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总结背景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03 08:4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篇:“互联网 ”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探讨

1 引言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快,开启了”互联网+”的时代。国企党建工作是党对国有经济领导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我国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为国企党建工作开辟了新视角、提供了新平台,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的深度和内涵,使国企党建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和企业的发展的需要,是国企基层党建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的现状

2.1 时代性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最早开始是应用于商业领域,国企党建工作引入互联网技术最初表现为党建工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等工作形式,逐渐告别以往”纯手工”时代、进入无纸化阶段。随着2000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党建网”(现为”北京组工”网站)以及2010年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开通,互联网网站、移动手机业务等新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很多大型国企也逐步开通自己的网站,进入到国企党建网络化时代;如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迅猛发展,全面影响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国企党建工作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建立和利用党建网站进行宣传,到利用微博、QQ群等载体的深度运用,发展到现在移动手机客户端、IPAD、笔记本电脑的广泛使用,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载体的全新上线,”互联网+”赋予了国企党建工作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国企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一起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我建设的过程。互联网新载体为国企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促进国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2 互动性强打造国企党组织与职工群众间的沟通桥梁

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谈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时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就是瞎说一顿。”以往党建工作载体有限,国企开展党建工作都是利用传统载体,召开会议上党课、读读文件、编写张贴简报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方法”的理论,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类载体。而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形式丰富多样的载体,网站、论坛、各类手机APP、微博、微信、QQ群、微信群等,方便快捷的传达使人们不再仅仅是党建工作呆板被动的受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如2016年2月开始的全体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简称”两学一做”),国企在”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中便利用互联网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如能够让普通党员通过视频的形式开展”微党课”讲授等,大大增强了普通党员主动参与到国企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的积极性。

2.3 灵活度高促进党建方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

在建党95周年之际,百度推出了”智慧党建”平台,称之为”覆盖党务管理和党员服务全场景”的移动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平台”共产党员”在微信手机公众号里设置了”两学一做”学习班、”建党95周年”学习班等专栏,进行知识微党课讲座;”支部生活”通过自制的卡通人物形象每天开展一次党章知识学习视频教学。这些党建形式活泼、生动,改变了以往党课知识传播的单一方式。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些多样化形式的教学材料,促进党建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富有时代特点。

2.4 参与性强有利于党组织进行自我完善

国有企业在利用和创建各类”新媒体”作为党建工作平台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亮出身份、亮出任务、亮出成绩的过程。党建工作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各种载体公开出来,便能够主动或者不自觉地便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一方面能够促进国企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无形中也能够促进不同企业、不同层级党建工作者之间进行互相考核评比。如有的国有企业在内部OA网络上建立的”两学一做”工作专栏,下属分子企业互相之间能够学习、参考,营造出党建工作的”正向激励”工作机制,形成基层党建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 ”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国企党建工作者的”互联网+”意识还需增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依赖传统形式或党建活动平台上。受传统老旧观念的影响,在有些人眼中认为党建工作、党群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等同于传达上级下发的文件、组织气氛凝重的党课或者是开展一些模棱两可的选树先进典型活动等。有的国企基层党建干部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和自我增强意识,满足于现状,工作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明显。还有的人认为所谓”互联网+”就是喊个时代口号,树立网上的”形象工程”,或者仅仅为了应付上级相关要求。更有一些党建工作认为党的信息不能公开,不敢或者也不愿意承担党务公开之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3.2 国企党建工作者素质和技能有待提高

同时,”互联网+”时代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很多新载体、新工具,但是一些国企党建工作者不会用,也不主动学习,党建工作大都还是固定动作、老旧形式,不能适应时代新的发展要求。而在国企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党建工作者”自束手脚”,不敢也不善于开动脑筋针对企业中心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或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仅仅是开展一些常规活动,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乏时代感,更不能谈及能够有亮点和有所创新。

3.3 国企党建工作的工作形式和内容有待创新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为打造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党建网络一体化建设、打破党建网站各自为政、各自设计、各自运行的局面提供可能,不同企业的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之间可尝试学习借鉴经验,和资源共享,为开发更多党建工作创新方式提供便利。在此意义上看,现在有的国企党组织认为,只要党建工作中使用了互联网就可以称为”互联网+党建”,这种认识是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没有触及互联网对于社会变化带来改变的实质。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和企业对外宣传的APP,但仅仅局限于复制粘贴简报内容,缺乏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创新意识。

