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自在

更新时间:2024-04-27 1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覺

3

目 录

自 序

自 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 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上乘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祥的禮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入與行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 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離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 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活與修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思 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從保任談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勤 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感 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慎交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觀心和自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安祥禪簡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 序

自 序

公元二000年十月十一日,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圆寂了。隔天我专程北上参加吾 师的入殓仪式。当时吾 师的肉身虽然已经躺在棺材内,但不可思议的是其传心力量之大更甚于生前,整个式场金光灿烂,充满宁静、悠远、安祥、法喜、温暖和禅定。我亦因此殊胜因缘领受前所未有的安祥深深,心灯随之燃起,心灵亦展现出强大的力量。笔者以为这是吾 师离开地球返回净土之前留给我们最佳的厚赐及永恒的纪念品,甚至可以说是最后的秘密付嘱。尽管我们当时领受的安祥心是无形无相的,但笔者以为这颗安祥心才是真正的舍利子,此光明灿烂的神珠才是人间之稀珍和至宝。

为了珍惜当天我所领受的安祥心,回家以后我尽可能摒除无关紧要的俗务,藉强力的自觉,全心保任此安祥神珠。为了不断地提醒自己保任,我时时咀嚼吾 师摘录自法华经及善导经的二首偈语:「佛子住斯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得住佛正受,天龙常护佑,宜生感恩想,此乃无上道」。这样用功大约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虽然不能完全保持当时的原味,但大致上还能保持在深度的安祥里。尔后虽因俗务及业障而淡化,不过也因此殊胜之因缘,让我的心态又跨进了一大步。

记得公元一九九八年,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对我开示:「你将在公元二000年修行成功。」可惜我一再蹉跎,未能如期完成吾 师之心愿。虽然现在我觉得安祥的稳定度和深度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体会到修行「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得力处即是省力处,省力处即是得力处」之妙,光明日盛,心力日强,法喜日浓,安祥间断的时刻愈来愈少了,但只可惜吾 师业已圆寂,此种心境如今找谁印证求教呢?只怪自己以前不懂得珍惜此稀有之法缘、可贵之缘生。

我偶尔会提到孩提时代的往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曾经展现过安祥的心态,尔后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了。在第一次拜谒吾 师的场合中,又唤醒我小时候展现过的心态,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足见我与安祥禅大有因缘。因此自从我认识吾 师以来,生命的直觉里即百分之百肯定:这人世间唯有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才能救我脱离生死苦海。尔后更加肯定安祥禅的殊胜:在当今的人世间唯有吾 师的安祥禅才是真正的最上乘法。

在学法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和打击,但我始终不为所动,死心塌地学习安祥禅,从没有离开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那一段童年往事,令我坚定不移。因为我觉得安祥就是我生命的内涵,谁也不能剥夺我生命原有的东西,拥有安祥就是我的本分。既是我生命中原有的东西,今生若不能回复,简直是自甘埋没、自我糟蹋、自甘堕落。因此我在修行的过程中,尽量信守这样的理念:不贡高我慢,不求名闻利养,不想当个领导者,不夸大,不张扬,不好神奇,不求多知,唯有努力去行,一步一个脚印,修行功夫务求踏实,安祥务求稳定,老老实实做个平凡人。因为安祥既是自己的本分,只求回复它即可。余生若有因缘配合,也只是想弘法报 师恩而已。

记得以前吾 师曾多次指示要我以后多稀释安祥禅,因为吾 师的讲词虽然都是白

自 序

话文,但都是法的结晶和浓缩,若不经过实际的修行证验,真正看得懂的人还真是不多。有一次吾 师还对我开示:「弟子中看得懂我的讲词者仅三五人而已。」笔者有幸为其中一人。又有一次对我开示:「以后你要多稀释不二法门,编辑成书。」可惜我修行的深度不够,一直未能完成恩师的嘱咐。

其实笔者在稀释安祥禅的过程中,亦稍有疑虑。讲得太白,恐塞人悟门;又恐一般人流于知识的追求和吸收,流于口头禅、文字禅,而忽略了行,甚而起疑、轻法、贱法;或是法不对机,例如有些人只是启蒙阶段,却塞给他研究所的课程……,这其间的尺寸实在很难拿捏。

最近笔者写了几篇文章,刊在安祥禅网站,为安祥禅作见证,得到不少的回响,亦有私下要求影印者。我想,既是如此,不如搜集往昔写过的文章,编辑成书,以其中两篇的题目,取名为「自觉自在」,一来可省事,二来可供有缘人参考。

笔者在写这篇序言时,感受到很强的加持力,法喜充满。虽然以往撰写安祥禅的心得报告时,亦有相同的感受,但都没有这次来得强烈。以前我写过的每一篇心得报告均曾呈吾 师过目,其正确性概属无疑。可是本书所搜集的这些文章都未经吾 师过目,原本我还担心是否会坏人眼目、误人前程。不过经由这次写序言的感受看来,这样的顾虑似属多余。

最后谨以此书及我内心的安祥,恭敬地呈献给在金刚界的伟大慈父 耕云导师,感谢 祂昔日的教诲与救拔之恩。当然 恩师慈航普渡的大愿和大任,也将顺理成章地由弟子们承当,继续去完成。

怀恩写于二00一年六月

自 覺

自 觉

「自觉是真实的道场」,「时时自觉,念念自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以子之心,觉子之觉,以子之觉,觉子之心。觉者是心,是心自觉,觉心不二,允称正觉」,「一念外驰,允名外道」,凡此种种,皆是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留给我们修行的稀世珍宝,令真正想修行的人至今仍咀嚼不已,回味无穷,享用不尽。

记得一九九八年年底笔者去拜谒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言谈中提及,昔日 祂在东引时,在禅定中得到这样的法语:「以子之心,觉子之觉,以子之觉,觉子之心。觉者是心,是心自觉,觉心不二,允称正觉。」 恩师自称当时 祂自己实在很笨、笨到极点,如果当时够聪明的话,直接用此功夫修行,一了百了,也不必东寻西觅,枉费了许多功夫。

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曾开示开藏法要(打开如来藏的法要):「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自觉不但是修行法门的精髓,也是修行的秘诀和要诀,更是修行最快速的法门。不信,请看经典上怎么说:

六祖坛经:「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楞伽经:「如来自觉圣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一样点出了,菩萨以「观自在」为心行,故名观自在菩萨。不但直接揭开了修行的真髓,也透露出修行的大秘密。

以前在台湾的乡下,厅堂的佛龛常常挂着观世音菩萨的画像,画像旁边的对联就是这样写着:「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台上生慧日。」其中「观自在」和「生慧日」就令我感动不已。观自在就是自觉,观自在是修行最殊胜的法门,只要观自在,就能生慧日,实在太妙了。

「自觉」就是「观自在」,也就是「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尽管名称不同,但其含义是一样的。

自觉的功德和殊胜,不可胜数。笔者不揣浅陋,兹稀释、演绎如下: 才一自觉,就种下了菩提种子(因); 才一自觉,就累积了殊胜的功德; 才一自觉,就增加了心灵的财富; 才一自觉,就增强了生命力; 才一自觉,就消减了烦恼; 才一自觉,就累积了安祥的实力; 才一自觉,就强化了心力;

1

自 覺

才一自觉,就增加心身的免疫力; ﹡ ﹡ ﹡ 没有自觉,怎能反省出错误? 没有自觉,怎会有安祥? 没有自觉,如何保持无念的心态? 没有自觉,他的心态是不堪一击的; 没有自觉,不能传佛心印; ﹡ ﹡ ﹡ 只有自觉,才可以净化心灵; 只有自觉,才可以让生命免于堕落; 只有自觉,才可以开发出生命的潜力; 只有自觉,才可以让生命发光发热; 只有自觉,才可以承当安祥,进而秒秒安祥; 只有自觉,才可以做到行住坐卧皆禅定; 只有自觉,才可以继祖传灯,荷担如来家业; 只有自觉,才可以具备传心的力量; 只有自觉,才可以给众生心灵的救济; 只有自觉,才可以当人天眼目;

只有自觉,方是 恩师的孝子贤孙,否则形同外道; 只有自觉,才是真正孝敬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 ﹡ ﹡ ﹡

只有自觉的人,才可以体会到「安祥悄悄地浮上心头」的那种惊喜、庆幸和赞叹。 在深度的自觉里,当下即是永恒,当下即是剎那(千分之一秒),当下即是清净,当下即是放光,当下即是如幻三摩地,当下即是无住,当下即是截断两头,当下即是三际断,当下即是禅定。君不见证道歌所言「不离当处(下)常湛然」。

在自觉的当下,不只为自己修行,同时也为众生修行。因为绝大部分的众生都缺乏修行的心力,修行人强化自觉的心力,就能唤起众生的觉醒。

凡是接触过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的人都知道,安祥极其美好,很难用笔墨来形容,祂真的就如佛陀所言的「安乐法门」。涵泳在安祥里,内心充满喜悦、幸福、阳光、安定、轻松和自在,烦恼不见了,时间停止流动了,当下即是永恒,当下即是解脱,人世间再也找不到一种享受可以跟祂相比,个中的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能意会,很难言传。难怪很多人对祂非常向往,终生追随,绝不从这条路上逃走。虽然如此,可惜的是能真正拥有安祥的人却不太多,真可谓「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

享有安祥真的很难吗?依笔者修行的体验,说难说易都有其道理,但最主要的关键仍在于自己。自己的因素当然很多,一时很难说明白。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成功如操左券;方法错误,非但事倍功半,也很容易

2

自 覺

徒劳无功。依笔者修行的体验,有一个法门让我最为得力、受用不尽,也让我信心十足地走在菩提大道上,这个法门就是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一再强调的「自觉」。当我发现这个法门的威力和殊胜时,简直像发现了大秘密一般,其惊喜之情难以言喻。 尽管「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是如果不懂自觉的功夫,即使已经入门,还是不自觉地退出门外。试问何年何月才能登堂又入室,甚至深入阃奥呢?修行人只有体会到自觉的妙用,时时自觉,才能在上路以后,自己会走路,迈开步伐返乡。如果不是如此,纵使上了路,也会再次迷失,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就是说,修行人不做自觉,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作自觉的修行,很容易落入假修行。修行已经上路,若不做自觉,还是没办法自己走路,若不是原地踏步,就是进二退三,到家遥遥无期。

想要真实修行,时时修行,处处修行,让修行的功夫不间断,把修行融入到生活里面,所有的修行法门当中,非「自觉」莫属。

一般人观心自觉最大的难处,就是心灵散乱静不下来,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倦怠不佳,整体来说就是缺乏心力,这也是吾 师开示的「烦恼重重、业障深重的人欲振乏力」。因为禅是统一调和的心态。人原本的生命是收敛的、集中的、生气盎然的,为何今日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就是因为贪恋外境,六根被六尘摆布所致,加上人生诸多的不如意,如挫折、打击、痛苦、灾难……,日积月累,使得心灵的状态每况愈下。所以学禅初步的功效就是平静心灵、集中注意力、提振精神、增进生命力。想要达到这样的功效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最直接了当、不必依靠他力的方法就是从观心自觉下手,另外就是要降低身体的本能及机械惯性的牵制。吾 师写杜漏歌之着眼点即在于此。理论虽是如此,但一般人心灵的堕落积重难返,虽有心想改善,大部份都是欲振乏力,所以必须借助他力,例如听、抄、读耕云导师讲词,唱安祥禅曲,持诵经典,获得善知识的加持,亲近安祥禅道场……,这些都是消业障、增强生命力的好方法。所以笔者一向建议,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自力和他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才可缩短修行成就的时间,否则一拖延就是数十寒暑,而人的生命和青春却非常有限。自觉就是靠自力,如果只偏于自力,轻忽他力,修行的进度比较缓慢,甚至有时不知如何入门或是错认定盘星。如果太偏于他力,轻忽自力,除了进度缓慢之外,而且修行的基础也不稳,安祥不易保持,容易退转,因为「才一涉动静,便成颓山势」,所以自力和他力必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如何作自觉的功夫,笔者的体会如下:

一、先从观心入手: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心不外驰,注意看每一个想念的生起。 二、念念自知:每个想念、情绪的波动都能清清楚楚地觉知,也就是秒秒盯牢。此时精神一分散、一分心,就无法了知自己每一个想念,这时候就必须把注意力再抓回来。 三、反省忏悔:针对每一个想念去批判、搜寻,找出反省的主题,用正思维、发露忏悔,然后勘(看)破、放下。

四、截断妄念:心灵的惯性不是那么容易拔除的,所以不好的想念及情绪经过反省忏悔后,若他日再次生起,则用力截断它,念起即觉、念起即砍,让它暂时消失,久而

3

自 覺

久之,这种心灵的惯性就会日渐降低。儒家有所谓的「克念作圣,妄念作狂」。 五、调心至无念的状态:心灵的惯性既已降低很多,尔后在独处时,尽可能调到无念的心态,体会心空而觉性了了常知的状态。人要达到无念的状态非常不易,故须从勉强到自然。提起精神,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提起心力,凝聚在无念的状态下。 六、加深安祥:在日常生活中去蓄集知足、感恩、喜悦、幸福、祝福、慈爱等美好的想念与情绪,让心灵展现喜悦、幸福、温暖、禅定、发光发热的状态。依笔者的体会,在安祥的心态里,有一股生命的力量,这一股生命的力量在禅定(禅宗讲的禅定系行住坐卧之定,而非打坐之定)中更加明显。笔者以为这一股心灵的力量,就是决定「以心传心」的力量强弱的关键。有心荷担如来家业的修行人,这点绝不可忽略。修行人若欲登堂入室、深入阃奥,必须锻炼、蓄集、强化这股心力,才能让心灵具备抗氧化性,保任安祥成熟,臻于不退转,直趋无上菩提。

七、契入无为法:进入「观而无观,无观而观」,「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心灵状态,真实契入「无为法」、「不二法」,此时「无功之功,其功甚大」。到此地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文殊击椎,世尊说法竟」,「无法可说,无法可示」,「教学人如何开得了口」。当然以上并非笔者的境界,所以不知道如何说,说什么。 伟大的 耕云导师对于「诚、敬、信」所做的开示,最足以说明自觉的功夫: 「诚者,纯一不杂,集中之心力,无我之热忱,差可形容。稍涉机心,不名诚矣。」 「敬者,统一心身,肃然拱奉,无丝毫茍且、放逸之心行,稍稍相应耳。」 「信者,肯定不移,坚决归向,生死以之,集全生命之情感、智慧、意志投向之,义无反顾,丝毫犹豫、怀疑,不名信也。」

广义的自觉包含了观心、反省、忏悔、正思维……,凡是在心灵的净化上投下的功夫,都谓之自觉,亦即凡是能让生命觉醒的方法,都可称之为自觉。所以它包含了所谓的「二法」及「不二法」,亦即涵融了有为法及无为法。狭义的自觉即是「观而无观,无观而观」的自觉圣智,是无为法,亦即是「不二法门」,也是我禅宗所谓的「实际理地,本地风光」。也就是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在牛的礼赞中开示的:「自知、自觉里面,没有任何相对的二边,如果出现了人或事物的他、它,那就是我形容的小偷、贼。」 其实修行人下手之初,先不要去管有为法与无为法,只要一心一意地去做自觉即可,因为经上说,「舍方便无究竟」。若还在那边计较有为与无为,不肯用功自觉,到头来一定是两头空。只要用功自觉就涵融了有为与无为,有为即是无为的因,无为即是有为的果,功夫到了纯熟处,自然契入无为。

若要自觉产生最大的效用,必须在自觉里调到心无任何气息,心如止水。若有任何情绪的波动、牵挂、攀缘,都是走作。必须扫除万缘,摒除杂念,直接调到无念的状态,这样的自觉效果才大。

自觉的力道、深度、细度和广度,要不断地提升。将自觉的功夫发挥到极致,就会慢慢地掌握到心灵的主动权,完成「克念作圣」之功,不再被烦恼搞得七荤八素,只有挨打的份。想念也不再像以往的万马奔腾,如波浪般一波接着一波,永无休止。待他日

4

自 覺

成熟时,就慢慢变成众生的依靠,给予众生心灵的救济。

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曾经对我开示:「闲时努力自觉。」笔者为了彰显自觉的功德,稍稍改为「闲时用力自觉」,「用力、用力、再用力,咬紧牙根,握紧拳头,集中全部之心力,用力自觉」。因为一般人的心灵习惯于往外跑,不断地往外攀缘,向外驰求,妄念纷起,烦恼很多。若不下此猛烈的功夫,怎能截断心灵的惯性?又怎能如金刚经所说的「降伏其心」?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打好修行的基础,累积修行的功德,想进入禅门,以至于最后契入佛法的无为法,简直不可能,而且也很容易误把懈怠与懒散当成「无为」。不过这样的用功法,相信很多人会受不了,因为这样的功夫是相当累人的。 五祖弘忍大师:「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盘法自然现前。」「凝然」即是心力的凝聚,笔者以为这与强力自觉有莫大的关联。

自觉不是一个名词,相反地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要马上去做动作。若不实践,再好的口号都会落空。

能不能做自觉?关键在于心力之有无。没有心力,想做自觉,很困难,纵使做了,功夫也不长久。一般人大都缺乏心力,尤其烦恼重重、业障深重的人,更是欲振乏力。只有修行上路的人,才会有较强的心力。但是不做自觉,想享有安祥,简直缘木求鱼。所以想要做一个出色的修行人,务必努力自觉。如果你目前没有心力,可以由勉强到自然,逆流而上,不断地自我训练。曾国藩先生说「精神愈用愈出」,同理,心力也是愈用愈出,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你就会很有心力,那样你才能掌握到修行的主动权,才不会让邪思妄想搅得啼笑皆非,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我们的心力和一般人没有两样,懒懒散散,性常浮游,随世浮沉,那么你将很难享有安祥。

自觉这个殊胜的法门,只有心力坚强的人方可承当、方可受用。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大毅力、大恒心者方可承当。否则心力薄弱之人只能望梅止渴、望洋兴叹。

现代人的生活实在非常忙碌,很多人都会认为很难找出时间修行。其实只要做自觉,就可以随时随地修行;只要我们有心修行,都可善加利用休息和等待的时间做自觉,譬如等车时、坐车时、上洗手间时、入睡之前……都可以短暂地离分别、全力做自觉。只要一自觉,就种下了功德,就添加了菩提的资粮和心灵的财富。所以自觉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想而知,切不可等闲视之。

自觉须向难处去做,例如在心灰意冷、意态阑珊时,身处公共场合、嘈杂纷乱的环境时,卧病在床时……。

笔者有两次用功做自觉的经验,每次都得到 恩师认可为进步神速,因此验证自觉之殊胜功德。

如果自觉已经产生了成效,你会发现你将安享自觉的乐趣。你会觉得时间不太够用,进而珍惜每一刻的生命;日子过得很充实,不会觉得无所事事、浮生虚度、虚掷光阴、浪费青春、醉生梦死;每一刻的生命都充满着诗意、朝气、希望和春天的气息,生活过得安祥、轻松、喜悦、自在和幸福。生命实在是一种享受,其乐无比。

依笔者自觉的体验,在自觉的当时,有时候并不觉得功效很明显,但是隔天就觉得

5

自 覺

功德彰显,内心较以前安适许多,足见功不唐捐。

依笔者修行的体验,当自觉的功夫消退时,安祥就随之消退;当心力消退时,安祥也随之消退。如果安祥已经消退,若想要再获得安祥,必须重起炉灶,重新再下功夫自觉,如同烧开水一般,中途熄火,必须重新再来。这样下重复的功夫,不但很累,而且浪费光阴。何不时时自觉?

依笔者修行的体验,在强力自觉的时候,将心调到「虚极、静笃」的状态,心态最容易进步于无形,而且进步神速,你的心态将意想不到地向前跨进一大步。尤其「静笃」的状态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此时万籁俱寂,思想停止,了了常知,只有自在。在寂静中,当下心窝发热、心灯点燃,当下具有传心的力量,当下如幻三摩地,当下禅定,当下清净,当下即是喜悦、幸福和永恒。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先生一生强调「主静」,「静的功夫」之重要性可见一斑。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的匾额「佛道崇虚」,它的意思是说佛教和道家的人都崇尚「虚」的功夫。若想达到「虚」的心态,不做自觉,简直不太可能。 「耕耘才有收获」,「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修行人不能整天期待,等待内心自然而然展现安祥。或是像看天田一样,整天期盼天降甘霖。相反地应该积极主动进取。如今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已经走了,没有人能再像他那样,可以随时随地给我们安祥了。所以要得安祥,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修行绝对是一段奋斗再奋斗、挣扎再挣扎的过程。跌倒了,再爬起来;碰得头破血流,疗伤止痛之余,仍须再奋斗;遇到挫折,还须勇往直前;意志消沉了,更须打起精神,再往前冲;遇到困难,须硬起脊梁,接受挑战。在此末法时代里,修行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岂不见古德说「未有一法从懒惰懈怠中生」,六祖坛经也说「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因此想要修行就必须要有「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决心才行。

6

自 在

自 在

西洋神院学派笛卡儿大师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对人类的思想作出了重大的影响

和贡献,在哲学界则将他归之于唯心主义。它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及黑格尔的辩证法齐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知识分子中曾掀起一股研究的旋风。笔者在高中时代曾和几位同学研读过他的思想(可惜未能深究),足见他的影响力。

虽然如此,不过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则不无商榷的余地。我们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我思故我在,计算机在作怪;我觉故我在,历劫无更改。」这段短短的开示不但轻易地指出其间的深浅度,也直接拈出了佛法的真血脉。 在一般人的直觉印象里,佛法是无我的,因为佛法是要扫掉我执,放下我执,而且经典告诉我们「人无我,法无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对于佛法「无我」的说法就确信不疑。虽然这样的说法没有错,但是很容易堕入以偏概全、瞎子摸象之偏颇。就如同在聚宝盆里取一件宝贝,就断言这件宝贝就是聚宝盆的全部。执着佛法是「无我」的人,很容易堕入空无、断见外道,误入歧途。佛法讲求不二,离二边,何来有此偏见呢?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佛法亦是讲「我」的。在经典上,我们常常看见「我」和「自」的出现,诸如「菩提自性」,「常乐我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觉」,「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无名无字……」,「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不胜枚举。所以说佛法是「无我」,就某个角度来看是对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说佛法是「有我」也是对的。既然「有我」与「无我」都是对的,这岂不是矛盾?其实这并不是矛盾,只有修行深入的内行人才能了解个中三昧。语言解说极为费时费力,重点在于如何契入佛法。

