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文本

更新时间:2023-11-01 1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㈠项目名称: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 ㈡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⒈项目单位概况

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14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都为人民币4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谢俊勇,注册地址为恩施市市府路2号,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旅游资源开发,注册号为4228001205740。

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东莞市兴业实业有限公司、黄山中安经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专业化旅游企业,其中东莞市兴业实业有限公司出资28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为70%;黄山中安经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2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为30%。

⒉法定代表人简介

谢俊勇,男,1960年生,香港人,香港圣得勒撒书院毕业。1985年组建香港东城石材有限公司并任董事,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材公司之一,1988年组建香港驰生集团并任执行董事,1992年任武汉亚洲大酒店董事,1995年至1997年任香港海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任东莞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2003年任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㈢建设地址:

恩施市屯堡乡七星寨景区 ㈣项目负责人:邵飞舟

- 1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㈤联系电话:0718-7282257 ㈥总投资:2950.09万元 ㈦建设期:一年半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㈠研究范围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上游,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中国“硒都”。它东接建始,南临宣恩,西邻利川,北接重庆奉节,东南与鹤峰相连,西南连咸丰,地跨北纬29°50'33\~30°39'33\,东径109°04'48\~109°58'42\,东西相距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总面积3967平方公里。恩施市距重庆市428公里,至宜都火车站345公里,离巴东港195公里,抵奉节港180公里。由恩施市至湖北省省会武汉市,陆路648公里,水路(含恩施至巴东旱路195公里)915公里,航空距离470公里。

本项目投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七星寨景区大龙门风景点、中龙门风景点、小龙门风景点、云龙河地缝区,使七星寨景区形成完善的生态游览区体系,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良、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协调发展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㈡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⒉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联合会1996年制订的《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

- 2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关于抓紧开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计司社会函[1999]25号)

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⒌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⒍ 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年) ⒎ 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年)

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17775-2003) ⒐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年) ⒑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⒓ 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法律、规范、规程及技术规定 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10)

⒕《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2001) ⒖《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⒗《湖北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计划(讨论稿)》(2005)

⒘《清江流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优先投资开发项目规划》(2004-2015) ⒙《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 ⒚《恩施州交通发展“十一五”计划(征求意见稿)》(2005) ⒛《恩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 21.《恩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22.《恩施市统计年鉴》(1998-2004)

23.《清江沐抚风景区旅游项目资料汇编》(2005)

24. 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49)——鄂西旅游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2006.6.27) 25.《七星寨景区建设总体规划(2005-2020)评审稿》

26. 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实施《恩施大峡谷(原沐抚大断裂)风景区中地区块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恩市政函[2006]56号)

27. 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和东莞市兴业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开发沐抚大峡谷龙门风景点合同书》

- 3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㈠国际国内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生活需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增长的世界经济及其新秩序的出现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条件,促进全球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已跃居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国家之一,目前已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行列,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正为世人所瞩目。继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后,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发展战略将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发展计划,旅游业将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旅游业在21世纪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㈡生态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发展的强音

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保大会上,作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旅游首次被提出来。1995年4月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召开,大会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会议还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生态旅游的兴起,契合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首先,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来看,随着全球旅游产业规模的日益增大,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资源产生了压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两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性,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其次,从旅游者的旅游方式变化来看,随着旅游者渐趋成熟,他们会逐渐放弃传统旅游方式,开始追求现代新型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以其目的

- 4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多样化而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旅游项目;第三,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优化的人一地系统。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虽然给游览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同其他产业相比,易于预防和管理,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拥挤、喧闹、污染严重、竞争激烈和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感到压抑和厌倦,他们迫切需求利用闲暇时间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到清新幽静和赏心悦目的大自然中去旅游、去休憩,使紧张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在这一背景条件下,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蒸蒸日上,已发展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旅游方式和21世纪旅游发展的趋势。

