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全部术语、参数详解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4 07: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手机各种参数大全

(来源:http://www.pchome.net/)

一、基本参数

(1)、手机类型

按操作系统划分,可分为: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一般具有:Symbian6.0,Android,IOS,Windows Mobile,Palm,Linux等开放性操作系统的手机统称为智能手机。

按照手机的功能特点划分,可分为:时尚手机,商务手机,拍照手机和音乐手机

拍照手机:像素至少在500W以上,带有自动对焦功能,带有闪光灯功能音乐手机:可以播放至少3种格式(MIDI除外)以上的音频文件,本机内存至少在128MB以上,或者支持扩展卡

商务手机:向商务人士提供一系列的基于手机平台的应用程序,比如收发电子邮件,日程表,移动办公等按照网络划分,可分为3G手机,GSM手机和CDMA手机。

(2)、触摸屏

触摸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面板,是个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手机触摸屏主要采用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两种,其中电容式触摸屏更加受消费者青睐。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传感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X,Y)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很多LCD模块都采用了电阻式触摸屏,这种屏幕可以用四线、五线、七线或八线来产生屏幕偏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摸点的电压。电阻式触摸屏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

面上均涂有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Y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

(3)、主屏材质

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手机的彩色屏幕因为LCD品质和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种类大致有TFT、AMOLED、SLCD、ASV和IPS几种。一般来说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越能显示复杂的图象,画面的层次也更丰富。 TFT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它可以“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反应时间。一般TF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一般可达到130度左右,主要运用在高端产品。所谓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用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拉”控制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TFT-LCD液晶显示屏是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屏,也就是“真彩”(TFT)。TFT液晶为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连续控制,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色阶,所以TFT液晶的色彩更真。TFT液晶显示屏的特点是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但也存在着比较耗电和成本较高的不足。TFT液晶技术加快了手机彩屏的发展。新一代的彩屏手机中很多都支持65536色显示,有的甚至支持16万色显示,这时TFT的高对比度,色彩丰富的优势就非常重要了。

TFT型的液晶显示器主要的构成包括:萤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

SLCD

SLCD是英文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拼接专用液晶屏。SLCD是LCD的一个高档衍生品种,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业级的液晶面板,使用寿命长达6万小时。SLCD是一个完整的拼接显示单元,既能单独作为显示器使用,又可以拼接成超大屏幕使用。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单屏分割显示、单屏单独显示、任意组合显示、全屏拼接、竖屏显示,图像边框可选补偿或遮盖,全高清信号实时处理。区别于传统的半成品的液晶屏(如DID屏),SLCD无需外接电源板、信号驱动板、图形处理板等,是完整的成品,即挂即用,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单个或拼接的使用及安装都非常简单。SLCD是超级窄边的液晶拼接屏,四周边缘仅有9mm的宽度,表面还带钢化玻璃保护层、内置智能温控电路及散热风扇。其拼接专用接口非常丰富:模拟的AV、分量、S端子、VGA接口,数字的DVI、HDMI等等,应有尽有,不仅适应数字信号输入,对模拟信号的支持也非常独到。

OLED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型产品,被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

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的产品)的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的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一定困难。

AMOLED

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相比传统的液晶面板,AMOLED具有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等特点。AMOLED是OLED技术的一种。

Super AMOLED Plus

Super AMOLED Plus(简称SAP),中文昵称:魔丽屏,采用的是改进了Super AMOLED的材质,改善了以前Super AMOLED屏幕Pentile像素排列的方式,矩阵式的更加正常、细腻。曾经引以为豪的Super AMOLED也风光多时,不过在后期被称显示颗粒大,逐步趋于平庸。该面板由三星公司推出。

IPS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硬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在拥有这一技术并实现在量产的公司中,韩国的LG Display公司规模最大,技术水准处于领先地位。LG Display的7.5代生产线在2006年1月已实现量产,月产能150K;切割技术成熟,成品率极高,达到95%。硬屏就是表面附着了一层树脂的膜,如同人带眼镜一样

ASV

ASV(Advanced Super View)技术是SHARP在液晶面板生产技术上又一突破,这个技术主要应用在SHARP高端市场定位的液晶显示器上。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缩小液晶面板上颗粒之间的间距,增大液晶颗粒上光圈,并整体调整液晶颗粒的排布,来全面提高了液晶屏幕的可视角度、液晶颗粒的反应时间、色彩对比度和屏幕亮度。在同样屏幕面积的对比下、可以令到采用了ASV技术的屏幕相比起普通没有采用ASV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参数和效果上都有一个本质的提升,比如说:T1520、T1620、T1820等系列的机型,与市面上同一屏幕大小级别的相比,无论是在参数上还是在效果上都明显占优。

(4)、主屏分辨率

手机屏幕尺寸分为物理尺寸和显示分辨率两个概念。

物理尺寸是指屏幕的实际大小。大的屏幕同时必须要配备高分辨率,也就是在这个尺寸下可以显示多少个像素,显示的像素越多,可以表现的余地自然越大。两台手机的屏幕大小差不多大,却一个只能显示两行汉字,另一个则可以显示五行汉字,抛开字体大小差别,关键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后者分辨率大一些,自然在同样字体大小下可以显示更多行的汉字。彩屏手机的确好,没有足够大分辨率的屏幕表现,再高的颜色质量又有何用。 屏幕分辨率即把LCD格数(单位是点[dot])除以屏幕面积得到的就是屏幕分辨率,这个指标是决定画面好坏的最大因素。因此在选购彩色屏幕手机时不仅要注重屏幕能显示的色深,屏幕分辨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指标。