说到了「我」,以世俗的角度来看,有「假我」与「真我」之分。「真我」即是本心、自性、摩诃般若……,也就是原来的「我」。而「假我」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意识,也就是现在能思能想的「我」,这个心是得自父母的遗传及后天的学习吸收,它如同计算机的软件一样,一部份得自于计算机原始的内建程序和数据,一般人称之为操作系统,一部份则是后来经过计算机的接口所输入的软件程序及数据,由此看来人脑和计算机很相似。因此一般人认为人脑是心,它就是「我」,其来有自。人与外界沟通的接口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触觉、大脑等等,有一天「计算机」当机了,就有老年痴呆症、脑性麻痹、植物人等等的病症产生。了解了这些,就知道人自以为的自我其实是与计算机差距不多,也知道它的不永恒和不真实,它只是一趟人生的工具而已。 人有了与外界沟通的接口,原来是件好事,可是人偏偏太过执着,以致对心灵产生了莫大的干扰。外界一有动静,就会在心灵起波涛,而变得非常不自在,以致烦恼重重。如果关闭了这些接口,那么人又可能只是废物一个。其实重点不在于这些接口带给我们烦恼和痛苦,关键处只在于「不执着」。你只要不执着,这些计算机接口和数据何曾会干扰到你呢?也就是说,你只要离执,就能自在,不必关闭眼耳鼻舌身意等计算机接

7

自 在

口,也不必舍弃色声香味触法等外界的信息。它们还是一趟人生重要的工具呢! 人之所以不幸福、不安祥,其关键处就是「不自在」,也就是受制于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着,以致烦恼重重、痛苦不堪,人的愚昧也正是源自于此,是故沩山禅师一生说法之精彩处即在「情不附物」。

自在是什么?「自在」和「我觉故我在」,「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常乐我净」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在就是只有自己原本生命的存在,只有清净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摆脱了内在和外在的干扰,不与烦恼同在,不与一切的干扰、相对同在,离开一切的存在,即是自在,也可以说我与安祥同在。这点六祖坛经亦曾用「外缘内扰」来表达生命的干扰力。所以古德说:「放下即是」,「当下即是」,「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以上的原理虽然很简单,若真做起来还须费一番功夫。而且若不得安祥,摩诃般若不发露,本心未出现,还真无下手处,欲入无门呢!

自在的时候虽是无念,但却有「无念之念,念而无念」。此时之观为「观而无观,无观而观」,此时绽放光明,心中唯有清净、幸福、喜悦、安祥和温暖,亦即回归生命的母体。它就是古德所谓的「不与万法为侣」,「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方乃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独」。它展现了生命的清净、纯洁、天真、幸福、喜悦和阳光。如果还一味地向外驰求,被六根六尘所牵绊,在六根六尘中迷失了原本的自我,则烦恼、痛苦的人生必然跟着你,如影随形,时刻不分离。

在自在的生活里,就是古德所说的「只守闲闲地」、「如痴如呆」、「大智若愚」。

在自在的生活里,虽然对很多事情不再产生情绪的波动,但是却能自享内心如泉涌般的喜悦、安祥、自足与幸福,眼里看去,外面的一切,不再像以前的纷乱、烦躁或冷冰冰,反而是生趣盎然。

修行到了自在的时候,就踏上了离执禅定,就如同我们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的:「走在十字街头,犹如旷野荒郊一般。」一人独行独步,外在的缤纷万象、花红酒绿、帅哥美女、名车别墅……,对他已经没有干扰了,内心很安祥,很清净,很幸福,很温暖。他的生命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释放和自由,被外境所牵引、束缚的情况愈来愈少了,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潇洒的人生。古人悟道以后,知道人活着只是责任义务,现实的世界看起来虽然很实在,但也是虚幻的、不永恒的。所以不管他年纪有多大,他都已经很潇洒了。

修行人体会了自在之后,他的生命开始迈向自由,因此古德说:「稍有自由分」。试想:面对万象缤纷、六根六尘相对的尘境,若不能「触着便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能得自在?简直是触途成滞,心被外境所转、所牵引,重重的诱惑、束缚和枷锁,心灵哪有自由呢?是故吾 师云「力未充,果未圆,才一涉动静,便成颓山势」。

在此顺便一提,一般人皆讲求身体和意识的自由,却不懂得心灵的自由。讲求身体

8

自 在

和意识的自由,如果超过了本分,容易触犯世间的法律和宇宙之间的因果律,所谓「莽莽荡荡招殃祸」。而心灵的自由系「发而皆中节」,亦即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若是莽撞地以为「诸法皆空」,一切皆无因果而胡作妄为,小心日后会叫苦、喊冤。

如何才能得此自在?唯有一切放下。可惜一般人业障深重,要他在短时间内一切放下,简直不可能。所以必须从观心下手,慢慢消磨习气,放下执着,修正想念行为。功夫再深者,由自觉入手,日渐体现生命的自在。事实上广义的自觉已包含了观心、反省和忏悔等修行的功夫。简单地讲,要得生命的自在,就必须从生命的自觉下手。自觉就是佛法的心法、修行的基础功夫,必须贯彻整个修行的过程。所以我们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我觉故我在」,「自观自在,守本真心」。自观即是自觉,亦是「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如果不自觉,就不是「还照珠体」,而是「随照迁流」了,就是古德所谓的「走作」,「你又这么去了」。

修行人想要自在,最大的障碍就是自身的机械惯性,其中最令人困扰的莫过于本能的冲动及六根对六尘的牵绊。修行人若不能克服机械惯性,想要自在简直不可能。 一般人性喜攀缘,所以不得自在;不甘于孤独寂寞,所以不得自在。这里所说的「孤独寂寞」绝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当中「心不外驰」、「不往外攀缘」的孤独寂寞。所谓一波才动众波随,烦恼痛苦就随之而来。因此六祖坛经云:「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很多学习安祥禅的朋友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触,安祥很难保持,的确如此。为什么很难保持?因为不自在,有太多的执着和驰求,所以有太多的干扰,以致心器破漏,装不了安祥,因为全都漏掉了。如果能够自在,那么自然地就能够保持安祥,而与安祥同在。

佛法不难,就是放下难。人大部分都是活在虚幻的执着里,有人为了转那一念花了数年的功夫,有人花了一辈子的功夫,有人花了几生的功夫,有人百劫千生依然转不了那一念之执。因此佛法的重点即在一个「转」字。早放下、早轻松,早自在、早解脱。 笔者近年来经历了父母及长辈的去世,不禁油然生起「人生是虚幻」之感,也以此作为自我的警惕和策励,执着也因此放下了一些。试想:一个人两腿一伸,你名下所有的财产都要更名,都不再是你名下的财产了;你一辈子最执着的身体,也将尘归尘、土归土;不管临命终时你放得下还是放不下,这些迟早都要离你远去,你丝毫做不了主。与其临命终时才被迫放下,不如现在趁早放下,早放下早轻松;现在不放下,临命终时还是要放下;今生不放下,来世还是要放下。如果放不下,只有在生死苦海里流浪、轮回、循环不已。既知人生是虚幻,不过是一场梦,何不效法古德「知幻即离」。如果你的修行还不是很相应,倒可以此方便,学习勘(看)破、放下,相信必能得到大法益。 笔者修行的次第,心灵上先体现了「空」与「清净」,经过数年之后,才又肯定了「自在」。当然这种心灵的体现并非脚跟一着地就能稳步向前,中间涉及修行功德的多少,保任功夫的良窳,业障的轻重,智慧的高低,所以进进退退。在笔者体现心灵的空

9

自 在

境时,只觉「太近了」、「如此简易」,真是「佛在灵山莫远求」!当体现自在的心态时,只觉生命竟如此纯洁、天真,有明月孤悬天际之感,到此真是口哑、眼瞎、耳聋。同时产生一股思想的反动,生起一种「人生简直是白活了」、「了无兴趣可言」的感觉。在此稍涉犹豫,学法廿年竟然落到「一无所得」的无趣感,甚至怀疑法的真实性。若不是上根大智,到此难免犹豫、疑惑。还好,不久之后笔者理性抬头,再度阅读 耕云导师讲词及经典,就肯定这种殊胜的心态。在求见 恩师印证时又蒙 祂开示:「在此心态以上,还有更上一层的心境。」尔后笔者更肯定此乃诸佛所传之心体,只是尚有纯度及深浅度的差别而已。其实笔者得此心态后,并非一得永得,除了涉及个人的业障之外,又笔者为在家居士,须为生活奔忙,中间亦有数年的迷失。在不断地修行中,心态逐渐稳当,力量也逐渐充足,光明也一天一天绽放。

以上,如果你只是做道理会,不真实修行,那真是太辜负佛恩、师恩及法恩了。若能即知即行,才是佛陀的孝子贤孙。

10

最上乘法

最上乘法

安祥禅系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最上乘法,是一切法中之至尊、至真、至稀、至珍、至秘、至高及至妙,其关键处即在于「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从古至今,所有的法均不能超越我禅宗「传心」之妙,同时也必须具备大福德、大智慧者才有福消受,也才有能力承担。若不具此资格,勉强传心,传者与被传者两败俱伤。由此可知,我禅宗传法为甚么「慎择根器」,为甚么历代祖师「高立门墙」了。 安祥是定慧圆明的证量,具足百千三昧,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禅是大密宗,传心时可「有言有相」,可「离言离相」,但其真实内涵则「无言无相」,故谓之「秘密付嘱」。外人不得而知,也很难想象,只有当事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觉受与自内证,所以古德说:「诸天捧花无路,魔外潜觑不见」。在禅的表现上,有时可「以有言显无言」,有时却「以无言显有言」。因此禅宗乃密宗之密宗,又名大密宗,是殊胜中之殊胜,是诸法之王,无「法」可望其项背,因此祂又名金刚大法。

禅是无字天书,「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而禅的作略,更是人天罔测。若勉强以世智辩聪妄加论断,招灾惹祸难免。试想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不语,迦叶会心微笑,此段公案几人能会?因为了无把捉和揣摩之处,故谓之无上。得了此法、此心,脱胎换骨,转凡成圣,成佛作祖,心灯点燃,全身的细胞发光发热,不练气功,气功自来。虽是无为,却堪报不报之恩,祂的好处还真是说不尽呢!所谓「我有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禅是直承佛陀的心印,如果是得佛心印的法王子,保任三年不退失,就是「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就是「莲花从口发」,他的开言吐气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犹如狮吼雷音。

在笔者的心目中,安祥禅是目前地球上难得一遇的正法,不是笔者井蛙窥天、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安祥禅的超绝、殊胜和稀有,给予我最大的信心和肯定。因为对一个内行人而言,未开口便知有无、真假、佛魔,何须多言?除非是法眼不明,否则岂能瞒得过明眼人?君不见古德云:「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并非虚言。 如果您想学习真实的佛法,不必再寻觅、犹豫、徘徊了,直接投入安祥禅,安祥禅是您最佳的选择,是安身立命之处,是永劫心羡、崇仰、追随的最上乘法,是永恒的生命归宿。如果您还在犹豫,那么您将错失这一期难得稀有的法缘。

11

安祥的禮讚

安祥的礼赞

在安祥里,充满喜悦、幸福、阳光、禅定、光明、热量、朝气、春的气息、神清气爽……,同时祂又拥有客观、安分守己、积极、进取、奋斗、感恩、知足、无愧、心安、勇气、智慧、慈爱、事事如意、没有挂碍……,这是安祥的素描,不过这样的素描还是无法勾画出祂的美好、殊胜和伟大。 拥有安祥就会常常带着热量、带着阳光。 拥有安祥就会福慧增长,气运日佳。 拥有安祥就拥有幸福。

