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采集系统的AD转换器控制电路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16 00:31: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第34卷第2l期2006年11月1日

继电器

RELAY

V01.34No.21

Nov.1,200653

用CPLD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

A/D转换器控制电路设计

李志军,李欣然,石吉银,冷华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高速A/D转换器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cPLD功能,采用VHDL语言及图形化编程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对A/D控制器、多路采样保持器以及前端多片多路复用开关的协调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多达36通道数据的A/D转换,能够大幅度减轻CPu的工作负担,提高执行效率,简化软件编程,实现了硬件上的模块化控制。本文提出的基于cPLD的高速A/D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数据的实时采集。关键词:电力系统;中图分类号:Th仃3

负荷特性数据采集;CPLD;

文献标识码:B

多路复用开关

文章编号:10034897(2006)21JD053旬5

引言

复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LD)为数字系统的

够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各种逻辑器件功能以及简化电路设计等优点,我们将之应用于对多片多路复用开关及A/D转换器的电路接口设计,成功地实现了多达36通道的快速数据采集,大大简化了硬件系统,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充分显示出cPLD对多通道采样系统高效、可靠的时序逻辑控制的独特优势。

设计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它兼有的串并行工作方式和高集成度、高速、高可靠性等明显特点,在超高速领域和实时控制方面应用广泛。同时cPLD与各种处理器的结合给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利用cPLD控制的灵活性很容易对电路进行在线修改,实现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控制,扩展了处理器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CPLD广泛应用于在线监测、抑制脉冲干扰、继电保护以及数据采集等方面¨。J。本文所介绍的A/D转换器的控制系统是作者设计开发的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数据实时采集装置的一部分。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控制系统的前置部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A/D转换∞J,在已有的利用cPLD实现采样控制的系统中,被控制的进行转换的通道数都比较少ll。J,采用一片多路复用开关对通道进行选通即可,不存在多个多路复用开关相互转换协调的问题,其时序控制相对简单,因此采用CPLD控制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十分显著。在诸如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数据实时采集这样的应用场合,采样通道多,需要采用多片多路复用开关的组合并有效、可靠地实现大量通道之间的协调转换,这就必须通过外围电路来组合控制不同的多路复用开关之间的切换。装置研制实践表明,常规的时序逻辑控制方法使硬件结构十分复杂,开发与调试很不方便,尤其是严重影响装置的可靠性等关键性能。鉴于cPLD具有物理结构简单、能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本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前端调理电路采集到的同

步实时的36路信号进行A/D转换的控制。但是,在转换的时候,只能是多个通道依次进行转换,因此,采集到的模拟信号在进行A/D转换之前需要使用采样保持器对其保持一段时间,再由多路复用开关将被保持的模拟信号依次送入A/D控制器中进行转换。所以,本设计不仅要实现对A/D转换器的控制,同时,还要完成多路采样保持器和多片多路复

。剌多路复用开关。lI:尘m1

7I

采样保持嚣

。’刊£&目目Ⅱ*n。I——k7l

擗1厂_

ADS8505

刹多路复用开关03l==土

7l

州厂

图1采样控制系统框图

Fig.1

Fmmeof8anlplingcontrolsystem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继电器

在图1中,CPLD需要完成对三片多路复用开关、多路采样保持器和A/D转换器的控制,同时,根据A/D控制器的工作方式,还要对A/D转换器的

某些端口进行查询。

2系统的组成

2.1

CPLD的选择

cPLD有以下几大优点:编程方式简便、先进,可以方便地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各种逻辑器件的功能;高速——cPLD的时钟延时可以达到ns级,减小了系统的延时误差;高可靠性——几乎将整个控制系统下载于同一芯片中,大大缩小了体积,易于管理

和屏蔽pJ。

cPLD的这些优点很符合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特性数据实时采集装置采样通道多的应用要求。本系

