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提升专题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14 2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提升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

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1选C,2选B。第1题,读图,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应低于500米;剖面线在30°N上穿越经度0.5°,水平距离应为40千米左右。第2题,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小。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缩小图幅不能改变起伏状况;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会更小。 【加固训练】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河流L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B.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第 - 1 - 页

C.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则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D.冬季为河流L的汛期

(2)关于图中甲处的高度H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b,则H甲一定大于b B.若m=a,则H甲一定小于a C.若m=a,则a

【解析】(1)选A,(2)选C。第(1)题,L为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依据题文“该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再结合图中纬度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为年雨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没有明显的汛期。第(2)题,L为河流,发育在河谷,等高线凸高为谷,所以等高线a>b,等高距为a-b,若m=b,则H甲一定小于b,大于b-(a-b);若m=a,则H甲一定大于a,小于a+(a-b)。 2019年世界空间周活动主题是“遥感:开启未来”。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回答3、4题。 3.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计算机技术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4.GPS一般不宜用来测量河流的( ) A.落差 B.流速 C.流向 D.流量

【解析】3选B,4选D。第3题,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

第 - 2 - 页

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第4题,GPS一般不宜用来测量河流的流量。 图1为某岛等高线地图,等高距为40 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据此完成5、6题。

5.图2是画家在海上①~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确认从图示甲~丁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 ) A.甲处410 m B.乙处370 m C.丙处460 m D.丁处470 m

【解析】5选A,6选C。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该画家前方地势最低,左侧和右侧分别为连绵的山脉,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因此,该画家应该面向该地的最低点,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④位置和②位置的前方,等高线密集且闭合,说明是山地;素描图中的最低点在画家的前方偏左,在③位置,正前方的地势较高,最低点位于前方偏右,并且左侧山脉绵延较长,右侧绵延较短,与图示不符;在①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与图示相同。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图等高距为40 m,岛屿最低处为海平面,海平面与图示西南部的山顶之间的等高线最多相差11条等高线,因此此山海拔最高,为主峰。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的条数可以推知,主峰的海拔为440 m~480 m;登山线路要选择缓坡,由图可知,丙到主峰的线路等高线稀疏,因此地势较为和缓,适合登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 【加固训练】

第 - 3 - 页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图中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据此完成(1)、(2)题。 (1)与甲路段相比,乙路段( ) A.地处居民点热力环流下沉区,浓雾较小 B.距离居民区较远,气温较低,浓雾更多 C.地势较低平且水汽较多,浓雾更多 D.海拔较低,对流较弱,浓雾较少

(2)随着人口增加,丙村要沿着山前公路扩建居民点,有沿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种方案,比较适合的方案及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丙村东北方向,交通通达度及降水量 B.丙村南偏西方向,可建设用地及地质灾害 C.丙村东北方向,劳动力及水源 D.丙村南偏西方向,气温及降水量

【解析】(1)选C,(2)选B。第(1)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可以得出乙和甲相比,乙地地势更低平,冷空气更易滞留,而且乙路段距离河流更近,水汽充足,浓雾更多。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村东北方向,靠近陡崖,地质灾害隐患大。丙村南偏西方向,地形平坦开阔,可建设用地较多且远离陡崖,地质灾害少。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西北部荒凉的沙漠与戈壁滩上横亘着一个狭长的湖泊—图尔卡纳湖。该湖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湖中渔业资源丰富。读图,完成7、8题。

第 - 4 - 页

7.图尔卡纳湖南北长度约( )

A.150 km B.250 km C.350 km D.450 km 8.图尔卡纳湖的盐度越来越高的原因可能是( ) ①纬度低,蒸发旺盛 ②湖区下渗量大

③周围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④海水倒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7选B,8选D。第7题,读图,图中图尔卡纳湖南北跨纬度约2°,纬度每差1°,距离约111千米。则图尔卡纳湖南北长度约为222千米,最接近的选项是250千米。第8题,根据材料,图尔卡纳湖位于肯尼亚西北部荒凉的沙漠与戈壁滩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盐度越来越高的原因可能是纬度低,蒸发旺盛,①对。湖区下渗量大,不是盐度高的原因,②错。周围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③对。位于东非高原上,没有海水倒灌现象,④错。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1题。 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江南丘陵 D.黄土高原 10.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北流向南 D.由南流向北

第 - 5 - 页

11.站在甲处的某登山爱好者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看到( ) A支流上的瀑布 B.山塘水库上的水坝 C.图中最大村庄 D.所有乡村道路

【解析】9选C,10选B,11选C。第9题,图示区域是一个较小的区域,结合等高线数据可以判断图示区域地形类型主要是低山丘陵,因此最有可能处于江南丘陵。第10题,根据指向标可以推断出河流干流流向是西北-东南方向,结合等高线数据变化特点,图示河流干流流向应是自下而上流,故河流干流流向为由东南流向西北。第1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图中的瀑布、水坝及某些乡村道路与甲地被山脊所阻挡(或一些乡村道路隐入山谷中),因此只能够看到最大的村庄。 【加固训练】

图1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图2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2)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监测( ) A.滑坡 B.泥石流 C.洪涝 D.台风

(3)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排水

第 - 6 - 页

B.建抗滑挡墙 C.植树种草 D.清理土方减载

【解析】(1)选D,(2)选A,(3)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形起伏较大,但海拔低于500米,应为低山丘陵地区;该小学典型植被为常绿林,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据此得出该小学可能位于东南丘陵。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小学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降水较多,且地势起伏较大,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监测滑坡。第(3)题,结合第(1)题可知,该小学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降水较多,且地势起伏较大,为了稳固岩层土层,需要排水、建抗滑挡墙、清理土方减载;根据图示,岩层土层陡立,植树种草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指出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说出两点的相对高度。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析】第(1)题,从纬度看AB都在北半球,A纬度较高,B纬度较低,B在A的南方;从经度看B在A的东方,所以B在A的东南方向。B点海拔900米,A点海拔0~2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是700~900米。第(2)题,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故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第(3)题,从等高线上看图甲东部海拔较高,等高线密集以山地为主,西部等高线稀疏,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图乙海拔

第 - 7 - 页

较低,中部等高线稀疏,四周等高线密集,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答案:(1)东南方向。 700~900米。

(2)甲>乙。 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13.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图示PQ段海拔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类型是盆地或平原。第(2)题,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南河流域等高线密集,说

第 - 8 - 页

明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所以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区域等高线稀疏,说明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第(3)题,图中南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图示该段海拔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 (2)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3)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 - 9 -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pz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