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08 19: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已成为国家非常重要的税源之一。但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推广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新的形势与问题亟需进行相关的探讨。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相关理论然后进一步针对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所得税会计 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税前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所得税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财务会计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为核算对象以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结果会计核算遵循会计准则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等。税收处理遵循所得税法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额。2007年实施了新准则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核心就是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建立了“资产负债 “观的思维方式使得我国所得税会计体系真正建立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费用列支渠道不正确 部分企业不遵循相关性和配比性原则有意无意地混淆不同费用的范围及税前、税后列支顺序。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混

淆不同成本、费用的范围。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以及各项费用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但有些企业人为将成本、费用项目相混淆。如有的企业将技术开发费用全部打人政策性亏损的产品成本有的企业将业务费、广告费列人产品成本有的企业将销售折扣归人销售费用作为给分销或零售商的销售佣金有的企业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相混淆对销售办事处的租金及折旧支出计人管理费用等。二是混淆了税前税后列支顺序。有的企业将在建工程资本化的贷款利息支出记人管理费用或者财务费用将购人固定资产列人费用或者将固定资产分解开票记人费用资产损失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直接记人营业外支出补贴收人不并人计税所得额直接记人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未经税务机关批准在税前列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等三项费用发生大宗装修、装满费用以及待摊费用不报税务机关批准就摊销还有的企业将税务稽查审增的所得额属于时间性差异部分只补税不调账造成明征暗退等等。 二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忽视必要的账务处理 许多企业在税务机关汇算清缴所得税后往往忽视对有关账务处理的调整工作。如果企业在清缴后不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账务调整势必会给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带来不良后果。如企业将不应记人成本费用的支出多计或少计或用其他方式人为地虚列利润等就会增加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利润。而已作纳税处理的已税利润在以后年度又很容易出现连续征税等情况使企业

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再如多提的短期借款利息下年度如冲减财务费用也会增加利润造成所得税重复计征还会使企业财务状况和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户籍管理漏洞较大。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上漏征漏管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要的原因在于税务、工商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国税、地税协作机制不够健全。 四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标准。 会计与财务及税务等法规搅在一起的现象至今还没有重点改观如在企业有关财务法规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业务招待的开支标准利润分配程序中的“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等其实不是会计问题而是税法应规范的问题。 五纳税核算比较混乱。 由于纳税人对所得税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掌握不够准确尤其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规定、扣除依据、扣除比率等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比较混乱。在对纳税申报的审核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稽核手段和稽核方法没有建立起能够和增值税管理相提并论的稽核机制。 六企业所得税账务核算的监管有待加强。 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政策实行后新办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由国税机关负责。该政策实施后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的所得税核算紊乱存在收入核算不规范存货的核算随意性较大虚列费用增加成本设账外账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所得税流失特别严重所以所得税账务核算的监管有待加强。 二、

完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举措 一 按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为所列支费用 企业应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凡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支付的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在费用列支过程中规范支出渠道如遇会计与税法口 径不同会计核算按会计制度规定执行期末应按《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二按财政部规定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如会计政策变更应考虑所得税因素后计算累积影响数并调整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本期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考虑所得税汇算清交前和汇算清交后的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查补退的企业所得税应考虑其补退原因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等。对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应尽可能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更能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的运用也更符合企业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小型企业都是一些在本行中规模较小、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一般不能左右市场形不成垄断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为简化起见可用应付税款法。正因如此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这既符合我国渐进式会计改革也更符合目前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

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核算方式的应用 新的所得税准则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完全取代了旧制度下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等三种核算方式这一核算方法的采用大大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以企业财会人员应该着重加 强这一核算方式的应用。一方面企业应该以适用的税法为基础条件准确界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计算确认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特殊情况的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去确认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差异。 四强化新所得税准则实施中的监督监管工作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有严格的监督管理环境不然在实施中很容易出现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等问题。所以监督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更新相应的监管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总之要在保证财务人员充分形式会计权利的同时确保准则执行的法制性。 五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不一致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折旧费用、工资及三项费用支出、投资收益、试营收入、利息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国拨补贴、亏损弥补、减免税收入等核算起来工作量很大。由于现在部分企业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税务专管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部分企业的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p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