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3-10-05 0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1 文档目的

1. 介绍MPLS L2VPN的相关知识;

2. 介绍MPLS L2VPN的实现方案及相关功能模块。

2 MPLS L2VPN介绍

2.1 MPLS L2VPN概念

MPLS L2VPN提供基于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二层 VPN服务,使运营商可以在统一的 MPLS网络上提供基于不同数据链路层的二层 VPN,包括 ATM、 FR、VLAN、Ethernet、PPP等。 简单来说,MPLS L2VPN就是在 MPLS网络上透明传输用户二层数据。从用户的角度来看,MPLS网络是一个二层交换网络,可以在不同节点间建立二层连接。

图表 2-1 MPLS L2VPN组网图

1. CE(Customer Edge)设备:用户网络边缘设备,有接口直接与 SP相连。CE可以是路

由器或交换机,也可以是一台主机。CE“感知”不到 VPN的存在,也不需要必须支持 MPLS;

2. PE(Provider Edge)路由器: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是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边缘设备,

与用户的 CE直接相连。在 MPLS网络中,对 VPN的所有处理都发生在 PE上;

3. P(Provider)路由器: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骨干路由器,不与 CE 直接相连。P 设备只

需要具备基本 MPLS转发能力;

4. UPE(User facing-Provider Edge):靠近用户侧的PE设备,主要作为用户接入VPN的汇聚

设备;

1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5. NPE(Network Provider Edge):网络核心PE设备,处于VPLS网络的核心域边缘,提供在

核心网之间的VPLS透传服务;

6. SPE(Switched Provider Edge):交换节点PE设备,主要用于多段伪线网络中,它在两台

PE设备之间作为多段伪线的控制面和数据面的拼接点;

7. 外层标签(称为 Tunnel标签)用于将报文从一个 PE传递到另一个 PE;

8. 内层标签(称为 VC标签)用于区分不同 VPN中的不同连接,用于将报文从一个CE传

递到另一个CE。

2.1.1 MPLS专业术语

1. 转发等价类(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FEC):MPLS转发过程中,将等价方式处理

的一种数据分组归为一类。划分FEC的好处是:不同目的地址的数据报文,在MPLS网络的入口处被划分为相同的FEC,具有相同的标签,转发时只根据标签的快速交换实现报文的传递,不用在每一跳都进行重新划分FEC,也就是一次路由、多次交换。传统的IP路由转发则相当于在每一跳都重新划分了FEC。 2. 标签(LABEL):是一个短而定长的、具有本地意义的标识符,主要用来标识一个FEC。

特定分组上的标签代表着分配给该分组的FEC。MPLS通过标签的嵌套提供无限的业务支持能力。

3. 标签转发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 MPLS转发时,一特定FEC的数据流在不同的

节点被赋于确定的标签,根据标签进行转发。MPLS数据流所走的路径就是LSP。一条LSP就是一条MPLS隧道。通过这条隧道可以为分组提供MPLS转发服务,实现隧道的数据透传。

4. 标签分配协议(Label Distributed Protocol,LDP):用于LSR在网络中分配标签,并定义

一系列过程和消息来完成LSR之间标签的发送和处理,LSR通过LDP可以建立网络层路由信息到链路层转发路径映射的LSP,再将FEC与LSP相关联,即可完成MPLS的标签转发。LDP实现LSP与FEC关联。

5. 标签交换路由器(Label Switching Router,LSR)是 MPLS网络中的基本元素,所有 LSR

都支持MPLS技术。

6. 多层标签栈:如果分组在超过一层的 LSP 隧道中传送,就会有多层标签,形成标签栈

(Label Stack)。在每一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标签的入栈(PUSH)和出栈(POP)操作。 标签栈按照“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方式组织标签,MPLS从栈顶开始处理标签。 MPLS对标签栈的深度没有限制。若一个分组的标签栈深度为 m,则位于栈底的标签为 1级标签,位于栈顶的标签为 m级标签。未压入标签的分组可看作标签栈为空(即标签栈深度为零)的分组。