统选用的CPLD是Altera公司的MAx7000系列产

品EPM7128s一84LCC,它是可编程的大规模集成逻辑器件,具有高阻抗性、电可擦除等特点,可用门单

元为2500个,工作电压可以支持+5V或者+3.3

VH’5

o。该芯片有4个固定输入口,用来提供芯片工

作主频、复位、清零等功能;68个通用I/O口,完全

能够满足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要求。

2.2

A/D的控制方式

鉴于12位A/D转换器采样精度不高,16位串行输出A/D转换器与并行总线的接口复杂且传输速度慢,难以满足高速采样要求,所以本系统选用ADs8505。ADS8505是双极性输入,16位并行输出的A/D转换器,采样率最高可以达到250k/s,每次转换的时间只需要4ns旧j。ADs8505的控制是通过对片选信号cs、启动信号R/c以及对状态信号

BUSY的查询来实现的。

在本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多片多路复用转换开关,在进行数据的A/D转换的时候,是采用单A/D还是多A/D工作就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过研究和试验,相比较多A/D控制器的形式,单A/D控制器便于时序的控制,不需要对多个A/D转换器进行时序的转换,而且,更加经济,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ADs8505有2种转换和读数的方法[7'8]:1)转换和读数同时进行

让R/c为低启动转换,在转换的同时读取上一次转换完成的结果,但是必须在启动转换后7斗s内读数才有效,否则数据无效。

2)先转换后读数

让R/c为低启动转换,查询BusY位。BusY是

ADs8505的状态信号,当BusY为低时,表示转换已经完成;为高时,表示转换正在进行。这种方法很灵活,一般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CS始终接低电平,由R/c来控制;另一种是Cs和R/c同时为低时启动转换;cs为低,R/c为高时将完成转换的数据输出。

在以上的控制方式中,CS始终接低电平,由R/c来控制的控制方法,就是将A/D转换器恒定地置

于工作状态,这种控制方式将会降低A/D转换器的使用寿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作者采用了

CS和R/c同时为低时启动A/D控制器的方式。在

这种工作方式中,当A/D转换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cs和R/c置低,并且至少保持40ns的低电平脉冲,A/D转换开始;同时,BuSY位置高。在数据A/D转换完成的时候,BuSY位变为低电平,R/c将变高,同时,将转换完成的数据输出。在数据输出的过程中,由于ADs8505内部的数据总线是8位的,而转换的结果是16位的,因此,ADs8505设有一个BYrIE位,当传输的是低八位的数据时,BYTE保持为低电平,传输的是高八位数据时,BYTE位就会自

动置高。

多路复用开关和采样保持器的控制

根据采集装置的要求,设计了36路采集通道,因此必然要在将采集到的同步原始信号输入A/D转换器之前将信号保持,保持的时间由后台cPu设定的采样周期确定,并通过多路复用开关,把选通通道的信号送人A/D转换器。现有的多路复用开关最多只能达到16选1,要实现36路采集通道的转换就不得不采用三个多路复用开关的组合,作者利用两片16选1和一片4选l的多路复用开关实现了36路通道,并利用软件MAx+PLusEII和VHDL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36路通道之间的

切换。

系统利用软件MAX+PLUSII来完成CPLD程

序的编写。MAx+PLuS11支持多种输入方式,在这里,作者用到的是其中的文本输入方式和图形输入方式,采用的是硬件语言VHDL,采用至顶向下的方法进行设计。

作者设计的系统控制部分如图2所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控制A/D转换器和采样保持器,如图2中的AD03模块;另一部分是对多路复用

开关的控制,如图2中的controlmux模块。

2.3

3系统的实现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李志军,等用cPLD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A/D转换器控制电路设计55

cpld_clk

busy

Dulse

图4状态图F培.4

Frameof

states

s田:process(cur—st,busy)

case

cuLstis

when

s0=>rc<=1’cs<=1,;byte<=O’6nish<=O’

图2A/D控制器的控制部分结构图

——复位至初始状态

F培.2

n丑me0fthecontmller0fA/D

converter

ifen=17thenneⅪ一st<=s1;3.1

AD转换器的控制时序及工作状态设计

elsenext—st<=80;在2.2节所述的A/D控制方式下,通过AD03

endif:模块实现的ADS8505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图3when

91=>rc<=O’cs<=0’byte<=0’finish<=O’

