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荣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4-02-17 11:3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

一单元

1.《山中访友》——李汉荣 2.《山雨》——赵丽宏 3.《草虫的村落》——郭枫 4.《索溪峪的“野”》——曹敬庄

二单元

5.《詹天佑》——吕行华

6.《怀念母亲》——季羡林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黄霑 7.《彩色的翅膀》——陈慧瑛 8.《中华少年》——李少白

三单元

9.《穷人》——[俄] 列夫·托尔斯泰 10.《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 11.《唯一的听众》——落雪 12.《用心灵去倾听》——顾周皓

四单元

13.《只有一个地球》——[英]B.沃德、[美]R.杜博斯

14.《鹿和狼的故事》——胡勒平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西雅图 16.《青山不老》——梁衡

五单元

17.《少年闰土》——鲁迅资料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阅读链接:

1.——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2.——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19.《一面》——阿累 20.《有的人》——臧克家

六单元

诗海拾贝

1.《诗经·采薇》(节选)——

(不详)

2.《春夜喜雨》——[唐]杜甫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4.《天净沙·秋》——[元]白朴 5.《太阳的话》——艾青 6.《白桦》——[俄]叶赛宁 与诗同行

1.《我们去看海》——金波 2.《致老鼠》——闫妮 3.《爸爸的鼾声》——闫妮 4.《给诗加“腰”》——(不明) 5.《诗中的“秋”》——桂文亚

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邓启耀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俄]斯克列比茨基,韦苇译

23.《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 24.《金色的脚印》——[日]椋鸠十刘永珍译

八单元

25.《伯牙绝弦》——(不详)资料袋: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波阳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6.《月光曲》——(不详) 资料袋: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27.《蒙娜丽莎之约》——

(本文根据王克难的同名作品改写) 28.《我的舞台》——吴霜

篇二:我的读书笔记——李汉荣探索生命本源的作家

我的读书笔记【李汉荣,探寻生命本源的作家】

读李汉荣的文字适宜回到乡下,走过阡陌,走过老父亲丈量过千百次的一望无际的庄稼地,稻浪翻滚,看老父亲眯缝着双眼眺望着苍茫的远方。迈过磨得发亮的高高的木门槛,听厢房里老母亲的纺机依然在嗡嗡作响。一只乌雀从门前那颗高大的槐树上扑楞一下,打了个旋,飞向了广袤蓝天。

他的文字是乡土的,是充满乡情的。他写过许多父辈特别是父亲有关的乡土文字,譬如:《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之一、之二、《回忆父亲》、《凝视:母亲用过的……》。这是他的乡情系列文字。

《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扑实无华,那些农具是农耕时代就已经使用过,并流传到父辈。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除少部分还能再见着踪影,有许多都已随父亲这辈人一样沉淀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写农具,并不单纯地描写农具,写出了这些农具所经历过的漫漫历史路,随那层层叠叠的沙土一般孤独寂寞,就如同父亲抽着旱烟袋,吐出一圈一圈烟圈一样的苍茫。

在这两篇文章里,优美的语句伴随着哲理:简单的真实的也是一种美。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在地上行走。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之井绳》。

写了父亲的农具,随着父亲的去世,再来写父亲的一生,一个勤劳、扑实、温厚代表着广大农民形象的父亲。

写了他的遗容,一双劳苦人民的伤痕累累的大手,一双扶过锄头、镢头、镐、铁锹、镰刀、扁担……的手,写了伴随他一生直到去世的关节炎(父亲,一片小小的膏药,怎么能止住,你浑身的痛,你一生的痛……)

写他的婚姻,写他打过工挖过煤,还写了有关父亲的一则绯闻,写到父亲手搭凉蓬抬头望天,最后写他死于肺气肿。

一个父亲就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父亲的一生,勤苦,善良,本份,如一片长于霜里迎风飘展的秋草,在冬天该衰败的季节,碾作尘,重归于生育他们养育他们的泥土。

写父亲的文字随着父亲的离世而宣告终结,再接下来写母亲,凝视母亲用过的那些东西,随即成一篇优美的文字,一篇充满史诗般的文字。

写乡村母亲,同样并不拘限于自己的母亲,她们是广大乡村母亲的缩影,这样的母亲从亘古的年代走来,任凭外界怎样兵戈声声,江山易主,新桃换了旧符,任历史有千万页厚,无穷厚,你随意打开一页,都会发现,它的根部,都由素扑的线连缀、装订。母亲们的手,

世世代代摇纺车,戴顶针做一家人过冬的棉鞋,在油灯下缝补衣衫,这是穷苦的母亲。

也有家境富足一点的,戴着出嫁时戴过来的银手镯,银亮,戴在母亲如雪的皓婉上,随着母亲绣花纳鞋底,走亲串友……那银手镯必是由母亲家乡德高望重、手艺精湛的工匠打磨而成,集乡村日月之精华,无数星光,无数灯火,人间天上,天上人间,都在经受着安静的锻打。这是清寒乡村生活的一点华丽,是世世代代的母亲们经历多少生死哀荣、家族兴衰无奈人生的最后高潮和守望。

写到母亲发上的唯一装饰品-贝壳发簪,展开奇异无比的想像力。这是海的耳杂,它目睹青丝三千怎样变成白发万丈。收藏过海的波涛,见识了拍天大音,最后安身立命于一个乡村女子的发际。海,迢迢而来,装饰了农业深处的母亲。在每个夜晚,一个乡村少妇紧贴发簪,倾听波浪万倾,怒海涛涛。一件小小的饰物,竟提醒了生命深处的潮涌。