2.1.2 MPLS转发的基本过程

1. 标签分配协议和传统路由协议一起,在各个LSR中为有业务需求的FEC建立路由表和

MPLS转发相关的表项;

2. 当MPLS域入口处的LER收到分组后,完成第三层功能,即判定分组所属的FEC,并给

分组打上标签,此时该分组就成为一个MPLS报文,并根据MPLS表项将报文转发出去; 3. 在LSR构成的MPLS网络中,LSR对收到的MPLS报文分组不再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

只是依据分组上的标签以及标签转发表对分组进行转发;

2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4. 在MPLS域的出口LER上,将分组中的标签弹掉后继续进行转发。此时,转发可能分成

两种情况:(1)标签栈非空,说明分组将进入另一个MPLS域,继续进行MPLS转发。(2)标签栈为空,即分组为正常的IP分组,这时进行传统的路由转发。当MPLS域的出口LER弹出最外层标签后,还要进行其它较复杂的三层工作,为节省这些工作,可以采用倒数第二跳弹出机制(Penultimate Hop Popping, PHP )。

2.1.3 MPLS平面结构图

图表 2-2 MPLS平面结构图

1. MPLS控制平面

MPLS节点运行IP路由选择协议来和网络中的所有其他MPLS节点交换IP路由选择信息,建立路由选择表提供标签绑定使用的目的网络和子网前缀。

MPLS节点运行标签分配协议分配本地标签绑定信息,并和邻接MPLS节点交换标签绑定信息,组成标签信息库(LBI)以建立标签转发信息库(LFIB)。 2. MPLS数据平面

MPLS转发层面使用标签转发信息库(LFIB)转发带有标签的数据包一个数据在具有MPLS功能的网络中传递可由以下四步完成:

第一步:网络可自动生成路由表,因为路由器或ATM交换机可参与内部网关协议如OSPF/ISIS信息交换LDP使用路由表中的信息去建立相邻设备的标记值,这个标准创建了LSP,预先设置了与最终目的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一个数据包进入边缘LER时,它会被处理,决定需要哪种第三层的业务,如QoS和带宽管理基于路由和策略的需求,边缘LER有选择地放入一个标记到数据包头中,然后转发; 第三步:位于网络核心的LSR读每一个数据包的标记,并根据标签转发信息库替换一个新的标记,这个动作将会在所有中心设备中重复;

第四步:在出口边缘的LER,除去标记,读数据包头,将其转发到最终目的地。

2.2 组网模型 2.2.1 VPLS模型

VPLS,即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L2VPN技术。VPLS集以太网

3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和MPLS的优点于一体,它使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用户网络可以相互通信,就像它们直接相互连接在一起一样,广域网对于所有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用户接入方式为以太网,支持的接入接口类型单一。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整个MPLS网络就是一个二层的交换网络。VPLS可选择使用LDP信令和MP-BGP信令来构建PW,基于LDP协议的信令通过在每一对PE之间建立点到点的LDP会话来建立虚电路。基于BGP协议的信令机制则可以充分利用BGP路由反射器的特点,这样PE只需路由反射器建立信令会话即可,这就大大提高了可扩展性。同时,BGP协议还可以支持跨越多个自治系统(AS)网络结构,这对于多个网络运营商并存情况下的VPLS实现非常有利。

图表 2-3 VPLS组网图

2.2.2 VPWS模型

VPWS是指在分组交换网络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中尽可能真实地模仿ATM、帧中继、以太网、低速TDM电路和SONET/SDH等业务的基本行为和特征的一种二层业务承载技术。

本质上,VPWS技术是一种点到点的虚拟专线技术,能够支持几乎所有的链路层协议。

图表 2-4 VPWS组网

2.2.3 PWE3模型

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是一种端到端的二层业务承载技术。PWE3对VPWS进行了扩展,主要表现在对Martini方式的扩展。 扩展的方面: 1) 信令扩展

4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2)

3)

4)