WVGA别名:Wide VGA,其分辩率为800×480象素。是扩大了VGA(640×480)的分辨率。应用于PDA和手机等,因为很多网页的宽度都是800,所以WVGA的屏幕会更加适合于浏览网页,是最近手机使用比较多的分辨率。

其实液晶技术不仅限于手机显示屏,在液晶电视等领域也常见,只不过其输出分辨率较高,如VGA分辨率: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

(5)、主屏色彩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屏幕颜色实质上即为色阶的概念。色阶是表示手机液晶显示屏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色彩指数。

目前彩屏手机的色阶指数从低到高可分为:最低单色,其次是256色、4096色、65536色、26万色、1600万色。256=2的8次方,即8位彩色,依次律推,65536色=2的16次方,即通常所说的16位真彩色,26万=2的18次方,也就是18位真彩。其实65536色已基本可满足我们肉眼的识别需求。

现在市面上普遍见到的一般有三种颜色质量:26万色和1600万色。不同颜色质量的显示效果不同。显示分成三类:普通文字、简单图像(类似卡通这样的图像,主要是选单图表和绘制的待机画面)和照片图像。至于对照片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26万色以上当然是较好选择。

(6)、数据业务

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中文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按量计费”、“快捷登录”、“高速传输”、“自如切换”的优点。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虽然GPRS是作为现有GSM网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过渡技术,但是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使用了“分组”技术,用户上网相对稳定,避免了不必要的短线带来的困扰。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

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从技术上来说,声音的传送(即通话)继续使用GSM,而数据的传送便可使用GPRS,这样的话,就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且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只须沿用现有的GSM网络来发展即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GPRS的优势GPRS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传输速度不是WAP所能比拟的。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GPRS手机在今年年初推出时已达到56Kbps的传输速度,到现在更是达到了115Kbps(此速度是常用56Kmodem理想速率的两倍)。GPRS是以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是分组交换,因此在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上较电路交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GPRS可以同时进行语音与数据的传递,并且计费可以完全按照产生的流量来统计。而现有的WAP的承载是电路交换(CSD)方式,电路交换方式数据与话音不能同时进行,在收费模式上也是按照时长来收费。实际上WAP本身与GPRS本质上不具有可比性,现有WAP上的内容在GPRS上面一样可以浏览和应用,只不过GPRS使现有的CSD方式的WAP更快、更方便、收费更合理,对WAP的服务内容也会由于网络的技术进步而有较大的促进和改善。长远来看,WAP现在用的是CSD(电路交换数据)的GSM数据业务,以后WAP也可以转为使用GPRS这种新的GSM网络作为承载方式。所以,GPRS不会取代WAP,举一个形象的例子:GPRS和现在的CSD方式的GSM数据业务都是马路,WAP则是马路上的汽车,WAP现在行驶在两车道上,GPRS提高了数据传送速度,是8车道,可以说GPRS增强了WAP业务,现有WAP上的内容一样可以通过GPRS进行浏览和应用。GPRS与GSM比较GPRS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方式,与原有的GSM比较,GPRS在数据业务的承载和支持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GPRS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无线网络信道资源,特别适合突发性、频繁的小流量数据传输;GPRS支持的数据传输的速率更高,理论峰值达115kbps;GPRS计费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支持按数据流量来进行计费;GPRS还能支持用户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进行语音通话等等。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服务)这是GSM网络的升级版本,HSCSD(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能够透过多

重时分同时进行传输,而不是只有单一时分而已,因此能够将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与新加坡电讯的移动电话都采用HSCSD系统,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57.6kbps

(7)、支持频段

目前,全球手机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三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GSM、CDMA和3G比较: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包括GSM900MHz、GSM1800MHz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底等。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和品质的高要求,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3G系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文本和数据服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而言,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服务。

CDMA手机与GSM手机相比,CDMA手机具有以下优点:CDMA手机采用了先进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即切换是先接续好后再中断),使得CDMA手机的通话可以与固定电话媲美;使用CDMA

网络,运营商的投资相对减少,这就为CDMA手机资费的下调预留了空间;因采用以拓频通信为基础的一种调制和多址通信方式,其容量比模拟技术高10倍,超过GSM网络约4倍;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使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息等狭窄的服务中走向宽带多媒体应用。

二、硬件参数:

(1)、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一般只应用在高端智能手机上。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中国市场仍以个人信息管理型手机为主,随着更多厂商的加入,整体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从市场容量、竞争状态和应用状况上来看,整个市场仍处于启动阶段。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iPhone OS、Symbian、Windows Mobile、Bada、Linux和PalmOS。

相关术语: Android操作系统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Google与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了Android,这个联盟由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电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组成。Google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借助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iPhone OS

iPhone OS是由苹果公司为iPhone开发的操作系统。它主要是给iPhone和iPod touch使用。就像其基于的Mac OS X操作系统一样,它也是以Darwin为基础的。iPhone 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层(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可轻触层(the Cocoa Touch layer)。系统操作占用大概512MB的存储空间。最新系统版本为IOS 5