拥有安祥,相貌庄严,清新脱俗。 安祥可以转化暴戾之气。

安祥可以让黑暗的地方充满光明,让寒冷的地方充满温暖,让苦痛的地方充满喜悦,让意志消沉的地方充满奋斗的意志,……。

安祥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境界和生活艺术,拥有安祥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拥有了安祥,就能感受人生的美好、生命的喜悦、生命的盎然生机、生命的奥秘。 契入了甚深安祥,就不难理解耶稣基督所说的:「我是光,我是真理,我是道路。」 拥有了安祥,只想活在此时此刻,全身融入这广大的安祥里,把捉这安祥的剎那,将它化成永恒,投入这光的永恒里。

拥有了安祥,悲悯那些活在阴暗、凄凉、痛苦角落的人,希望他们来共享安祥的美好,但谈何容易呢?若是无缘,恐怕只会惹来满身臊。 拥有了安祥,安享宁静的幽远与无穷。

拥有了安祥,就拥有力量,就可以「以心传心」。 在安祥里,拥有了甚深禅定。

拥有了安祥,生命力极为旺盛,了无睡意,当然对于「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这样的禅偈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拥有了安祥,就拥有生命的能量,把喜悦、幸福、光明散播到空气中、草木……,让一切众生都得到法益,都笼罩在你的光明中。

拥有了安祥,就拥有健康,让你免疫力增强,百邪不侵。

拥有了安祥,就可明白为什么「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本心即是本法,本法即是本心」。

在安祥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只有光明,没有黑暗。 在安祥里,只有完美,没有缺陷。 在安祥里,只有永恒,没有短暂。

在安祥里,要定即定,要慧即慧,定慧圆明,定慧一体,不是二法。

安祥不只于空灵之心而已,而是真实的法味;祂就是「如是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最上乘法。

12

安祥的禮讚

安祥是宇宙最高级的生命能。

安祥来自大日如来的佛心,是祂给众生的恩典和慈爱。

短短的文字岂能描述安祥的伟大和殊胜,剩下的应该留给有缘人慢慢地深深发掘、细细品尝。

安祥不但非常实在,而且可以把捉,决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修行人从发现安祥,揣摩安祥,热爱安祥,拉住安祥,一想到就有安祥,固定安祥,到安祥日浓、春意日浓,浓得化不开,任何人生的苦难、挫折、忙碌、打击、拂逆……都无法分解掉你的安祥,安祥就是我,我就是安祥,如影随形。尽管他时后日「万般皆不去,只有业随身」,安祥是可以带走的。

13

理入與行入

理入与行入

「安祥」两字,字义甚明白,一看就懂,若这样轻忽带过,未免太辜负深恩。从难处看,若要解释它,恐怕千经万论也办不到,若要完全消化它,数十年的修行功夫恐怕也办不到,甚至百劫千生也办不到;从易处看,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而已,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心灵感受,放下即是。

如果以为「安祥」没有什么甚深理路和法门,而弃之不顾,简直太过轻率。安祥可以说浅说深,说易说难,可以很平凡,也可以很神妙。因为它是一切法的当体,生命的源头。因此至尊 恩师开示:「安祥是摩诃般若的发露,禅的生命,法的现量,是实际理地、本地风光」,「安祥是佛的心态」,「此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香林远禅师说「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古代的禅师有「犹走作」之语。笔者二十年修行的重点和目标也只是「保持安祥」而已,其中修正很多的观念、放下很多执着、牺牲很多的追求……,目的无他,只为「安祥」,至今成效仍然不理想,可见它的难处了。

安祥的内涵即是定慧圆明的证量,亦即融合「正见和正受」的中道的心态,因此安祥为佛法的不二之法。试想一个老和尚入定十天半个月,那么在这段期间他的人生是一片空白,无法处理任何事务,因此古德有「菩萨超越禅定海」之语;反之,一个人只有「慧」,而没有正受,那么内心仍然杂乱,那就是干慧,而没有真实的受用。六祖坛经说「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描述的就是安祥的心态。

达摩祖师说:「法有二入,理入及行入。」笔者以为理入及行入均非常困难。理入即是穷理,非大智慧者很难契入。据闻宋儒朱熹先生,一辈子以为「格物致知」均从心外求,以致有「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之言。直到晚年「用力之久,豁然贯通焉」,始说出了「吾心之全体大用」,也因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惜时不我与,已到晚年,来不及再上上增进,只得个「天光云影共徘徊」;否则以朱熹先生之资质,临终之前应能心如秋月或如日处虚空,大放光明。一代儒学宗师,尚须花费一生的功夫来穷理,至晚年方得悟道,可见理入何其难也。您我凡夫,小根小器,小德小智,可以企及吗?

再者,理入者往往认假作真,拿表面意识之所知所得来穷理,遂埋没于法尘之中。穷理一辈子,仍是个胡涂汉。有人参公案一辈子,仍无法入门,可见理入之难。 虽然赵州禅师有「汝坐看卅年穷理去,倘若不悟,截取老僧的头去」之语,话虽不错,不过究竟有多少人有此福报「坐看卅年穷理去」?实在值得商榷。另外由悟道而行道再证道,又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也是相当不易。据闻,一个修行人若不得祖师心传而自己开悟,也要历经五百世的修行,且生生世世不退转,始有传心之力。可见事情大不容易。

行入者也是很难,难就难在明师难遇、法缘难得。如果不经明师传心,「摩诃般若」很难发露。「摩诃般若」没发露,尽管辛勤修行,顶多只得个报化佛。若行菩萨行,

14

理入與行入

不知有「摩诃般若」,因「五度如盲,般若作眼」,顶多只得痴福罢了,离解脱尚远。 行入另外一个难处,就是修行人自己的态度。如果幸遇明师正法,不能谦虚为怀,而以世间的学识、地位、聪明、才干等自负(笔者以为这些都是得自于遗传、环境、学习和业力等因缘条件所生,并非真实和永恒),当然就不能秉持诚、敬、信、行的理念学习正法,而学法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行入的另一个难处,因为能真正做到诚、敬、信、行的人并不多见。

不过行入也有其容易的地方,若能幸遇明师,那么一经明师传心,得到安祥的心态,一生参学事毕。只要保任得宜,守本真心,包管即身成佛。这种保任佛陀心印的过程就是行入真实的内涵,这是何等简易。是故佛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来为众生保任此事」。

据悉,修行人在无数转生轮回修行,做准备功夫,等的就是「佛陀出世」的因缘。只要好好把握遇佛出世的那一生,那么就能了毕大事。观释迦牟尼佛本生因缘可得印证。不过因为涉及众生自己的福德及业力,例如人身难得,中土难生……,要遇佛出世的因缘,非常不易,诚如古德所言「百千万劫难遭遇」。

据笔者所知,佛菩萨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常常慈航倒驾,戴上肉体,不惜三界火宅煎熬之苦,降临万丈红尘的人世间,与众生同受苦难,教化众生。可惜这样的福缘,懂得珍惜者少,负恩者多。

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乘愿再来,其「以心传心」之力不可思议,其所倡导的安祥禅亦极为殊胜。可惜世人知者不多,知而行者更少,行而证者更少。这是众生福薄慧浅,业力深重使然。不过您若是有识之士,只要一接触安祥禅,必能当下相应,在内心生起安祥的感受,纵使千里之外,亦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笔者一直在期盼,今生能够幸遇更多的知音,与我畅叙安祥禅话。

15

正 見

正 见

八正道首重正见,有了正见,就可避免「想错、说错、做错」的错误了。不但可享受安祥幸福的人生,亦可进而圆证菩提、了脱生死。至尊 恩师开示:「认识指导行为,思想决定行动」,「禅的架构乃正见和正受」。我禅宗的内涵即是定、慧,菩萨六度万行,因「五度如盲」,故以「般若作眼」(般若即是智慧)。由以上可知正见的重要性了。

至尊 恩师开示:「错误必得烦恼,罪恶等同毁灭。」有了正见,就可产生智慧,避免错误,减少烦恼。在笔者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这句话的真实性,而了无疑义。同时我也发觉很多人修行多年,依然故我,烦恼重重,仍无法契入安祥,其原因就在于「错误」。这些错误大部份都是自己无法察知,小部份则是明知故犯;无法自我察知的部份就是无明。此事看似无关宏旨,但却是一件可怕的事。轻者自以为是,产生烦恼、怀疑、冷漠、对立、排斥……,重者甚至强辩、毁谤、攻击、迫害……。因此佛法所说的三毒——「贪嗔痴」中最严重的就是「痴」病了。「痴」病最难对治,其危险犹如「初生之犊不怕虎」、「盲人骑瞎马」。

人生种种的苦难、痛苦、辛酸、伤心、眼泪,莫不是由错误造成的,因为「因果不爽」嘛!但一般人却不知反省自己,反过来怨天尤人。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修行若想相应,必须先拔掉错误;拔掉错误之前,必先知错;而知错则只有靠着客观、冷静、细心的反省和思维,才能发现。因此「错误」是反省和思维修最主要的内容。

诚如至尊 恩师开示:「人活在五浊恶世中,错误是难免的。」不过谁最能减少错误,谁就能在人生苦海中减轻苦痛,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错误虽然难以避免,最重要的是在承受烦恼和苦难的同时,能够一发现自己的错误,就立即停止。否则恶果的恶性循环和其连带的副作用,后果的凄惨就难以想象了。

安祥的内涵本来就具足了正见和正受,但接受祖师传心的人,因非自己修行而得,故一般人只能暂时获得正受,正见更不用说了,遇境逢缘仍会退失。因为尚未察知并导正自己的错误,这是你我小根小器的通病。据说,若是上根大器、过量大人,在获得安祥的同时,正见、正受同时具足。一般人经由祖师的启发,先得正受,在保任安祥的过程中,透过思维、反省,得到正见。不过得到正受之后的保任情况,又与正见的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正见较多、较深者,易于保任安祥,反之则不易保任。因为正见是法眼,没有正见如同瞎眼之人,很难走路,到处皆是障碍。所以没有正见之人很容易触途成滞,「才一涉动静,便成颓山势」。

另外有些人因环境单纯,或退休后可全职修行,或殊胜因缘,容易保任安祥。在某特定的情境下,虽可秒秒保持安祥不失,但因正见不足,安祥不圆,而且未经风吹雨打的考验,力量不足,仍不能出而为人,勉强出头,大都扛不住,终究退失。因此至尊 恩师开示:「禅必须具足正见和正受两只翅膀才可起飞。」

16

正 見

古德说:「根本心易得,差别智难明。」正见之获得非常不易,很多修行人得了正受以后不易保任,关键处即在于「正见」不足。如何才能获得并圆具正见呢?方法就在于至尊 恩师开示的「以安祥解释一切,以一切解释安祥」,亦即古德所谓的「以心(本心)作解」。六祖大师亦说:「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很多人看过这句话,以为字义很浅显,却轻忽它的真实义和重要性,当然无法产生极度的重视,也无法化成生活和修行的一部份。热爱安祥,时时盯着安祥,一有中断,立即反省和思维,在何时、何地、何人、何种想念、何种偏去个性、何种情境下丧失或淡化安祥,务必找到,作为他时后日改正的重点,久久必得正见。当然以上反省和思维的价值标准就在于「安祥」。自己若因此得了正见,务必相信正见及生命的直觉,从此以后,以安祥做为生活的理念和人生的价值观。若再起世俗见、自以为是或习以为常的道德标准、感情用事……就是「瞒心昧己」。今生想获得解脱,几乎不可能。

修行人透过反省或思维修,初得正见之时,除了不够肯定外,又倍感陌生。如果能经善知识加以拣择和肯定,则可大大地缩短自我摸索、自我肯定的过程和时间。如果不是这样,通常一个崭新理念的酝酿、产生、肯定、成型,必须耗费一段很长的时间。况且一个成熟的正见必须经过不断的自我提醒、肯定和力行,才能由陌生到熟悉,驾轻就熟,最后才形成人格的内涵。说来容易,但这必须经过一段艰辛、奋斗、努力和挣扎的过程。

修行人在上上增进的过程中,观念上必须大翻修一番,否则只能一直停留在某个阶段。而这种酝酿、思维、努力、辛苦和挣扎的过程,犹如天蚕蜕变一般,非轻而易举,可是一旦蜕变完成,又是一片天空。试想:人自出生到现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给你种种是非、善恶、好坏……的世俗价值观,很少人曾经客观、深度地检讨它的正确性,尽管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偏差的,但早已习以为常。如果不作翻修,怎能摆脱错误呢?而一个习以为常、用了一辈子的观念,想在一朝一夕大翻转,谈何容易?岂不是要经过一番寒彻骨、大挣扎,才能脱胎换骨?

