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郭衡自杀

更新时间:2024-03-11 04: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才女郭衡自杀

据深圳晚报报道 昨天新华网转发美国媒体的一则消息让这个秋季平添了一份感伤: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的28岁的女中国留学生郭衡(音译)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被发现横尸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校外公寓内,目前死因不明,但警方表示,不排除自杀可能。

消息传来,令人扼腕。特别是境外媒体刊发了一张郭衡的婚纱照,照片上的她,年轻秀美、温文尔雅,更是引来了无数叹息。

A

“她的眼神是世界上最清澈的”

昨天黄昏时分,郭衡曾在深圳实验学校的高中好友汪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痛苦的过程。在采访中,她几次潸然泪下。

在汪笑心目中,郭衡是一个乐天派、一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办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她印象最深的是,郭衡竟然可以一边蹬着单排轮滑一边写作业!“乐观、坚强、阳光、向上”是全体同学对他们班长的评价。

高中毕业后,郭衡去了美国留学。期间,也回来过几次,最近一次是2010年,她是回来举行婚礼的。“我们同学都去了,场面很温馨。她老公是一个美籍华裔,感觉很绅士的,两人看起来也很甜蜜呀。”没想到,此次相逢,竟成永别。

“她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灿烂的;她的眼神是世界上最清澈的,她的样子我永远也忘不了。”汪笑的眼神又湿润了。

B

内心脆弱的女孩子

那么,在同学们眼里如此开朗、乐观的郭衡究竟为何殒命呢?在警方公布正式结论之前,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一种臆断。但是,在她的博客里,却不难发现,郭衡也有许多不快乐的时候。这会是她离世的诱因吗?不得而知。

在郭衡的一篇博文里,她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3岁的时候,我便离家,开始了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的独立生活。在幼儿园里面,我经常是感到恐惧的。我没有朋友,而我又是那么可笑地自闭和敏感,别人随便对我说点什么我就当真,于是逆反和打击心理非常强。”

在她的博文中,她是这样描述她的父母的。“我的爸爸妈妈,在中国已经算是开明的父母了。他们不给我压力,但是也从来不给我嘉奖。我任何的成绩,他

们总是觉得我不够好。我甚至没有印象父母当面夸过我什么。因为我不听话,经常挨打,从小跪搓衣板开始,我是像男孩子一样被揍大的。但是,我很不幸地却是个内心脆弱的女孩子。”

C

婚姻:和老公分手了

在汪笑和她的同学们眼中很幸福的一对,婚姻却没有维持长久。对于这一点,她在博客里也有描述:“生命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变得很快。首先是结婚,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并开始准备完美的28岁在顶尖商学院生小孩的计划。生活到这个时候,虽然很辛苦,一直都很完美。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

“跟老公分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决定,我不再需要一个每天每时每刻打击我的人了。我想,所有担心、打击我的人,就算你们是爱我的,请通通滚蛋。我再也不需要任何的精神枷锁,我受够了!因此,在我总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面对自己的独立性,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蓝天才是我的未来,我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

D

办公司:父亲老师均不支持

去年,郭衡还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自然龙集团 (Natural Loong Group) 。按照郭衡所述,这个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回归本真,推崇自然,和谐,健康的生活模式。“公司的经营模式将会以网络社区,远程教学,个人国学私塾的形式为主,为真正的精英带来一对一的高品质服务。”

然而公司的成立却没有得到父亲和老师的支持。郭衡在博客中这样描述:“作为发起人,我个人在这个公司上要投入所有“业余”时间和这几年攒下来的钱,于是我爸爸对我要超越能源投资的本行,办一个养生的公司非常不支持。爸爸非常不客气地说我:‘你以为你懂什么?一个好点子跟商业运作还差得远。你说的也许很理想,但是可能吗?’老师一听我要投100万人民币才能把这个架子搭起来,一开始也非常不支持??”