Symbian系统

Symbi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经过不断完善,可以支持GPRS、蓝牙、SyncML、以及3G技术。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与微软产品不同的是,Symbian将移动设备的通用技术,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分开,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方式输入的平台,也可以使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符合个性化的潮流,这也是用户能见到不同样子的symbian系统的主要原因。现在为这个平台开发的java程序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盛行。用户可以通过安装这些软件,扩展手机功能。

在Symbian发展阶段,出现了三个分支:分别是Crystal、Pearl和Quarz。前两个主要针对通讯器市场,也是出现在手机上最多的,是今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主力军。第一款基于Symabian系统的手机是2000年上市的某款爱立信手机。而真正较为成熟的同时引起人们注意的则是2001年上市的诺基亚9210,它采用了Crystal分支的系统。而2002年推出的诺基亚7650与3650则是Symbian Pearl分系的机型,其中7650是第一款基于2.5G网的智能手机产品,他们都属于Symbian的6.0版本。索尼爱立信推出的一款机型也使用了Symbian的Pearl分支,版本已经发展到7.0,是专为3G网络而开发的,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最强大的手机操作系统。此外,Symbian从6.0版本就开始支持外接存储设备,

如MMC,CF卡等,这让它强大的扩展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使存放更多的软件以及各种大容量的多媒体文件成为了可能。

MeeGo操作系统

MeeGo是诺基亚和英特尔宣布推出一个免费便携设备操作系统。这种基于Linux的平台被称为MeeGo,融合了诺基亚的Maemo和英特尔的Moblin平台。2011年9月28日,继诺基亚宣布放弃开发meego之后,英特尔也正式宣布将MeeGo与LiMo合并成为新的系统:Tizen。 Symbian Anna操作系统

Symbian Anna为诺基亚(Nokia)于2011年4月12日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Symbian Anna,但Symbian Anna不仅仅是Symbian^3的升级固件。Symbian Anna加入了更加人性化的输入界面,并且使用了全新的浏览器,速度更快。支持更新升级到Symbian Anna的手机包括诺基亚C7、诺基亚E7、诺基亚C6-01、诺基亚E6和诺基亚N8,已在8月份得到升级。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是Microsoft用于Pocket PC和Smartphone的软件平台。Windows Mobile将熟悉的Windows桌面扩展到了个人设备中。Windows Mobile是微软为手持设备推出的“移动版Windows”,使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设备主要有PPC手机、PDA、随身音乐播放器等。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有三种,分别是Windows Mobile Standard、Windows Mobile Professional,Windows Mobile Classic。目前常用版本Windows Mobile 6.1,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 Mobile 6.5。

最新版本: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北京时间2010年2月15日在全球移动通信大展上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微软称,公司将通过最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将旗下Xbox LIVE游戏、Zune音乐与独特的视频体验整合至手机中。

Bada操作系统

Bada是三星研发的新型智能手机平台,与当前被广泛关注的Android OS和iPhone OS在将来形成竞争关系,该平台结合当前热度较高的体验操作方式,承接三星TouchWIZ的经验,支持Flash界面,对互联网应用、重力感应应用、SNS应用有着很好的支撑,电子商务与游戏开发也列入Bada的主体规划中,Twitter、CAPCOM、EA和Gameloft等公司为Bada的紧密合作伙伴。

芒果操作系统(Mango)

芒果系统(Mango)是微软公司2011年推出的新版Windows Phone 7.5系统。新软件允许用户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可用手机摄像头瞄准一个地方或物体,调出相关信息。初上手芒果可能感觉不是那么震撼。

芒果不像Android每更新一次系统就从头到尾做一遍整容。一开始您可能感觉不到有什么视觉上的变化。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系统流畅度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应用程序列表按首字母分组、某些地方颜色变了一点,除此之外还是经典Metro UI的老样子。只有经过全面的日常应用您才能发现版本更新之中隐藏的细微变化。听起来似乎变化不大,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无数细节上的设计改进和以人为本、一切从用户体验出发的态度成就了芒果的光辉。

Linux系统

Linux系统件是一个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有很多版本流行。但尚未得到较广泛的支持。 Palm OS操作系统

Palm OS操作系统由Palm公司自行开发的,并授权给Handspring、索尼和高通等设备厂家,这种操作系统更倾向于PDA的操作系统。

Palm OS在PDA市场占有主导地位。Palm的产品线本身就包括智能手机,又宣布与最早的智能手机开发者Handspring购并,同时将软件部门独立。

(2)、CPU频率

CPU频率,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的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单位是Hz。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HZ=1000MHZ)。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3)、存储卡 1、什么叫闪存卡

在过去,人们照相要使用胶卷,听歌要有磁带,录相要用录相带,存储文件使用磁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数码产品的发展,促使闪存卡的诞生。目前闪存卡的应用领域范围广泛,使得闪存卡迅猛发展,现在照相存储照片,录相存储视频,听歌存储音乐,及其它数据都可由闪存卡来代替。 闪存:闪存是采用一种新型的EEPROM内存(电可擦可写可编程只读内存),具有内存可擦可写可编程的优点,还具有写入的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的优点。所有被广泛应用用于数码相机,MP3,及移动

存储设备。

闪存卡:闪存卡(Flash Card)是利用闪存(Flash Memory)技术达到存储电子信息的存储器,一般应用在数码相机,掌上电脑,MP3等小型数码产品中作为存储介质,所以样子小巧,有如一张卡片,所以称之为闪存卡。

2、闪存卡的分类

由于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设备,使用的用途也不同,所以闪存卡分为六大类十二小类,

