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动作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1 05:52:01 阅读量: 中考作文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

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

1、 他半张着嘴,微微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手中的马靴。

2、他仿佛真的被吓住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并且还不住地咂嘴,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3、可我那几乎冻僵的脑袋却只能以脖子为主轴,生硬地扭动几下,仿佛是波浪鼓的鼓头儿。

4、她很激动,嘴唇有点颤抖,想说什么,可又咽了下去。

5、只见他半闭着眼睛,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跟着,摇晃的头就慢慢地向后拗过去……

6、我睁大着双眼,脑袋瓜像个拨浪鼓,来回地转,真恨不得把这一切都印在脑子里,刻在心上。

7、妈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我。

8、我不能说什么了,只能低着头,沉默地跟着人群向荒野走去。

9、我俩依依不舍地目光相遇在一起,不知有多少话要说,但终于谁也没有开口。

10、我低着头,咬着唇,委屈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

11、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

12、他唰的一下涨红了脸,哑口无言地低下头。

13、她微笑着,嗓音清脆声音很甜很美,比黄莺的歌声还动听。

14、妈妈来到我的房间,我勉强抬起头,但一看见她那异常严峻的目光,又赶紧低下了头。

15、小刚看着爸爸倒剪着双臂,在室内来回走着,那焦虑的神情分明在思考着一个重大问题。

16、他正在掩卷沉思,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在思考,就连我的喊声都没听见。

17、呀,小红遇到了难题。她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搔着头发,紧皱眉头,两颊涨得通红

18、两人“咯咯”的笑声在屋檐下回旋着,引得大家都转头向她俩行“注目礼”。

19、望着那占了讲台一半的拖把,乔老师一直板着的面孔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低头“噗’她笑出了声。

20、奶奶的牙不好,吃东西时,她那片干瘪嘴儿老是一瘪一瘪地动着。

21、姥爷喘着气,圆圆的脸涨得更红了,晶莹的汗珠挂在两颊,挂在鼻尖,慢慢地往下流。

22、可小孩还是大哭不止,他的脸憋得通红,眼睛闭得紧紧的,泪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嘴咧得像个小瓢儿,“哇哇”地大哭着。

23、匡爷爷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地点点头,似乎在称赞我们这样做得对!

24、“奶奶喜欢吃鱼头。”说着眯缝着眼,用筷子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块块骨头。

25、只见他大口大口地吮着,嚼着,不断发出“吱吱”的声音,两腮鼓得像含着两个乒乓球。

26、当曾祖父出院后听说“小淘气”飞走时,先像遭雷击似的呆住了,然后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说什么也不相信:“小淘气”能挣断锁链。

27、一看爸爸,他气得眼睛鼓得大大的,好像一团怒火就要喷发出来似的。

28、她的眼睛湿漉漉的,猛的一下,她转过身去捂着脸,将头靠在墙上,抽动着肩膀呜咽地哭起来。

29、爷爷更逗,仰着头,把瓜举得老高,像吹口琴似的拼命吸着,生怕掉了一滴瓜汤。

30、我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吸着,只觉那香气直透心底,呀,好清新……

31、我低下头,咬着嘴唇,难过地掉下了眼泪。她本来就不多说话,现在变得更沉默寡言了,有时会望着墙壁呆呆地出神半天。

32、她平时胆子最小,这会儿她皱着眉毛,咧着嘴巴,一脸要哭的样子,右手紧紧地扣着左臂,还没等医生走过来,就吓得连连往后退。

篇二:作文课《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

(建议: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福州市魁岐小学陈维美

教学目标:

1、以名家片段为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动作描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用上准确的动词,写出把当时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

(建议: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准确的动词,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推,举,压,拍,扔

2)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老师配合着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2、谢谢你,请回。同学们真不错,看得细,猜得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人物动作描写。(板书课题)。

(建议: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 ,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写生动呢?板书:具体

(建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 ,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抓住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特点。)

二、指导写作

(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

1、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

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1)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猪八戒。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2)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名说(生动)第一句和第二句最大的区别他说出来了。第二句非常生动,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了?

3)同学们找找第二句当中描写猪八戒喝水用了哪些动词?

4)指名说(趴、撅、张、喝)这些都是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极度口渴的猪八戒)看看用词怎么样?(建议:这句可以省略。)

5)想想如果我把这些动词换成:(师指屏幕读)“猪八戒急急忙忙跑(走)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蹲)下身子,撅(抬)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建议:不要问可不可以,这是无效的的提问。可以问:与原句相比,哪句用词更准确,为什么?)

引导:与原句的动词对比,哪个速度更快?

