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

更新时间:2024-02-19 19:0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山本五十六再赌中途岛的原因

山本五十六再赌中途岛的原因

历史文化学院

09级历史二班

1030109024008

王瑶

山本五十六再赌中途岛的原因

【摘要】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的重要将领,被称为日本帝国的“海军之花”。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他亲手策划和实施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及中途岛海战,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火。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仅仅半年后也就是1942年6月,山本五十六又发动了中途岛战役。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再一次力排众议,甚至再一次不惜以辞职相威胁也要坚决的发动中途岛战役呢?这背后不仅有现实因素,更有山本五十六极为关键的个人因素。

【关键字】珍珠港中途岛战略意义赌徒性格现实主义者

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的重要将领,被称为日本帝国的“海军之花”。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他亲手策划和实施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及中途岛海战,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火。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仅仅半年后也就是1942年6月,山本五十六又发动了中途岛战役。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再一次力排众议,甚至再一次不惜以辞职相威胁也要坚决的发动中途岛战役呢?这背后有一系列的因素促使他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下面我就详细论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中途岛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途岛位于北太平洋,珍珠港的西北方向。因它正好距离日本和美国本土 各为2000多公里故被称为中途岛。如果把珍珠港比作美国本土西海岸的西大门话,那么中途岛就是夏威夷珍珠港的西大门。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就在中途岛上建立了海军基地,随后又把它建为美巡逻机的前沿阵地,并在岛上修建了跑道机场。日本一旦占领了中途岛就可以大大扩大他在太平洋的防御圈,有效地监视美太平洋舰队。太平洋的制海权就可以牢牢掌握在日本手中。日本为此制定了详

细的作战计划,准备以声东击西的方式突袭中途岛,一举消灭美太平洋舰队。

二、日本突袭珍珠港的后遗问题

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向美国实施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美国驻守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找不到一艘完好无损的舰船,战列舰几乎全部报销,2000多名美国士兵丧生。临危受命的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的就任仪式甚至是在一艘潜艇上举行的。你可以想象美太平洋舰队遭受到的巨大撞击。

但我们还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并没有全歼美太平洋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企业号因未在港内全部躲过了一劫。12月5日列克星敦号从珍珠港出发向中途岛运送飞机,直到12月18号才返回面目全非的珍珠港。约克城号刚好完成一次护航而在诺福克(Norfolk)港补给。企业号于1941年12月2号前往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的飞机,12月7日,刚好是它按原计划到达之日。但企业号因在航途中突遇狂风巨浪改变航向,结果耽误一天,逃过厄运。

另外,当时负责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联合舰队南云忠一中将没有发布出动第三攻击波的命令。在轰炸中,第一攻击波是以摧毁敌人的军舰为最主要目标。第二攻击波是以摧毁敌人的机场和飞机为最主要目标。第三攻击波是以摧毁敌人的维修保障设施为主要目标,如油料仓库、备件仓库、船厂。由于南云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唯恐撤退不急,所以并未发动第三攻击波。那些未被摧毁的维修保障设施无疑为美太平洋舰队恢复实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日本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美国。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美国就像一个大锅炉,只要下面一点上火,发出的巨大能量是无穷无尽的。美国工业强大的生产潜力,美利坚民族被激发的巨大能量这些都是资源缺乏的日本无法比拟的。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中受伤的美航母约克城号,美国人动用了1500名工人,用仅仅三天的时间就它他重返大海。有人说,美国在珍珠港被炸的军舰和飞机,美国用两天就能造出来。这些依靠的是什么,是强大的美国!

这些都使山本五十六深感不安。山本五十六曾留学哈佛,担任过驻美武官,对美国有很深的了解。他深知日本如果执意要与美国开战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取

胜。而这有效作战时间对日本来说最多只有两年。所以他在珍珠港事件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们只是唤醒了沉睡的巨人。”

三、山本五十六的个人因素

(一)、山本五十六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有一句名言就是,你看一看美国底特律的汽车生产量,美国德克萨斯油田的石油产量,就知道日本根本没有实力跟英、美打一场大仗。山本五十六认为,一旦与美国开战,日本联合舰队的持续有效作战时间不超过1年以上。所以他强调要先发制人,采取不断的积极进攻,尽快使美国在精神上崩溃,用最短的时间全歼美太平洋舰队,缩短战争周期。

在这个时候日本急于扩大太平洋的防御圈,巩固他在珍珠港事件后取得的太平洋的主动权。日本执意要和美太平洋舰队决一死战。这个时候,中途岛这个地方便落入了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之中。因为山本五十六知道基于中途岛的战略意义美国一定会与其大打出手,这就叫“攻其所必守”。所以在珍珠港事件后仅仅半年,山本就决定突袭中途岛。