SD卡 、 CF卡 、 MMC卡 、 XD卡、SM卡、SONY记忆棒、Minisd卡、T-flash卡、CFⅠ卡、CFⅡ卡、Rsmmc卡、DVrsmmc卡、Sony mspro长棒、Sony mspro duo短棒 SD卡: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CF卡: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

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

MMC卡:

MMC(MultiMedia Card)卡由西门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于1997年推出。1998年1月十四家公司联合成立了MMC协会(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简称MMCA),现在已经有超过84个成员,外形跟SD卡差不多。少了几根针脚。 XD卡:

XD卡全称为XD-PICTURE CARD,是由富士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的专为数码相机使用的小型存储卡,采用单面18针接口,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存储卡。。XD取自于“Extreme Digital”,是“极限数字”的意思。XD卡是较为新型的闪存卡,相比于其它闪存卡,它拥有众多的优势特点。袖珍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为20mm×25mm×1.7mm,总体积只有0.85立方厘米,约为2克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轻便、体积最小的数字闪存卡 SM卡:

SM(Smart Media)卡是由东芝公司在1995年11月发布的Flash Memory存贮卡,三星公司在1996年购买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这两家公司成为主要的SM卡厂商SM卡的尺寸为37mm×45mm×0.76mm(图1),由于SM卡本身没有控制电路,而且由塑胶制成(被分成了许多薄片),因此SM卡的体积小非常轻薄

SONY记忆棒:

Sony ms(记忆棒):索尼一向独来独往的性格造就了记忆棒的诞生。这种口香糖型的存储设备几乎可以在所有的索尼影音产品上通用。记忆棒(Memory Stick)外形轻巧,并拥有全面多元化的功能。它的极高兼容性和前所未有的“通用储存媒体”(Universal Media)概念,为未来高科技个人电脑、电视、电话、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和便携式个人视听器材提供新一代更高速、更大容量的数字信息储存、交换媒体。

3、闪存卡的用途

a、用于数码相机上存储照片

b、用于手机上存储音乐文、文件、电影视频

c、用于DV(数码摄像机)上存储视频

d、用于GPS上用于存储数据

e、用于工控上存储程序软件等 f、用于MP3、MP4、数码录音笔等

g、用于……

4、闪存卡的发展趋势

由于闪存卡的诸多优点及闪存卡的应用领域,闪存卡已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存储介质,成为未来存储界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数码相机及手机其它电子存储领域.其潜力无限,市场巨大.试想一下,手机由于智能手机,3G手机的不断推广普及,中国的通讯事业日渐成熟,拥有智能手机,3G手机的用户不断增加,手机专用闪存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未来闪存将会统领整个电子信息存储世界.

5、闪存卡的技术及参数

传输速率:一般按倍速来算。x 1x为150KB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60X、80X的高速卡,倍速越高速度越快。

读速度和写速度:指对闪存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这个速度会根据闪存卡的控制芯片来决定是多少速的闪存卡,读速度和写速度都会不一样。

控制芯片:主要提供卓越的功能,强化您的记忆卡效能。高速的传输速率(传输速度),优良的兼容性,让您的储存资料万无一失(安全性)。

电压:不同类型的闪存卡具有不同的规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电压是不同的。不过不同的闪存卡接口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错接口的可能。因此不会出现因插错接口,工作电压不同而损坏闪存卡的情况。一般的工作电压:CF卡:3.3V/5V SD卡:2.7-3.6V SM:3.3V DVRSMMC:1.8/3.3V

6、闪存卡的故障及排除

闪存卡容易出现的故障表现为:

a、存储的某一张或数张照片打不开

b、提示某一张照片或数张照片损坏

c、提示闪存卡需要格式化

d、提示空间已满或空间不足(实际只照几张)

e、提示卡错误

f、提示找不到卡或未插入卡

g、拷入的音乐或文本打不开报错,或者音乐文件不能播放,文本打开全是乱码

7、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现象: a、电池电压过低时往里写数据

b、未按提示直接插入或取出卡

c、正往卡里写数据时突然掉电

e、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往里硬写数据

f、不正确的连续拍摄

g、病毒原因

h、一些未知的人为原因……

8、怎样解决排除上述故障

a、由于上述不正确的操作直接导致闪存卡出现逻辑故障,闪存卡的控制芯片检测到上述不正确的操作后为了保护卡的FLASH不受损坏闪存卡不被烧毁,闪存卡会自动加上一个逻辑锁,这是闪存卡的自动保护功能.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闪存卡。

b、被锁住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接上读卡器或直接在数码设备上进行格式化,一般的故障可以直接排除。

c、如果格式化失败,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格式化或低级格式化处理。 d、如果病毒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来清除病毒而达到修复卡的目的。

e、如果有重要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来进行恢复(后面讲到)。

9、闪存卡使用须知

a、在使用闪存卡时,尽量避免热插拔闪存卡。

b、在数码设备快没电时,或电量报警时最好不要使用闪存卡往里写入或读取数据。

c、在使用闪存卡的过程中,尽量做到预留一定的空间。

d、在不支持连续拍摄的情况下(1是相机不支持,2是卡的速度跟不上)最好不要连拍。

e、尽量避免病毒的感染。

f、尽量避免在不符合规范的设备上使用闪存卡。

g、数码闪存卡尽量做到轻拿轻放,不要用力摔、撞、捏等,容易造成其损坏;避免其接触高温、湿度大、强磁场、强电场的地方。

10、闪存卡的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主要涉及到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的一些正确的操作