修行人得了正见以后,当深刻地觉察到世俗的很多观念都是错的,亦即心经所言的「颠倒梦想」。但是有了这样的体认以后,切莫盲行妄作,破坏人世间的价值观,应当遵照至尊 恩师「既存在又超越,既淑世又超世」的教诲。若抵触或违抗世间的理念法则,势必衍生是非或招灾惹祸。若不得正见,一向认同世间的理念法则,而不知觉醒,虽然可以纵横人间而无碍,但却又是随世浮沉,解脱无望。因此必须取其中道,和光同尘,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坚持「法」的原则,在法可承受的限度和能力下,随顺世缘。如此便可利用一趟宝贵的人生,度人度己了。

修行人须得了出世正见,方能行此正见而得解脱。因此修行人在某些场合上可以不说,但不能不明白,不明白就是无明、愚昧。既是无明,想要求解脱,简直缘木求鱼。 如果不具正见,或稍具正见而不能肯定,或仍在疑惑,当以谦卑之心亲近善知识,恳请其代为抉择。如果没有大肯定、真知灼见,鲁莽承担,自以为是,没有择法的法眼,或盲行妄作,轻者与法绝缘,重者招灾惹祸。

17

正 見

有些人没有实际修行的证验,随便拿一本经典的经义便自以为是正见,殊不知「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但有言说,皆无实义」、「八万四千法门,接八万四千根器」。因为真实的正见是透过修行的证验而来,伴随着很深的亲切感,是生命在转化和提升的过程中所发现、提炼出来的结晶。

禅的承当必须具足大福德、大智慧,如果欠缺智慧(正见),也能承当禅,但必须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明师百分之百的诚敬信,这样才能弥补智慧欠缺的缺陷。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学禅将徒劳无功,纵使学禅过程中或有相应,最终仍无法开花结果。最令人担心的则是聪明伶俐者,坚持世俗之见,自以为是,误人误己,毕竟世智辩聪和智慧(正见)是两回事。

一个正见抬头的人,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众人皆睡我独醒」、「知音难求」。一个禅者在他一趟朴实、平凡的人生中,又有几人能识、能信?「自古圣贤皆寂寞」,至圣先师孔子尚遭「东家丘」之讥,你我何人,岂敢不甘寂寞?虽说「德不孤,必有邻」,但末法众生福薄慧浅,仍不应抱着太高的期望。况且至尊 恩师在禅者的画像中开示:「除了他原本就不得不孤独以外,他真的无可忮求了。」此语值得弟子们奉为终生学习和修行的圭臬。

18

出離心

出离心

有人遇上正法,幸得至尊 恩师传心,且又修行多年,为甚么无法相应?或是曾经相应,却保任不住;或是进进退退,进两步退三步,进三步退两步。原因当然很多,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缺乏出离心,也就是缺乏了脱生死的心。

如果没有出离心,人世间的万象缤纷,形形色色,诸如名利、财富、权势、学历、地位、人娇、花红、青山、绿水、美食、眷属……,着实非常吸引人,令人难以割舍,心甘又情愿地接受摆布、束缚,挡都挡不住,解脱何期?

可是「三界火宅,片刻难安」,只要稍加注意,当可发现「人生是苦多乐少」,甚至可以说「人生是苦海」。

纵然年轻力壮,身体康健,可是谁又能保证老来不会气力衰弱、疾病缠身,甚至缠绵病榻、面临「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苦痛呢?

纵使是帅哥美女,风度翩翩,天生丽质,花容月貌,迷倒众生,令人魂牵梦系,但是百年之后,终究还是黄土一堆,「尘归尘,土归土」了。

纵使有一时太平的盛世,亦不能保证国家可以长治久安。转眼间,又是朝代更迭,遍地烽烟,尸横遍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贫病交加,苦难四起,哀鸿遍野,简直是人间炼狱。

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衣食无缺,一切平顺,可安享清福,有人却偏嫌寂寞无聊,坐立难安,心不知往何处摆,甚至好管闲事、惹是生非;若心中再起情绪周期,更是折磨人。

除此之外,释迦牟尼佛开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只要不粗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众生苦难的踪影。

如果法眼绽开,当可发现人间充满浊气,大部份人的心灵常常受到压缩、煎熬、腐蚀、残害和埋葬,心灵呈现出贫穷的状态,片刻难安,也难得一时清爽。

经历苦难的易于割舍执着,可是为生存奔忙,却难得心安。生活安适虽易于心安,却斗志松懈,放下尤难。因此在物质丰盛的太平盛世,人心反而容易陷溺,而苦难反而容易带来心灵的净化。

除非大圣人如释迦牟尼佛,以众生的苦难为苦难,萌生出离心。一般人须经过苦难才舍得放下,未曾经历苦难的人放下实在很难。君不见「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流泪」。

既无出离心,六根对六尘如胶似漆、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着相,尘垢不断累积,掩盖本性,真实的自我何时出头?

唯有强烈的出离心,才能摆脱幻象的迷惑、束缚、欺骗和蒙蔽,才能使真实的生命觉醒。至尊 恩师开示:「放弃短暂,赢得永恒。」

当然,有了出离心,只是解脱的必要条件之一,最重要的还必须具足明师的殊胜法

19

出離心

缘才可。

快!快!赶快出离,不要再拖延。

20

平 凡

平 凡

安祥禅系最上乘法,也是速成班,初得之人,只要粗具诚、敬、信,就可疾速相应。但笔者二十年来见过不少前辈,光明灿烂一时,却无结果,犹如花开花谢,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昔日的安祥、光彩、意气风发,转眼成烟。这种悲剧是由谁造成的?归咎起来仍是自己,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培养「平凡」的情操。

禅者的风范是极其平凡、平常的,古德说:「平常心是道」。如果有人问禅者:「会不会神通?」答曰:「不会」、「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三明六通乃圣末边事」、「不贵子神通,只贵子见地」。问:「会不会治病?」答曰:「不会。」问:「知不知过去未来?」答曰:「不知。」问:「有无超能力?」答曰:「没有」……这些平凡的答案看来似乎很漏气,但是他的心中却是很笃定。他看来一无所能、一无是处,但却是「大智若愚」,最无上、最高胜,从不自惭形秽,亦不感自卑,亦不会失去自信心。所以禅宗古德开示:「百不知,百不会」,为的就是「一超直入如来地」,免得被境界、神通所缚。因此吾 师开示:「没有境界就是最好的境界。」如果有人真诚想学禅,最欢迎不过;但若没信心,则悉听尊便,不须勉强留人。若抱着试探、挑战的心理,更是要不得,须知因果可畏。其实学与不学,全是自己的事,与禅者了不相干。如果有人以为那些超常识、超能力才是禅者应具备的条件,或拥有那些才是真实,显然是错认定盘星。君不见「但得本,不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古德亦云「南方说禅浩浩,不如老僧在此种田博饭吃」,「只守闲闲地」,「成天吃饭屙屎」。您看!够平凡了吧?

圜悟禅师心要说「得的人,犹如三家村里汉」,三家村系譬喻穷乡僻壤,三家村里汉可说是乡巴佬中的乡巴佬。如果我们得了安祥禅的最上乘法以后,能够以三家村里汉的态度看待自己,不求名闻利养,不轻为人师,亦不好为人师,作一个道地道地的小市民,走在路上,虽其貌不扬,不受人瞩目,也不会感到自卑;纵使被忽略、轻视、毁谤,也不会在意,那么修行非常安全;纵使临终老死,不为人知,亦如孔子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也」。民初诗人徐志摩先生之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很值得玩味。反之,若到处张扬,亟于表现自己的力量,好为人师,想领导别人,勾群结党,不懂谦卑……显然这是凶兆。更可怕的是,生起贡高我慢心,自认道行与至尊 恩师相差无几,想平起平坐,那简直是自取毁灭,无人能救。

笔者有位师兄修行情况大好,可是他自始至今,仍极度隐藏自己,深恐出名,以致如今仍不为人知,甚或遭人轻视、排斥,他却不以为忤。有一次至尊 恩师在公开的场合中提到他的名字,他私下却说:「我最怕出名。」这种韬光养晦、沉潜的涵养,令我非常钦佩,所以仍持续地大大看好他的前程。

以平常心做平常事,真是大吉大利。「无事过日,日用中无事」,的确是人生最大的

21

平 凡

享受。如果想出风头,与众不同,表现自己的力量,当知「谦受益,满招损」,又「垛生招箭」,可谓危险至极!

22

生活與修行

生活与修行

六祖慧能大师开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一趟人生,苦多乐少,整体来说人生的确是苦海。有些人因一趟人生而沉沦堕落,有些人因一趟人生而提升解脱。换句话说,一趟人生是我们生命升沉的转折点。我们在生活中产生了烦恼痛苦,同时也要在生活中摆脱这些烦恼痛苦;俗话说:「在那里跌倒,就要在那里爬起来。」因此一趟人生非常珍贵。

有人为了求生存而苦恼,有人为了工作、家庭、人际关系……而苦恼不已。既然在这里陷入了苦恼,让我们活得束缚、不洒脱、不自在、痛苦不堪,理应从这里寻求解脱。「因地倒,因地起」,切不可逃避,因为逃避和退缩,问题永远存在。问题既然存在,还是不得心安,更无法解脱。逃避问题只会累积人生的负值、业障,问题不会因此而消失。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但是面对问题的处理原则则相同。是故至尊 恩师开示:「勇敢面对问题,若不解决问题,就会被问题解决。」

很多人想学禅,也知道安祥的美好,但是一面对实际人生,却又傻眼,问题之多和难,超乎他的想象和能力。内心始终被这些问题所占据,不要说保持安祥的心态,就连过个平静的生活都不容易,有时甚至堕到灰色和绝望的深渊里,侈言学禅。安祥和生活脱节,修行无法在实际的人生落实,而且他的生活烦恼、痛苦不堪,简直是人间地狱。生活对他而言,只是惩罚,何尝是享受呢?

