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2)

更新时间:2023-10-28 11: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表述,(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2、一位新入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 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3、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4、( )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模仿游戏

C.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宗教仪式

5、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6、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强调(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因素?( ) A.环境 B.智力 C.个性 D.性格

8、一个小女孩听爸爸说这次出国回来要给她买电动火车,于是,她到幼儿园对小伙伴说: “我爸爸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这是小孩( )的表现。

A.记忆 B.知觉 C.想象 D.撒谎

9、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0、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二、简答题

11、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简要叙述幼儿游戏的功能。 三、论述题

13、试述我国三位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

14、在某园的一堂主题为《跳跃》的体育公开课上,小(2)班的王老师为了把课开好,想了不少办法。整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紧张、活泼的游戏氛围中进行,既有集体的游戏,如青蛙妈妈(由教师扮演)带领小青蛙(由幼儿扮演)一起练习本领(随着音乐做蛙跳动作),也有分散游戏,如组织幼儿玩民间《隔房子》(在地上划上方格,幼儿在其中蹦跳)等。课后,观摩的老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嘴里直叫:“哎呀,真好玩,可就是累死我了。”

请指出这节公开课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15、全托幼儿园小亮误把一金属物吞入腹中后,他随即告诉了保育员许阿姨。许阿姨观察了小亮几天没发现异常,就把这事忘了。10个月后,家长发现小亮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就带他到医院看病。经检查,医生发现小亮右下腹腔内有一针状金属异物,导致腰部的肌肉肿大,影响了孩子的正常行走。所幸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请你就此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五、活动设计题

16、为幼儿园中班设计一个“使声音变大”的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2014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2)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儿童开始能自觉地辨别他人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说明儿童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幼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儿语音意识形成主要表现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和能意识到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能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是幼儿词汇发展的表现。

2.【答案】A。解析:小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与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3.【答案】C。解析:《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注,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4.【答案】C。解析:在氏族社会中,知识、技能是采用“老少相随,以老教小”的方式进行传递的,这种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 教育的形态。

5.【答案】C。解析:略。

6.【答案】A。解析: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幼教界逐步认识到“整合”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意义,给幼儿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了国际国

内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强调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反映了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观念。

7.【答案】D。解析: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因素包括:(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创造性与智力的关

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3)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8.【答案】C。解析:幼儿的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这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的表现,是幼儿想 象的特点之一。

9.【答案】B。解析: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

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 背后言行不一。

10.【答案】D。解析:气质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是出生后表现出来的差异。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器有关; (2)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有关; (3)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 12.【答案要点】

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

发展;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性格的有效手段;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1)陶行知: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①“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

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又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的

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2)张雪门: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理论的代表人。注重课程研究,逐步形成了“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一份宝贵

遗产。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①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系统,反而不能引起儿童的反应; ②编制课程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需求; ③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张雪门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采取单元教学。

(3)陈鹤琴:“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幼教之父”, 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现代中国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陈鹤琴还提出了活教育的课程观论。他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知识,但并不摒弃书本。“活教育”

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儿童健康活动、

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即“整个教学法”,又称为单元教学。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

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做”。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 (1)不足之处:

运动密度太大,表现在绝大多数孩子满头大汗,许多孩子直叫“累死了”。 (2)基本理由:

①违背了儿童运动量应以中等强度为最佳选择的原则。材料中王老师安排了多个游戏,都是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连续的游戏和锻炼导致儿童的 运动量过大,课后满头大汗并直呼“累死了”。

②违背了动静交替、强弱交替的原则。材料中王老师整堂课始终在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没有让幼儿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不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 实践中使幼儿动静结合的要求。 15.【答案】

(1)材料中的许阿姨违背了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没有做好保育工作。

作为一名保育人员,许阿姨没有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缺乏安全意识、保育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没有尽到保育员的工作职责,确保

幼儿安全。小亮在误食了金属物后马上告诉了保育员许阿姨,但许阿姨观察几天后没发现异常就把这事忘了。事件发生之后她虽然有这种观察意

识,但没有及时通知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误食金属物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这说明她缺乏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认识,没有能够重视孩子的人身安全, 缺乏保育意识。

(2)教师应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和家长密切配合。材料中的保育员教师没有及时对小

亮进行安全教育,也没有及时通知家长,共同观察小亮的情况,这是该教师安全教育做的不到位的表现。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自主探究和游戏活动后,能够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重难点:

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使幼儿了解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能够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 活动准备:

幼儿2~4 人一组,每组钟表1 个(嘀嗒声明显的钟表)、方纸筒4 个、带盖的铁盒1 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提问: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2)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

二、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一,并填写观察记录、谈谈自己的发现。

1.根据讨论结果,幼儿试一试: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2.幼儿尝试后填写观察记录,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

三、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二,并填写观察记录、谈谈自己的发现。

1.教师提出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2.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3.幼儿进行尝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4.幼儿尝试后填写观察记录,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5.教师小结:

(1)耳朵贴在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更清楚。 四、幼儿进行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尝试:

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讨论得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五、拓展延伸

在科学角里提供大量有关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图片、记录卡及操作材料。

凡标注来源“山东教师考试网(http://www.jsbexam.com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f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