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更新时间:2023-03-08 06:49:4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 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

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实验材料:西红柿、刀、纱布、量杯、天平 实验步骤:

1、用刀把西红柿切碎放在纱布上包起来,

2、用力挤捏,使挤出的水流进量杯里,直到挤不出水为止。 3、分别用天平称量挤出的水和剩下的残渣。 实验现象:挤出的水比剩下的残渣重许多。

实验结论:西红柿含水量很高,约在80%至90%左右。 六、实验名称:会“团结”的水 实验材料:一元硬币、滴管、水

实验步骤:把硬币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取水滴靠近硬币,慢慢地把水滴在硬币的中间,当滴下去的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能容纳的水滴数。

实验现象:硬币表面的水滴鼓得像个小馒头。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七、实验名称:会“喷射”的水 实验材料:饮料瓶、水、钉子、胶布

实验步骤:1、用钉子在瓶壁由上到下扎三个一样大的孔。 用一长条胶布将3个孔贴上,再往瓶里倒水。 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 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 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发现水从三个孔喷射出来,越往下的孔喷射的越远。如果

抬高瓶子,水流喷射的远近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有压力,压力越大,水喷射的远远;水压越小,水喷射的越近。

八、实验名称:会托举的水

实验材料:小烧杯、橡皮泥、大烧杯、砝码、水 实验步骤:

1、在小烧杯底部粘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小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放进小烧杯中。 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如果再加一个50 克的砝码,水位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加入的砝码越多,水位升得越高。 实验结论:水有向上托举重物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实验名称:研究水有能溶解物质的性质 实验材料:放糖、高锰酸钾、水、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把放糖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观察。

把1--2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不搅拌,然后观察。 实验现象:通过搅拌,烧杯中的放糖越变越小,最后慢慢不见了,放入烧杯中不搅拌的高锰酸钾慢慢扩散到水中。 实验结论:水有溶解一些物质的能力。

九、实验名称;比较纸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 实验材料:报纸、裁纸刀

实验步骤:1、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再按纵向和横向撕一撕纸,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横向的纸条没有断,而纵向的纸条断了,并且撕纵向的纸比撕横向的纸更省力。

实验结论:横向的纸比纵向的纸更结实。 十、实验名称:吸水性实验

实验材料:几种不同的纸、滴管、红水

实验步骤:在每种纸中央第一滴红水,观察比较红水的扩散。 实验现象:红水在不同的的纸上扩撒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的纸疏密程度不同,产生的毛细现象效果也不一样。 十一、实验名称: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实验材料:棉布、尼龙、放大镜、火柴、烧杯、红水 实验步骤:

1、从布中抽出纤维,用放大镜观察。 用棉线和尼龙线进行比较。

用火柴点燃棉线和尼龙线,比较散发出的气味。

裁剪同样大小的棉布和尼龙各一块,把两种布料同时浸入红水中,比较那种布料吸水多。 实验现象:

1、发现尼龙线比棉线光滑,棉线比尼龙线容易断。

2、尼龙比棉布容易燃烧,尼龙燃烧产生的气味比棉线产生的气味更刺鼻。

3、棉布比尼龙布吸水多。

实验结论:不同的材料光滑程度、结实程度、光泽、易燃程度、燃烧产生的气味和吸水性都不相同。 十二、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性质

实验材料:铁钉、粗铝丝、粗铜丝、吕勺、塑料棒、木筷、热水、铁锤、砂纸 实验步骤:

1、用砂纸打磨铁钉、铝丝、铜丝的表面,观察。

1、把铁钉、粗铝丝、粗铜丝、吕勺、塑料棒、木筷、的一端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这些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觉。

2、把铁钉、铝丝、铜丝放在钢板上,用铁锤敲打,观察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用砂纸打磨铁钉、铝丝、铜丝的表面,发现表面有光泽,把铁钉、粗铝丝、粗铜丝、吕勺、塑料棒、木筷、的一端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发现上端也变热了;把铁钉、铝丝、铜丝放在钢板上,用铁锤敲打发现改变了性质,但没有断裂。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热性和延展性。 实验步骤:

十三、实验名称研究乒乓球下落与反弹的关系。 实验材料:乒乓球、标尺、纸、笔

假设:乒乓球反弹高度和下落 的高度有关。

实验步骤:1、分别从1米、1.5米的高处松开手,让乒乓球落下。 连续三次观察反弹的高度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乒乓球下落的越高,反弹的就越高。 实验结论: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4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