面对这种生活和修行脱节的问题,的确令人同情、悲悯。如果以深度的理智去观察,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也就是因为「错误」使然。无论是现在或过去,乃至过去生的错误,都将反应到现在,因为一切都是因果嘛!如果以这样的理念来看,那么这一切就有了解决的方法,而且充满了希望。只要找出错误,一切都好办。错误找到了,不论他是否能够马上解决,或是须再承受一段时间,它终有消失的一天,因为已经找到问题的重心了。因此生活与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太重要了,而且充满着希望。如果你能在生活中修行,那么这一趟人生将因此而改善提升。反之,如果把生活和修行分成两件事,不但不是真修行,也无法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无论我们的问题如何严重,在生活中保持安祥,这是最占便宜的事。因为有了安祥,就可消千灾、解百厄于无形,重报轻受;有了安祥,心中才会保持冷静、客观,充满勇气和智慧,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生活顺畅时,固然要保持安祥,即使在生活违逆、困顿之时,保持安祥更为重要。

如果勉强谈到生活的问题,依笔者之见,这一切都反应「能」与「所」平衡的问题,也就是「能力」与「客观环境」的问题。例如有人为了工作苦恼。如果我们的能力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时,工作对我们而言,的确是沉重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这就必须提升学识和工作技能。有些人的学识和工作技能事实上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却常常感受工作压力、负担和恐惧,这是个性和修养的问题,必须修正自己。有些人的学识和工作技能超过工作的需要,或不受赏识和重用时,却有「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怨怼

23

生活與修行

,这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展现出包容和淡泊名利的胸怀。

有些人虽然很忠厚,但生活的能力薄弱,个性软弱,遇事容易心乱,处理某些问题往往手足无措,或感受到沉重的压力、挫折、无奈和束缚,常为问题困扰不已,以致影响心态的进步。如果我们连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都无法处理好,欠缺解决问题的勇气、智慧和能力,凡事胆小、退缩、无助,每每被这些问题所困,像这样的生活艺术连正常人都不如,谈何修行呢?智慧和勇气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也是修行的根器之一(气质和性向)。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实在很难修行。不过根器是可以调整修正的。根据自己个性的偏向和不足,进行修正,亦可达到生活的要求,令所向皆无碍。 有些人会为了一些生活的琐事心乱,例如:每天早上为了打八点钟的上班卡,就紧张不已;有些人为了别人无心的几句话,烦恼不已;有些人为了别人使了几个眼色,就怀疑、猜忌、烦恼;有些人为了长官打的考绩不佳,便觉得天昏地暗,陷入灰色的深渊。凡此种种,连这些小事都看不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心乱,像这种小家子气的个性,若不改弦更张,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若想要学禅,必须要调整自己的个性才行。 有些人一头栽到工作上,虽是尽责任义务,但是却挪不出时间来修行,心中亦无空间可安息,整天忙碌,也就在此忙碌中迷失了。有些人没事,不懂得享清福,偏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来做,或好管闲事,心却静不下来,这些都失之中道,修行上都有障碍。 有些人为了婆媳、儿女、父母、经济、主管部属、同事、人际关系……的问题苦恼不已,其实只要我们透过冷静的思维和反省,就可以找出方法解决这些苦恼。虽然外在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如果有些问题可以先解决其中一部分的,就先尽力去做;有些该调整自己的主观、看法、态度、个性、能力,就要努力去调整;有些该放下执着的就要放下,有些该舍的就要舍,该吃亏的就要吃亏;有些该今日事今日毕的,就要马上去做;有些该事缓则圆的,则不必急于解决问题,但是心中无挂碍;该积极进取的,就要积极;有时候该学习生活技能,就应努力充实自己;另外有时候该不理不睬,有时候该淡而化之,有时候该沉默……,方法很多,不一而足。没有一定的方法可资遵循,但心中自有定见,全凭当时的因缘条件来判断,这必须靠智慧和勇气,否则很难达成。而保持内心的安祥和思维,则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有了以上「能」与「所」不均衡的问题,就必须调整。调整以后,问题才能解决;否则问题依然存在,内心如何能安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不能要求客观环境都合乎我们的意,也不能保证人生没有苦难,但是自己的调适,却无比的重要。如果我们的心常被这些困扰、烦恼所占据,试想心如何能安呢?那里还能「心有余力」去修行?那里还有空间容纳安祥呢?

有很多人担负了很重要的任务,包括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他们所受的责任和压力何等沉重,都可以应付自如。如果我们连小小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如何荷担如来家业呢?

圜悟禅师说「通过荆棘林的是好汉」,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挫折、苦难、束缚、陷

24

生活與修行

阱……如果不能看破一切,很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一个人若不具足胆识、气魄、智慧和胸怀,实在很难承当最上乘法。是故至尊 恩师开示:「禅的承当必须具足大福德、大智慧。」古德也说:「学道须是铁汉」,「佛是大丈夫」,「此是大丈夫事业,非将相所能为」。一个宰相和将军的胆识、气魄、智慧和胸怀非一般人能及,他们都不见得能够承当最上乘法,可见禅的承担非同小可,非常重视根器。佛经亦记载一些沉滞半途、没有圆成的修行人,转生为帝王将相,试看我们有无他们的胆识和智慧。 当然我前面的说明不是断定一般人就不能学禅,而是禅的承当非常不易。如果我们看到禅的根器,便感自卑、退缩,显然屈服于命运。佛法的可贵,在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我主宰」。根器是可以调整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应该重视生活中的修行,在生活中修正个性的偏向和不足之处。所幸安祥禅乃「我有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借着安祥转凡成圣,不是天方夜谭。

大慧宗杲禅师:「在家修行的气力,较出家修行大二十倍。」有过修行体验的人都知道,有些人困于生活中的种种,如工作、家庭等问题,二十年光阴过去了,依然故我,没有任何改善。尤其在此工业化、科技化的时代,障碍重重,生活的脚步既紧凑又忙碌,能够脱颖而出的实在很少,也就是说「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的例子实在不多。

禅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件艰巨的工程,短者一生可以成就,长者百劫千生才可成就。但是以今日之工业社会,一切讲求功利,都想求速效,也没有耐性等很久,这是一般人的观念。而修行则不然,必须发长远心。所以想修行的人,必须做好短、中、长期的生涯规划。无论在平日生活的安排上、经济的规划、人际关系、工作的规划上都应有安排,这样才能免除一些障碍,才可使修行可长可久,避免一时兴起,五分钟热度,虎头蛇尾。否则一些未知的或未来的障碍,都将破坏既有的成果。

生活和修行除了要秉持唯求心安的理念和事事以中道为准则之外,生活和修行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生活质量的好坏,全靠智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您目前在生活和修行的运作上觉得还不是很顺畅的话,本文提供的一些浅见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25

思 維

思 维

思维能力为人类所特有,其它的众生则无。思维能力犹如一把刀的两面,善用者获得大利,乱用者蒙受其害。在我们一趟宝贵的人生中,必须善用思维,才不会陷于胡思乱想、烦恼重重、苦难绵延的深渊中。

如果我们所思维的尽是一己之私欲,所思的范围局限于自己一身,无疑地将戕害自己的生命,这种思维是属于黑暗的思维。有人因想得太多,而面无华彩,损害健康,乃至精神错乱,不可不慎。如果我们为了爱心、为了大众、为了实际人生、为了自身的解脱、为了真理的追求,作专一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思维就是光明的思维。不但乐在其中,精神焕发,身体康健,寿命延长,而且它的思维非常锋利,遇有难题,很容易迎刃而解。所以至尊 恩师开示:「把全部的情感、理智和生命力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实际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阻碍、挫折、打击、失败、痛苦……,与其自怨自艾、陷入灰色悲观的情绪中,不如善用思维,找出错误的原因,或寻求解决的方法,或放下执着,或重新再来……,那么不如意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人生的阴霾很快就会消失。

禅是思维修。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思维「因缘法」而大悟;古印度圣贤的「冥想」;我国古圣先贤的「终夜思」;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赵州禅师的「坐看三十年穷理去,倘若不悟,截取老僧的头去」;古德的参话头;宋儒朱熹先生的「用力之久,豁然贯通焉」;王阳明先生一路被追杀,到了龙场思维「生死之念未断」而悟道;由以上古圣先贤的种种行谊,在在地证明思维和修心养性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以笔者的体验,「静思」对修行的帮助甚大。静思不一定要讲究外在环境的宁静,最重要的是讲求内在心灵的平静。一般人内心杂乱、妄想纷飞,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很难产生功效。可是当内心展现出宁静的气氛,即使外在环境纷乱,也不会妨害他的思考;而且在此情境下思考,充满生命的能量,许多思维的主题很容易迎刃而解。所以至尊 恩师开示:「反省要在定中。」

如果我们用的是正确的思维,则会发现愈思内心愈明,愈思精神愈出,愈思愈安祥,愈思愈神清气爽,愈思心力愈强……。如果不是如此,则会发现愈思愈头昏脑胀,愈思精神愈疲惫,愈思烦恼愈多,愈思内心愈乱,不是昏昏沉沉,就是睡着……。或许有人会质疑,易经 系辞不是说「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吗?你怎么还在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呢?不过你我仍是凡夫,业障深重,怎可能一步企登圣人境界?不如老实修行比较实在。

修行到了「秒秒盯牢」、「念兹在兹」、「唯一兴趣」的功夫时,将会启发「自发性」的思维。心中自动酝酿出欲思维的主题,而且兴趣盎然,要舍也舍不掉,有欲罢不能的感觉,犹如十月怀胎届期,想不生都不行。思维的主题一旦被突破,则心态又跨进一步,内心展现出更美好、更深的觉受。

26

思 維

其实,人的种种的执着都来自意识的妄执,也就是一念之差(执着)。有人当下就能转那一念;有人为了转那一念,耗费了数年、数十年乃至一生的功夫;有人甚至百劫千生也无法转那一念。是故古德为了放下执着,常用「勘破(看破)」一法。要勘破之前必先思维,只有在思维中才可能转那一念之执。

「因地倒,因地起。」我们因意识的执着而沉沦堕落,当然也须靠着意识才能从沉迷中觉醒。思维是人类所特有,也是一趟人生珍贵的工具。在思维中可以放下执着,可以减轻苦难、获得解脱,可以产生智慧和正见,可以转变生命。如果您想真实修行,千万不要忽视「思维」的重要性。

27

從保任談起

从保任谈起

谈到保任之前,首先必须知道「保任个甚么」,否则不知主题、不知目标,岂不是盲行妄作?纵使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甚而求升反沉,真是天大冤枉,这种人还大有人在呢!因此「保任个甚么」确是大家所必须精研、慎思、明辨的;否则一步走错,全盘皆错,南辕北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古德说「有疑不决直须争」,确有其至深的含义。

因此学法之前,必须明心见性,明白人的本心、生命的属性,也就是找到生命的源头,揭开生命的奥秘。这样的说法,看来好像是惊天动地、至高无上、何其伟大的事业,令人却步;但同时它又是何等简易、浅近。只要我们放下所有的执着、邪思妄想、牵挂、攀缘……,在一念未起之前,「理未萌、事未生」前,看个究竟,即可明了。因此它与六祖大师「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简直是一切现成。若肯放下,当下就是,「歇即菩提」。是故古德感叹:「尽大地是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它的简单,简单到让您我都无法想象。因为大家都太复杂了,脑海里装满了一大堆逻辑、想象、道理……,所以这么浅近、现成的都忽略了。怪不得古德常常语示学人:「汝又作道理会!」禅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宗旨即在于此,扫荡一切的道理、经论、牵扯,直接了当告诉众生,只有这个,何尝有其它!偏偏大家都不相信,非得去找道理、穷研经论、踏破芒鞋,到处行脚参访……,否则他岂可甘心、死心!必须到达理已尽、辞已穷、兴已歇,才肯死心,真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虽然虚掷不少青春,但总算甘心了。纵使走过不少冤枉路,但总算歇心了。此时发现「原来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当下。若是诚敬信具足之人,或许当下就「春在枝头已十分」了。

