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大方茶

更新时间:2024-02-19 14:0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个人必答题:(20*2=40)

()14、黄山市位于安徽__________,毗邻浙江,江西两省。

A. 最北部 B. 最南部C. 最东部D. 最西部

( )9、徽砚,_______的别称。因砚石产于徽州府而得名。

A. 婺源砚 B. 青古砚C. 歙 砚D. 环翠砚

( )10、“新安大好山水”景观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尤溪九龙山,以徽文化为主题,

在巨型摩崖上分别雕刻新安理学大儒______手书体“新安大好山水”和“新安画派名家题壁”集锦,两侧瀑布更添磅礴气势,与流淌千年的新安江交相辉映。

A. 朱 熹 B. 黄 树C. 颜真卿D. 陈恺良

( )8、清代中叶,徽州腔风靡全国已经完善成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

种——徽剧,当时歙县演徽剧的班子也相应地叫作“_______”。

A. 春台班 B. 庆升班C. 京剧班D. 徽 班

二、小组必答题。(4*7=28)

1、在黄山风景区的无数胜景中,所谓的“五绝”是指哪些奇景?

答:怪石、奇松、云海,号称“三奇”,加上温泉,冬雪,则成“五绝”。

2、黄山市包括三区四县,是哪些区县?

答:由屯溪区,徽州区(岩寺),黄山区(太平)三个区,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四个县和黄山风景区(汤口)共同组成。

3、2013年4月,本着生态性、文化性、地方特色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最终选出“屯溪八景”,是哪八景?

答:分别是:谜窟探奇、新安怀古、华山思贤、老街问市、三江烟霞、稽灵松涛、龙山禅月、鬲山荷韵。

4、“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是___徐霞客___在游历黄山后写下的。

5、请说出描述齐云山名字由来的句子。

答:“一石插天,直入云霄,与碧云齐。”

6、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7、牯牛降坐落在祁门县与石台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被称为“绿色的自然博物馆”。

8、新安江正源源自休宁县六股尖,名率水,经流口、溪口、五城、商山而至屯溪黎阳,在此与发源于黟县五溪山并且流经碧山、碧阳、渔亭、齐云山、海阳、万安、新潭的横江汇合。

9、从地图上看,新安江的支流很密集,长度也短,这与新安江地处山区,雨量又很充沛有关。

10、黄山市是一座生态城市,2013年,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达优率为52.9%。黄山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达优率为100%。

11、黄山建市以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曾入选“中国最具魅力城市”和“中国最幸福城市”。

12、请简要说明为什么黄山松和一般山上的松树不一样呢?

答:黄山松的根比树干长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便从石缝中吸取养分和水。黄

山山崖陡峭,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

13、黄山松树干低矮,干、枝坚韧有弹性,针叶短粗,起什么作用? 答:是为了抗御暴风和冰霜。

14、黄山杜鹃是黄山市的市花,也是安徽省的省花。

15、请你列举出黄山市的各大名茶,至少四种。

答: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红,屯绿,休宁松萝茶,歙县老竹大方茶??

16、“沾来轻,嗅来馨,磨来清”说到是徽墨,不是歙砚。

17、黄山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原始的土著文化。

18、陶器和瓷器在胎质上有什么区别?

答:陶器多用一般的黏土,而瓷器必须用瓷土,即高岭土。

19、西递村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3座建于明代,4座建于清代,受旌表者都是棠樾村在忠、孝、节、义四方面事迹卓越者。

21、请你列举黄山市境内散布着的几处有名的古村落,至少3处。

答: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慈孝天下无双里——棠樾,休宁万安、唐模,歙县许村、北岸,黟县南屏、关麓等等。

22、___太平桥_____被称为“华东最长古石桥”,位于歙县城西太白楼前,横跨练江,16孔,为我国华东地区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23、渔梁古渡位于歙县城南1000米处,是徽州古代重要的商业码头。自从渔梁坝修成后,货运畅通,这里便逐渐繁荣起来。

24、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徽州各县的茶叶逐渐集中到屯溪加工后再外运,屯溪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慢慢地,屯溪码头便取代渔梁成为黄山最重要的商业码头。

25、“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徽州哪位著名的教育家提出的?毛泽东赞誉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答:陶行知。