6)指名说。(原句的动词更准确表现了猪八戒极度口渴。)

7)小结:所以,我们在动作描写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情形选用恰当的动词,只有用词准确,才能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用词准确

2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同样写猪八戒喝水,你看,第一句“猪八戒到河边喝水。猪八戒是如何去做有没具体描写出来?( 没有),那第二句呢?(有)。

1)到河边喝水,这是一个大动作,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像第二句这样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我们的动作描写才能够生动、具体,猪八戒喝

水的画面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大动作与小动作的概念值得商榷。建议:可以说,所以观察之后,我们要注意通过人物每一个细致的动作刻画来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

2)那要想把大动作进行分解,做到用词准确,首先需要我们做什么?你说。(那就需要我们用眼睛、用心去细致观察。)板书:细致观察。看清楚人物每一步都在做什么,然后把它牢记在我们的心里,这样我们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才能做到有话可说。(建议:这一段可以省略)

3刚才我们通过这两句的对比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才能把动作描写写生动、写具体呢?首先需要我们用眼睛、用心去细致观察,看清楚人物每一步动作,然后运用准确动词把它描写下来。(建议:这一段可以省略)

(二)运用方法,学会表达

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请看:

(生看视频)

1这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片中的猫和老鼠有个响亮的名字叫什么呀?(汤姆和杰瑞),透过这个小片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贪吃的汤姆、狡猾的汤姆)你基本上把这个片段的内容说出来了。

2小小片段里面,汤姆和杰瑞没有一句话,那究竟是什么给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人物的动作)通过夸张的动作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其实是《猫和老鼠》这个动画片成功之处。

3、这个动画片里有三个镜头,你知道哪三个镜头?(出示):汤姆偷鸡腿、汤姆嫁祸杰瑞、汤姆吃鸡腿。

4、那究竟哪个镜头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想,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可能还没看清楚,想不想再看一遍,现在老师提个要求:请大家细致观察每一个镜头,看清楚汤姆和杰瑞的每一步(建议:用个)动作,然后牢记在我们的心里。(生看视频)

5、再看一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究竟哪个镜头给你留下印象?谁来说说?(建议:谁来说说第一个镜头?然后再第二个镜头,第三个镜头?力求做

到每一个镜头都有人说。以便为下面的写作打下基础。另外,屏幕上再次出示:汤姆偷鸡腿、汤姆嫁祸杰瑞、汤姆吃鸡腿。)师关注动词的准确点评、引导。

评价标准:观察是否细致,动词是否准确。

1、钻、盯、伸、舔 望、抓、拔 2、举、碰、喊、转、跑、敲、塞、逃、

3、抱、探、追、靠、抽、抛、吃、扔、躺

如:(1)我关注到他盯着鸡腿,“盯”字,用得非常准确,把汤姆的贪吃表现了出来。(2)汤姆嫁祸于人把鸡腿给了杰瑞,你觉得把“给”字改成什么更好?(塞),与汤姆嫁祸于人的意图更相吻合。(3)他不仅关注汤姆和杰瑞的动作,还关注他们的神情,观察特别细致。

6、为了让大家都有说的机会,请大家选取一个镜头说给同桌听,一个说,一个听,看看他是否做到(建议:添上“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7、大家都说得很认真,我们现在把它给写下来。请大家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运用准确的动词写一段话。请同学们拿出作文纸来写一写(建议:开始动笔)。(生练写)(建议:大家都说得很认真,下面请大家将自己说的那个镜头,运用准确的动词写一段话。开始动笔吧!)

四、赏评巧改,提升表达

一改一评:

1、写好的同学与你的同桌交换着读一读,看看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建议:可能省略,此处先不用同桌交换读一读。可以改成:写好了,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练笔。然后再引到评价标准上。最后分镜头请学生读。)

2、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镜头。指名读。

1)大家都是小评委,看看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他的习作。指名说。(是否做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2)真是出色的小评委!老师确实想用这个方法评价。不过老师想根据这个标准给他打分,(指黑板)做到细致观察加50分,动词准确加50分,都做到

100分。读得声情并茂的另外再加50分。带上你的习作上来读一读。

3)投影:我们一起看,先把动词找出来(师圈动词)。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指名说。有没有什么建议?能不能用更准确的动词?给他打多少分?

3、还有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二个镜头。指名读。

1)投影:我们看看他用了那些动词,(师圈动词)。

2)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多少分?

4还有谁愿意把你的习作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三个镜头。

1) 投影:我们看看他用了那些动词,(师圈动词)

2) 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多少分?

评价标准:观察是否细致,动词是否准确。

二改二评:

4、刚才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 现在请你们对照自己的习作改一改,同桌对照这两项标准给他打分。

(建议:分两步骤: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好建议, 现在请你们对照自己的习作改一改。

2、现在,请大家把练笔读给同桌听,同桌看看有没有修改的痕迹,再对照这两项标准给他打分。)

5、改好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打100分请举手。请你来读一读。我想问问同桌你为什么给他打100分?

