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习题课件

更新时间:2024-05-30 20:1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 (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1.什么叫误差?误差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几类?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2.什么叫不确定度,典型的不确定度源包括那些方面? 3.误差和不确定度有什么样的关系?

4.怎样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减少不确定度? 5.可采取怎样的办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6.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7.现用邻二氮菲法测定小麦粉中的铁含量。其测定步骤是使样品中Fe与邻二氮菲在pH3~范围内生成1:3橙红色络合物,用721型分光光度在512nm波长处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然后用标准曲线计算小麦粉样品中的铁含量。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通常认为能达到2%,小麦粉样品的称取量约2g,试问应选择哪种天平称取样品?

8.采用真空干燥法及蒸馏法测定某乳粉中的水分含量,真空干燥法的测定结果为5.40%,5.71%,5.66%;蒸馏法的测定结果为5.49%,5.69%,5.48%。试问置信度为95%时,这两种测定方法有无显著性差异?

9.已知某食品样品含水13.61%,现称取该样品二份,各1.000g,其中1?份加硫酸钾标准 溶液30.00ml(2.00mgSO42-/ml),经过预处理后定容250.0ml,分别吸取2.00ml配成比浊液进行测定,查工作曲线中得出比浊液中相当于含0.430mg与0.840mg的SO42-,?试计算回收率。如果不加标准溶液那一份试样重量是1.1256g,回收率是多少?

第三章: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的测定

1.密度、相对密度的定义是什么? 2.液态食品组成及浓度与相对密度关系?

3.如何用比重瓶测定溶液的相对密度?(工艺流程式表示) 4.怎样正确使用密度计? 5.使用密度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密度计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用途? 7.有些食品为什么要测比重?

8.什么是真密度?什么是视密度?怎样表示?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9.密度瓶法测定比重时误差来源有哪几方面的影响?如何防止? 10.说明折光法的基本原理。 11.折光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2.说明折光计的使用方法。

13.解释以下名词:偏振光、旋光活性物质、比旋光度、变旋光作用、角旋光度 14.说明旋光法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节:水分的测定

1.确定五个在选择某些食品的水分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为什么要求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测定水分的含量?

3.在水分含量的分析中,采用真空干燥法比强力通风干燥法具有那些潜在的优势? 4.在下列的例子中,你会不会过高或过低估计被测食品的水分含量?为什么? (1)热空气干燥时:

A.样品颗粒形状太大 B.含高浓度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C.脂类氧化 D.样品具有吸湿性

E.碳水化合物的改性(美拉德反应) F.蔗糖水解

G.表面硬皮的形成 H.含有干燥样品的干燥器未正确密封 (2)甲苯蒸馏法:

A.样品中水和溶剂间形成的乳浊液没有分离 B.冷凝器中残留水滴 (3)卡尔费休法:

A.天气非常潮湿时称量起始样品 B.玻璃器皿不干 C.样品研磨得非常粗糙 D.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 E.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5.在液体食品的水分分析步骤中,需要在称好的样品中增加1~2mL去离子水,为什么要在分析时再增加水分呢?

6.你手下的技术人员要根据卡尔费休原理来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他想知道用于方程式中计算样品的水分含量的“卡尔费休”试剂的等价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是必要的?怎样才能确定?请把答案告诉他。

7.如你有机会可以在你的实验室用各种设备,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法定方法和快速品控方法进行水分分析,对于下面列出的食品(根据分析用途,如用于快速品控或法定方法)说出(1)你所使用的方法的名称;(2)方法的原理(非步骤);(3)使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来(与使用热空气干燥法相比较);(4)在使用该法时为了确保得到正确的结果,有哪两点必须要注意:

①冰淇淋(液体)———品控方法 ②牛奶巧克力—————法定方法 ③香料————————法定方法 ④桃子罐头中的糖汁——品控方法 ⑤燕麦面粉——————品控方法

8.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9.在下列情况下,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1)烘箱干燥法:样品粉碎不充分;样品中含有较多挥发性成分;脂肪的氧化;样品

