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中学初2018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9 04: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綦江中学初2018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本题共10个小题,共3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

供给( ) 模样( ) 扁舟( )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四面楚歌 生龙活虎 不计其数 呕心沥血 B、一视同仁 原形毕露 百折不挠 挑拨离间 C、前仆后继 阴谋诡计 再接再厉 画龙点睛 D、南辕北辙 不拘一格 一愁莫展 莫明其妙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东莞城市的一大亮点。 B.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感触良多。 C.中央电视台最近开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掀起新一轮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 D.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广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5、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3分)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________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2)我们不能_______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

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充满快乐。 A、消散 沉醉 五彩缤纷 B、消逝 沉醉 姿态万千 C、消散 沉溺 姿态万千 D、消逝 沉溺 五彩缤纷

用心 爱心 专心 1

6、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是( )(3分)

A.梅 竹 兰 B.松 竹 梅 C.梅 兰 菊 D.松 梅 菊

7、“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它源自( )(3分) A.《伊索寓言》 B.《安徒生童话》 C.《格林童话》 D.《克雷洛夫寓言》 8、文学名著知识考查。(每空1分,计3分)

《 》是吴承恩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叫( ),诸葛亮是罗贯中所著《 》中的人物。

9、在横线上仿写句子,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4分)

禾苗感激沃土,才有饱满充实的成熟;绿荷感激细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 , 。 10、综合性学习(10分)

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

情感的重要力量。下面是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请加以探究。 (1)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古诗描写的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2分)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②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 (2)请你各写出两句反映重阳节和清明节的古诗:(4分)

重阳节: 清明节: (3)近几年中,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问题: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节日认同程度调查情况统计表

节日 项目 春节 老年人 高 认可度 中年人 高 青年人 中 老年人 高 快乐度 中年人 中 青年人 低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答: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①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② 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④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_。(晏殊《浣溪沙》)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⑦ 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鼎《村居》) ⑧返景入深林, 。(王维《鹿柴》) ⑨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 ⑩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2.第③段主要采用了 (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方法。(3分) 3.文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 品质,体现了 的家

庭关系。(4分)

4.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

任的重大”? (4分) 答:

5.如何理解“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6.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四.作文(30分)

什么是感动?有人这样说,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一杯热牛奶是感动;当你心中寂寞无助时,朋友的探视、问候是感动;当你漂泊而归,站台前家人那痴痴等待的身影是感动……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就这样被你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綦江中学初2018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本题共10个小题,共38分) 1.jǐ mú piān

2.D 3.C 4.C 5.A 6.B 7.A 8《西游记》、宋江、《三国演义》

9、示例:冰河感激春风 才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10、(1)春节、元宵节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

(3)“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青年人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1、为有源头活水来 6、欲把西湖比西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kn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