3.4 企业职工的思想变化对国企党建工作带来考验

国企党建工作为企业中心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而”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受各类信息的影响,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各类思潮;同时信息传达的快捷便利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企业中心工作进展。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的改革思路、发展方略、经营效益等信息更易被员工所掌握,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加薪、待遇等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员工之间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舆论场,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成为摆在国企党建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4 ”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4.1 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党建工作实效

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国企党建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党建工作的”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要求党建工作者的各项工作要紧随企业中心任务发展步伐,要善于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式和敢于创新新方法,强调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互动交流,要在实践中不断革新自我,不仅要促进党建工作质量的提高,更能够反作用于企业经济建设工作,更要确保国企党建工作在打造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思想战线和坚强思想堡垒上发挥实效。树立”互联网+”思维要拓宽时代视野和激活党群互动的巨大能量,在党员发展、主题活动开展、党员教育、职工宣传等各个方面创新理念、方法、模式,实现平面向立体、由静态向动态、由单一向多维转变,促进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2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者的技能和水平

为有效地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的新兴传播工具和宣传工作载体,国企党建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互联网的特点,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要掌握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化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网络时代事项应急能力和有效应对水平;要善于利用各类工具和载体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国企党建工作者要增强工作时代感,改变以往唯”灌输论”的工作方式,避免简单下发文件、传达通知的”命令式”的粗暴工作模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新兴的新媒体传播和宣传平台不断涌现,新媒体交互性、及时性、传播性更强,党建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和利用新兴传媒的作用,以更加开放共享的心态、更加灵活机动的方式来传递党建内容蕴含的正能量,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第三,面对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带来的网络舆论挑战,国企基层党建工作者尤其要增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政治敏感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帮助企业建立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和技巧。

4.3 创新国企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国企党建工作内容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要求国企党建工作者善于创新形式和方法,实现国企党建工作的个性化、互动化和社交化。党建工作个性化方面指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党员群众、不同发展领域的党员开展上党课、开展主题活动等。尤其在当今时代,党员流动性强,如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不同内容开展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以及发展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党员进行时事信息教育;对退休党员进行及时管理。如今很多国企开始使用的”党建一体化办公平台”、”离退休党员管理平台”等就代表了差异化管理的趋势。互动化方面指党建工作者能够主动、积极地贴近群众,如有的党组织实行的”情景式互动”、党员群众”网格化”管理等,确保党建工作有实效、入脑入心;社交化方面则指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功能,脱离时间、空间限制,能够通过”党建信息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联网+党建工作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党建云平台”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国企基层党组织、党员之间开展灵活机动的交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等,用社交方式提高党组织的建设水平,促进党员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4.4 促进国企党组织增强自我完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互联网+”时代要继续发挥好这个”生命线”的引导、保证和服务功能,新形势下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如习近平主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以及持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今网络反腐成为社会上的突出亮点,网络监督发挥了极其明显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国企党建工作者主动利用互联网工具,尤其是通过各类新媒体开展党务公开,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监督,如在企业微信公众号、企业订阅号等新载体上设计职工互动交流区,建立积极向上、高效畅通的党建网络诉求与沟通机制,通过及时反馈诉求、沟通信息、广泛宣传,既能够及时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澄清错误思想、传达红色正能量,又能够打造风清气正的职工队伍,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企业中心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时代性、互动性更强,灵活度、参与性更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还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国企党建工作者首先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运用互联网工具的技术和能力,创新思维方式和丰富党建内容,促进国企党组织自我完善,促进国企党建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第2篇:【党建总结】党建工作总结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党建总结汇编】9篇党建工作总结汇编

例1: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党的建设质量体现在坚定维护核心上 二、勇于解放思想,把党的建设质量体现在增强发展动能上 三、健全“三项机制”,把党的建设质量体现在激励担当作为上

四、夯实基层基础,把党的建设质量体现在建强战斗堡垒上 五、严格正风肃纪,把党的建设质量体现在净化政治生态上

例2:

一、加强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政治建设,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 三、加强精益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

四、筑牢党群桥梁,彰显企业文化与群团工作活力 五、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洁和反腐倡廉工作

例3: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

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例4: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一是抓学习、讲政治,筑牢“四个意识”思想根基

二是抓基层、打基础,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三是抓特色、出亮点,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四是抓班子、带队伍,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五是抓纪律、转作风,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例5:

一、聚焦“高标”,推进活动阵地整体提升

二、聚焦“核心”,推进支部功能整体提升

三、聚焦“常态”,推进载体效果整体提升 四、聚焦“活力”,推进党员素质整体提升 五、聚焦“品牌”,推进党建水平整体提升

例6:

一、加强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政治建设,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

三、加强精益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

四、筑牢党群桥梁,彰显企业文化与群团工作活力

五、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洁和反腐倡廉工作

例7: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二、严肃党内生活,丰富组织形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教育常态长效

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严抓意识形态管控,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典型选树力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五、主动担当负责,服务中心工作,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例8:

一、抓好党员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抓好宣传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四、抓好党风建设和群团组织工作,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

五、抓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例9:

一、以组织建设为基,高质量夯筑政治引领基石

一是办好主题教育,街道上下进一步形成忠诚担当氛围。 二是组织换届“回头看”,基层铁军进一步提升战斗力。 三是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基层堡垒进一步建强组织力。 一、以队伍建设为主,高质量引聚基层治理人才 一是加快干部队伍培养力度。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二是四维纪实干部工作表现。 三是全面激励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以双整工作为抓手,高质量打造区域党建精品 一是红色领航,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二是党建引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三是探索前进,打造两新党建基地。

第3篇: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

高校党建科学化的背景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新思考以及高校党建工作自身不足新反思等方面对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背景;高等教育;党建工作;大学制度

1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条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这个主题。根据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迫切要求高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而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把握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期,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二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三是应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挑战,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为了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强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 ,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关于完善高校的领导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但这一领导体制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认识模糊,理解片面,缺乏实施细则等,新修订的《条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完善:一是强调了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明确了高校党委的工作机制,提出高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三是充实了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详细列举了高校党委八个方面的主要职责,使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实现途径更加明确、落实措施更加具体。

二、关于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办学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院(系)一级教学科研单位不仅规模大幅增长而且功能也大大加强,如何进一步明晰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修订的《条例》从两个方面完善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一是正式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二是明确列举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六个方面的主要职责,扩充了职责范围,也为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关于健全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新修订的《条例》从三个层面对基层党组织的设臵做出了调整和完善:一是在学校层面,明确规定高校党委每届的任期为5年,从而统一了高校党委的任期,与行政班子的任期相一致;二是在院(系)层面,分别规定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设立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直属支部委员会,从而明确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设立标准;三是在党支部层面,按照既符合实际、又详细具体的原则设臵党支部,从而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

四、关于加强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为了加强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专门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独立成章,就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机构设臵、工作体制、主要职责等做出新的规定:一是要求高校党的纪律检察委员会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必要工作人员;二是明确了纪律检察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三是进一步充实了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增加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

五、关于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针对高校党员队伍情况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条例》对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从原来的强调教育管理到强调服务关心。一是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二是完善了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具体措施,突出强调了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任务,丰富完善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内容;三是增加了健全党员服务体系的内容,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明确了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具体内容;四是进一步突出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五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六、关于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条例》专门将原来的第五章“干部工作”拓展为“干部和人才工作”,并充实了相关规定:一是在高校党委主要职责的规定中,增加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二是明确了高校开展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三是明确了高校开展人才工作的方法。

七、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一是明确了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旗臶鲜明地提出了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二是明确了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并增写了“认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等内容;三是充实完善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明确提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措施,对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比例、措施体系、保障机制等,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从以上《条例》对党建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可以看出,认真贯彻《条例》,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党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是教育从集中的精英教育向普遍性的大众教育过渡的一个中间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现代化的急速发展促使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步伐,面临这种社会现状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便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也正因此,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也是在此种背景下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

一、缩小受社会文化水平差异.二、提升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但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许多需要注意问题:招生制度、大学生就业方面以及教学资金投入和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的快速发展。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学术组织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学院制改革、科研机构重组,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变革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内部结构的优化、社会功能的强化,促进教学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这种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强化了高校的功能,促进了高校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仍将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要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适应。每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基础、优势与特色各不相同,学术组织功能定位也千差万别,在学术组织的建设上要防止盲目追赶潮流的做法。对同一所院校,由于各学科发展不平衡,有的学院按二级学科设臵,有的学院则按一级学科乃至学科门类设臵,有的学院以教学为主,有的学院教学科研并重或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在校内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建设上也不能搞“一刀切”。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学校的发展定位,促进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二、高校学术组织变革和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推动了内部结构的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臵,结构的变革需要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三、要重视组织理论的研究,促进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对高校的功能、地位产生深刻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站在时代的潮头,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就必须重视组织结构的变革。加强组织理论研究,促进学术的变革与发展,提高学校功能的整合性和协同性,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另一种新形势即是流动党员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和规模在成倍地扩大,已经成为当前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党员人才队伍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如何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保持他们的先进性,也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流动党员主要是指大学生已经毕业走向社会,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关系继续保留在原就读学校党组织,接受原学校党组织管理,却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大学生党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随机择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学生流动党员也就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在许多毕业生将档案委托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接受委托管理的人才交流中心对毕业生党员情况不熟悉,对其教育与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况。严格地说,这部分毕业生党员也应该纳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范围。毕业生党员已经离开学校,高校党组织对其控制和约束的力量与手段已经非常薄弱,加上地域的限制和隔离,由此而引发的教育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不容忽视。根据新的形势,找出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方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的背景之一。