a:遇到某一张数据或数张照片打不开的时候,最好先把好的图片保存起来,避免以后照相的时候更多的数据被破坏。

b:在提示需要格式化卡时,最好不要自己格式化或写入读取数据,也不要再插入相机里反复的试卡。

c:遇到病毒或其它原因时最好暂时不要乱动,以避免数据被破坏,第一时拿到专业维修点进行数据恢复。

11、手机闪存卡的使用及故障排除

a、明确在手机上由于手机的读卡器等一些原因,他所使用的格式与电脑上的格式存在一些差异,所以最好在手机上进行格式化,这样格式化后,会在手机上自动生成一些特定的目录(这根据手机的不同,目录的名称也不相同)

b、不同的文件存储在不同的目录里,有些客户反应MP3,电影等拷入卡里不能播放,由于手机在读取卡时只能读卡相应的目录,比如播放音乐时,手机会在AUDIO或者MP3目录里寻找视频对应的目录为VIDEO目录等,当然不同的手机也有自己不同的目录,也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是按这种方式存储的,有些手机可以人工建立目录,而有些手机不认人工建立的目录,这要根据手机的实际情况来看。

c、手机在开机过程中会检测存储卡,会有一个过程,启动较慢,此时千万不要拔出存储卡,以免造成闪存卡损坏。

d、由于手机的格式或手机支持的文件不同,我们应针对他的数据拷入相应的文件,(比如有些手机支

持MP4,而有些手机支持3GP文件格式)

e、有些手机自身的原因不支持大容量的卡

f、有些手机的兼容性问题,使得卡用起来很不稳定(比如诺基亚QD,使用128以上的卡显得很不稳定。)

g、同样,手机电池电压过低时也最好不要往里写东西或打开卡里边的文件。 (4)、热插拔

热插拔(hot-plugging或Hot Swap)即带电插拔,热插拔功能就是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了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例如一些面向高端应用的磁盘镜像系统都可以提供磁盘的热插拔功能。具体用学术的说法就是:热替换(Hot replacement)、热添加(hot expansion)和热升级(hot upgrade)

手机的热插拔主要指是手机在开机情况下存储卡的插入拔取。 (5)、理论通话时间

通话时间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意义,即手机可以用来通话的时间。目前,我们所看到手机通话时间也和待机时间一样仅为测试数据,实际的通话时间要视网络情况、手机自身耗电及电池等因素而定。

更准确地说手机的通话时间表示在手机电池完全充满电量的前提之下,开始呼叫手机并一直保持联系,直到手机自动中断联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通话时间越长,表示手机耗电量越小,手机接收信号的能力越强。反之通话时间越短,表示手机耗电量越大,手机接收信号的能力越差。当然影响手机通话时

间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电池电量以及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例如如果电池电量没有被充足,那么手机的通话时间肯定会降低;在室外手机的通话时间要比在室内强,因为在室内手机需要消耗一定的电量来穿透墙壁或者其他遮拦物。当然如果在通话的过程中,打开手机的屏幕及背景灯时,通话时间肯定也会比在标准条件下的通话时间短。

相关术语:

影响手机通话时间得因素 1、手机电池

影响手机通话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电池电量,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电池也是值得用户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不是按年来计算的,而是按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来计算的。镍镉电池一般可充放电100-150次,铸氢电池一般可充放电200-300次,锂电池一般可充放电350-700次。电池的每次充放电间隔时间越长,电池的寿命就越长。所以,在使用电池时最好是将电池的电量全部使用完后再充电。另外,如果电池电量没有被充足,那么手机的通话时间肯定会降低。还有,手机初次使用时都有一个活性问题,有效的激活手机的活性,使电池处于最高效的状态,也是延长手机通话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电池的活性又与环境的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手机电池在-10℃—50℃之间能正常工作。因此,用户应尽量避免手机在温度高于50℃或低于-10℃的环境下工作,否则电池使用时间和寿命会大大缩短,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手机的通话时间。

2、参数设置

通过合理地设置,也能节省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的耗电量,从而达到延长手机通话时间的目的。具体来说,设置时可以首先将手机的通话模式优选为省电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手机在暂时不通话状态时,降低手机发射电波的功率,来延长通话时间。

设置手机的声音参数时可以让手机工作在振动状态,这样一旦有来电,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接通手机,从而节省电量。此外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尽量关闭液晶显示屏和按键的照明功能,以便节省用电。另外,在夜长昼短的季节,应尽量在明亮或有光线的地方使用手机,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关闭显示屏或手机按键的照明功能,以减少电量消耗。如果在安静的场所或干扰很小的环境使用手机时,选择较短的电话铃声设置,在电话打进来时既可以省电又可以减少手机铃声对环境的干扰。

这些手机参数的设定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通过这些却能有效的节省电量,以达到延长手机的通话时间的目的。

3、通信位置

手机的通话时间与使用手机时的位置也有关系。例如,在通讯信号较弱的地方,如室内,特别是在由混凝土浇筑的建筑物内,像商厦、电影院等,手机需要消耗一定的电量来穿透墙壁或者其他遮拦物,这样电池电量很快就会耗尽。一般来说,在通讯网络无法覆盖,信号比较弱,甚至收不到的地方,手机电量的耗费较大,通话时间也必然随之减短。在使用手机时,最好可到信号强的区域,这样可做到省电和快速接通。

