下位叶的光合速率的曲线最可能是Ⅲ。

(3)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叶绿体数量(和大小)。这种结果表明,生物体的结构和 功能是相适应的。

8.鸡冠有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和单冠4种形状。下图是一个相关的杂交试验,亲代均为纯合子。

(1)由该试验可以初步推测,鸡冠形状由 对基因控制,有关基因位于 对 染色体上。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鸡冠性状不与 相关联,而F2的4种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为 。

(2)如果推测成立,那么,让F2中的一只玫瑰冠雄鸡与一只豌豆冠雌鸡交配,后代最多可出现 种形状的鸡冠。

(3)上述推测可以通过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例如让F1中的胡桃冠雄鸡与 交配,由于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胡桃冠雄鸡将产生 配子,因此理论上说,其后代将出现数量比相同的4种表现型。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1)两 两 常 性别 9 :3 :3 :1(2)4(3)多只单冠雌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数量比相同的4种

试题解析:(1)F2中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9:3:3:1,所以可以初步推测,鸡冠形状由两对基因控制,有关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鸡冠性状不与aabb,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和单冠的基因型依次性别相关联。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为A B 、A bb、aaB 、aabb。

aaB ,(2)如果推测成立,那么,让F2中的一只玫瑰冠雄鸡与一只豌豆冠雌鸡交配即A bb×aaBb,后代为AaBb、Aabb、aaBb、aabb,四后代出现最多种形状的鸡冠的组合应为Aabb×种表现型。

(3)验证F1代基因型可用测交,要保证实验材料的量,可让F1中的胡桃冠雄鸡与多只单冠雌鸡交配,由于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胡桃冠雄鸡将产生4配子,因此理论上说,其后代将出现数量比相同的4种表现型。

9.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

(2)可否用数学式Nt=N0λ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理由是 。

(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 。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原因 。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t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1)抽样检测法(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 (2)不能 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不呈“J”型增长(或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增长倍数不固定)(3)绿色逐渐加深 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4)①光能 ②能量散失(或呼吸作用)

试题解析:(1)对微小生物计数可用抽样检测法(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 (2)记录表中小球藻种群的数量增长倍数不固定,所以不能用“J”型增长数学式Nt=N0λ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绿色逐渐加深。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可能是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 (4)①为太阳能,②为呼吸消耗散失的能量。

10.下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t

(1)由图可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各部分中,位于膀胱壁内的有 。 (2)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最可能表现出下列的哪种情况?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 。 (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

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人的尿量将 。 (5)不同于③,⑤的作用途径是 。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

答案:(1)感受器和效应器(2)C(3)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4)渗透压 减少(5)体液运输

试题解析:(1)由图示可知③④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所以位于膀胱壁内的有感受器和效应器。

(2)①和②被损伤的话,大脑皮层不能感知脊髓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调控脊髓的活动,所以C正确;

(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抗利尿激素⑤增加,人的尿量将减少; (5)③是神经调节,⑤是激素调节。

11.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 消毒法。步骤②是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 附近进行。

A.

B.

C.

D.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 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 /mL。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答案:(1)巴氏 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B 酒精灯火焰(3)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 10-2 8500个

80C恒温水浴15min是巴氏消毒法, 试题解析:(1)步骤②是进行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③是接种,因为需要计数,需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是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 附近进行。

(3)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2÷10=8500个。 数大约是(87+83)÷

12.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家禽养殖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科学家致力于提高家禽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1)在鸡的多个品种中都存在Mx蛋白,但只有少数品种的Mx蛋白具有抗病毒的活性。比较两种Mx蛋白,发现其差异是第631号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这很可能是由于Mx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而造成的。

(2)研究人员利用 做探针,从某个品种的鸡体内成功提取出正常Mx蛋白的mRNA,通过 法获取cDNA,再利用某种病毒将cDNA携带进入Mx基因缺陷的另一个品种的鸡受精卵中,并将这些受精卵培育成成体。上述病毒起到了 作用。

(3)检测发现,在由(2)获得的鸡体内cDNA成功表达了,从分子水平上说,这项检测通常采用 方法;但所合成的Mx蛋白是否具有正常活性,还需要从个体水平上进行 感染试验。

(4)让转基因鸡的雌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子二代均按照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遗传,这说明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Mx基因 反转录 目的基因答案:(1)替换 (2)(运)载体(3)抗原-抗体杂交 (禽

-2

O

流感)病毒 (4)Mx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鸡的一条染色体上

试题解析:(1)两种Mx蛋白只是第631号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这很可能是由于Mx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而造成的。

(2)与mRNA结合的是DNA(即Mx基因),mRNA→cDNA是逆转录,病毒将cDNA携 带进入Mx基因缺陷的另一个品种的鸡受精卵中,病毒起到了目的基因(运)载体的作用。(3)基因是否表达形成了蛋白质,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来检测;所合成的Mx蛋白是否具有正常活性,从个体水平上可进行(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

(4)按照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遗传,这说明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鸡的一条染色体上,且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2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