的吸湿性较强;美拉德反应;样品表面结了硬皮;装有样品的干燥器未密封好;干燥器中的硅胶已受潮。

(2)蒸馏法:样品中的水分和溶剂间形成的乳浊液没有分离;冷凝器中残留有水滴;馏出了水溶性成分。

(3)卡尔-费休法:玻璃器皿不够干燥;样品颗粒较大;样品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样品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10.在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器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干燥器? 第二节:酸度的测定

1.食品酸度的测定有何意义? 2.牛乳酸度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

3.食品总酸度测定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4.用水蒸气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入10%磷酸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节:脂类的测定

1.脂类测定最常用那些提取剂?各有什么优缺点?

2.理解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的原理、方法,测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3.掌握巴布科氏法测定牛乳脂肪的原理和方法。为什么乳脂瓶所占的格数即表示牛乳含脂率?

4.了解罗兹-哥特里法、酸水解法测定脂肪的原理和方法。

5.理解和掌握食用油脂特性(酸价、碘价、氧化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羰基价)的定义及其测定原理。

6.请列出溶剂萃取法测定脂肪的各步骤,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必需的? 7.为了从食品中提取脂肪,可以选择乙醚或石油醚,并可使用索氏或Goldfish法装置,你将如何选择溶剂与萃取装置的组合以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并说明理由。

8.请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加速溶剂萃取法的不同之处,它们较传统溶剂萃取法的优点在哪里?

9.解释和比较以下各种测定食品中脂肪的方法的原理,指出适合下列每种方法的样品种类:

(1)索氏提取法; (2)巴布克科法; (3)氯仿乙醇 (4)碱性乙醚 (5)酸水解法

10.测定牛肉中的脂肪含量,使用5mL溴萘吸收20g牛肉中的脂肪。脂肪的密度是0.9g/mL,计算牛肉中的脂肪含量。

① 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半干食品中的脂肪含量:首先用真空干燥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是25%。再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干燥后样品的脂肪含量,干燥食品的脂肪含量是12.5%,计算原半干食品的脂肪含量。

② 牛乳脂肪和牛乳的密度分别是0.9和1.032,牛乳中脂肪的体积百分含量是3.55%,计算牛乳中脂肪的质量百分含量。 第四节: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1、 当选择蛋白质测定方法时,那些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2、 为什么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含量? 3、 在消化过程中加入硫酸铜试剂有那些作用? 4、 样品消化过程中加入的硫酸铜试剂有那些作用?

5、 样品经消化蒸馏之前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这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6、 蛋白质蒸馏装置的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为何要用硫酸调成酸性? 7、 简述染料结合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原理?

8、 蛋白质的结果计算为什么要乘上蛋白质换算系数?系数6.25是怎么得到的? 9、 说明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10、 用什么方法可对谷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快速的质量分析?

11、 在一个食品新产品的营养标签上提供每份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不用于婴儿食品),以每日摄入量的百分比表示。

(1)必须用什么方法评估蛋白质质量;

(2)概述上述评估方法中的蛋白质质量测定的方法及所需的计算公式。

12、描述动物实验预测食品蛋白质能否满足动物生长及维持营养平衡的方法。讨论你所选择的有关方法的两种局限性。

13、某些微生物如何用于测定氨基酸利用率?

14、请说明体外实验如何用于测定(1)蛋白质消化率,(2)氨基酸利用率,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相比较,其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15、假如你正在帮助建立一个用谷类和大豆生产高蛋白质的小吃食品的新方法,要测定在各种加工条件(烧烤和干燥)下小吃食品的蛋白质质量,考虑到要实验的样品的数量,同时不能采用昂贵的体内实验,也不能等几天后再得到实验结果。

(1)简要描述你评估和比较小吃食品在不同加工条件下蛋白质质量的方法,包括涉及到的原理阐述;

(2)你怀疑某些时间—温度条件的组合导致产品的过度加工,用上述测定方法显示这些样品的质量较低。你认为小吃食品中的什么氨基酸最容易在过度加热时受到不良影响; (3)你采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氨基酸已经在加工后变成不可利用了。这些测定方法如何操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0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