26、明末清初,一批徽州画家善于运用笔墨,采用描摹家乡风貌的手法,抒

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地域特点、人生信念与绘画风格都一致,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独放异彩,被称为“新安画派”。

27、徽州还有一派具有地方特色的医学派别“新安医学”,兴起于北宋,歙县人张扩是当时的代表。明朝祁门县人汪机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是当时全国五大名医之一,被收录进《明史》。

28、徽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源头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徽州腔”,这种腔调无论是唱词还是道白,都比较自由,用笛子伴奏,演唱有“一波三折”的效果,有利于演员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

29、请简要解释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答: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扬州的徽剧班子“三庆”奉命进京为皇帝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班子也到北京演出,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30、程大位是休宁县率口人,明朝著名数学家,在我国数学史上为筹算转成珠算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珠算一代宗师”。程大位发明的“丈量步车”是世界上第一把卷尺。

31、与著名文人纪晓岚成为莫逆之交的徽州著名学者是戴震,他主张“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32、“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请简单解释“丢”的意思。

答:由于徽州旧时山地众多,田地极少,所以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13、4岁就会外出学徒,学不成不能归家的。这也是古代闻名的“徽商”的起源。

33、徽商的代表、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曾耗资30万两银子在杭州西湖边开设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和北京同仁堂并成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字号。

34、大约从宋朝开始,徽州一直是我国古代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文人辈出,被誉为“东南邹鲁”。

35、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提倡民主科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是谁? 爱国主义学者胡适。

36、大鲵(娃娃鱼)是黄山境内现存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三、抢答题:(请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7*2=14)

1、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黄山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 )

2、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不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 )

3、仗鼓舞是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 ( )

4、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 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

5、黄山迎客松等奇松属于黄山松品种,适于凉润的中海拔以上山地生长,但并未被列为安徽省树。( )

6、“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被丢弃。 ( )

篇二:茶文化

茶 文 化

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书。传说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有一口清香。

起初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在唐代时期我国茶圣—陆羽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这本书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可以说,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分类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中国十大名茶为: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目前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正山小种, 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红)和红碎茶(立顿红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广东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饼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绿 茶

安化松针 宝洪茶 洞庭碧螺 都匀毛尖

峨眉竹叶青 恩施玉露 高桥银峰 顾渚紫笋

桂平西山茶 黄山毛峰 惠明茶 碣滩茶

径山茶 敬亭绿雪 老竹大方 六安瓜片

庐山云雾茶 眉茶 蒙顶茶 南安石亭绿

南京雨花茶 平水珠茶 秦巴雾毫 泉岗煇白

日铸雪芽 太平猴魁 天山绿芽 天尊贡芽

无锡毫茶 午子仙毫 婺源茗眉 婺州举岩

西湖龙井 峡州碧峰 仙人掌茶 信阳毛尖

休宁松萝 涌溪火青 云峰与蟠毫 紫阳毛尖

◆红 茶

川红工夫 滇红工夫 红碎茶 湖红工夫

闽红工夫 宁红工夫 祁门工夫 小种红茶

宜红工夫 越红工夫

◆乌龙茶

安溪色种 八角亭龙须茶

闽北水仙 白毛猴

凤凰水仙 黄金桂 武夷肉桂 台湾乌龙

台湾乌种 铁观音 永春佛手 武夷岩茶

武夷四大名枞

◆白 茶

白牡丹 贡眉(寿眉) 新工艺白茶 银针白毫

◆黄 茶

北港毛尖 广东大叶青 海马宫茶 霍山雪芽

君山银针 鹿苑毛尖 蒙顶黄芽 皖西黄大茶

沩山白毛尖 温州黄汤

◆黑 茶

湖南黑茶 老青茶 六堡散茶 普洱茶

◆紧压茶

饼茶 方包茶 茯砖茶 固形茶

黑砖茶 花砖茶 紧茶 康砖和金尖

米砖茶 普沱方茶 青砖茶 沱茶

湘尖茶 圆茶 竹筒香茶

◆花 茶

白兰花茶 玳玳花茶 桂花茶 金银花茶

玫瑰花茶 茉莉花茶 珠兰花茶

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蹭鼻,富保健作用。

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 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摘采,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季:秋茶采完气候逐渐转凉,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堆积,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春茶:俗称春仔茶或头水茶,依时日又可分早春、晚春、(清)明前、明后、(谷)雨前、雨后等茶(孕育与采摘期:冬茶采摘结束后至5月中旬,所占总产量比例:35%)