中MODE和DATABus分别代表A/D转换器所处

——启动AD

ifen=1’thennext—st<=s2;的状态和数据总线的状态,其中的各个时间标为各elsenext—st<=s0:

个信号间的延时或者信号的建立时间。有关符号含endif:

义如下:t。。为A/D启动要求的低电平脉冲持续时when

s2=>rc<=O’cs<=O’byte<=O’6nish<=O’

间;£。d为R/c变低到BusY置位的延迟时间;tw2为——延时

BusY为低电平的脉冲持续时间;t。。为转换的时间;next—st<=s3:

f扭为总线无效时间;£。为从R/c信号到cs信号的建

when

s3=>rc<=O’cs<=O,.byte<=O’finish<=O’

立时间;£。为总线有效时间。

——延时

next—st<=s4;when

s4=>rc<=1’cs<=1,.byte<=O’6nish<=0’

——采样等待,采样进行中…

ifbusy=17then西々三产H]厂一

呱商粒缸砬旷面面

neⅪ一st<=s5:e18e

next—st<=s4:

endif:

when

s5=>rc<=1’cs<=O’b”e<=O’finish<=1’

一s二j三互二E£≥叵妪丽—邓=4犁—一岫盏踅手划}j三二

——转换完成,读取低8位数据

next—st<=s6;

DATA即s

———————刁rT器葺毛■一一

Hi—zstate

:i

×陋tavalid×』凝

when

s6=>rc<=1’cs<=0,.byte<=1’finish<=1’

——转换完成,读取高8位数据

圈3

AD鹦505工作时序图

next—st<=s0;

Fig.3

Timesequ明ceofADS8505

end

case:

end

AD03模块完全由VHDL语言设计的有限状态pmcesss田;

3.2

connDlmux模块

机实现‘101。根据ADS8505的时序,本文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ADS8505的工作状态转移图。

该模块是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开关的,它由一个

36进制计数器构成。在设计计数器的时候,考虑到图4中定义了s。一s。等7种工作状态,所设计要控制三片多路复用开关,因此设定了三个溢出标的各状态功能及其状态转移的实现过程描述如下:

志A1、A2、A3,分别用来控制三片多路复用开关的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56

继电器

片选端,还设置了一个out3溢出信号,做为A/D转作只需要后台的cPu提供3个信号,就能输出12

换结束信号。

个信号,实现对多个芯片的控制。

控制方式如下:控制系统启动时,利用计数器的

在设计的这个电路中,采取的是“同时采集,分高两位的逻辑组合实现A1,选通第一片多路复用开

时转换”的工作方式,即采样保持器将在采样启动关;当计数到16个脉冲时,A2输出低电平,Al恢复信号到来时采集到的36路同步信号保持,在LoGIC

高电平,选通第二片多路复用开关;检测到第32个接收到高电平的时候将采样保持器所保持的信号释

脉冲到来,A3输出低电平,而A2恢复高电平,选通

放,依次经过选通的通道送人AD进行模数转换。最后一片多路复用开关同时停止第二片多路复用开

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由后台CPu向cPLD发出工

关;检测到第36个脉冲时,由out3发出低电平,表作启动脉冲信号,当AD03模块接收到该工作启动示36路信号的一次转换全部完毕。脉冲时,就启动该控制系统,将此时采集到的信号保

3.3系统的工作方式持在采样保持器中,系统的采样由AD03模块的s—3.3.1输入端子功能

PuLSE脉冲给出(系统的采样周期由后台的cPU设AD03模块中的clk是cPLD的工作脉冲,也是定,并通过对s—PuLsE端子发出周期脉冲来实现),整个控制器的启动脉冲;BusY与ADS8505的BuSY