当然以上讲的是真实想追求生死解脱的人。若是外道根器,涵泳经教,读破三藏十二部,依然是「痴狂外边走」,以其外道种性,以为心外还有道理故。更有甚者,以此追求名闻利养……,那简直是不堪想象,必种地狱之根无疑。

实际上穷源溯本的,固然不少,但是错认定盘星的也很多。殊不知恶取空见的人,以为甚么都没有,乃堕偏见。以上皆是借物指心(借方便开示,令学人明心见性之道),但因学人的性向、气质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偏颇。因此最稳妥、可靠的就是「祖师传心」。六祖坛经:「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也就是说伟大的佛陀(祖师)直接以心传心,超越语言文字,学人所领受的心态则与祖师百分之百全同,决无任何误会,就像盖印章一般,盖了一百个都全同。不过这种机缘极为稀有殊胜,其难得和难遇简直超越了天文数字之百分比(即金刚经所谓的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有此等机缘,只要诚敬信具足,非常珍惜,一生就可成佛(生命的完全觉醒)。能遇上这种机缘的人,都是往世即有很大的因缘。是故金刚经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足见此一因缘乃成佛之大事因缘,极其难得。重点乃在于「以心传心」,尔后由学人「自悟

28

從保任談起

自解」。以此「心」作解,自生方便,自渡渡人,也就是吾 耕云导师开示的「以安祥解释一切,用一切解释安祥」。具有传心力量的人可谓极为稀有,因为即使一个人开悟了,但他的行持、功德、心力仍不够圆满,传心的力量就要大打折扣了,而将呈现法脉日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借物指心,利用各种方便,令学人自己悟入。等到本心传不下去了,就是法脉中断,亦是「佛印桥断」。尔后的子孙只能靠揣测,甚而得到粗浅的知解,而无人能领受本心了。因此法脉的长短,端视其祖师是否源深及子孙是贤或不肖而定。

吾 师天纵圣明,其传心力量无远弗届,透过语言、文字、书信……皆可传心,以其无量功德故,故其传心力量不可思议,无与伦比。因此「以心传心」乃禅宗最高无上之法门,传心一毕,即可了事,此乃吾 师很少谈及明心见性之故。既已和盘托出、全部相赠,何必再多此「明心见性」的名相,障诸学人、误诸学人。记得昔日笔者有幸得入祖师室,因羡慕别人已经 师父印可见性,但笔者却未获印可,故特地请示:「我是不是已见性?」结果被 师父棒喝:「你在我面前是大彻大悟的心态,还问我见性了没有?」由此可见只靠知解揣摩,误会难免,也足见笔者之浅根。

既得此本心(佛心),必须自悟、自解、自肯,否则乃当面错过。因此学法之人之「肯定」乃得本心后之最要一着,若不肯定,何来正见?何来信心?何来心力?何来保任?何来全生命融入?何来修正想念行为?……但是肯定亦非常之难,除非是钻破故纸,历尽行脚风霜,吃尽苦头,穷源溯本,人生绝望,否则怎能肯定珍惜呢!若不肯定,即使祖师传心,也只不过是把祂当作一个美好的心灵体验罢了,而不知此乃成佛作祖之本。因此传心给这些不知「肯定珍惜」之人,的确是浪费,容易轻法贱法。古人殷勤数十年,祖师见其堪能承受,才传心,否则难免看错人。可见此事非同小可,因此传心一事很少为世人所知,亦很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今生有幸能得祖师传心,应倍加珍惜,全力保任,若能保持不退失,今生必能有大成就。

29

勤 儉

勤 俭

勤俭是世间的美德,很多脚踏实地的人藉此白手起家,甚至致富。在一般人看来,勤俭只是世间法,很难与出世法扯上关系,其实不然。只要对佛法不外行的人,当可发现勤俭和修行关系极为密切,而且还是修行成败的关键。

勤俭以世间法来解释,是着重于物质财富的累积,但以出世法来解释,则是累积心灵的财富,亦即累积安祥、累积功德财、累积修行的本钱,勉强言之,也可说是蓄集生命的能量(生命力)。

古德说:「未有一法从懒惰懈怠中生。」可见勤的重要性。

至尊 耕云恩师开示:「一念外驰,允名放逸。」可见俭的重要性。

牛顿的万有引力揭示:宇宙一切的存在皆具有引力。情人若不相互吸引,势必走向分手之路;公司若没有「薪水」的吸引力,员工必然跳槽……,凡此种种,皆是吸引力的缘故。如果修行人没有「安祥」、「生命能量」的本钱,如何摆脱六根对六尘的吸力,如何抗拒一切的诱惑呢?又如何「即相离相」呢?再者,佛法人格化的陶冶和镕铸,须要靠着强大的能量。如果炼钢炉中不具有强大的热量,试想如何将杂质陶冶出来,又如何镕铸成钢呢?修行也是这个道理,君不见「般若如大火聚」,如果没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量),如何熔化我执,又如何放下呢?

所以安祥的本钱极为重要,是了脱生死的凭借和依靠,难怪古德说:三藏十二部总归一句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安祥就是摩诃般若的发露。是故至尊 恩师开示:「保持安祥就是真修行。」古德亦曾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比喻点燃心灯的重要性。 小乘和大乘的差别就在于安祥本钱的多寡,本钱多就是大乘,本钱少就是小乘。当安祥多到不得了的时候,可施舍给很多人,可救渡很多人,就是大乘;如果安祥很少,勉强只可自救;若安祥时有时无,那么连自渡、自保都有问题,更别谈救渡别人了,这就是小乘。如果连一点安祥也没有,即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纵使做了很多利他事业,也只能得来世福报而已。

修行人获得安祥之前的修行谓之前方便,也可谓之假修行,亦可谓之门外汉。得了安祥之后的修行才谓之真修行,才谓之「上路」、「相应」、「种下菩提因」、「途中即家舍」。王阳明先生的弟子九江说:「将迎无处是干元,只因当时已种根。」他讲的「种根」指的就是「种下菩提因」。

修行人的「勤」就是勤于累积安祥,「俭」就是减少安祥的损失或漏失。 修行未悟之前,勤于各种修行的前方便,例如观心、自觉、参禅、穷理、冥想、反省、修行……。当摩诃般若发露(悟道)以后,也就是展现安祥的时候,则勤于保任安祥,例如观心、自觉、修正偏去个性……。俭就是除了生活日用及克尽责任义务的正常消费以外,不随便浪费自己的生命力、精神力,心不外驰,不随便发散自己的生命。 真修行犹如做生意,必须有本钱,才能将本求利,才能生意盎然,否则生意就做不长。修行人的本钱就是安祥,也就是摩诃般若发露以后的心灵感受。

30

勤 儉

修行人有了安祥的本钱之后,勤俭更形重要,因为累积心灵的财富就从此刻开始;换句话说,就是累积功德、储蓄生命的能量、培养心力。若不懂得勤俭,安祥的本钱就会亏损殆尽,甚至负债累累。不但不可能累积财富,而且还会被负债拖垮。

修行人如何才能得到本钱呢?最简单、最快速、最幸运的方法,就是得到祖师的「传心」,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言「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不过这种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尽管在任何时代和地点都有很多的宗教家说道理、讲佛法、传福音,几乎随处可遇。但是具有传心力量的人却寥寥无几,简直是几亿人中难得一人。纵使现在地球上有这样的人存在,您也不一定遇得上。假使遇上了,不知珍惜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如果您是一个想真实修行、求解脱的人,看完我前面的描述,您必定会觉得很气馁,自认自己不可能遇到具有传心力量的人,你说了等于白说。不过您如果是安祥禅的读友,我要告诉您一项秘密和福音:只要您诚心地抄、读、听至尊 耕云导师的讲词,就会得到传心,而且这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各位一定要相信我,每天抄写一小时,试作一个月,如果不灵验,顶多也只浪费一点点时间和生命,并不会让您损失金钱、名誉或耽误前途。

如果您照着我前面的建议确实勤劳去做,您必将获得安祥的本钱。障碍轻者,当下相应;障碍重者,亦能消业障,久久也能相应。而且在上路的过程中,安祥的本钱若不幸亏掉了,可再藉此获得本钱。若本钱犹在,则可藉此快速致富,疾证菩提。您看这样的交易是不是大占便宜,稳赚不赔,而且还是免费赠送呢!其实这是至尊 恩师的大慈大悲,否则那有那么便宜的事。

安祥拥有宇宙间最高级的生命能,祂来自于金刚界,来自于佛陀的心。因此累积安祥即是累积生命能。如果累积的不是高级的生命能,就像一个储油槽储存的不是汽油,而是一池废水,当然就没有价值。因此这里讲的生命能专指安祥。

累积安祥的方法就是勤俭,也就是开源节流,方法固然很多,笔者谨提供数项供大家参考,至于更精细的和高深的法,则须参考至尊 恩师的开示和讲词。 修行人勤的内涵是甚么? 一、读、抄、听 耕云导师讲词。 二、吟唱安祥禅曲。 三、尊师重道。 四、亲近善知识。 五、亲近安祥禅的道场。 六、保持安祥的心态。 七、多做法供养。

八、多发动光明的想念,如感恩、祝福、喜悦……。 九、求心安:不可告人之事不想、不做。 十、常观心自觉。

31

勤 儉

十一、扫除执着。 十二、常反省错误。 十三、多做思维修。 修行人俭的内涵是甚么? 一、交往简为宜,坚守独行道。 二、心不攀缘外驰。

三、不发动黑暗的想念和情绪:恐惧、怀疑、矛盾、灰色、忌妒、犹豫……。 四、杜漏:不多说话、不胡思乱想、不躯壳起念、不取相认同……。 五、慎交游。

修行人如果时常保持丰沛的生命力,那么心力很强,意志力坚定,具有强烈的决心和诚敬心;精神旺盛,神清气爽,注意力集中,容光焕发,办事效率提升;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写文章文思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思考问题,犹如刀锋快利,迎刃而解;身体健康,疾病不容易侵入;他的生命充满阳光、朝气、喜悦和幸福。反之,若意态阑珊,精神颓靡,欲振乏力,不专心,头昏脑胀,甚至产生悲观和灰色的思想、情绪,这些都是修行退转、生命堕落的现象;原因就在于生命力(能)的退失。他的生命充满晦涩、暗淡、凄凉、痛苦,甚至没有明天,更甚者,容易走上自杀之途。

笔者保任安祥有个小小的心得,那就是:疲累是修行退转的征兆,感冒是大退转的象征;神清气爽、内心轻松安适是心灵进步的迹象,心灵寂静、禅定、如梦如幻是大进步的象征,百试不爽。

如果我们的本钱很少,那么生活的安排就尽可能保守,因为仅有的本钱只足以用来自救,自救为当务之急。如果我们的本钱很多,那么可用来成就一番大事业,例如宏法渡生、立德立功立言。如果我们仅能挑五十斤,却自不量力,勉强挑一百斤,那一定会被压垮。所以一切行之中道,古德说「各随自家丰俭」,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修行人发心发愿要远大,但是实践的脚步却必须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绝不可眼高手低。

