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德育之顽石

更新时间:2024-05-30 20: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德育之顽石

作者:王宏明

来源:《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2013年第02期

多年来,德育的实效性差一直是困扰教育的一块顽石。如何实现德育工作的高效,使教学与德育相统一、学习与行为相统一,这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捷径—— 德育的“拿来主义”。

所谓德育的“拿来主义”,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一些“现成”的教育材料经过教师的加工、组合、提炼后提供给学生,以直观的形式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受到教育,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手段之玉,攻学生德育之顽石。

德育的“拿来主义”,之所以能够极大的提高德育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德育的“拿来主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中学生特点之一就是注意的不稳定性,而注意又是思维的基础,是受教育的开端。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育以其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使教育教学具有图、文、声、情、动、乐并茂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空间。这些教育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对教育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他们潜在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大脑在轻松愉快中自行达到思维高度活跃.。科学实践证明,人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0%左右,听觉获得的知识占11%,也就是说通过听、视觉手段的充分利用,对开发学生大脑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现代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充分刺激人的感官,使大脑皮层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长时间保持在教育材料上,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了智力基础。

2. 德育教育手段能充分唤醒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德育低效,究其原因,在于在德育这个最需要唤醒主体自觉的领域里,却无视学生的主体自觉,从而导致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轻视,导致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背离,加剧了学生对德育的顽强的疏远性。①在德育方法选择与应用中,之所以要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因为道德与主体实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没有主体,没有主体的参与,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便有了主体,但如果没有主体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②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抹杀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一种教育,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先认定一种道德规范,然后通过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并错误地认为只要将之教给学生,学生就会全盘信服和接受并会自觉地去行动,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和创造精神。造成了德育效果的低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0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