在AD03模块的HSCON端子置高时,将采样保持器位连接,向控制系统提供查询信号;S—PuLsE是由

所保持的信号释放,从第一个通道的信号开始逐个后台cPu发出的采样信号;CLR是controlmux模块

进行A/D转换,每完成一次A/D转换,由AD03模中的计数器清零信号,一般情况下置为高电平。

块的FINISH向controlmux模块的clk发出一个脉3.3.2输出端子功能

冲,controlmux模块内部的计数器加1,选通下一个Rc和cs位分别控制ADs8505的R/c和cs

通道,继续进行A/D转换。直到第36路信号转换位;Al~A3代表了3片多路复用开关地址,为低电

完成,controlmux模块的out3向AD03模块发出停止平时表示选中相应的多路复用开关;HsCON连接到信号、,停止A/D控制系统。

采样保持器的LOGIc端,高电平时使采样保持器将

保持的信号释放输出;Po~P3分别接到各片多路复

4仿真分析及结果

用开关的逻辑组合端子,选通某一路信号通道。

根据以上的设计,在软件Mux+PLUSII中进

本系统是通过AD03和contIdmux两个模块相

行仿真,设定给定的采样控制器的工作时序仿真图互作用来实现对A/D转换器、多路复用开关和采样

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仿真结果完全满足

保持器的控制的。从图2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工

系统的时序设计要求。

—./一Dulse0门

—., epId—cIk0卿唧舢删腰唧哪唧删删册唧唧珊删舢唧唧唧哪删舢㈣咖删l聊瑚嗍删删删唧时

—.,一cIr

1—,一busy

1-二—/SH

1。—_,Lc1]厂]厂]厂]厂]厂]广]厂]厂]厂]厂]厂]厂]厂]厂]r]厂]厂]厂]●【_一,Pf5Oj

D0 .._,CS

1]nn几nnnnnnnnnnnnnnnnnnnnnnnn1nnnnnnnn

l—_一byte

0u阳

rLnnnnnnn几nnnnnnnnn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A2

1I........一

l--,A1

0—/Imux:3IP15.0】

D口

—/|d|ngshDl:1Iq

D0

—/d03:24IcuL鲥

D0

图5

系统整体工作时序仿真图

Fig.5

Timesequencesimulationframeofthewhole8ystem

5结论

协调控制,为多片多路复用开关的使用提供了一个

比较新颖的思路与解决方案。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cPLD对多路信号进行转电路结构简单,调节灵活,通用性强,可重复利用,可换,以及如何实现对多片多路开关和A/D转换器的

移植性强等特点。系统的实现方法是使用硬件语言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李志军,等用cPLD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A/D转换器控制电路设计57

VHDL采用至顶向下的方法,经过简单的修改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A/D转换器控制系统。本文提出的方案与应用于实际的负荷特性数据采集以及仿真所获得的结果完全吻合,充分证明本文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与相应的系统设计的正确有效性。参考文献:

蔡月明,梅军,曹晓华.cPLD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1,29(10):42-44.

CAIYue-ming,MEIJun,CA0Xiao-hua.Applicationof

cPLD

in

Relay

Pmtection

WANGXu—zhu,WANGRu一1in,WUDong,eta1.ARe出-

TimeData

Acquisitonand

of

Data

ProcessingSystemAcquistion

and

Based

on

DsP[J].Joumal

Pmcessing,

1999,14(4):509.512.

[7]周日贵,叶永生,胡景春,等.定点DsP的数据采样处

理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11):41.42.

ZHOURi—gui,YE

Yong—sheng,HUJing—chun,eta1.Data—

ofFixed-point

sampling

Processingsystem

DsP[J].

In—

stmmentTechniqueandSensor,2003,(11):41—42.

[8]

http://fbcus.

ti.com.cn/cn/docs/prlDd/folders/pri∥

16一BIT

ads8505.html.

250KSPSSamplingCMOSAna

Burr-Brown

set[J].Relay,2001,29

log—nalog-to—Di西tal

Productsf.rom

Converter[EB/0L].

(10):42—44.[2]

张鑫,李娜,宗剑,等.基于cPLD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的设计[J].继电器,2004,32(17):43-46.