E

求学:压力山大

在外人眼里看来,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她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

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

为了弥补自己的所谓不足,郭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博客中,她这样表述:“在游学这方面,我到现在为止走访了35个国家和地球两极,上了西藏,下了深海,探访了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两次。而在拜师方面,我已经有不下十位完全不同的我敬重为老师的人。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我都在马不停蹄地补课。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越来越难以达到,而我将会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谁也没料到,要为游学付出一生精力的郭衡,花样的生命却在这样一个秋冬之际戛然而止。究竟什么是压倒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恐怕永远是个谜了。

另转帖郭衡的一篇演讲,大家可以试着从中了解一下她的内心世界:

2001年夏天,我从深圳实验中学只身来到美国参加哈佛大学的暑期教程,修大学一年级化学。一晃五年,我站在毕业典礼颁奖台上以电子工程专业,数学和化学两个副专业的“学校荣誉”毕业(University Honors),获工学院学者称号(Engineering Scholars), 并是工学院两名最佳毕业生之一。我即将加入花旗公司投资银行部,开始在曼哈顿做分析师的新生活。在此,回首五年异国他乡作为小留学生的经历和父母教导的一些人生理念,只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后来的学弟妹们在为未来奋斗的征途上激发一些灵感。

大学时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是发掘自己潜能,兴趣爱好和建立事业开端的阶段。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定位自己最终的人生价值:我这一生要成就什么才能最开心最满足,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人生的目标定了,就不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自己的背景,就会独立思考,有意识有主见地做每一件事。大学仅有四年,毕业的时候,你会准备好迎接未来事业上的挑战吗?进了大学就好比从零开始,有些人四年之内打造出一份傲人的简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在学科研究上小有成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毕业等于失业,四年以后才感觉到茫然无措。许多中国的父母都叮嘱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可是考上以后呢?大学仅仅是人生的开始,不是终结。

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是专业的选择了。从小到大,我的兴趣就很广泛,发掘和领悟世界的各个层面对我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希望,暮年之时,有能力研究天文和物理,梦想能够坐宇宙飞船上太空,希望能有时间有能力创作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艺术作品,更希望在没老的时候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母亲说,路要从宽往窄走。大一的我曾经是化学专业,曾经要转行建筑和视觉设计专业,最后正确评估自己能力之所长,决定学电子工程,决定先从商。除了自身能力限制之外,为什么要先从商而不是走学术或者是艺术的道路呢?因为只有经济独立了以后,我的艺术品才不用为了销路而创作,我的研究才不需要以经济回报为目标,我才能有资本做教育慈善事业。可是,要从商,为什么不学商呢?大部分的商业是跟工业有关系的,电子工程和化学的背景可以让我有能力学习理解大部分电子、电脑、通讯、生化甚至机

械和能源领域的产品。而商学院的知识却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和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弥补的。选择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职业作为事业的第一步,就是为了弥补商业方面的知识。因此,独立地由全局思考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听说过多少个专业,你真的适合你现在的专业吗,这个训练过程对你的将来合适吗?

父亲是商业人士,他总跟我说,在美国求学的这些年里,你要完成你的知识结构和人事结构。我花了四年半才毕业,足足修了168个学分,就是为了完成我自定的知识结构。在大一的时候我已经在上大三的化学课,大二已经罕有地做了化学系的助教,本来可以三年毕业的我因为从商的决定要重新决定选课的范围和内容,就是为了尽量充分准备毕业以后的知识结构。从商是一个需要全面知识的行业,因此在兴趣广泛的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作为国际学生,如果说在国内基础知识打得牢靠,加上中国孩子原本刻苦耐劳的学习作风让我的知识构架的建立过程相对容易的话,建立人事构架却是尤其困难的。

