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2010大纲

更新时间:2024-05-30 18: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与实务

前 言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 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 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 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 号)文件的要求,我市档案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3个层次的涵义为:这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 客观题和主观题。

《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年一月

- 1 -

档案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 档案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 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

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

一、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答: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简说成: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还可以表述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简说成:原始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形成条件

答:档案是由文书转化而来的。转化条件有三: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所谓办理完毕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不能理解为一切文件都要把文件中所说的事情全部办完,才算办理完毕。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2、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 2 -

(三)档案的形式

答:档案信息的记住方式很多,载体也多种多样。1、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有甲骨、金石、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2、表达方式基本有三种:文字、图像、声音。3、从记录方法来看,有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4、从文件名称上看,古代有诏、诰、题本、奏折、牌等,近代有令、布告、咨、呈。现代有计划、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等。5、从类型上说,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四)档案的本质属性

答: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三性\的统一,\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现有档案的定义是\‘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理论支持。强调\三性\同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有利于分清档案与文件、图书、文物的区别。

二、档案的种类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 三、档案的价值

答:价值性即是有用性。包括以下(一)、(二)

(一)凭证价值——从档案的基本属性和档案的内容、形式特征看,档案是真实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

(二)情报价值(参考价值)——从档案的信息储备和所反映的内容看,档案信息可供各项工作借鉴、参考。

(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答:从总体上说,档案在反映历史活的客观过程方是真实的。在反映

- 3 -

史实内容方面也较其他资料可靠。从具体的档案材料来说,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有些档案所记述的内容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与历史事实,有的甚至是歪曲和诬陷。但是,档案是历史上形成的,即使内容不够真实,它还是表达了当事人的意图,留下了当事人行为的痕迹,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就此而言,档案仍不失为真实的历史记录,仍然是有用的。档案是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利用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要辩证地看待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又不能因为某些档案内容不真实或有问题,就把档案销毁掉,也不能认为档案内容有错误,就用现实的观点去加以?改造?。对内容有问题的档案,必要时应以卷内备考表或其他形式另外加以说明。总之,档案形成的真实性,并不等于档案在反映社会史实真相上的真实性。档案的可靠性,就是要从档案形成的真实性与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的相互关系中去考察。

(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答: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档案从主要为政治斗争服务逐步转向主要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服务,由主要为统治者少数人服务而转向为全体人民服务,档案价值的社会性日益增长。档案工作也逐步由?国家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

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时间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双向影响规律。档案价值同时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档案价值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大体上呈现出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价值呈上升趋势,档案价值呈现出递增性的规律,档案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实现其价值;一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价值呈下降趋势,档案价值呈现出递减性的规律,档案价值实现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从本质上看,档案价值的递增和递减是统一的、不矛盾的,正是这种价值递增和递减才真正反映了档案价值的运动规律。

- 4 -

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档案价值的实现,受到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综合起来,影响档案价值实现的环境主要有:第一,社会政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和战争等环境。第二,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第三,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民族历史传统、社会文明程度等。第四,档案工作内部环境。包括档案管理水平、档案学理论研究水平、档案工作者素质等。

四、档案的作用

答:1、档案的第一外脑作用是档案效力之本,档案是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忆载体。是人们第二信息原储大脑,它存储和记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面貌,具有本源性。

2、档案是创新思维的可靠知识平台。智力引擎作用是档案的动力之源,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智力支持,需要创新思维等,能提供这种支持动力的载体有很多,如传媒,情报等,便是档案智力引擎作用才具可靠性。这是由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3、档案的自信传承作用,是信息资源的权威传承媒介,是档案工作活力之脉。因为档案中的信息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当时,具有信息的记录的同步性和原始性,所以才能?传承?,传承的信息才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档案作用的发挥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总的说来,档案非常重要,在社会实践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档案工作概述 熟悉:档案工作机构,档案工作的性质 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3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