(二)、山本五十六的赌徒性格。山本五十六赌技超穷,与赌博相关的东西他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精。他曾因为赌技超群而被摩纳哥著名的蒙特卡罗赌场拒之门外。他说如果给他一年的时间,他可以为日本赢回一艘航空母舰。他的赌风就是敢于独孤一掷,要么大输,要么大赢。山本五十六“视战场为赌场”。怎么理解这句话呢?首先,中途岛海战,他几乎派出了日本整支联合舰队。他派出了大小8艘航母,战列舰11艘,水面舰艇206艘,舰载飞机470架,岸基飞机470艘,登陆部队及基地设置部队16800人。而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尼米兹上将能调动的最大兵力只有3艘航母,0艘战列舰。日本的总兵力是美国的四倍,是日本海军自建立70年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兵力集结。再有一点,因为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事件中创造的远距离偷袭成功的奇迹声名显赫,因此有点沾沾自喜。不单是山本,日本整个联合舰队及军部都被上一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在中途岛海战中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轻敌。他们的计划远没有上一次周密,也没有做好保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贸然发动战争在我看来有很大的“赌”的成分所谓骄兵必败,这一次山本赌输了。

(三)、山本在反对的声浪中坚持己见。山本五十六再次提出突袭中途岛时,

日本朝野极力反对。山本又选择了一条老路,他向日本军部提出了辞职。一方面由于山本的坚持和他极强的威望,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于1942年4月轰炸东京给日本造成的心理撞击,日本军部通过了突袭中途岛计划。这一计划的顺利通过,山本五十六虽不是最后拍板者,但他的极力力争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都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海军的灵魂人物,他死后日本为其举行了国葬,他在日本的地位可见一斑。虽然他策划的中途岛海战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但他创造的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至今无人能比。山本五十六仍不失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

【参考文献】

【1】【日】阿川弘之著.山本五十六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2】【日】加藤正秀著.山本五十六.京华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3】【日】实松让著.偷袭珍珠港前的365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4】房兵著.大国航母.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5】【英】丘吉尔著.二战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篇二:山本五十六输在换弹的五分钟

山本五十六输在换弹的五分钟

在战争中,有时候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数据,也会招致整个战局的失利。 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是一位“要么全赢,要么输个精光”的“拼命将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当日本舰队发现按计划空袭失利,海面出现美军航空母舰时,山本五十六不听同僚的合理建议,妄图一举歼灭敌方,根本不考虑美军4舰载飞机可能先行攻击可能。他命令停在甲板上的飞机卸下炸弹换上鱼雷起飞攻击美舰,只图靠鱼雷击沉航空母舰获得最大的打击效果,不考虑飞机在换装鱼雷的过程中可能遭到美机攻击的后果,因为飞机换弹的最快时间是五分钟。 结果,在把炸弹换装鱼雷的五分钟内,日舰和“躺在甲板上的飞机”变成了活靶,受到迅速起飞的美军舰载飞机的“全面屠杀”。日本舰队损失惨重。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海域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战后,有些军事评论家把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失败原因之一归咎于那“错误的五分钟”。可见,忽略了这个看似很小的时间因素的损失是多么重大。

篇三:如何评价抹黑英雄的现象

如何评价抹黑英雄的现象

英雄,内含着高贵品质,彰显着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一个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坐标和力量源泉,万众景仰,千古留名。英雄精神,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软实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但是曾几何时,互联网上陆续冒出一些质疑的声音,打着探讨真实性、科学性的旗号。比如,黄继光不可能堵抢眼,根据物理学定律,而会被机枪子弹的动能打飞出去;邱少云不可能一动不动,根据生物学的常识,被火烧二十多分钟的人无法忍受,类似“蛙跳反应”的生理反应是不受人意识控制。一时间,这些对英雄质疑、诋毁、嘲笑的言论经常被网络大V转载,质疑英雄、否定英雄成为网络常见的现象。

这是一场关于保卫英雄的舆论战,是主流舆论场与少数恶意声音的舆论斗争。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观点只要新奇、出位,往往就能在舆论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恶意造谣的人利用人们认识的盲区,加之今天的年轻人普遍出生在和平年代,连枪声都没有听过,对于舍身堵枪眼、严守纪律不畏烈火焚身的英雄壮举更是无从想象,致使一些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这类错误的观点。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做节目的时候,就曾被一位年轻的主持人问及“如何看待黄继光是假的”,可见网络上对于英雄事迹的否定,已经侵入了主流价值观里面。

作为主流媒体,必须亮剑。黄继光、邱少云等这些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魂魄。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国家几次到了危亡时刻。中国没有亡,因为英雄为祖国挺起脊梁,撑起了一片天。为了保家卫国,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侵略者,他们甘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成为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们都不应该、也不能受到任何网络上恶意的怀疑。 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纷纷站出来澄清视听。从黄继光战友站出来并提供珍贵的历史照片为堵枪眼作证,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声明英雄事迹,加载在英雄身上的误解、质疑一个个被消除。中国军网刊文认为,“军人本就不是常人,军人的生理学又怎能按常人的标准来算呢?”确实如此,邱少云、黄继光之所以成为英雄,本来就是做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迹。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国之干”。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捷克作家伏契克在《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中写道:“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故能成为英雄者,必有过人之处,必能人之所难能或不能,无论是艰危时代或承平时期,都能置生死于度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我以我血荐轩辕”。从有人类以来,每个时代每