㈢湖北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湖北省政府早在1996年就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并明确指出要旅游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把旅游业当作脱贫致富、换取外汇和支撑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湖北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桥梁。继而下发《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以后,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这对全省旅游业既是前所未有的重任,更是史无前例的重大机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湖北已成为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港澳台投资和海外投资由南向北推进两大浪潮的交汇点,随着东西、南北资金、物资、信息、人才等的流动,必将为湖北旅游乃至经济发展注入极大的活力,为湖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目前,湖北旅游“十五”规划已对旅游业进行了支柱产业定位,给湖北旅游发展展示了极为美好的前景。

㈣恩施市生态旅游建设潜力巨大

恩施市生态旅游区作为湖北省旅游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绝佳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而闻名。

恩施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全市蕴藏着举世罕见的硒资源,富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约850平方公里,储量高达25亿吨,最高含硒超过8000毫克/千克。受富硒岩层影响形

- 5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的大片富硒区域内,粮食、油料、中草药、饲草饲料、畜禽产品及矿泉水中,硒含量为世界之最。这为世界上70%以上缺硒区的人们带了福音,也为硒产品和硒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恩施市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有香獐、猴面鹰、红腹锦鸡等省级以上保护动物40多种。有各种药用植物2000多种,享有“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美称,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等名贵中药材为世界独有。这里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人均林地面积近5亩。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装机容量在63万千瓦以上,目前仅利用13%,开发潜力巨大。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加之30余万土、苗、侗等少数民族儿女所传承的民风民俗,使恩施旅游独具特色且已成为环长江三峡、张家界大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江漂流”被誉为“神州第一漂”;“梭布垭石林”已成为省级重点旅游景点;土家“女儿会”被称为“东方情人节”;“撒尔嗬”、“傩戏”等被学术界视为民族文化奇珍。

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将恩施州建成“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建成国家级的生态旅游区和旅游大州的战略目标和构想。恩施市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是恩施州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最具有潜力的地区之一。

㈤七星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近四川盆地边缘,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梯级末端。为了发展地区经济,迫切需要选择好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与着力点。根据区域实际,为了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比较各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发展旅游成为恩施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等,正在迅速降低旅游环境质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建设,更需要通过旅游产品的有序开发来引导旅游方式的转变和旅游市场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是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污染程度最低、环境破坏最小的旅游活动方式。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即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

- 6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起国内外旅游界与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其发展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景、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地演绎。

作为恩施州生态旅游区核心地区之一的恩施大峡谷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星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提出,切准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脉搏,可以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恩施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恩施市地区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㈠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与持续繁衍的背景与舞台,它不仅为人类生活生产直接提供原材料,而且还是环境支持的重要载体。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善区域的经济条件,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使当地居民意识到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变从生态系统中猎取资源为保护资源环境,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发本身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生态景观的建设是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本身就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保护的作用,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恩施市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天然的基因库和种子库。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恩施市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和生态发展,使生物有一个理想的休息、生存及繁殖环境,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因此,七星寨景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是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需要。

恩施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物种丰富,是天然的基因库和种子库。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区域内资源利用上存在着一些弊端:部分资源荒芜严重:部分资源利用濒临枯竭:由于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不配套,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将影响生活用水的水质;由于供电、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发建

- 7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呈盲目无序状态,造成天然植被受到破坏;由于区内旅游公厕建设不配套,造成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垃圾处理设施不配套,造成区内生态环境治理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总体上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可能,影响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科研调查表明,生态环境的变化,使恩施市物种逐渐减少,作物种类日趋单一,群落量减少,因此恩施市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森林植被恢复进程,加大区域大气、水体、噪音等的综合治理,实现区域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因此,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是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㈡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促进西部的开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恩施市位于鄂西南隅,地处长江支流——清江的中上游。恩施市又是恩施州首府所在地,当地经济产业作物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不够。这种处于传统产业阶段的经济作物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确定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契机。通过旅游,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服务、商品流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依托恩施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作用极强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增加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促进西部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带动效应。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政策的启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大办旅游,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通过大办旅游,可以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风情的人文景观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去,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弘扬地方文化,增进友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通过大办旅游,可以加速西部经济发展步伐,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城乡人民的劳动收入,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西部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亦是调整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要求

