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02 02: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说话时有呼吸声,这属于 音质 问题。

2、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 3、根据现有经验,搞好随班就读的关键是 教师和管理 。

4、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而引起的学习困难者是属于 动力缺失 型困难学生。

5、1874年,在北京建立的 盲人学校 是我国最早的第一所特殊学校。 6、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镜看东西,这是一种 学习。

7、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主要是由于第21号的染色体上偏差引起的,它的出现也和母亲的 年龄 有关。

8、认为情绪行为问题是儿童与环境之间不良影响的结果,这是 生态学 的观点。 9、视觉发生严重障碍时,之所以能够“以手代目”,主要因为触觉和视觉是 平行的感觉,本质上很接近。

10、裂腭容易造成 器质性 型构音障碍。

11、199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 《残疾人教育条例》 ,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

12、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训练的专业人员是 理疗师 。

13、教育鉴定与诊断工具分为二种,即 标准化 工具和 非标准化 工具。

14、指导学生对记忆进行组块、联想、配对,提高记忆水平,这种方法称为 学习策略指导法 。

15、癫痫的主要症状是 惊厥 和 发作 。

16、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 全纳性 教育。

17、美国相关法律规定要为出生至三岁的残疾儿童制定和实施 个别化的教育课程 计划。

18、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强度为 500-2000HZ 。

1、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 语言发展迟缓 。

2、脑瘫儿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让他们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 多学科 合作。

3、编制出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的学者是 韦克斯勒 。

4、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是 体验 学习。 5、听障是否导致聋哑取决于 障碍程度 、 障碍发生的年龄 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 6、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 障碍感觉 。 7、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 超常儿童 。

8、视障学生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念 不完整、不准确 和 思维活动发展 比明眼儿童落后。 9、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智障者流行率为 2.27% ;性别上的特点是 男性多于女

性 。

10、画人测验属于常用的 智力诊断 工具。 11、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苗助短”,这是 自然和催化并进 _原则。

第 1 页 共 4 页

1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对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通过医疗清除 通过医疗清除儿童内部不利条件 。

13、 理疗师 侧重于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的训练。 14、随班就读是引导现有学校迈向 全纳性 学校的一种策略

15、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是 工读学校 。

1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其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的 是 自我监督训练法 和 自我指导训练法 。

1、智力水平很高,但是没有在 上取得相应的优异成绩,这是 儿童。

2、幼儿早期听力损失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 。 3、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 和 。

4、“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就是指语言频率为 、 和 赫兹的平均数

5、语言发展迟缓儿童主要表现为 和 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 6、脑瘫是指因儿童 受损所致的一种综合症。

7、随班就读是在 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

8、智力落后的鉴定通常要经过四个步骤: 、 、 、 。 9、定向指的是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确定 及和 间关系的活动。

10、美国有关法律规定,要为每一位 的残疾儿童制定和实施 。 1、说话时鼻音过重,这是属于 问题。

2、我国目前实施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形式主要有 、 和 。

3、先天愚型是由于第 对(号)染色体的偏差所引起的。

4、我国《残疾标准》中把听力残疾分为两类,即 和 。 5、加深、加快、加难超常学生学习的内容,这是 充实法。

6、常见的失语症有两类,一是 ,另一是 。 7、社会生态学模式把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理解为儿童以 与 相互影响的结果。

8、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和才能高度发展, 、 及 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第 2 页 共 4 页

9、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或 ,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10、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指 、 、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失语症----是由器质性脑病变引起的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内容的异常,可以分为

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能听懂话,看懂文字,但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些单词,这是运动性失语症。

2、特殊需要儿童 3、肢体残疾

4、视力残疾(障碍) 5、传导性听觉障碍 1、动力型困难学生 2、任务分析法 3、填平补缺充实法 4、资源教室方案 5、盲相 1. 智力落后 3. 不同步综合征 4. 口吃 5. 手指语 1、定向 2、构音障碍

3、溶入式随班就读 5、个别化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超常儿童通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P366

2、简述随班就读的目的。 P25

3、资源教师应具备哪些必要的知识?P78

4、简述关键期理论。

5、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属于学习困难,需符合哪些条件?P161

1、何谓构音障碍?举例说明四种构音错误。P219

2、如何理解教师的培训要适应新的要求?P22

3、举出4种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P328

4、举例分析智障儿童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提高其记忆能力的建议。

第 3 页 共 4 页

5、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有哪些有利之处?

1. 简要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个别化原则。P86

2. 何谓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P308

3. 简述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P17

4. 学习困难儿童有哪些注意特点?P171

5. 什么是盲相?

1、脑瘫儿童随班就读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措施? 2、鉴别学习困难学生有哪三个标准(条件)?P163 3、什么是行为矫正?通常包括哪些方法? 4、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有哪些职责? 5、简述听障儿童的感知特点。P245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何谓情绪与行为障碍?举例分析矫正该类儿童不良行为常用的自我管理技术(认知策略)。P326

2、分析智障学生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模式并谈谈如何在班级授课中有机地结合个别辅导。

1、试论述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2、随班就读学生入学时应作哪些考虑?P32

1、试分析早期干预三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P147 2、试论资源教室方案的性质与功能。

1、 什么是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制定该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2、 试论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P107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l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