ZHANG

T色x船Instuments.2005.

[9]张永伟,尹项根,李彦武,等.cPLD在断路器在线监测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4):34—37.

ZHANGYong-wei,YINResearch

on

Xin,UNa,ZONGJi粕,eta1.Desi只nofMotorBased

on

Protection43—46.

cPLD[J].Relay,2004,32(17):

Xiang—gen,UYan-wu,eta1.

CPLD

in

D砒a

Acquisition

Applicationof

[3]余芳,王文志,舒乃秋.用cPLD实现脉冲干扰抑制电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24(3):79-81.

YU

systemforAutomation

BmkeronlineMonitoring[J].ElectricJ)ower

Equipment,2003,23(4):34-37.

Fallg,WANGWen-zhi,SHUNai-qiu.DesignofPulse

[10]黄正谨,徐坚,章小丽,等.cPLD系统设计技术入门与

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HUANG

DisturbanceRestictionPowerAutomation

Circuitwith

CPLD『J].Electric

Equipment,2004,24(3):79-81.

Zheng.jin,XUJian,ZHANG

Xiao li,et

a1.

[4]

张桂清,冯涛,王建华,等.EDA技术在数字保护继电器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2,30(6):17-20.

ZHANGGui.qing,FENG

CPLDSystemDesign7I’echnologyIntIDductionandAppli-

cation[M].Beijing:Publishing

dustryPress,2002.

HouseofElectmnicsIn—

7rao,WANGJian.hua,eta1.

711heApplicationofEDA7rechnologyinDigitalProtection

Relay[J].Relay,2002,30(6):17.20.[5]

陈明明,李忠,郑华.基于cPLD的A/D自动采样接口[J].继电器,2004,32(16):44.46.

CHEN

收稿日期:2006m7一17;作者简介:

修回日期:2006_07_27

Ming ming,UZhong,ZHENGHua.Intelf如e0f

on

李志军(1982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系

统负荷建模;E-咖il:lzhj—1982.10@163.com

李欣然(1957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研究与教学;

石吉银(1981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负荷建模。

A/DAuto-samplingBasedcPLD[J].Relay,2004,

32(16):44-46.[6]

王旭柱,王汝霖,吴东,等.基于DsP的信号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9,14(4):509.

512.

DesignofcircllitofA/DcOnVerterOfmlllti-channel

LI

data神quisitionsystemb嬲ed

On

CPLD

Zhi.jun,LI

Xin—ran,SHI

Ji-yin,LENGHua

(College

Abstract:tion

on

ofE1ectricaland

I幽mationEngineering,Hun明University,Ch肌gsha

convener

410082,China)

Anew

contr01systemforhigh speed。A/D

based

on

CPLDispresented.Thecomrolsystemachieve8theopem.

theconcerted—contr01ofA/Dconverter,multi—multiplexersandsampling—holder弓eff奄ctivelybyusingCPLDsumciently,thelan-VHDLandGr印hicEditor,粕dit

can

gllage0f

controltheA/Dconvertmorethan36

ch锄els

well.Italso

caIl

relieve山eworkof

A/

cPu,improvetheD

conVener

system§emciency,simplify

on

the

softwareprogramming,andachievemodularityforthe

controll岵Thehigh-speed

based

CPLDisappliedfor

tllereal—timesamplinginintegmtionloadcharacteristicdataacquisitioninpowersystem.

CPLD;

1aeywoI’lls:

powersystem;

loadcharacteristicdataacquisition;

multiplexer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用CPLD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A/D转换器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李志军, 李欣然, 石吉银, 冷华, LI Zhi-jun, LI Xin-ran, SHI Ji-yin, LENGHua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继电器RELAY

2006,34(21)3次

参考文献(10条)

1.蔡月明.梅军.曹晓华 CPLD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1(10)2.张鑫.李娜.宗剑.牟龙华 基于CPLD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的设计[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4(17)3.余芳.王文志.舒乃秋 用CPLD实现脉冲干扰抑制电路[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4(3)