另外,在移动时也应该少用手机,因为手机电能的损耗同移动性大小有关。当用户从一个基地台的“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时,手机会按照信号的弱强侦测是由哪个区域负责该手机,这时用户处于快速移动状态,手机自然会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因此电能的损耗速度就会更快。

4、使用环境

手机的通话时间还和使用环境有关,这是因为手机和基地之间是通过无线微波进行联系的,而无线微波对传输的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比如下雨、打雷、台风和太阳黑子等都会影响

微波的传输,这样手机一旦在这种恶劣的天气环境中使用的话,就必须花费额外的功率来保证通信信号的正常传输,从而在电量一定的情况下,额外消耗的功率就会缩短通话时间。

5、使用方法

手机的通话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用户的使用方法。例如在通话时,要尽可能有意识地在天线周围留出2—3厘米的距离,以保证信号的传输畅通无阻,减少手机的耗电量;相反如果打电话时不小心把天线握住,就可能会缩短通话时间。如果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十分耗电。 6、SIM卡

手机在工作时,常常需要访问存储在SIM卡中的信息,而且每次访问时,手机都会花费一定时间和一定电量来搜寻信息,如果SIM卡的容量小,那么手机花费的搜寻时间就少,消耗的功率就小;如果容量大,那么手机花费的搜寻时间就多,消耗的功率就高。 7、和基地分站的距离

手机的通话时间还与手机和基地分站的距离有关,当手机距基地台站较近时,手机会将发射功率自动降低,耗电就会小一些,反之,当手机距基地台站较远时,会因手机自动加大输出功率而耗电大一些

(6)理论待机时间

手机工作在等待状态时称为待机。待机时间是指电池在手机待机状态下的连续使用时间。也可以解释为手机完全充满电量,在不通话、不关机的待机状态下,电池靠自身消耗一直到出现低电量警告之间所能维持的时间。待机时消耗的电流比较小,与网络几乎无关,根据机型不同,消耗电流几毫安到几十毫安不等。待机时间取决于电池的容量及手机消耗电流的大小。其待机时间的算法为:手机电池容量/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待机时间。

而厂商给出的待机时间仅仅是一个测试数据,实际待机时间会受许多因素影响,如上述的电池容量、手机的使用状态、网络信号的强弱等。

相关术语:

影响手机待机时间得因素

影响手机待机时间的主要因素还有使用环境、电池性能以及手机本身质量等,例如如果在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用手机,手机就需要通过加大功率的方法来维持信号的传送,这样就加大了手机电池的耗电量。在手机质量方面,如果手机电池和手机的接触点上出现脏污或者被氧化现象,这就会对手机内部零件产生不良影响,此时消耗的电能也加大,也会影响手机的待机时间。

影响手机待机时间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总体来看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 ?

电池当前的实际有效容量以及充电饱满程度 手机固有的静态待机功耗

SIM卡的类型,不同类型和芯片工艺的SIM卡的工作电流相差很远,新型1.8V/SIM仅是5V

/SIM卡的几分之一。而SIM卡在整机功耗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GSM特性在于将所有资料储存在SIM卡中,可以将个人资料、行动电话号码、电话通讯录等资料储存在其中,一旦手机故障或是换新机,只要抽换卡片就可以将资料全部转换;但太多资料放在SIM卡上手机便会不时去读取资料,也会造成电力损耗。

? 网络情况以及手机发射系统的效率。根据GSM系统的设计,手机的发射功率将根据基站的指令

自动调节,手机离基站远、或处于信号阴影区、或手机发射天线系统效率低,手机就不得不调大发射功率,那么手机耗电就会成倍地增加。而且并不是说打电话时手机才发射,平时手机也要和网络保持联系、定时向网络报告工作情况,所以网络以及手机天线系统对手机待机时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手机的动态使用情况

一个电话不打和连续不断地利用手机打电话,显然情况会是不同的。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按键盘激活背景光的时候的耗电和手机发射时耗电几乎相当,所以常按键盘(比如编辑短信),即使不打电话,手机耗电量也很大。

?

手机功能越多越耗电

同样的电力用来做一件事与用来做两件事,能够维持的时间自然也大不相同,手机光用来收短信和手机又用来打游戏兼收股市信息比起来,当然越多功能越耗电,带来的也是越短的待机时间。

三、基本功能:

(1)、彩信(MMS) MMS

MMS是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缩写,中文译为多媒体信息服务,也称“彩信”,是按照3GPP的标准也是WAP论坛的标准有关多媒体信息的标准开发的最新业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可以在GPRS、CDMA 1X、3G、EDGE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视频短片、图片、声音和文字,传送方式除了在手机间传送外,还可以是手机与电脑之间的传送。具有MMS功能的移动电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置的媒体编辑器,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编写多媒体信息。如果手机具有一个内置或外置的照相机,用户便可以制作出PowerPoint格式的信息或电子明信片,并把他们传送给朋友或同事。目前,这一应用服务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主流的短信格式。

MMS是继SMS(文本短信服务)、EMS(增强型短信服务)之后的“第三代短信服务”。SMS只能收发文本信息,EMS可以在文本短信中加入铃声、简单的图形和简单的动画,MMS大大扩展了可收发的媒介类型,文本、简单图片和铃声均可传输,复杂的图片如照片、大型的图表以及音乐片段的传送、视频剪辑则能更好的发挥MMS的作用。