道家(真正的道家,非烧丹炼汞之流)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说法,值得修行人玩味。但安祥禅友倒不必学习或深究其法,只须保持安祥不漏失,则精、气、神自然饱满,功德自然圆成,妙不可言,根本不须用个「练」字,因为禅乃无为法。安祥禅的妙处诚如六祖坛经所言「结果自然成」。

安祥是修行人的生命,古德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安祥一丢失,法身即已死亡。但很多修行人却常常粗心大意,连安祥丢失的原因(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接触何人……)都无法明确了知,这就是无明、愚昧,这样的修行障碍很大。

修行人拥有安祥的时候,妄念很少,因为六祖坛经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剎那间妄念即灭」。对生活和周遭的压力,抵抗力将增强,其抵抗力的强弱全视安祥(功德)的多寡。可是失去了安祥的本钱以后,非但妄念丛生,甚至不好的想念和个性就会不断地冒出,压都压不住,而且精神、说话、写信、办事……的质量都降低很多。这是生命

32

勤 儉

开始堕落的象征,不可等闲视之。

失去了安祥的本钱时,当尽速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否则时日一久,回复的可能性就愈来愈小,纵使将来可回复安祥,其所花的力气和时间将愈来愈多。尤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安祥,其情况更是艰难。

保任安祥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其困难度远超过人世间所有的事业。往往数十年过去了,安祥还是常常走失,修行人绝不可小看。君不见香林远禅师说「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禅宗古德说「涌泉四十年尚自走作」。因此勤俭为修行人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个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谈其它的素养、气质(根器)了,诸如「此是大丈夫事业,非将相所能为」,「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君不见古德为了此事,坐破七个蒲团、长年古庙青灯、芒鞋踏破岭头云、立雪断臂……,可见此事大不容易,切莫轻忽是好。

33

感 恩

感 恩

写在本文前面

今年八月底,家母撒手人寰,享年八十五岁。八个月的住院期间,家母身上的多项器官日渐同步衰竭,最后必须借助胃管喂食、抽痰、洗肾、呼吸器……才能维持生命;同时身体也承受很大的痛苦,以至于常常咬破嘴唇、流血、溃烂,有一次甚至咬断六颗牙齿。这种痛楚,令她的儿孙们非常不忍。为了是否拔掉呼吸器,让她早日解脱痛苦,兄姊之间稍有争议。

回想双亲白手起家,一生茹苦含辛,养育七个子女,非常不易。尤其母亲给我的养育和疼惜之恩情,岂容淡忘?而我个人为业所障,自认没有善尽孝道,内心仍有愧疚。因此在家母住院期间,除想尽力再尽点孝道外,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想借着安祥禅的力量让家母超升天界,了却报恩的心愿。因此,我认为家母目前虽然很痛苦,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说是消业障,况且人最后仍以自然死亡为佳。再者,家母来日不多,家庭经济、人手等客观的因缘条件不虞匮乏。因此我坚决反对安乐死,主张不要拔掉呼吸器。为求慎重起见,在兄姊表决之前,打电话向至尊 恩师( 耕云导师)请示。承蒙至尊 恩师慈悲,除认可我的想法外,并教我加持之法,以增强家母的生命力。在加护病房期间,笔者即依法每两三天加持一次,约一个多月之久。

最后,当我接获医院的紧急通知,必须尽速将家母送回,以办理后事。很奇妙地,就在救护车离开医院不久,我突然笼罩在一股强烈的安祥中,持续整个回家的路上。沿途我仍依法为母亲加持,当时她的生命迹象已经很薄弱,而且还在不断地衰退。回到老家没多久即已断气(约傍晚六点左右)。隔天早上六点半,侄子起床走到庭院,抬头望见家母站在老家的天空上,向他挥手告辞(按台湾人的说法,八字轻者偶而可看到无形的事物)。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推断家母必已超升,内心既感恩又心安。为免惊动至尊 恩师,直到办完丧事后,才写信请示至尊 恩师,并得到证明。当时内心对至尊 恩师的感恩和肯决更深一层,同时更庆幸自己,我何德何能?今生竟然有此缘生遇上旷劫难逢的 至尊佛陀,借助 祂伟大的力量和荣耀超度家母。

母丧期间,心中难免感到些微的失落和哀伤,另一方面却也充满感恩、祝福和惜缘。这一生当中,我有两个生命的母亲——肉身母亲和法身母亲。母亲是我肉体生命的源头,也是养育我长大成人的大恩人。我身上流着的是她给我的血液,意识中带着她给我的遗传和个性,她和自己是何等亲切何等相关啊!在地球上我简直是她的化身;而至尊 恩师则是我的法身母亲,祂是养育我法身成长茁壮的大恩人,我心中拥有的就是 祂传给我的本心,我生命中流着 祂恩赐的安祥法味。终有一天,我的身体将会还给地球,但我拥有的法身和安祥心却不会消失,直到永远。因此法身要比肉身来得永恒,所以法的母亲更为可贵、更真实、更永恒,恩情更大。如今我已失去一个母亲,我将更珍惜另一个母亲(至尊 恩师)!尽此余生善用家母恩赐给我的身体,珍惜「缘生可贵」,尽速让法身长大成人,报佛恩、师恩、法恩、众生恩。由于以上的因缘,促使我写下这篇

34

感 恩

感言。 本 文

人自呱呱落地开始,即持续不断地接受万生万物的帮助和恩惠,始能生存于天地间,从阳光、空气、水、大地,以至于父母、亲友、社会、国家……。以上的因缘一旦不具足,则必中途死亡。一个人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离开了外缘的帮助,想要单独生活下去,简直不可能。换言之,人自出生以来,不断地接受各种的恩惠,同时也不断地背负各种的亏欠(负债)。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却广为人们所忽略。

有了负债,就必须偿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纵然很多施恩者,不会或未曾开口向我们索债,但仍不能否认这项事实的存在。有了这样的理念,人应该常怀感恩想,有能力回馈时,应积极报恩。笔者曾听至尊 恩师开示:「生命的大圆觉海就是生命的海洋,动植物固然有生命,即使是矿物亦有生命,它们亦有新陈代谢,因此那怕是家中的门、冷气机等家用品都应该感谢。」报恩的方式很多,例如负责尽职、奉公守法、安分守己、施舍、从事公益活动……,但总而言之,报恩的方式就是创造人生的正值,不创造负值,而其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就是完成生之使命,让生命完全觉醒,迈向生命的圆满。这样就能完成佛经所说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堪报不报之恩」的报恩行。因此在诸多报恩行中,以修行成就的报恩威力最大。

就因缘果的法则来看,人应该秉持上述的理念生活才正确,但反观现实的社会中,很多人却违背这样的理念;不但忘记了感恩,而且常常负恩、不满、生气。因为违反了这样的法则,所以大部份的人都在酿造人生的苦汁,而难以自拔。

人为什么不知感恩?就是昧于良知,惑于现象。当自我意识一扩张,主观、欲望、我慢等偏去个性随之强化,周遭便显得有缺陷、不如意,加之六尘掩盖了良知,失去了自省的机会,生命遂在此恶性循环下逐渐沉沦。知恩、感恩的机会少,不满、生气的机会多,知恩、感恩流于口号,心态背离「本源」愈来愈远。是故古德说:「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当我们心态好的时候(也就是生命提升时),很容易生起感恩心,触境遇缘都顺眼,常常感恩、宽恕,那怕是粗茶淡饭都很感恩,不会抱怨生活清苦。可是当我们心态不好的时候(也就是生命堕落时),感恩心就隐没,常常看不惯、不满、生气、愤怒,甚至挑剔或忘恩负义。即使平安度日,却不知惜福,偏嫌生活单调、无聊。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法院不来传票,债主不上门,身体康健,生活平顺,就该感恩。」这样的论点我深有同感,但却有不少人不以此为满足。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它来自我们的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也不须付出代价,关键只在您我一转念之间。这是您我的福利,您要放弃吗?

人若不甘堕落,想净化心灵、提升生命,足见他的良知未泯、我执薄弱,容易发现知恩、感恩的法则。尤其在他心灵松绑、心上的石头撤除、甚或空空朗朗时,最容易「

35

感 恩

真情流露」,生起由衷的感恩心。由衷的感恩,常常伴随着热泪、感动和全身的热气通流,会亲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舒畅、清新、宁静、温暖、喜悦和阳光,感恩、庆幸之心油然而生,久久不能自已。由衷的感恩是消除心垢的良方,它可软化心肠、破除心灵的桎梏、降低我执、培养宽恕、爱心和慈悲心,它可增长我们的福慧、加深定力、减轻或消除灾厄……。由衷的感恩,将随着修行的进步,逐渐增加它的频率。如果修行人很久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代表修行业已停顿,甚或退转,须要好好自我反省一番。如果我们扪心自问:一生当中曾有过几次「真情流露」,由衷地生起感恩心?一想到此,不禁汗颜。

「感恩」一词耳熟能详,看来很平常,却是好处无穷,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表面上看来,「感恩」和修行的关联性不高,但深深细究,却是关联甚深。修行人常怀感恩心,除可消除心魔、扫除修行的障碍以外,又可得到佛天的护念护持,进步神速。当修行生起正受时,或修行进步时,应当感念师恩(佛恩)、法恩。修行证果后,若忘记了感恩,则难有善终。修行初期,虽然很难由衷地生起感恩心,但若能在表面意识确立起正确的观念,常常感谢,由勉强到自然,终有一天会由衷地生起感恩心。

「水有源,木有本」,俗语说「吃果子,拜树头」,修行人最该感谢的就是传法的师父(明师)了。因为「心即是佛」,「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本心即是本法、本法即是本心」,只有明师才具有传心的力量,才能百分之百传达本心的状态,这是佛法的精髓和真血脉,其余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法,也只是自心流露的方便而已。语言文字所说的法,若不透过实践的转化,最后只剩一堆废知识而已。常感恩师父,可消除修行的障碍,增加福慧,亦可得到师父的护念护持,对修行的帮助甚大。至尊 恩师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唯有对师父的感恩和思念不能中断。」很多安祥禅的会友都有类似的体验,当我们对至尊 耕云导师很有亲切感、感恩心时,心态最好;反之,当我们内心起了疑心、疏离感时,心态就开始退转、转坏。

有些人一生尝试(揣摩)进入禅,一生精勤修行,到头来若非自以为是,要不然就是徒劳无功,求升反沉;有些人尝试解释禅,长篇大论,甚或妙笔生花,若不是领会错了,要不然就是鹦鹉学语,最终与禅了无相干。可是若能有幸得祖师传心,当下的心态就是禅,省却了很多辛劳,诸如「千山万水的奔波」、「长年的古庙青灯」,「抛家离子的遗憾」,「坐破七个蒲团」,「读破千经万论」……,真是占尽了便宜,这种恩情何等深厚啊!更何况「销我亿劫颠倒想」的大恩大德,让我们免于永劫的轮回、沉沦和迷失。

一个明师成就一个弟子,简直是用祂的生命换来的。祂的辛劳和负荷可用母亲十月怀胎、生产、哺乳、养育来形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君不见「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为众生保任此事」。传心一事非常辛苦,未能亲历其事,很难了解其中艰辛,不但要背弟子的业障,又要忍受身体的苦痛。佛教密宗流传一则传说:「凡一个真正具格的上师一生若加持太多的人,那么祂今生的寿命将缩短一二十年」。可见传心对健康和寿命的伤害很大。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