4.张桂青.冯涛.王建华.张杭.郑士泉 EDA技术在数字保护继电器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2(6)5.陈明明.李忠.郑华 基于CPLD的A/D自动采样接口[期刊论文]-继电器 2004(16)

6.王旭柱.吴东.贺明霞.王汝霖.陈启尧 基于DSP的信号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期刊论文]-数据采集与处理 1999(4)7.周日贵.叶水生.胡景春.龚勇清.聂爱球 定点DSP的数据采样处理系统[期刊论文]-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3(11)8.查看详情 2005

9.张永伟.尹项根.李彦武.胡文平.王志华 CPLD在断路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3(4)

10.黄正瑾.徐坚.章小丽 CPLD系统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 2002

相似文献(2条)

1.学位论文 高嵩 电力牵引负荷特性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开发 2009

为了深入研究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对公用电网的影响,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增强系统稳定性,必须对牵引负荷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以明确这些影响的形成机理、生成条件以及定量地分析这些影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鉴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通常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来模拟牵引负荷的各种工况进行试验。而精确的仿真效果需要精确的仿真模型支持,因此关键的牵引负荷模型的建立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在阐述了电力系统牵引负荷建模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一套电力系统牵引负荷特性数据采集系统为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总体测辨法提供数据支持。文章在比较了多种数据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按照电力系统负荷特性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选用了一种基于CPLD和USB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采集系统以CPLD为核心,通过控制4片8路A/D转换芯片、高违FIFO以及以USB2.0为接口的USB控制芯片,可以实现最高达32路、精度达12位的数据采集系统,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电路板面积、芯片数量,降低了系统故障几率,进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借助于USB传输方式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系统得稳定性和适应性,解决了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在传输速度和通道数量之间的瓶颈问题。 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法,分别介绍了各个芯片之间的硬件方面的连接与软件方面的控制。尤其在系统CPLD软件设计中利用状态机的特性提出了主从状态机的设计方法,能够获得准确、清晰的运行和控制时序,比较好地解决了采集系统的时序逻辑控制问题。 通过借助QuartusⅡ软件仿真和优化建议工具以及各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验调试,进一步优化了原有的系统软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强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多次的仿真和试验,均已验证该系统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牵引负荷建模所需数据采集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总体测辨法;数据采集系统;CPLD;USB

2.学位论文 徐鹏 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记录与分析系统软件平台的开发 2009

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是移动的、幅值变化大而又频繁的特殊单相负荷,其产生的谐波及负序分量会对电力系统造成相当的危害,因此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网综合负荷模型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调度所需的电网仿真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建模工作已经引起国内外电力界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重视。 本文介绍了电力牵引负荷建模的两种主要方法: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其中总体测辨法是综合负荷建模的主要途径之一,该方法不依赖于用户统计,建模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际系统,实用性强,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负荷建模方法,它不断借鉴系统辨识理论的最新成果,被广大学者和技术人员采用。 本文针对总体测辨法,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记录与分析系统,重点分析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以为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网负荷建模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 论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负荷建模的发展,给出了常用的负荷模型,阐述了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的特点,以及它对公用电网的影响和电铁牵引负荷建模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和供电方式,分析了牵引负荷建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总体测辨法的系统辨识的优点、基本原理与辨识步骤,简要介绍了电铁牵引负荷特性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它的特点要求;再次提出了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记录与分析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组成与软、硬件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后台软件平台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以及软件各部分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整个软件采用Visual C++6.0编写,坚持开放性、合理性、稳定性、模块化、人性化的原则,实现了数据通讯、数据判断、数据显示、数据处理、谐波分析、文件保存和网络传输的设计目标。最后介绍了在实验室的模拟仿真条件下,后台软件平台各功能的测试结果,以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测试表明,各项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负荷特性;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总体测辨建模;数据采集;USB

引证文献(3条)

1.李志军 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期刊论文]-广东电力 2008(04)

DSP FPGA 数据采集系统

3.吴小锋.王琪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基于ARM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7(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dq200621013.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2月1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2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