这样的联想,超越了作品本身的力度。它的生命格局变得无限大,无限大。人类的历史有多远,就能洄溯多远。山高水长,天地同在,万物皆来源于天地鸿蒙。

李汉荣的作品高明之处就在于这里。同样精彩之处在他的另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感念祖先》里也深刻呈现了出来。

由一己之祖先,盐商的太祖父,当过土匪最后蒙难被好心猎人搭救并娶其妹妹成家的曾祖父,他们扑朔迷离的身影,波浪迭起的生平,使平常、农业的家谱,有了峰峦般的悬念。

正是这峰峦般的悬念,让李汉荣追忆古今,感念那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猿人;感念几十万年前那位母亲,氏族首领,她用母性的手疏导着生命之河;感念那位武将,阻止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的发生;感念那位巫师,那位占星士,以神秘的语言解释制止了帝王的暴戾;感念那沿路乞讨的远祖,以委屈有损尊严的方式保存了生命的血脉;感念那位低眉晗首、素衣青丝的大家闺秀肯嫁入一介乡间寒儒,为这个贫寒的家族带来了高贵的基因。他甚至感念激流中的那只船、黑夜里的那盏灯、那条吓退凶徒的大白狗、那只以温顺的死营养虚弱孕妇的灰母鸡……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常怀感恩。时间深处那些渐行渐远的人,这涵纳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读完这篇文,心中忽地吐纳出一口清新之气,天与地,是如此安祥。

李汉荣除了创作出一些这样凸显生命格局的优美哲理文字,他也创作了一些其它题材的文章。如:《记忆或现场》、《忏悔录,或疼痛的文字》、《目光》等等。

比较让人感动的是《忏悔录,或疼痛的文字》,对于那些被贪婪的人类所逼到生命尽头、惨遭杀戮的动物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同情和悲悯,对于残酷贪婪的人类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如日渐消逝的乌鸦:你这不祥的物种,你这忧郁的鸟,没有了你,空荡荡的天空,显出更大的不祥。

如致公牛:沸腾的火锅里,我们不停地搅动起欢乐的泡沫,突然,我听见一串哀嚎……

如致锦鸡:于是有了一种血淋淋的美学:拨去你鲜美的羽毛,装饰他们丑陋的生活。

养鸡场:一个监狱,囚禁着成千上万无辜的囚徒,关押着一批又一批纯真的死刑犯。

他是个有良知的作家,悲悯情怀,对于这些无辜的生命而扼腕,对于贪婪的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批判。

社会需要这样有良知的作家和文字工作者,来提醒我们的人类,应该放下手中的屠刀。

李汉荣,是陕西作家,似乎渭水这片地方出人才。他从乡土中走来,扎根于乡土,利用自己的父亲母亲这取之不尽的生命素材创作了一系列乡土作品。但他又不仅仅局限于乡土,他写出了人类的根,城市的根,每个人、每座城池都是来源于这片土地,从农耕社会走来。探寻生命的根源,懂得感恩,天地江河海水存在了亿万年,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而脆弱。如果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大自然的生命之缘和自然秩序,人类的明天又在哪里!

或许这正是李汉荣的系列文字所揭示的最大奥秘所在吧!

篇三:名家代表作

《名家代表作》

1. 李汉荣 李汉荣多篇散文诗歌佳作入选全国及山东、上海等省市中学语文教科书。

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高级编辑。李汉荣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2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年度选本《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诗选》、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篇佳作选》及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选本《新诗三百首》等权威选本;短篇小说曾被天津《小说月报》、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和长春《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散文多次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读者》,《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文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十三年入选全国散文年度选本。先后出版诗集《驶向星空》(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获陕西省作协第八届505文学奖最佳作品奖)、三卷本文集《李汉荣诗文选》(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

诗歌卷《母亲》、《想象李白》,散文卷《与天地精神往来》)。文集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散文》月刊、《绿风》诗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民声报》等报刊刊载了有关该文集的评论文章。英特网“搜狐”、“写手联盟”、“新浪”、“中华文艺”、 “作家在线”等众多大型文艺网站均选载作品和相关评论。

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获各类奖项50余次。作品入选一百多部选集。长诗《秦岭,命运的巨型群雕》获1988年陕西省优秀诗歌奖。诗集《驶向星空》获陕西省作协505文学奖最佳作品奖。

2. 赵丽宏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等五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赵丽宏散文叙写清新明丽,重视创造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作个性的散文作家。《小鸟,你飞向何方》是赵丽宏的成名作。

3. 郭枫

郭枫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

1999年作品《秋的回忆》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0年作品《春归》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获优秀奖。2002年作品《无题》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2001年参加全国获奖艺术家博览会荣获创作“金奖”。 2002年参加“传统今朝中国画十人展”(劳动文化宫)。 2002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十五人师生作品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

2003年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炎黄艺术馆)。 书画作品被《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宝鉴》《北京书法家名鉴》《中华人物辞海》等数十部辞书介绍,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瀚海书画院副院长,《美术家》报编委、记者。

作品《高枝以约雪为友》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散文《草虫的村落》被载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 散文《空山鸟语》被编入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4.季羡林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 等。

5.李少白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获得“国际著名书法家、世界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其作品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收藏。 著有《商略》、《硬书要决》等书; 他写的爱国诗《中华少年》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6.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 《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忏悔录》《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

《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伊凡·伊里奇之死》

《舞会之后》《复活》《主与仆》《跳水》《穷人》

7.梁衡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壶口瀑布》被选入上海初一第一学期课文。

8.鲁迅(周树人)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u5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