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毛概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9 1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试卷A卷

题号 一 得分

注意: 1、下列试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7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

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15道,每题2分;主观题有2道,每题15分,共30分;总共100分。

2、选择题的所有答案必须一律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或其他地方无效;论述

题答在试卷相应题目的空白处,笔迹要工整、清晰。

3、交卷时,请将本试题一并交回监考老师(与答题卡分开)。

二 三 (四) 总分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

C.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D.《<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原则

2、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 ( )

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 )

A.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B. 坚持协调发展 C. 坚持可持续发展 D. 坚持以人为本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解放思想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事求是 6、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五大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D. 党的十七大 7、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农民革命 D.土地革命 8、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 农民问题 9、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0、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 )

A. 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B.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C.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D. 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批评——团结

14、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5、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设市场经济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出解决了我们思想认识中的( )。

A.“两个凡是”的误区 B.“开放”、“封闭”的问题 C. 姓“资”、姓“社”的问题 D. 姓“公”、姓“私”的问题 17、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不断扩大生产 B、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C、增强综合国力 D、实现共同富裕 18、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 )

A.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B.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

A、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B、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2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 )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22、当前中国改革的对象是 ( )。

A.社会根本制度 B.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体制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现行体制细枝末节的弊端 2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 )。

A.根本性变革 B.优越性的体现 C.自我完善与发展 D.本质要求 24、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的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26.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

A.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27 .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党的会议是( )

A.十六大 B.十六届五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28、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的着力点是( )

A.扩大中等收者比重 B.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C.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D.取缔非法收入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1、邓小平提出人权的基础是( )

A.政治权利 B.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权 C.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 D.民主权利 3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是( )

A.十四大提出来的 B.十五大提出来的

C. 十三大提出来的 D.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

3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会议是( )

A. 十四届三中全会 B.十七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六中全会 34、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 )

A. 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公民的素质的提高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观念问题 D.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3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7、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A.十五大提出来的 B.十六大提出来的

C.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 D.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9、对于“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理解错误的是( )

A.台湾同祖国大陆

实现统一,不会以“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的意志而转移,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只有实现祖国的

和平统一,才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大陆会近期对台

湾采取武力行动。

D.大陆已下定决

心,作好了各方面准备,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办法来解决台湾问题。 40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 B.法西斯主义 C.落后国家 D.发展中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41、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 )。 A.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C.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D.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E.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2、在新时期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两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C.“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D.1992年南方谈话 E.《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43、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 )

A.新的革命性质即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E.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 4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人的全面发展 E.发展生产

46、十七大指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7、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内容是 ( )

A.改革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B.改革的范围是全方位的

C.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改革的方向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E.改革的方法是激进的、一蹴而就的

48、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

A.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B.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D.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E.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49、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包括(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行业协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宗教协会 E.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

A.共产主义理想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E.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1、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和谐相处 D.安定有序

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 台湾独立 E.“外国插手” 5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 ) A.旧世界格局已经打破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确立 C.已经确立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E.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5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55、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有效执政 E.强有力执政 三、辩析题(共14分。)

56、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7分) 57、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7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

5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民生是执政之基。凡是政权稳定的朝代,民生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历史上垮台的王朝,基本都是源于民生危机,如西汉初年通过休养生息政策,富民强国。唐初统治者,对民众的让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后来的\开元盛世\。明王朝的灭亡,就是腐败的政治,兼以天灾,民不聊生,全国造反。清朝,更是在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中,生灵涂炭,官逼民反,结束了千年封建帝制的统治。……新中国建国后,

第一代领导人注重民生,加之新政治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国家迅速从战乱中发展强大,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丰硕成果,然而,1958年大跃进、十年文革中,偏离了正确的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造成了国力衰弱,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困难。今天看来,改革开放政策之所以成功,在于它体现了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富国强兵的政治谋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响应。 材料2

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出现了严重欠账。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购物证和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券里,从吃的粮食、油到穿的衣裤,用的锅碗瓢盆,都严格地定量供应。 材料3

当前,房地产行业过热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中央强调: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小王同学今年春节到武汉伯父家拜年时意外发现,伯父家的房子真是太大太多了。伯父一家3口人住在由伯父单位提供的有一定福利性的三室两厅的房子里,伯母同样一套住房目前出租给别人,每月的租金3000元。另外,他们还在一个高档小区购买了两套12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打算力争购买到一套由市政府开发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小王很是不解。 --伯父,您家3口人要那多房子干啥? --投资呗。

--伯父,您哪儿有那么多钱买房? --贷款呗。 材料4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向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调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等有力措施,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回答怎样理解民生是执政之基?

2、根据材料3说明我国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的原因。

3、根据材料4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提出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r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