MMS的工业标准是由两个组织,WAP Forum(WAP论坛)和3GPP(3G Partnership Project:3G伙伴计划)所制订的。因此,MMS是设计成可以在WAP协议的上层运行,它不局限于传输格式,既支持电路交换数据格式(circuit-switched data),也支持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格式(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其工作原理为利用高速传输技术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rolution是一种提高数据速率的新技术,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过渡的台阶。它也被称为GSM 384,因为这种技术能使数据速率由目前的9.6kbit/s提高到384kbit/s,这种速率可以支持语音、因特网浏览、电子邮件、会议电视等多种高速数据业务)和GPRS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

(2)、录音功能

录音功能即手机具有录音机功能,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在通话中录音,这种录音可以方便的在通话中进行录音,而不必手工纪录。试想:在通话中需要纪录一些重要事宜或电话号码,身边又没有笔纸,此时用户只需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就可将所需内容录下来,这样大大方便了手机用户。另一类即和一般录音机功能类似,只是一般录音时间不会太长。此项功能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录下自己想要录制的声音。

(3)、飞行模式

飞行模式是关闭电话通信功能,即不能接打电话发短信,与基站没有信号联系,也不试图联系基站。 因为手机信号会干扰飞机上的电子设备,所以飞机上不允许打开手机,而这种模式下关闭了手机信号的有关功能,手机可以开着继续使用其它功能,如查看电话本、欣赏手机上的文章、电影等。 所以叫飞行模式。

手机的电量很大部分都消耗在信号上,飞行模式下关闭了信号,非常省电。

四、产品特性:

(1)、GPS导航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一个中距离圆形轨道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和高精度的时间基准。该系统是通过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来完成的。最少需要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所能接收到的卫星数越多,译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

全球定位系统由三部分构成:(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2)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3)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天候;(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用途:(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经过20余年的实践证明,GPS系统是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多功

能系统。GP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

GPS原理

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1万2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卫星时钟存在误差,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以及人为的SA保护政策,使得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只有100米。为提高定位精度,普遍采用差分GPS(DGPS)技术,建立基准站(差分台)进行GPS观测,利用已知的基准站精确坐标,与观测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修正数,并对外发布。接收机收到该修正数后,与自身的观测值进行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实验表明,利用差分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2)、电子罗盘

电子罗盘,也叫数字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罗经,现代利用先进加

工工艺生产的磁阻传感器为罗盘的数字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现在一般有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的电子罗盘。虽然GPS在导航、定位、测速、定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信号常被地形、地物遮挡,导致精度大大降低,甚至不能使用。尤其在高楼林立城区和植被茂密的林区,GPS信号的有效性仅为60%。并且在静止的情况下,GPS也无法给出航向信息。为弥补这一不足,可以采用组合导航定向的方法。电子罗盘产品正是为满足用户的此类需求而设计的。它可以对GPS信号进行有效补偿,保证导航定向信息100%有效,即使是在GPS信号失锁后也能正常工作,做到“丢星不丢向”。

(3)、三防功能

三防手机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具有轻微防尘、防震、防水功能的手机,所以向来都深受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用户所喜爱

五、拍照功能:

(1)、后置摄像头像素

像素数包括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和最大像素(Maximum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的是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

像素数越大,所拍摄的静态图像的分辨率也越大,相应的一张图片所占用的空间也会增大。 (2)、闪光灯

闪光灯:能是在很短时间内发出很强的光线,是照相感光的摄影配件。多用于光线较暗的场合瞬间照明,也用于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外形小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

闪光灯是一种补光设备,它可以保证在昏暗情况下拍摄画面的清晰明亮,在户外拍摄时候,闪光灯还可用作辅助光源,用以强调皮肤的色调。还可以根据摄影师的要求布置特殊效果。

手机主要采用LED闪光灯,少数产品是采用相机专用的氙气闪光灯。其区分方式就是LED闪光灯在没打开时,灯是黄颜色的,而氙气闪光灯在没打开时,灯是白色透明的。

(3)、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其中,F=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有效口径的直径。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4)、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数码摄像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5)、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Auto Focus)是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叫自动对焦.它多分为二类:一是主动式,另一个则是被

动式。

(6)、图像尺寸 数码相机描述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包括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和最大像素(Maximum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的是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

对于手机的数码相机像素,目前只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像素数并不很高,大都在10万--130万像素之间。数码相机的像素数越大,所拍摄的静态图像的分辨率也越大,相应的一张图片所占用的空间也会增大。

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数英文名称为Effective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以美能达的DiMAGE7为例,其CCD像素为524万(5.24Megapixel),因为CCD有一部分并不参与成像,有效像素只为490万。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象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要增加一个图片的面积大小,如果没有更多的光进入感光器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像素的面积增大,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图片的锐力度和清晰度。所以,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的图片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商家标榜“最大像素达到XXX”和“有效像素达到XXX”,那用户应该怎样选择呢?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应该注重看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数值才是决定图片质量的关键。

最大像素

最大像素英文名称为Maximum Pixels,所谓的最大像素是经过插值运算后获得的。插值运算通过设在数码相机内部的DSP芯片,在需要放大图像时用最临近法插值、线性插值等运算方法,在图像内添加图像放大后所需要增加的像素。插值运算后获得的图像质量不能够与真正感光成像的图像相比。

