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9 2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此处键入]

《红河谷》

——初中二年级音乐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设计 桥头中学 徐文通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课程应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和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第十五册第五单元《美洲印象》这一主题中的一首学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二)学生情况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外国民歌。描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的情景。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起始环节——聆听感受法

课件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能分辨歌曲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发挥是呢个联系初步体验合唱,为下面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聆听,学唱、表现法

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

3.拓展环节——欣赏、讨论法

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四)技术准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音乐知识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红河谷》音响资料、教师弹唱《红河谷》、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音响资料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不会感到有什么问题,他们愿意学习,喜欢表达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对合唱概念很模糊,有些同学参加过合唱队,或多或少有些感受,但是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合唱的训练,多个声部同时发出声音,学生会感到声音跑调,或者是唱着唱着就会跟别的声部唱。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节课主要 1

[在此处键入]

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方式方法,欣赏合唱作品,并学会在合唱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在自己演唱过程中学会聆听其他声部的声音,赖调整自己的声音。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歌唱中认识音程

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 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的片段合唱《东方之珠》、独唱《东方之珠》 提问: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什么不同的效果?

2.让学生表述他们心中的合唱是什么概念,老师再指正或补充。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今天我们也来亲自体验一下合唱的艺术魅力。 (二)新授 1. 发声练习

4/4 1 - - -︱3- - -︱5- - -‖ 1 - - -︱5- - -︱1- - -‖ (先单条练习,在进行合唱练习)

边唱边提示互相倾听别的同学的声音,在歌声中慢慢体会 2.初步聆听

(1)范唱歌曲《红河谷》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速度。 说一说歌词描写了什么? (2)集体读歌词

老师总结: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流传于加拿大以及北美洲红河一带,红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的土而得名,整首歌曲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2、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 学生可以小声跟唱 (2)师带领唱

强调弱起开始 ,学生小声跟唱 2

[在此处键入]

(3)读节奏

XX︱X XX X XX ︱X X . XO‖

老师讲解连音线处的打法。反复练习读,边读边打。 (4)指导唱曲谱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提醒唱歌姿势 3、进行二声部训,学唱歌曲低声部 (1)师带领学生唱谱 (2)用“lu”唱旋律 (3)全体学生唱低声部 (4)二声部合唱尝试练习 (三)扩展

欣赏合唱歌曲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1.聆听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合唱魅力, 思考:为什么别人唱的那么好听?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我们再来唱一唱《红河谷》的两个声部,边唱边认真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加拿大歌曲《红河谷》,同时也亲自感受了合唱的艺术魅力,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合唱练习。(在音乐中结束这节课)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安排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

评价的要点: 1.课堂表现情况

2.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团结、协作精神体现的程度 (二)评价量规

学生自评、互评的量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节课设计特点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初步进行合唱尝试课,在教学过程中即体现出了双基教学,又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以学生为主题,在聆听过程中逐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通在欣赏对比与实践感受中提找到自己的不足,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唱《红河谷》来了解合唱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7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