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想国》有感(二)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4:5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思想国》有感(二)

福堪镇初级中学 袁士杰

一、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政治就是人民的生活。在柏拉图看来,首要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实现统治稳定。只要是推进国家利益的,都是好的、善良的、公正的,与此相反就是坏的、邪恶的、不公正的。换言之,人的幸福感不是源于人的天性以及人们关于幸福的体验与直觉,而是来自国家的定义。说你幸福,你就幸福。如果国家提倡这种道德,一个人为了所谓城邦或者国家利益牺牲,不计较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但死得其所,而且幸福无比。(p24)

历史证明,这种源于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在西方并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接受,也没有成为西方多数政府的选择。恰恰相反,这种西方理想国,恰恰在东方得以践行。原因何在呢?

我想,原因恐怕跟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土壤有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的文化土壤里除了有柏拉图的专制理想国的思想之外,还有雅典式的民主政治思想,而这种雅典式的民主政治思想,更多地影响了西方思想文化传统。所以,西方国家多数实行民主制度,从英国《权利法案》到法国的《人权宣言》,再到美国的《独立宣言》,无不是把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民所欢迎的观念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公开口号加以宣扬,他们很少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不关心什么主义,只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有尊严,他们就拥护,就用选票支持,就是好主义。

而东方国家,绝大多数都是源于大河文明的中央集权式的专制

王朝。以中国为例,可以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土壤里,压根就没有民主的种子。民主这个词语,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由陈独秀从国外介绍而来,至今虽已生根发芽,却未开花结果。所以,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自然就把国家的利益(很多时候表现为统治者的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样的国家往往也就推崇个人为国家做无私奉献,乃至自己的生命。所以这样的国家往往大力宣传为国家做出贡献、付出牺牲的人,像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雷锋、王进喜、孔繁森等等,至于个人感受如何,那就无暇顾及了。至于日本则更甚之,他们把为天皇效忠在战斗到最后切腹自杀的人,作为英雄来赞扬,诱导人自我了断,屠杀亲人,这在世界许多国家看来,是毫无人性的。

二、柏拉图的激进主义与政治唯美主义紧密相连,就像希特勒和波尔布特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于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美丽新世界。柏拉图试图建立一个美丽世界,而且消除了他的所有丑恶。这种审美热情,仅当它受到理性、责任感以及帮助他人的人道主义的迫切要求约束时,它才变得有价值。否则,它就是一种危险的热情,有发展成为神经官能症或歇斯底里的危险。由此可知,一些画家、诗人,具有艺术潜质的人成为政治领袖并将唯美主义这毫无约束的热情复制并扩大到政治领域,将是件多么糟糕的事情(p26)

熊培云是有所指的。其实,从这些分析来看,希特勒、波尔布特、斯大林、毛泽东是有其共同性的,虽然这些话对于我们的伟大领袖是属于大不敬。他们都有其美丽的梦想,都想建立一个自己认为最美好

的世界,而且在他们个人威望达到顶峰、他们的个人冲向美丽世界激情不可遏制的时候,外在的一切约束都失去了效力,对于国家的灾难就变得不可避免。希特勒对于犹太人的大屠杀、波尔布特对于本族人和本党持不同政见者的屠杀、斯大林对苏联人的大清洗、毛泽东领导的文化大革命,都是这种自认为美丽的革命热情所造成的人间灾难。他们并没有认识造自己错了,而是恰恰认为自己为民族和国家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无怪乎,毛泽东在弥留之际,对身边的人说:“我这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把蒋介石请到了台湾,对这件事,持异议的不多;另一件事,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防止中国走向修正主义,这件事,议论的人不少。”他越热真,中国越悲哀。

毛泽东是个诗人。诗人擅长想象和夸张,思想自由、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在他的思想国度里,弹指间,纵横几万里,跨越五千年,诗人的豪迈气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是,对于国家建设,却是来不得半点夸张和想象。这需要认真学习国家建设的规律,摸清国情,借鉴他人之长,取长补短,一点一滴地扎扎实实地前行,任何超越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都会导致灾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不就是鲜明的例子吗?

毛泽东不太懂经济建设,但他雄视一切、目傲天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般的唯我独尊、对于权力的狂热迷恋与高度警惕,又让他不肯服于任何人,所以,刘少奇成为悲剧人物,就是历史的必然了。文革十年,中国国民经济几乎陷于崩溃边缘,也就不怪了。这也是中国的命运当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0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