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串联措施

更新时间:2024-04-27 0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串联措施

通风区技术室

审批意见书 措施名称:串联措施 施工队组:外委3组 施工地点:-450管子道通路及管子道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2012年3月22日 审查人员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通风矿长 年 月 日 安全矿长 年 月 日 通风副总 年 月 日 通风区长 年 月 日 技术区长 年 月 日 安全监察 年 月 日 监 测 科 年 月 日 采 煤 区 年 月 日 掘 进 区 年 月 日 开 拓 区 年 月 日 外委公司 年 月 日

说明:外委3组预计施工-450管子道通路及管子道,施工断面为8m2,岩性为全岩,施工长度为217.04m。外委3组施工-450管子道通路及管子道期间其回风串西二采区、东采区-450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串联形式:外委3组工作面回风串入西二采区(K6、202、212、

K8、K1、K7、综一),东采区-450(K2、K2停头、201、K5)区域。

2、串联时间:2012年3月22日-2012年6月30日 3、粉尘浓度低于“2?10”mg/m3要求 一、监控系统

1、 分站、传感器入井前必须保证其允许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且保证

在井上预热24小时。

2、 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3-5米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入风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5% CH4; 断电浓度:≥0.5% CH4

复电浓度:<0.5% CH4。

回风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0.8% CH4;

复电浓度:<0.8% CH4。

断电范围:被串掘进风机处开关、工作面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耙斗、皮带、绞车开关及照明电源,回风巷道

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全部断电。

3、 采面其入风距巷道入口3—5米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及上隅

角、回风巷道10—15米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入风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5% CH4; 断电浓度:≥0.5% CH4

复电浓度:<0.5% CH4。

回风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8% CH4; 断电浓度:≥0.8% CH4;

复电浓度:<0.8% CH4。

断电范围:被串采面皮带道附近开关、工作面机组、溜子、破

碎机、下料道水泵开关、绞车开关、照明电源及西

二采区皮带道开关等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全部断电。

4、 被串火药库、压风硐室、变电所及充电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

甲烷传感器。

进风侧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5% CH4; 断电浓度:≥0.5%

CH4;复电浓度:<0.5% CH4。

断电范围:火药库、压风硐室、变电所、充电硐室及室内照明

电源等全部非本质安型电气设备。

5、 甲烷传感器必须能断该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

源,在安设完监控系统后,监测工必须做断电实验。

6、 每个监测地点,每天监测段队维修人员必须检查自己所负责管

理的区域,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处理不了的必须汇报井上调度,调度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二、瓦斯管理

1、 设专职瓦检员,每班随时进行现场检查瓦斯,工作面、机电设

备每班检查三次,回风CO每班检测二次,不许假检、漏检、脱岗,并按规定三次汇报通风区调度,执行现场密码交接班制度。密码交接箱设在距工作面约85m处,瓦检员除携带光学瓦斯检测仪外,还要佩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等仪器,以便连续检测作业地点有害气体浓度。

2、 工作面放炮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 3、 掘进工作面在风筒对侧挂便携,便携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

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否则不准作业。 4、 发现瓦斯涌出异常或超限时立即停止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切断

电源,撤出人员汇报矿调度。

5、 掘进工作面风机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并且能够自动转换,每

班由安瓦员及相关机电部门检查风机的运行情况和机电设备的完好情况,防止无计划停电、停风、失爆等现象。

6、 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停风区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0.8%和二氧化碳1.5%,且局部通风机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7、 该工作面必须设专职安瓦员,负责随时检查瓦斯,当工作面或

停头瓦斯大于0.8%时,安瓦员必须停止工作面作业、撤出所有人员,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查明原因,汇报调度室,及时进行处理,瓦斯大于或等于1.5%时,监测系统能切断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采取措施处理后,当甲烷浓度小于0.5%时方可继续作业。

8、 准备面按瓦斯工作面管理,安瓦员每小班检查2次瓦斯,上齐

瓦检点、瓦检箱,工作面隅角、机组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确保瓦斯监控系统的报警、断电、监测各项功能稳定可靠,瓦斯电闭锁(每班进行一次检查实验)。 三、防尘设施管理:

1、 掘进工作面及准备面防尘管路必须到位,下料道上齐百米三通

阀门,皮带巷上齐50米三通阀门。

2、 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湿式凿岩、出货洒水、风流净化、放炮喷

雾、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等防尘措施,并由安瓦员监督段队正常使用,否则不允其生产。