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英雄,而英雄也都被人崇拜,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人能否认得了。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对英雄的崇敬就已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英雄也许并不完美,但英雄精神不容亵渎”——这就是美国人的英雄史观。素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历来崇尚英雄,在他们看来,不尊重历史和英雄的国家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也不可能培养出祖国的忠诚卫士。撼动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被列宁誉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斯巴达克,至今仍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重要人物。回望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尤其是我国近代史,如果没有一代代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时代先锋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殚精竭虑、一心为民,那会有今天国家的巨大成就、社会的文明和谐、人民的幸福安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治世颂英雄。英雄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时代的方向和风尚;英雄是一座丰碑,支撑着民族的信心和力量。呼唤英雄是对历史深情的凝望,仰望英雄是对未来厚重的托付,崇拜英雄就是崇拜英雄所特有的道德价值。历史可以研究,但不能无中生有;英雄可以追问,但不能恶意揣测。自己是侏儒,但不能敌视一切高大的形象;自己做不了英雄,但不能认定英雄就是假的。你可以不敬重英雄、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但绝不能丑化英雄、贬低英雄、中伤英雄,更不能上那些别有用心的阴暗小人的当或沦为敌对势力的帮凶。正如作家郁达夫在鲁迅逝世纪念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无可救药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焉向往之。”始终铭记英雄,坚持学习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常态。“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捍卫英雄才能捍卫我们的历史和民族的未来!忽视英雄、冷落英雄、践踏英雄,一个国家就会失去历史,一个政党就会失去希望,一个民族就会失去未来;污蔑英雄、抹黑英雄、解构英雄终究不得人心、定会人神共愤,理当群起攻之、人人诛之;而调侃英雄、恶搞英雄、亵渎英雄的人也永远成不了英雄!

美国幽默作家威尔·罗吉斯说过:“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作为华夏子孙和共产党人,我们对英雄不但要心向往之,更重要的是起而行之、率先垂范,虽然未必人人都能成为英雄,但即使不能企及英雄的境界也应为英雄鼓掌叫好,即使不能达到英雄的辉煌也应见贤思齐,举英雄旗、弘英雄志、走英雄路,尽好每份责,做好每件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良好氛围,这也是对英雄基因的最好传承,也正是从平凡通往不凡的必经之路。可以肯定,当英雄模范一再受到社会崇尚、敬仰和褒奖之时,英雄之气就注定会荡漾在人们的心间,我们的社会就注定会不断走向前进。

修身养性,涵养英雄情结,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历览前贤,修身养性是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大学》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首先强调“修身”,而后是“齐家治国天下平”。由此可见,“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修行决定着其行为,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行。“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更要注意自己的修行,这种修行既包括外在的“他律”,最主要的还得有内心的自律,才能形成真正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切实做到勤于修身,懂得如何律己与用权,实实在在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不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经受住“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所谓的‘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在这一部分人心中,英雄情结早就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之风,有的从而走上迷途,等待他们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道德的审判、法律的制裁和身陷囹圄的悲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崇高鲜活的面容停留在历史长河中,英勇逝去的英雄点缀着头顶灿烂的星空。英雄情结作为积淀在我们内心最深层的普遍性精神,作为我们前进道路上重要的动力源泉,必将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断注入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铸造起强大的社会根基。

凝心聚力,讲好英雄故事,彻底根除历史虚无主义的伪事实之根。当下,英雄离我们很近,却也很远,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之所以“近”,是因为英雄故事早已写进教科书,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我们能耳熟能详,在互联网上也随时可以查阅到他们的英雄事迹。说他们“远”,则是因为网上有太多戏说历史的不实内容,有不少质疑甚至抹黑、诋毁英雄的声音。这些恶意篡改历史、诋毁英雄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片面主观地看待历史史实,甚至扭曲历史事实,否定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比如,右翼日本领导人执意参拜日本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并曾经于20世纪70年代制作了一系列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电影《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等,这些让人诟病的行为都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最真实的映射,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原则,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舆论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就为我们彻底根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借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第一手历史材料,坚持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讲好英雄故事,宣扬英

雄事迹,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尊重史料,用真实的历史故事还原英雄原貌,弘扬浩然正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大众传递更立体、更真实、更丰满的英雄形象,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

坚持真理,弘扬英雄精神,筑牢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是长远的、隐性的,不但从表面上歪曲中国历史,更从深远的层面对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肆意践踏,甚至是对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的恣意抹煞,最终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段论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明了缺少精神信仰的危害。英雄精神,是一种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武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脊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传承英雄精神,必须用英雄精神和榜样力量去熏陶、指导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努力培育弘扬英雄精神的良好氛围,真正把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英雄精神融入到血液中,渗透到骨子里,补好精神上的“钙”,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不被矮化、不被蹂躏,我们优秀的文化基因才能不被否定、不被抹煞,紧紧筑牢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战场硝烟早已消失,但英雄情结、英雄故事、英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永远是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永远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功勋与业绩不会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而被抹杀,他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最强音,指引着我们不畏艰险、砥砺前行。虽然我们不再像英雄先哲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样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样一种姿态,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迎接新形势、新时期面临的一切艰难险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0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