评:1)、他运用恰当的动词把汤姆和杰瑞的大动作进行分解,也能够根据内容运用恰当的修辞,写得生动传神。2)他不仅关注汤姆和杰瑞的动作,还关注他们的神情,特别细致,写得很生动。3)、他不仅细致观察,而且用词准确,从他的描写中,似乎又让我们重温了这个动画片,很有画面感。

评:1)刚才同学们说到汤姆把鸡腿塞给杰瑞,能不能在“塞”字前面加个

篇三:作文:五年级人物动作描写

第五讲:作文

——人物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 通过例文体会动作和语言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观察,学会写生动的人物片断描写。

2.围绕“人物动作”这一话题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进行习作,能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 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 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既要会对人物进行描写,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 地写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4. 选择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把他们的动作写具体,内容写生动,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很 好的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围绕“人物动作”这一话题进行习作训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神态,特别是对动作的描写,让学生写好关于人物的作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下列语句个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1、超市里,一位阿姨站在辣椒筐前,转着头向四下看了看,然后迅速的掰下一个辣椒的柄,把辣椒装进塑料袋里,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又向四下看了看,又把一个辣椒的柄掰下……( 爱贪图便宜,自私自利 )

2、“你这个人怎么回事?走路不长眼睛吗?没看见我从后面骑着车过来了,还不躲着点,告诉你,撞出毛病可不找我。”( 自私,急躁 )

3、“老爷爷,让我扶着您过马路吧,你看来往的车这么多,这里又没有红绿灯,您自己走多危

险呀,慢点走。” ( 善良,有爱心 )

4、他看着弯弯的跑道,拖着沉甸甸的步子,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往下滴,还有最后一圈,他用牙齿使劲咬了一下嘴唇,眉头轻轻地皱了皱,使劲迈着步子冲向终点。 (有勇气,有毅力 )

提问: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二.感知动作的魅力

【例文一】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点评】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动作)

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例文二】

擦玻璃

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

【点评】

这个作文片段在写张敏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

牛刀小试:

练习:1.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划横线。

她把饭盒盖好,模仿着电视里店小二的动作,把右手往前一(伸 扬 摊),偏偏一脚(踩 踏 踢)空,装菜的饭盒一下子(飘 滑 飞)了出去,砰地一声(撞 碰)到墙上。盒盖(弹 碰)开了,菜(泼 撒 散)了一地,本来黄澄澄的鸡蛋,这下(掉 落)在灰尘里,变成了灰鸡蛋了。她从地上(爬 站)了起来,看着这幅惨景,眼泪慢慢地(流 落 渗)了出来。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要用的有变化。

我把针头( )准针孔,小心地把又长又细的线( )过小小的针孔,然后在线的末端( )上一个结。接着,左手( )过衣服,拇指( )着纽扣,右手( )着针线小心地( )过纽扣的小孔。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再把针线穿到衣服背面,()上一个结,最后把线头( )断,纽扣就( )好了。

3.把下面一段话中重复使用的五个“拿”字换上其他确切的动词。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大家干得真欢,有的把桌子拿( )到一边,有的把讲台拿( )到了走廊里,小明刚拿( )来一脸盆清水,小华又拿( )起桶朝水龙头跑去??几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立刻拿( )起扫帚,扫起地来??

三.写作指导

什么是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指的是行为和动作两个方面的描写。行为描写是指写人物的一连串的举动,即写人物“做什么”;动作描写指的是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即写人物“怎样做”。人物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性格、思想品质的具体表现。描写人物的行动正是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品质。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许多时候,人物的动作描述出来了,要想让描写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技巧。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妙招二:准确运用词语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结合具体情境。这就要求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避免使用那些“万能词”。什么是万能词呢?就是那些无所不能,多用途的词语。比方说下面的句子:

(1)我走到门前。 (2) 我走到妈妈面前。(3)我走过去。

“走”就是一个万能词,还有“看”“拿”“吃”等等。这些词用起来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但是要知道,这些万能词有时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们不够准确。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妙招三: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

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

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

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要分步写清楚

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四.动手小实践

1.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1)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

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分析: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

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2)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

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分析: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

姑娘的形象。

(3)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

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分析: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

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2.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轻轻一跳,双手就握住了单杠,紧接着收腹、抬腿,拉臂引体、抬头挺胸,轻而易举地上了杠。他那匀称的身材,再加上这灵巧的动作,就好像凌空欲飞的雄鹰。

①这一段话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的动词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的猫盯着我。

这里描写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用了不少恰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vn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