5)

a) LDP信令增加了Notification方式,只通告状态,不拆除信令,除非配置删除或者

信令协议中断。这样能够减少控制报文的交互,降低信令开销,兼容原来的LDP和Martini方式。还可以用L2TPv3作为信令。此外PWE3还支持用RSVP作为信令建立有带宽保证的PW,就是RSVP-TE PW。 b) PW隧道的建立常用有两种信令:LDP和RSVP,其中前者是主标准,后者是从标准。 多跳扩展(MS-PW)

a) 增加PW多跳功能,扩展了组网方式。PW多跳能够降低对接入设备支持的LDP连

接数目的要求,即降低了接入节点的LDP Session的开销。

b) 多跳的接入节点满足PW的汇聚功能,使得网络更加灵活,适合分级(接入、汇聚

和核心)。 TDM接口扩展

a) 支持更多的电信低速TDM接口。通过控制字CW(Control Word)及转发平面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引入对TDM的报文排序、时钟提取和同步的功能。

b) 支持电信低速TDM接口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封装类型(可封装低速TDM)。支持

三网合一。是替代传统DDN业务的一种方式。 实时信息的扩展

a) 引入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进行时钟提取和同步。 b) 保证电信信号的带宽、抖动和时延。 对报文进行乱序重传

P1S-PEP2Wic PamnyDStatic PWU-PE1U-PE2CE-ACE-B

图表 2-5 MS-PW组网

2.3 L2VPN实现方式

1. CCC方式: CCC采用一层标签传送用户数据, CCC对 LSP的使用是独占性的(不能用

于其他L2VPN连接,也不能用于BGP/MPLS VPN或承载普通的IP报文),不需要任何标签信令传递二层 VPN 信息,只要能支持 MPLS 转发即可,分为本地CCC连接和远程CCC连接。

5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图表 2-6 CCC远程连接

2. SVC方式:SVC(Static Virtual Circuit,静态虚拟电路)也是一种静态的 MPLS L2VPN,在

L2VPN信息传递中不使用信令协议。 SVC方式与 Martini方式的 MPLS L2PVN非常类似,但它不使用 LDP传递二层 VC和链路信息,手工配置 VC标签信息即可,其实是 Martini方式的一种静态实现。外层标签(公网隧道)由MPLS LDP建立,内层标签在配置VC的时候进行手工指定,PE之间不需要信令来传递标签信息。

图表 2-7 SVC 连接方式

3. Martini方式:Martini方式MPLS L2VPN着重于在两个 CE之间建立 VC(Virtual Circuit,

虚电路)。连接两个 CE的 PE通过扩展的LDP交换VC标签,并通过 VC ID绑定对应的 CE。当连接两个 PE的 LSP建立成功,双方的标签交换和绑定完成后,一个 VC就建立起来了,CE之间可以通过此 VC传递二层数据。一条隧道可以被多条VC共享使用。使用两层标签,内层标签是采用扩展的LDP作为信令进行交互。

图表 2-8 Martini连接方式

6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4. Kompella方式(此方案暂时不做): Kompella方式的 MPLS L2VPN不直接对 CE与 CE

之间的连接进行操作,而是在整个运营商网络中划分不同的 VPN,在 VPN 内部对 CE 进行编号。要建立两个 CE 之间的连接,只需在 PE上设置本地 CE和远程 CE的 CE ID,并指定本地 CE为这个连接分配的 Circuit ID(例如 ATM的 VPI/VCI)。 Kompella方式 MPLS L2VPN以 BGP扩展为信令协议来分发 VC标签。

3功能需求

3.1移动招标要求

表格 3-1 移动招标要求支持的功能

VPWS VPLS MS-PW CPE-PTN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HUB-PTN DC-HUB-PTN 支持 支持 支持 3.2设备功能需求

表格 3-2 设备功能模块细化

实现方式 CCC方式 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 报文封装:二层协议仿真 内层标签的静态配置(一层标签) 转发模块 报文封装:二层协议仿真 LDP信令协议分配外层标签 内层标签的静态配置 转发模块 报文封装:二层协议仿真 LDP信令协议 (外层标签) LDP扩展协议( 内层标签) 转发模块 以太网报文封装(tagged, Raw, QinQ接入,Vlan接入) LDP信令模块(标签策略:DU+有序+自由) MAC地址学习、老化、转发和洪泛(水平分割原则) VPWS(点对点) SVC方式 Martini VPLS(点对多点) Martini 环路避免(PE全连接,私网STP协议) H-VPLS分层的VPLS(UPE,NPE) BFD检测机制(H-VPLS中使用) 转发模块 MS-PW