我把人事构架分三层,一是人生导师,二是朋友,三是社交圈。作为想从商的年轻人三者缺一不可。出门在外,朋友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外的小留学生,没有了父母亲友的蔽护,如果没有朋友在各方面支持就更是举步维艰了。另外,从商最重要是人,大学时代建立的牢固的友谊会让你拥有一批可以信赖的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我第一次实习的公司里,正副老总就是大学时代的好朋友。社交圈的重要性体现在信息量上。认识的人多信息量就大,而最正确的选择往往建立在庞大信息量的基础上的。作为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会是尤其困难的事情。可是何谓真正的美国社会呢?社会都是分层次的,在德克萨斯A&M这个四万多学生的大学里,学生也分精英层、学者圈、普通学生和低层次的喝酒逃学甚至吸毒辍学的学生。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自己所在的层次。许多小留学生在国外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或者因为交友的局限性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机会。刚刚进入新环境的小留学生切忌自闭,一定要广交朋友睁大眼睛看世界,多听取过来人的意见,但是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我有许多朋友比我的年纪大,都是我各个层次上的人生导师,这些年里有许多决定都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其中教育家高燕定先生为我指明了许多道路和在美国发展的理念。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尊师重教,谦虚谨慎。所幸A&M大学也是很注重这方面培养的,在大二的时候参加学校秋季领导才能交流会(Fall Leadership Conference),曾任中情局局长的校长就教诲我们拜求人生导师(mentor)的重要性。他半开玩笑说,他由一名小职员做到中情局局长,就是因为他最后一位导师是老布什。大三的时候,我有幸作为唯一的国际学生选入了18人的05届未来国际领袖学院(The Academy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Leaders),有机会与多名国际性着名大公司的校友高层讨教一些人生理念,生意经和世界观,才逐渐对商界和美国精英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十几年前带领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的Richard Younts是前摩托罗拉亚太地区总裁。他不仅是老校友、电机系的老学长,作为中国荣誉公民的他,还是郭晏均“一对一”的人生导师。(摄影/高燕定)

大学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层次。在A&M大学之前,我在哈

佛大学读暑期班,毕业的时候,以班里总成绩第二结业的我还是选择在 A&M大学读本科。其实,综合排名当年勉强进入前50的A&M大学每年都有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石油公司、科技性公司;被长春藤的研究院、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也有学生荣获美国最高学者荣誉奖。这所大学好的毕业生跟长春藤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丝毫无差。学术修为固然重要,可是本科四年,更是学生给自己定位的四年,是打基础的四年,是培养素质,建立人生观和增加人生经验的四年。A&M大学工程系排名全美只有前15名,可是这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给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现代社会里,有许多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需要本科学历,而有许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科毕业根本干不了。本科究竟学了什么,而本科毕业究竟是什么概念呢?我想,投资银行招人的理念可以阐述这一点。分明是金融方面的职业,这些公司却在专业上不设局限,东方艺术系的,政治历史系的,工程系经济系的通通都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在寻找拥有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性格好,吃苦耐劳,成熟稳重,心思缜密,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了有以上素质,这些毕业生经过合理训练就能成为优秀的银行家。作为事业起点的铺垫,A&M大学提供的培训和机会有过之而无不足。

拿我的经历为例子,除了学术外,为了有意识地了解美国社会和培养自己的性格,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大学独特的军乐队(Aggie Band),接受了一年的Corps of Cadets ROTC美国军事化管理。结业的时候,除了拿到军校最高奖学金之外和获得唯一的乐队新生学习优异奖之外,我2分钟可以做88个俯卧撑,13分钟能跑2英里,还学会了许多实用的军事技能。记得父母常感叹上山下乡对他们能力和个性上的锻炼对他们现在事业上深远的影响,教育我年轻人该多吃点苦才能有所作为。我常跟朋友说,军校虽然很辛苦,可是要是到了A&M没有领教过军校我一定会很后悔。

军校以后,因为高中和大一的学业底子打得好,大二大三的时候,我的主要时间是做学生活动和各种工作和实习。这些经验对未来找工作或者升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决定自己要如何打造这些背景。我的一些经验包括担任代表3500人的亚裔学生总会的会长,因为作为Academy成员为海啸赈灾召集全校二十几个学生会募集了上万美金而被老布什接见,在全国第三大物理超导磁铁实验室做实验助理,也在三个国际性大公司做过实习。除此以外,学校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领袖参与学校的政策决策,培养学生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的能力。我在过去的两年里定期参与三名副校长的不同建议班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影响学校方针,同时也受到了学校高层氛围的熏陶。对于今后目标是从商的我,学校的这些机会更是让作为国际学生的我有机会接触美国社会,了解了决策层的一部分运作模式。

大学四年多的培训带来了我事业上一个满意的起点。总结起来,思路明确,仔细打造背景,和刻苦努力应该是我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过渡到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多跟过来人讨教经验,谦虚谨慎,以诚待人,尊重师长,办事踏实也是年轻人应有的重要素质。衷心希望以上文章能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启示,祝学业事业一帆风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9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