在市面上,有一些商家会标明“经硬件插值可达XXX像素”,这也是相同的原理,只不过在图像的质量和感光度上,以最大像素拍摄的图片清晰度比不上以有效像素拍摄的。

最大像素,也直接指CCD/CMOS感光器件的像素,一些商家为了增大销售额,只标榜数码相机的最大像素,在数码相机设置图片分辨率的时候,的确也有拍摄最高像素的分辨率图片,但是,用户要清楚,这是通过数码相机内部运算而得出的值,再打印图片的时候,其画质的减损会十分明显。所以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看有效像素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手机的数码相机功能主要包括数码变焦,拍摄静态图像,连拍功能,短片拍摄,镜头可旋转,自动白平衡,内置闪光灯等等

数码相机感光元件 感光器件工作原理

作为手机新型的拍摄功能,内置的数码相机功能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低端的(10万--130万像素)数码相机相同。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

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由于手机中的拍照功能是新兴起的,所以目前用于手机中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基本上都是CMOS的。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CD和传统底片相比,CCD更接近于人眼对视觉的工作方式。只不过,人眼的视网膜是由负责光强度感应的杆细胞和色彩感应的锥细胞,分工合作组成视觉感应。CCD经过长达35年的发展,大致的形状和运作方式都已经定型。CCD的组成主要是由一个类似马赛克的网格、聚光镜片以及垫于最底下的电子线路矩阵所组成。目前有能力生产CCD的公司分别为:SONY、Philps、Kodak、Matsushita、Fuji和Sharp,大半是日本厂商。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

两种元件不同之处

由两种感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同时,这几年来,CCD从30万像素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的600万,像素的提高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应器;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应用于一些摄像头上,若有哪家摄像头厂商生产的摄想头使用CCD感应器,厂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以其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甚至冠以“数码相机”之名。一时间,是否具有CCD感应器变成了人们判断数码相机档次的标准之一。

CMOS影像传感器的优点之一是电源消耗量比CCD低,CCD为提供优异的影像品质,付出代价即是较高的电源消耗量,为使电荷传输顺畅,噪声降低,需由高压差改善传输效果。但CMOS影像传感器将每一画素的电荷转换成电压,读取前便将其放大,利用3.3V的电源即可驱动,电源消耗量比CCD低。CMOS影像传感器的另一优点,是与周边电路的整合性高,可将ADC与讯号处理器整合在一起,使体积大幅缩小,例如,CMOS影像传感器只需一组电源,CCD却需三或四组电源,由于ADC与讯号处理器的制程与CCD不同,要缩小CCD套件的体积很困难。但目前CMOS影像传感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噪声的产生,未来CMOS影像传感器是否可以改变长久以来被CCD压抑的宿命,往后技术的发展是重要关键。

影像感光器件因素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影像感光器件成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感光器件的面积;二是感光器件的色彩深度。

感光器件面积越大,成像较大,相同条件下,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各像素间的干扰也小,成像质量越好。但随着数码相机向时尚小巧化的方向发展,感光器件的面积也只能是越来越小。

除了面积之外,感光器件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色彩深度,也就是色彩位,就是用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记录三种原色。非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一般是24位的,高档点的采样时是30位,而记录时仍然是24位,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至少是36位的,据说已经有了48位的CCD。对于24位的器件而言,感光单元能记录的光亮度值最多有2^8=256级,每一种原色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最多能记录的色彩是256x256x256约16,77万种。对于36位的器件而言,感光单元能记录的光亮度值最多有2^12=4096级,每一种原色用一个12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最多能记录的色彩是4096x4096x4096约68.7亿种。举例来说,如果某一被摄体,最亮部位的亮度是最暗部位亮度的400倍,用使用24位感光器件的数码相机来拍摄的话,如果按低光部位曝光,则凡是亮度高于256备的部位,均曝光过度,层次损失,形成亮斑,如果按高光部位来曝光,则某一亮度以下的部位全部曝光不足,如果用使用了36位感光器件的专业数码相机,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六、娱乐功能:

(1)、视频播放

●AVI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

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nAVI格式: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太大联系)。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

●DV-AVI格式: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MPEG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

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文件等。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另外,这种文件格式还包含了以前MPEG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版权保护等一些特殊功能。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mov和DivX AVI等。

小提示:细心的用户一定注意到了,这中间怎么没有MPEG-3编码?实际上,大家熟悉的MP3就是采用的MPEG-3(MPEG Layeur3)编码。

●DivX格式: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其画质直逼DVD并且体积只有DVD的数分之一。这种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视频编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对DVD造成威胁最大的新生视频压缩格式,号称DVD杀手或DVD终结者。 ●MOV格式: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是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台性,即不仅能支持

Mac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二、网络影像视频

●ASF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它是微软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竞争而推出的一种视频格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高压缩率有利于视频流的传输,但图像质量肯定会的损失,所以有时候ASF格式的画面质量不如VCD是正常的)。

●WMV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环境独立性、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

●RM格式: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 Media,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对符合RealMedia技术规范的网络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实况转播并且RealMedia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这种格式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播放器可以在不下载音频/视频内容的条件下实现在线播放。另外,RM作为目前主流网络视频格式,它还可以通过其Real Server服务器将其它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 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RM和ASF格式可以说各有千秋,通常RM视频更柔和一些,而ASF视频则相对清晰一些。

●RMVB格式:这是一种由RM视频格式升级延伸出的新视频格式,它的先进之处在于RMVB视频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o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