PWE3(端到端) 报文封装:二层协议仿真 7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多段伪线) LDP扩展协议(SPE设备标签映射) 控制层面增加了报文分片、顺序、重组 静动混合多跳组网 环路检测 VCCV-PING(连接性检查) 转发模块 4 LDP信令模块

作为一种MPLS控制与信息协议,用于LSR设备在MPLS网络中为FEC分配标签,完成标签与FEC间的映射,并定义了一系列过程和消息来创建和维护LSP,将FEC与LSP相关联,使MPLS报文能按标签进行转发。

LDP操作的基本单元是一对LDP PEER。LDP PEER就是使用LDP协议交换LDP消息的两个LSR。PEER之间存在着LDP会话,通过会话来交换标签和FEC映射消息。会话就是LDP PEER间一个连接。

LDP协议的主要有四种消息类型:

1. Discovery messages:用来通告和维护网络中LSR的存在;LSR设备通过发送各种类型的

发现消息,实现LSR上LDP PEER的维护。 2. Session messages:用来建立、维护和停止对等体之间的session;两个LSR确定为LDP PEER

关系后,先建立两LSR间的TCP连接,然后在连接的基础上,通过两者会话消息的交互实现LDP会话的建立与维护。

3. Advertisement messages:用来创建、改变和删除针对FEC的标签绑定;当LDP会话建

立起来后,通过LDP的标签通告Advertisement消息完成标签的分配与回收,实现LSP的创建与维护。

4. Notification messages:用来提供建议性的消息和错误通知。Notification消息又分为两种:

一、错误通知消息,用于本地LSR将错误信息通知给对端LSR。二、建议性通知消息:用于通过LDP会话传递特定LSR的有关信息或状态。 LDP消息交换的过程可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1. 发现阶段:主要是通过Discovery messages 来发现并建立LDP PEER; 2. 会话建立与维护阶段; 3. LSP的建立和维护阶段。

4.1发现阶段

发现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并建立LDP PEER,LDP提供了两种PEER的发现机制: 1. 基本发现机制:用于发现链路上直连的LSR邻居。

LSR通过周期性地发送Link Hello消息来发现直连的PEER。Link Hello报文的目的地址为224.0.0.2的组播地址,源地址为出接口或者本地LSR ID,使用UDP承载,源端口和目的端口都为646。

2. 扩展发现机制:用于发现链路上非直连LSR。

8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LSR通过周期性地发送Target Hello消息来发现非直连的PEER。Target Hello消息以用户配置的远端PEER地址为单播目的地址,该Hello消息仍然采用UDP协议,源和目的端口都为646。 两种发现机制都是周期性地发送Hello消息。异同点在于:(1)基本发现机制为组播报文,而扩展发现机制为单播报文;(2)基本发现机制是对称的,即两端LSR均要支持LDP能力,通过互相发送Link Hello消息实现PEER信息的维护;而扩展发现机制为非对称的,两个LSR可能只有一端使用扩展发现机制来与另一端建立连接,连接的接收端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响应该Hello消息。

图表 4-1 LDP信令建立流程

4.2会话的建立与维护

当LSR通过发现消息发现并建立LDP PEER后,触发LDP SEEEION的建立。

9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图表 4-2 会话的建立与维护

1. 会话的建立

两台LSR之间交换Hello消息触发LDP Session 的建立,Hello消息中携带了消息发送端的LDP ID及其它相关信息。LSR通过所收到的HELLO消息便发现其对端LSR的存在,并建立在本地创建其对端PEER的信息。对于收到的Hello消息,若为Link Hello类型,则检查这个消息是否有效;若为Target Hello类型,则必须根据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检查本地是否配置相应的远端PEER。如果满足条件,则两端开始搭建会话。

