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修改版

更新时间:2023-03-08 08:43:1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注重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入浅出”。 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观、新理念,要使课堂真正有效,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正确到位的解读文本,灵活应变的活用教材,大胆地改革教材,创新教材,我们的教学才不会 偏离方向。只有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攻破我们的教学重、难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数学课堂因解读精辟而变得精彩纷呈。

1.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我们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据,所展现的是知识的逻辑发展的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同时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憾,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照本宣读,甚至被束缚住手脚,势必会造成因教材提供感性材料有限,而使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掌握;或因知识跨度过大,形成空档而造成迁移困难,增大学习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教材。例如,牛献礼老师在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教学中,把这一部分内容划分为这样几个课时:(1)关于年、月、日的科学、历史、文化等知识。牛老师把它称为“仰望星空”。(2)知识点的落实:沟通时间单位间的联系。牛老师把它称为“脚踏实地”。(3)探究“月历表上的数学奥妙”。(4)易错知识点的练习巩固、提高。牛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以核心知识点为主线,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点重新组合,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为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处处为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创造条件。

2.适当调整教材。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做到教前心中有数,教时有的放矢。对不适的材料要灵活调整。例如,“认识余数”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

题“把14本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本?”学生们都知道每人能分3本,师问:“哪另外两本呢?”其中一位同学踊跃回答:“老师,那两本不用分,轮流看就行了”,教学中出现了尴尬。有的老师把例题改成了“把14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颗?”有学生认为每人分3颗,另外2颗每人依次咬一口地分下去。师无语,没有引出“余数”,教学出现了困境。后来,我们把例题改为“

用14根小棒搭房子,每4根小棒搭一间房子,可以搭几间?这样就顺利的出现了余数。可见,适当的调整教材,可以使教学少走弯路。

二、注重数形结合,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而要教会学生思考,实质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而数形结合思想具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具有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接受的特点。将直观图形数量化,转化成数学运算,常会降低难度,并且使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明了。

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教师先与学生们一起玩手指游戏。即出示两个手指,

让学生观察,有几个手指几个间隔?“两个手指一个间隔。”接着出示三个手指,

让学生观察,有几个手指几个间隔?“三个手指两个间隔。”……从而得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手指数=间隔数+1。情境引入后,出示例题:“同学们要在长3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也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解答,并设法验证。汇报时,有些学生是通过画示意图,进行“实地”植树来验证;更多的学生是通过画线段图来说明。大家均验证出: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植树的总棵数=间隔数+1

像这样,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能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地理解算理。还有如常见的容斥问题:“班上的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有35人参加了美术组,有26人参加了合唱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求班上有多少名同学?”用韦恩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9人是重复了的部分,那么全班的人数就是35+26-9=42(人)。

“数学结合思想方法”有意识的渗透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图形,把抽象内容视觉化、具体化、形象化,化深奥为浅显,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三、注重学生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能问”,而且还得教学生“会问”,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问题提的很有思考的价值。教师对问题提的好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并抓住疑点,让大家进行辨析,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求知欲望高,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对此问题印象深刻,而且提问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后,要给提问者和其他同学建立这样一种导向:我们不仅要“敢问”,而且要“善问”,要力争发现深层次的、独特的问题。要请这位学生比较详细地叙述自己的思维

过程(如教师可以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样做,一是可以帮助提问者梳理自己的思路,使他能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自觉地把握自己的思维,从而巩固与强化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二是有助于其他同学了解“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并且明白“这样想”的道理。对其他同学来说,理解提问者思维程序的过程,也是向同伴学习如何深入思考的过程。此外,因为学生的问题是面向教室里所有“听众”提出的,所以,学生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以“先生”的身份作答,而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思考,阐明他们对此问题的理解。这样,既有助于“生生互动”,又有助于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民主氛围。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l”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长方形纸张。折出它的1/2来,折好后,让同桌的同学比较大小。当学生比出大小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的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纸张的1/2,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师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形纸张再进行比较,得出:每人拿的长方形纸张大小不一,单位“1”就不相等,所以1/2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注重动手操作,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动手,学生学得更有趣;通过动手,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好多操作的机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秒是一个很抽象的时间单位,教师单一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的领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拍手、跺脚、数数来感受1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在10秒内最多能写多少数字,在30秒内背乘法口诀,做口算题,写生字,读课文,跳绳等,让学生在这些操作活动中,真切地感受“秒”这一概念。在学生对“秒”这一概念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估一估从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大约要用多少

秒;猜一猜1秒钟内可以做一些什么事等等。在教学完《量长度》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里的一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同学的袖长、裤长、腰围和身高等。在操作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还有利于解答多解的应用题。复习中同学们遇到这样一个习题:“把一张长18.84厘米,宽为9.42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同学们解答后我巡视了一遍,很不理想,便立即让他们拿出一张纸来卷一卷。同学们意外的发现,有两种卷法,应运有两种解法,便又在后面不了一种解法。虽然结果不一样,但也是正确的。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大脑灵活多了。思维也有所拓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增强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极浓。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能使自身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能把学生以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成主动去探索研究,改变学生的消极被动局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的才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f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