3、 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必须有内外喷雾;综采放顶煤支架必须有架

间、放顶喷雾装置。

4、 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

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5、 采面皮带道转载点,溜煤眼上下口及破碎机处,必须安设喷雾、

封闭罩或除尘器等防尘装置。采用自溜运煤时,应向煤体内应进行喷雾洒水。

6、 采取深孔注水的采煤面,回采前,必须全部打齐注水孔,注水

软管与防尘管路必须全部合茬,安装计量表、水压表,放入一定数量的渗透棒,进行提前注水湿润煤体,经矿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7、 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按照规定标准安设隔爆设施,水量必须符合

要求。

8、 防尘工每天检查防尘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防灭火管理:

1、 掘进工作面设置不少于3个沙箱,每个沙箱存沙量不少于0.2m3。

灭火器不少于2台,必须达到正常使用。灭火器必须放置在架子内,消防锹及灭火砂不得移做他用。

2、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及时喷洒阻化济防止煤层氧化出现煤层自燃现象。

3、留设沿空留巷时,码设墙体编制袋内的货为水泥与煤相结合,水泥与煤体积比例为1:5,要求编织袋码设宽度应不小于2.0m,编织袋码砌要纵向与横向搭接严密,袋口压紧,袋内货保证七分满,编织袋码设必须接顶。

4、采煤工作面禁止留顶煤回采,如过构造须留顶煤回采,则必须采取防自然发火措施

5、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严禁把油泼洒在巷道内。用剩的火药、

雷管必须返回火药库,严禁私存或乱扔乱放。

6、放炮时必须使用炮泥、水炮泥。封泥长度不少于炮眼长度的1/3

米,炮眼长度小于0.6米时不许装药放炮。

7、 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根据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

瓦检员、值班段长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情,若火情严重时通知掘进工作面人员全部撤离,并汇报通风区调度、矿调度。

8、 当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在切断电源

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9、 机电设备杜绝失爆,严禁明火产生,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维

护。 五、其它措施

1、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回风10--15米处设置一台甲烷传感器,当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时,由变电所负责切断-450左大巷架线电源及电缆。

2、被串工作面瓦斯超限实,要求停止工作面作业、撤出所有人员,执行对工作面排放瓦斯措施。(1)在排放瓦斯全负压回风口5米处,由监测区安设甲烷传感器,并有专人随时观测甲烷检测仪浓度,保证排放风量与负压风量混合处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发现浓度超限,立即停止排放,只有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继续排放。(2)排放瓦斯前安排专职电工检查瓦斯流经区域的电气设备和电缆完好情况,严禁电气失爆。

(3)所有警戒人员不得擅自离岗,要严禁人员进行警戒区域内,不接到排放完的通知后不得离开。(4)排放结束后,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只有在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完好,排放瓦斯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时,方可指定专人恢复供电。

3、此区域所有通风、监测、防灭火、隔爆、防尘等设施由当班安瓦员检查2次,发现失效或损坏,立即向通风区汇报,通风立即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其正常使用。

4、为了确保矿井电气设备的完好,杜绝失爆的发生,必须坚持管理,在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中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一)使用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禁止非防爆电气设备入井。(二)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要求安装,杜绝安装时出现失爆。(三)检修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产生机械划痕。(四)加强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作好检查督促工作。

5、电钳工:(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2)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不检查瓦斯不准送电。(3)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不准送电。(4)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5)电工在操作时,必须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台上。

6、所有防尘、监测、防灭火设施由当班安瓦员负责监督段队使用如不使用,必须停止其作业。

7、通风区各段队必须每天设专人对所属的设施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完好。

8、如更换队组,按本措施执行。 9、附:监测断电措施。

六、外委3分站、传感器数量、电缆长度:

分站安设位置:-450左翼轨道巷旁 电缆长度:300米 传感器安设数量:

外委3工作面(不大于5m)及距回风口(10-15m)各安设甲烷传感器一台;馈电传感器一台、风筒传感器一台、风机开停传感器两台。

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点范围:

工作面报警浓度:≥ 0.8﹪CH4; 工作面断电浓度:≥ 0.8﹪CH4 工作面复电浓度:< 0.8﹪CH4; 工作面预警值:≥0.5﹪CH4 断点范围:工作面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风报警浓度:≥ 0.8﹪CH4; 回风断电浓度:≥ 0.8﹪CH4; 回风复电浓度:< 0.8﹪CH4; 预警值:≥0.5﹪CH4 断点范围:回风巷道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七、1)被串掘进工作面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点范围:

工作面报警浓度:≥ 0.8﹪CH4; 工作面断电浓度:≥ 0.8﹪CH4 工作面复电浓度:< 0.8﹪CH4; 工作面预警值:≥0.5﹪CH4 回风报警浓度:≥ 0.8﹪CH4; 回风断电浓度:≥ 0.8﹪CH4;

回风复电浓度:< 0.8﹪CH4; 预警值:≥0.5﹪CH4。 (K6)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皮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202)断电范围:工作面扒斗、皮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212)断电范围:工作面扒斗、皮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K8)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K1)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K7)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K2)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皮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201)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皮带、激光、照明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K5)断电范围: 工作面扒斗、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甲烷传感器

1、报警浓度:≥ 0.5﹪CH4; 断电浓度:≥ 0.5﹪CH4;复电浓度:< 0.5﹪CH4。(被串掘进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2、报警浓度:≥ 0.5﹪CH4; 断电浓度:≥ 0.8﹪CH4;复电浓

度:< 0.5﹪CH4。(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被串综一工作面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点范围:

工作面报警浓度:≥0.8﹪CH4; 工作面断电浓度:≥0.8﹪CH4 工作面复电浓度:<0.8﹪CH4; 预警值:≥0.5﹪CH4

断点范围:工作面割煤机、溜子、破碎机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回风报警浓度:≥0.8﹪CH4; 回风断电浓度:≥0.8﹪CH4; 回风复电浓度:<0.8﹪CH4; 预警值:≥0.5﹪CH4

断点范围:回风巷道绞车、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风巷上隅角传感器报警浓度:≥1﹪CH4; 断电浓度:≥1﹪CH4;

预 警 值:≥0.5﹪CH4。

被串综一采煤面入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 0.5﹪CH4; 断电浓度:≥ 0.5﹪CH4;复电浓度:< 0.5﹪CH4。

断电范围:工作面割煤机、溜子、破碎机、皮带、绞车、水泵、照明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八、分站电源、被控开关:

分站取电源开关:-450变电所(综一采煤面)

风机开关电源侧(被串掘进面)

被控开关:高防开关(综一采煤面)、连锁开关(被串掘进面)

九、技术和管理要求: (一)、技术要求:

1、 分站、传感器必须保证在井上预热24小时。

2、 分站、传感器入井前必须保证其允许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3、 分站电源接在上一级电源侧或连锁开关电源侧,分站必须

有辅助接地线,保证接螺丝紧固,不准有松动现象。 4、 甲烷传感器与分站之间距离不准超过1500m,通讯电缆吊挂

动力电缆上方0.1 m。

5、 监测监控的信号电缆必须专用不得与任何通讯、动力等电

缆混用且传输信号所使用的通讯电缆接头必须用接线盒连接。

6、 温度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

7、 每7天必须对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和

停风断电功能准确可靠,每隔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

8、 自动断电后只有CH4浓度达规定时方可人工复电,复电时要

有安瓦员在场,检查无危险后方可复电。 (二)、管理要求:

1、 分站要上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挂牌管理,分站

牌板项目说明清楚全面。

2、 工作面信号电缆必须有足够的备用量。

3、 工作面传感器电缆必须吊挂平直,不准与动力电缆混吊。 4、 定期检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必须定期打防爆,严禁有

失爆现象。

5、 监测设备清洁达标,不允许有灰尘。

6、 甲烷传感器经大于4%CH4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调校或

更换。

7、 掘进工作面前85米传感器及监测线由段队管理,不得擅自

挪动、调试;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开帮前安设的传感器和监测线需掩护好,防止放炮损坏。

准备面前30米传感器及监测线由段队管理,不得擅自挪动、调试;回风巷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传感器;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回采工作面的入风、乏风侧巷道隅角处必须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8、掘进面传感器安设位置

甲 烷:

垂直悬挂在距工作面不大于5米风筒另一侧、距回风口10-15m

处及被串掘进面局部通风机前3-5m处各安设探头,距顶板

不得大

300㎜、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安装维护方便,顶板

完好无淋水处。

馈 电:被控连锁开关的负荷侧安设。

风 筒:距工作面风筒出口30-50米以内处安设。 风机开停:风机开关电源线处安设。 9、综一采煤面传感器安设位置

甲 烷:

回风巷内距工作面(不大于10m)、回风巷上隅角、距回风口(10—15m)及入风巷距巷道入口(10-15m)各安设甲烷传感器一台; 一氧化碳、温度:

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风流距回风口10-15m处,距顶

板不得

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安装维护方便,

顶板完好无淋水处。

十、附:1、通风系统示意图 2、断电系统示意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m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