第一次夏茶:头水夏仔或二水茶(5月下旬至6月下旬,17%)

第二次夏茶:俗称六月白、大小暑茶、二水夏仔(7月上旬至8月中旬,18%)第一次秋茶: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中旬,15%)

第二次秋茶:白露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冬茶:冬片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5%)

一般人多喜春茶,价格也较高,但并非每种茶都以春茶最优,如乌龙茶就以夏茶为优,红茶亦然,因夏季气温较高,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合量较多,茶芽也较肥大,白毫浓厚。

茶叶成分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饮茶为什么会有许多好处呢?这对一般人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初,茶业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医学科学家曾在盛夏酷暑天进行过饮茶实验: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测定皮肤温度,结果发现吃冷饮只能使人的嘴唇周围变冷,不能把局部的温差传遍全身,且会很快被体温所平衡;饮热茶,9分钟后,整个身体皮肤的温度可逐渐下降1--2摄氏度,并能持续20分钟之久,以后虽然逐渐恢复到原来温度,但人的感觉依然是凉爽轻快,舒适异常。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茶叶冲泡方法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下列是本店长期销售茶叶的冲泡方法。

1、 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气候非常湿润。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珍品。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

功效: 银针茶具有味甘温和,助消化、益脾胃、降血压、保护心脏、防癌等功效。银针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冲泡方法:

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4克,并用玻璃片做盖,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子,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再用90℃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七分满,3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

2、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册商标“北港”命名,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和岳阳县康王乡一带。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形成了北港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质毛尖头道苦,二道甜,并且耐泡,有较浓的熟果香。

功效:

篇三: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多山地丘陵,是有名的产茶大省,安徽出名茶,名茶远名扬。得道茶叶今天为大家纤细介绍下安徽省的著名茶叶种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中国茶知识。

祁门的祁红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工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此外还有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

休宁、歙县的屯绿

屯绿,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年间,徽州一带就有四家茶号制作屯绿外销。1851-1864年创制眉茶出口欧洲。1950年后,生产由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此茶有炒青和烘青两种制作方法。炒青茶芳香馥郁、茶味浓厚、汤色碧绿清晰;烘青茶颜色鹅黄、茶叶醇和、汤色明净。屯绿在清咸丰年间,还由歙县茶区制成茉莉、珠兰、玉兰等花茶。目前屯溪屯绿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绿色的金子”。

黄山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银钩

黄山银钩因弯曲似钩,毫白如银而得名。黄山银钩1972年首创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谷运乡,是以毛峰之嫩度,炒青之制法,精采巧制而成的。在茶叶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茶农的数年试制,千锤百炼,才于1979年定型弯钩状,并定名为黄山银钩。黄山为地名,银钩指品质。此茶系近年创制,是全国名茶新秀。一九八六年首次参加中国名优茶评比,以九十七点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国名茶的前茅。许多茶叶专家连声称赞:“这茶很好。色泽难得。”他们都认为黄山银钩品质出众,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高分。

六安的瓜片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太平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产于安徽黄山区的一种绿茶,名列中国十大绿茶之列。属绿茶类的尖茶,被誉为中国的“尖茶之冠”。猴魁尖茶的外形奇特,特点是叶芽挺直肥实,两头尖而不翘,不弯曲、不松散。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太平猴魁始创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的猴村、猴岗、颜家三合村。传说“猴魁”原本是野生茶,产于黄山东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耸云天,后来飞鸟衔来茶籽撒播在石缝之中,于是逐渐繁衍生长成林。可是四壁陡峭无人能上,山民就驯养猴子上峰顶采回茶叶,并经手工精制成猴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荣获一等金奖

休宁的休宁松萝

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是中国著名的药用茶。“徽州松萝,专于化食”,久饮能治顽疮、高血压等症。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中说松萝茶:消积滞、油腻、清火、下气、降痰。据有关资料介绍,过去徽州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时,初染此病的患者,用沸水冲泡松萝茶频饮,三五日即可痊愈;病重者,用炒至焦黄色的糯米,加生姜片、食盐与松萝茶共煮后喝下,也有很好的疗效。