互为对等体关系的两个LSR在建立会话时,双方必须协商出主从关系来决定谁来发起TCP连接。LSR通过对TCP连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比较大小来决定主从端,地址大的为主。源地址大于目的地址,则本地为主动端;源地址小于目的地址,则本地为被动端。由主动端来发起TCP连接,被动端则永远不会主动发起TCP连接。 当对等体关系的两LSR的TCP连接建立起来后,双方将发送LDP初始化消息进行LDP参数的协商。协商的参数为LDP协议版本号、标签分发方式、会话保持定时间的时间,VPI/VCI/DLCI标签空间范围、环路检测功能等参数。如果参数协商成功,则回应一个Keep alive消息,建立两端的LDP会话;否则,双方由于不断尝试创建会话,会反复发送Initialization消息和Notification错误消息。为了减少带宽的占用,协议规定以指数倒退的方式来抑制会话的重启建立:当LSR收到Notification错误消息以后等待不少于15秒时间再次发起Initialization消息协商,并且下一次的延迟时间应该不少于2分钟。 2. 会话的维护

LDP通过Keep alive消息来维护其会话,LSR会为每一个LDP会话维护一个Keep alive定时器,只要在LDP Session中收到了一个LDP PDU或收到对端发送的一个Keep alive消息,LSR就会重置Keep alive计时器,如果Keep alive超时,LSR便中断LDP会话和TCP连接。 注意重置Keep alive计时器不一定是Keep alive消息,只要是LDP PDU即可。LSR建立LDP 会话后,会定期发送Keep alive 消息来保持LDP 会话。LSR 可以在任何时候中止 LDP Session,只需要发送一个Shutdown消息即可。

4.3 LSP的建立与维护

LSP的建立和维护的过程就是VC标签的分配和回收的过程。分配标签时建立相应的LSP,删除LSP就是回收相应的标签。LDP协议采用下游分配(Downstream assigned)的方式来分配

10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图表 7-1 多段MS-PW网络参考模型

只有当 MS-PW 所组成的 SS-PW 段均处于可操作状态时,该 MS-PW 才为可操作的。因此,组成 MS-PW 的各 SS-PW 段不能独立工作,不能独自进行信令交互与数据报的转发操作。 SPE 并没有封装层,因此 SPE 对不改变报文的内容。只是根据接收的报文的 PW 标签查表进行标签上的操作,将报文上的 PW 标签由上一个实例的标签转为下一 PW的标签。若切换的两条 SS-PW 段的承载隧道的类型不同,则还需根据隧道类型在隧道封装层上作相应的更新。

7.1 报文封装

对 ATM、帧中继、以太网、低速 TDM 电路和 SONET/SDH 等业务进行仿真。根据数据的特征可以将 PWE3 的载荷分为四种载荷类型:分组、信元、结构化比特流、非结构化比特流。 1. 分组

分组就是通过 AC 传递给 PE 的变长数据单元。一般与数据报边缘的描述及封装格式有关。在 PWE3 业务中,Ethernet、HDLC、FR、ATM AAL5 PDU 就是典型的分组报文。分组报文在进入 PW 时会剥去其传输头部。对分组报文的处理有分片、排序、实时及过滤等。 2. 信元

与分组相比,信元的长度是固定的。信元有两种类型 ATM 的 53 字节信元、DVB 传输的 188 字节的 MPEG 信元。为了减少 PSN PDU 的传输数量,可以将信元进行级联,同时这种级联的形式可以减少因为 PSN PDU 数量太大导致的时延抖动加剧和报文丢失概率。信元载荷通常需要时序及时钟功能的支持。 3. 非结构化比特流

非结构化的比特流为逐比特图,是对比特图进行的捕获、传输,并在 PW 上重放。传统的 TDM 电路数据就是典型的非结构化比特流。该类型的承载通常也需要时序及时钟功能的支持。非结构化仿真(SAToP)模式, 4. 结构化比特流

