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镇2011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8 08:47:4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凤鸣镇2011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工 作 总 结

我镇2011年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综治委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统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紧紧围绕“保一方平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以民主法制建设为依托,认真搞好人民调解,努力化解信访积案。今年以来,全镇没有发生上县到市进京非正常上访和集访,没有发生一起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事故,为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凤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平安建设会议精神,巩固和深化“十百千”平安示范创建成果

(一)层层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

为认真贯彻落实1月22日政法暨平安云阳建设深化年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于1月23日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我镇2011年平安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会后,制定和下发了《凤鸣镇2011年平安建设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平安创建工作。与各村(社区)、单位签订了《2011年度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平安促稳定责任书》和《2011年

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达到在创建工作中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创平安凤鸣。

(二)细化考核措施,提供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抓好抓实平安建设工作,我镇制发了《凤鸣镇2011年平安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凤鸣委发?2011?13号)和《凤鸣镇2011年村(社区)平安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凤鸣委发?2011?14号)等文件,加强了“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落实,细化了创建平安工作的各项措施,为更好地抓好我镇平安建设工作,巩固和深化“十百千”工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 (一)调整和充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换届选举后,镇综治委积极召开会议,对综治委成员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综治委主任,镇长和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其余领导成员、镇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抓好全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目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已经根据上级要求改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二)继续强化“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 我镇进一步完善了综治平台相关职责制度,在24个村(社区)配备了专职的综治委员,落实了人员职责、考核机制和基本工资待遇,形成了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建立了镇、村(社区)、组三级人民调解网络,

完善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资源整合,在每个村(社区)建立了一支10人以上的民间调解队伍,并通过镇调委会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民间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在网络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对平安和谐凤鸣的创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队伍

镇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党政办,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相关职责制度,从机关、单位抽调150人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各村(社区)成立了不少于5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分队,各学校、企业、医院等单位建立了护校队、护厂队等队伍15支,队员均在12人以上,增强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强化群防群治工作,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我们在全镇24个村(社区)组建了群防群治治安联防队,队伍主要成员由村(社区)、组干部组成,成员均在10名以上,由支部书记担任队长,村主任担任副队长,轮流值班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镇、村(社区)、组三级安全防控网络,配强村(社区)综治委员,建立起以交巡警和社区民警为主,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为辅,守楼护院为补充的防控体系,坚持赶集日必巡、夜间必巡、节假日必巡的“三必巡”原则,积极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工作。

四、做好流动人口工作,加强服务和管理

我镇按县上要求,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公室,并以村(社区)综治工作站为平台,建立了各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站,配强流动人口协管员,做到有办公场所,有办公人员,具体抓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工作。

通过全面摸排,我镇共有流入人口943人,流出人口26589人,出租房屋416家。我们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一是对辖区出租房屋进行集中统计,与出租房屋业主签订责任书,实行安全连带责任制,要求出租房屋业主主动参与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来。二是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和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站的作用,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分解到各村(社区)和流动人口所工作的企业和单位,切实做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

五、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消除重点地区治安隐患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的原则,我镇共排查出5个较为突出重点地区问题,其中有1个县挂牌整治的重点地区。针对场镇居民饮水、梧桐新区建筑安全、规范客运车辆进站等问题,我们按照“一个乱点、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的方法,多方联动,整治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整治县级挂牌的梧桐新区建筑安全问题中,我们从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修建隔离墙、落实施工安全专管人员、开展

安全培训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整治,成效显著,于11月中旬整治完毕。

在整个整治过程当中,我镇共投入资金150余万元,目前凤鸣场镇饮水问题已基本解决,社区盗窃现象明显减少,场镇交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氛围平安和谐。

六、抓好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

(一)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我们把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渠道,首先是要求村(社区)干部及民间调解员对纠纷尽快介入,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是镇调委会以综治中心为平台,对村(社区)调解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并发挥12个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开展调解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特别是村(社区)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力争要调解下来,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镇”。一年来,村(社区)调委会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46件,镇调委会成功调解疑难纠纷10件,社会矛盾得到了积极化解。

(二)积极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在2011年的政法暨平安建设工作中,我镇将社会维稳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坚持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定期接访、走访群众为主要措

施,制定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将大下访纳入年底工作考核内容,将干部下访工作逐渐转变为常态。今年以来,我镇党政主要领导共接访群众117人次,下访次数共计76次,解决群众疑难问题47件,取得显著成效。

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我镇共投入资金43万余元,在凤凰岭社区、马轩村两个试点村(社区)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着力于在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制度完善上狠下功夫,经过近半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131”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协调关系、规范行为、化解矛盾工作能力,为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凤凰岭社区目前有义工分会6个,会员143人,马轩村共有义工分会8个,会员29人。

凤凰岭社区在加强对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青少年人群等7类重点人群的管理上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义工协会职能作用,落实专人,配合司法所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重点监管,对重点人群着重引导帮扶,关爱救助,将许多疑难问题解决在基层。马轩村将“和”文化理念融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由义工自发组成了一支劝和队伍,规范村民行为,化解矛盾纠纷,以“人人和善、家庭和睦、邻里和气、社会和谐”等“和”谐元素,化干戈于玉帛。

八、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总结“五五”普法成功经验,制定了《“六五”普法五年规划》,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动员工作和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单位,通过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诚信守法企业”、“依法办事示范单位”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创建水平,形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九、来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网络建设,进一步发挥镇村两级综治平台作用。一是加大对镇、村综治干部的培训力度,建立起一支能充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平安建设队伍,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二)统一镇村干部思想,坚持安全稳定“一岗双责”责任制,全社会总动员,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深化平安建设“十百千”工程;

(三)整合资源,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各项调处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大调处”网络体系;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报送:县府办,县综治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d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