泾县的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泾县特尖

泾县是安徽省的一个老茶区,尖茶是传统产品。远在唐宋年代,就曾出过白云兰片、梅花片、涂尖等类的名贵茶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南途经宁国府时,知府大人献下泾县汀溪产的贡尖款待,乾隆饮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吩咐随从多多带上,途中饮用。清朝末年,泾县汀溪、爱民等地的尖茶已畅销沿江各大城市,还曾成批出口东南亚一带,故而当时尖茶又被称之为“洋尖”。清朝学者胡耸孙称誉其为“瑞草葳蕤,南国无双。”

黄石的黄石溪毛峰

黄石溪毛峰.又名九华毛峰、九华佛茶属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相传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复年间(901~904),有一僧一道在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后一石洞中修行,以采集树根和其他野果为食,由于长时期营养不良,头昏脑胀,面部浮肿。后来采回了野生新鲜茶叶煮饮。结果治好了病。为了方便饮用,继而将茶晒干收藏。

歙县的老竹大方

大方创制于明代,清代已入贡茶之列。据《歙县志》记载:“明隆庆(公元1567—1572年)年间,僧大方住休宁松萝山,制茶精妙,群邑师其法。然其时仅西北诸山及城大涵山产茶。降至清季,销输国外,逐广种植,有毛峰、大方、烘青等目。”大方茶相传为比丘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称为“老竹大方”。距今已400余年。

宣城的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

明末清初,因遭战火破坏,敬亭绿雪采制失传,中断了生产。1972年始着手挖掘传统工艺,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被列为全省名茶,1983年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为出口名茶之一,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名茶。

金寨的齐山翠眉

新创名茶。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甚壮,而味独特”(《六安州志》第52卷)。“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茶季开采后,展开叶扳下制作齐山名片等高档瓜片,其顶端嫩芽则用于制作翠眉。该茶纤细修长,微弯似眉,色泽翠绿,带有青花香气,故名之“翠眉”。1986年试制以来,先后获得皖西名茶和省优名茶称号;1989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部优名茶。1987年在广交会上展销,为德国、新加坡等外商指订商品。

舒城的兰花茶

舒城兰花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外形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成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呈黄绿色,属绿茶类。

桐城的天鹅香茗

天鹅香茗产于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于1982年开始研制,并形成独特的品质,是安徽名茶之一。

天鹅香茗产于安徽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位于苏皖交界的濮塘山区。这里丘峦起伏,四季分明,云雾常弥漫于丘壑之间,雨水充沛,小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茶树生长良好。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马鞍山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8℃;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080毫米,光照充足,≥10℃的活动积温4800~5200℃。全年无霜期为234天左右。

桐城小花

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因茶叶尖头细小,故为小花茶。桐城小花茶具有名闻天下的茶文化典故,蕴含着丰富的“礼让”内涵,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有诗为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九华山的闵园毛峰

九华山产茶历史悠久。《青阳县志》记载:“九华为仙山佛地,竹卉鱼禽间为他方所未有。??所产金地源茶,为金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茗(闵)地源茶,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虽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天圣初,邵守李虚己,太史梅询试之,以为建溪顾渚不及也。”南宋周必大遍游九华,后撰写《九华山录》,说他游“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茶产于建州(福建省建阳县),是当时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以此来盛赞九华山茶。

潜山的天柱剑毫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峻峭的外表已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因其外形扁平如宝剑而得名。

天柱山制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典《膳夫经手录》就有记载:“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劲,甘香醇美”。天柱剑毫多产自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茶叶因常年受云霭浸漫,为淑气所钟,不用熏焙自然清香。每年谷雨前后茶农开始采摘新茶,由于均选用“一芽一叶”,因而产量有限。取少许置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碧绿,香气袭人,入口甘醇。

岳西的翠兰

岳西翠兰名茶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 云雾弥漫。“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岳

西翠兰茶产于安徽省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岳西翠兰创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并在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 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

庐江的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由当代著名茶圣陈椽教授亲自研制的名茶“白云春毫”即产于此,白云春毫色泽绿润,汤色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长年饮用,延年益寿,曾获农业部部优名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xa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