结构化比特流与非结构化比特流一样,也是对比特图进行捕获、传输并在 PW 上重放,但是,结构化比特流还需要结合比特流的内部结构,当然,时序与时钟功能的支持也是必要的。该类型承载的典型代表就是 SONET/SDH 业务。结构化仿真(CESoPSN)模式。支持基于SDH仿真(CEP)模式。

21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7.2 MS-PW组网实现

按 SPE 实现 PW 路由选择的方式分,多段 PW 组网可以为静态配置方式或动态 PW 路由选择两种方式。

7.2.1静态配置方式多段PW

静态配置方式指的是在 SPE 处由用户手工配置指定两切换的 SS-PW 段。与静态配置方式相比,动态 PW 路由选择则是指在每个 SPE 自动选择下一跳 SS-PW 段,当然,自动 PW 路由的实现要求 SPE 知道网络的拓扑中所有 SPE 及 TPE 的信息,这与传统 IP自动路由的情况非常类似。

静态配置方式的多段 PW 主要有三种:纯静态多段 PW、纯动态多段 PW、动静态混合多段 PW。

1. 纯静态多段 PW

组成 MS-PW 的各成员 SS-PW 段的类型均为静态 PW。每个 SPE 都必须手工配置各条 PW 段的起始及交换信息。在纯静态多段PW中,SPE要实现两条静态PW段的连接,只要在配置SPE时直接指出切换的两条PW就可以了,数据转发面基于PW-ID在标签层面上实现两静态PW间的相互切换,报文的PW标签做SWAP操作。SPE处不涉及控制协议上的处理。 2. 纯动态多段 PW

MS-PW 组成成员的 SS-PW 段的类型都是动态 PW。动态 PW 的建立与维护是通过扩展 LDP 实现的,两端 PE 通过信令的交互保证 PW可用性。动态 PW 的建立与维护是通过扩展 LDP 实现的,两端 PE 通过信令的交互保证 PW可用性。多段 PW 中,要在 SPE 实现两动态 SS-PW 段间的切换,就必须通过 SPE 的消息转载,实现两 TPE 间的信令交互,即 TPE 的信令消息通过 SPE 的转接到达对端 TPE。

信令交互过程:在 MS-PW 创建时,由 TPE1 触发开始 MS-PW的创建,即通过 LDP 会话向 SPE 发送 Request 消息及 Mapping 消息,当然这两个消息可以封装在同一个数据报文中。当 SPE 收到该信令消息报文后,对于 Request 消息更新后直接转发到下一 PW 上;而对于 Mapping 消息,将消息中的 TPE1 的 LDP VC 相关信息在本地保存一份,然后对消息做相应的更新并其下一跳 PW 中转发。TPE2 收到消息后,对于Request 消息,如果 VC 链路可用,收回一个 Mapping 消息;若收到 Mapping 消息,则先对 Mapping 消息进行处理,即在本地保存 TPE1 的 LDP VC 相关信息,再检查 PW 类型、接口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置该 PW 段为可操作状态,并向其所在 PW 段的对端回应一个Mapping 消息;否则就向接收消息的 LDP 会话回复一个 Notification 消息。TPE2 回复的信令消息经 SPE 更新、中转后转发过 TPE1,若消息为 Mapping 消息,则 SPE 也是先保存TPE2 的 LDP VC 信息,然后进行参数的匹配,匹配成功则置两 SS-PW 段为可操作状态。当TPE1 收到 Mapping 消息后也是进行同样的操作,置 PW 段为可操作状态,此时 SPE 与两TPE 端的 PW 均为可操作状态。若收到的为 Notification 消息,则开始标签的回收过程,即发送 Withdraw 消息并等待对端回应 Release 消息。 3. 动静态混合多段 PW

MS-PW 的成员 SS-PW 段中既有静态 PW,也有动态 PW。

信令交互过程:当 TPE2 链路可用时,向 SPE 发送一个 Request 消息及Mapping 消息。当 SPE 收到信令消息后,查看作为该 动态 PW 的 AC 链路是否可用,即检查静态 PW 段