3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新思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制度的改革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社会的健康和高效快速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大学的外部制度安排,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二是指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大学的组织结构、权力体系和运行机制等。而现代大学制度是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大学制度而言,它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构建起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法制化要求相适应的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的系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现行发展模式改革的需要,是提升中国大学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大学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应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党委领导是核心”。正确认识、把握和实现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党委对高校,不仅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而且是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上的领导,突出表现为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二、“校长负责是关键”。校长负责是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不只是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实际上也是党委决策的主要成员之一。党委的“职责”和校长的“职权”,体现了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内涵。因此,“校长负责是关键”,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三、“教授治学是根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架构就在于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校长负责的关键作用和教授治学的根本要求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构成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能否达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臵是大学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教授治学”是提高大学治理结构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教授是教师中最重要的学术群体,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优势,其中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其管理中的优势。教授熟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着深刻的、深邃的理解,这是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基础。在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只有发挥教授的优势,依靠教授治学,才能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合力,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规律办事,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治理结构的水平和质量。

四、“民主管理与党建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高校稳步的建设,同时以党建为基础和框架,进行高校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党建的生命力。为党建注入新的血液。使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

4高校党建工作自身不足的新反思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跨世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吸收优秀青年大学生入党,不仅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而且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培养党的后备力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不断扩招, 在严把质量关上出现裂缝, 随着党员数量增加的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党员管理和教育制度方面的弊端。对党员的培养和教育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因此, 在高校内出现的这些问题给我们这些高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4.1 内容陈旧

不少高校在对新党员的教育中,只是按照以前的选拔方式和教育模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学习内容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血液,造成了党员同志在党内学习的懒惰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教育与实际发展严重脱节,造成党员素质的降低。

4.2 高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研究指导不够

各高校基层党建中,关注的焦点是系(学院)党组织建设,而大多数党委对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指导。首先,实际工作中党支部工作负责人都埋头于教学,专心于学生教育管理、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党员等工作淡化了。其次,学校在干部使用上,往往把威望高、能力强的辅导员放在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主任上,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刚留校的辅导员,在干部提拔上,也很少是从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提拔干部,这在政治上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在实践上影响了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再次,从管理激励的角度,基层党支部的责权利并没有很好地统一,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要求高,奉献成份多,政治责任大,但缺少得力的政策措施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进行激励和支持,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精力不足,学生基层党建缺乏活力。

4.3 队伍不稳

高校学生党支部缺少专业、精干的学生党支部书记。高校从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大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绝大部分是学生辅导员,他们一方面要担负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忙于学生党员的监督服务管理工作。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投放在学生日常管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学生党支部书记大部分由学生辅导员兼任,由于学生辅导员的流动性大,造成学生党支部书记更换频率高,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连续性;大多数做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是刚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他们的党支部工作经验缺乏,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培训,再加上自身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有的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都很难完全深刻领会,还不能结合党员的实际,从深层次给学生党员讲清楚,这势必影响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质量。另外,学生党支部流动性大、存在的时间短,导致对学生党员难以形成定期的、长期的学习与教育。这是指学生在大学生活四年,即使是最早一批发展的到毕业也只有短暂的一年时间留在校园,而且在毕业时,还会有一些是预备党员、一些是入党积极分子,一个党支部最多只能存在两年时间就开始更新换代。因此,这样频繁的变动导致党支部难以对学生党员进行定期的教育。

因此,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党建工作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

[2] 唐振字、张艳娟.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9(2),126-128.[3] 孟祥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5.[4] 郑舒翔.高校学生党建的现状与建议.科技文化,2010,4,19-45.[5] 李奕萱.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创新智慧,5-6. [6] 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教改革与发展.2011,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er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