22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若可用则向 TPE2 回一个 Mapping 消息,当然,该Mapping 消息的接口相关的参数为静态 PW 链路接口相关参数。对于 Mapping 消息,SPE先将 TPE2 的 LDP VC 相关的信息保留在本地,然后检查 SPE 与 TPE2 两端的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置 PW 为可操作状态,否则向 TPE2 回一个参数不匹配的 Notification 消息。TPE2 收到 SPE 回应的 Mapping 消息后,进行 Mapping 消息的处理,将 PW 置为可操作状态。PW 拆除时,SPE 与 TPE2 均可以发送标签 Withdraw 消息并等待对端应答的 Release消息。

7.2.2动态PW路由方式多段PW

动态路由方式多段 PW是指组网过程中每个 SPE 自动选择下一跳 PW 的 SPE。信令交互过程:当 源端 TPE(S-TPE)接入链路可用时,发送标签映射消息开始多段 PW 的创建。当 SPE 收到一个映射消息后,根据映射消息的 FEC 的TAII 检查本地是否存在一个相同的 AII,若存在则说明该 SPE 为 TPE;若不存在,则再根据 TAII 查找其 PW 路由表,看是否存在相应的表项指明到达 TAII 的下一跳 PE,则为下一跳 PE 申请标签并向下一跳发送标签映射消息开始下一条 PW 段的创建;如果不存在到达TAII 的相关信息,即 TAII 不可达,说明两 TPE 间的 MS-PW 创建失败,则向映射消息发送端回应一个标签释放消息,消息中携带“AII 不可达”信息。当目的端 TPE(T-TPE)收到一个映射消息后,先在本地保存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映射消息的处理过程。且若其链路可用,回应一个标签映射消息。当一个 TPE 链路不可用时,该 TPE 应发送一个标签收回消息,开始多段 PW 的拆除工作。SPE 所进行的工作就是 PW 路由选择,并根据情况形成相应的信令消息,当然中间参插着标签的申请与释放。

7.3多段伪线环路检测

在多段 PW 中,两 TPE 间的 SPE 的个数可以有多个。在组网过程中,构成 MS-PW 的 PW段中可能有环路的出现,这主要出现在纯动态多段 PW 中。为保证 PWE3 服务的正常进行,多段 PW 需提供环路检测机制。

多段 PW体系可以引用 Path-Vector 环路检测机制的相应原理:标签映射消息每经过一个 SPE,就将该 SPE 的 LSR-ID 加到映射消息中。当一个 SPE 收到一个标签映射消息后,先检查映射消息中是否存在其 LSR-ID,若存在则说明环路的发生;若不存在,则在中继转发消息时,将其 LSR-ID 添加至映射消息的 SPE 的 LSR-ID 列表中一起转发。 1. Path-Vector 机制 在 Path-Vector 机制中,标签映射消息及标签请求消息维护了一个消息所经过的路径向量表,当该消息经过一个 LSR,就将该 LSR 的 LSR-ID 添加到消息。当一个 LSR 收到一个带 Path-Vector 消息的标签映射或标签请求消息后,先标签该消息中是否存在自己的 LSR-ID,若存在则检测到环路的发生;若不存在其 LSR-ID,,则先将其 LSR-ID 添加到该消息中,然后再将这个消息转发去。且该机制还提供了一个最长路径向量长度:当消息中的路径向量长度超过系统预设的值时,则说明检测到环路的发生。 2. Hop-Count 机制

在 Hop-Count 机制中,标签映射及请求消息为消息维护了一个路径路数值,该消息在发送起始端将 Hop-Count 值置为 1,然后消息每经过一个 LSR 就将 Hop-Count 的值加1。当 Hop-Count 的值超过系统预设的最大值时,则说明检测到环路的发生。

23

MPLS L2VPN介绍及方案设计

当检测到环路时,LSR 必须向消息的发送端回应一个带环路检测状态位的通知消息,并丢弃这个消息。

7.4 VCCV-PING

VCCV-PING是一种手工检测虚电路连接状态的工具,就像ICMP-PING和LSP-PING一样,它是通过扩展LSP-PING实现的。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8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