- 8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符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党和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中国今后的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七星寨景区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整治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以回归大自然为基础,积极进行生态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以生态旅游开发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七星寨景区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将恩施市区域富集而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是提高恩施市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恩施市旅游发展后劲、建设恩施市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选择,也是加速建设湖北省旅游强省的积极举措。恩施州计委、恩施市旅游局立足于恩施市的实际,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特色,利用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推进全省旅游发展进程中,提出把恩施市作为全省重点生态旅游区来建设,要求在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规划基础上逐步开发,使之成为21世纪湖北的旅游拳头产品,正是基于发挥恩施市区域特色,调整湖北旅游产品结构而作出的重要决策。

㈣扩大对外开放、弘扬地方及少数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其中恩施市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38.7%以上,共有25个民族,是多民族区域之一。恩施市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随着旅游项目的建设,伴随着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推动整个社会对外开放,让人们对两部对恩施市进一步了解,为了西部开放、弘扬地方及少数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㈤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居民为了排遣快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给他们所带来的抑郁感,一种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的游憩需求日益高涨,生态旅游随之应运而生。恩施市正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因此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不断满足城市居民日益高涨的游憩需求的需要。

㈥是项目投资单位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 9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由由东莞市兴业实业有限公司、黄山中安经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办,利川腾龙洞风景名胜区的投资开发经营单位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也为上述两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办,且它们的法定代表人都为谢俊勇。因此可以说,七星寨景区与利川市腾龙洞风景名胜区实际上都是由同一家公司投资开发经营的。

利川市腾龙洞风景名胜区面积为 69平方公里,全长52.8公里,洞口高72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1988年经中国科学院和比利时25名洞穴专家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在世界已探明的最长的洞穴中排名世界第七、亚洲第一。2005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最具权威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腾龙洞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并命名为“震撼腾龙洞”。1989年2月20日腾龙洞风景名胜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有关方面正在进行将其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相关工作。

七星寨景区与腾龙洞风景名胜区在地理位臵上相距较近,2008年大河碥大桥建成通车后,两个景区相距约30公里,届时游客可实现两个景区的一日游。而两个景区资源的互补、整合将大大增加两个景区的吸引力。由于实际上两个景区为同一家公司投资开发经营,这将大大有利于两个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共同宣传、共同吸引客源、共同繁荣、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大大有利于提高两个景区的投资开发经营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㈠项目单位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

项目单位的总经理(CEO)——黎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经验,并有着丰富的优秀旅游管理人才人脉。七星寨景区的管理团队将由黎志组建并领导,这保证了整个旅游团队的高效运行。

黎志,1950年生,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黄山市林业局副局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局长,黄山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并任中国风景名胜协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00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企业家,2003年任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 10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比重较大。锥粟、栓皮栎、苦槠、青冈栎等落叶与常绿阔叶树种、松、杉及漆树分布在这一带。

⑶高山地区(>1200米)天然植被以落叶阔叶和灌木林为主。灌木林主要为木郎科的丝毛榔、紫枝榔、旱榔和蔷薇科的鄂西绣线菊、叶绣线菊等,油竹、鼓竹等小杂竹亦分布于高山杂林内。

总之,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种类丰富,常绿植物分布广泛,植被类型多且复杂,群落结构较复杂,层间植物极为丰富,经济林品种多,并以人工植被为主。

本项目所在的屯堡乡植被分布均匀,森林覆盖率为40%,有林地近30万亩。近几年新植意杨2万亩,发展富硒有机茶1万亩,全乡高效经济林面积达5万亩。1999年被授予全州茶叶产业第二大乡镇。

恩施市粮食作物有包谷、稻谷、小麦、洋芋、红苕、豆类等,由于垂直气温带的分布特征,使该地区出产同时适应高山低地种植的桐油、茶叶、生漆、烟叶、油菜、木梓、苎麻、棕片、五倍子、柑桔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还出产只适应高山生长环境的黄连、党参、天麻、杜仲、当归、贝母、厚朴等药材,其中在恩施大峡谷独产的中国板党属国内外知名的珍贵药材。沐抚还盛产优质贡米、优质茶叶、优质烤烟。

⒉ 动物资源

恩施市位于华中、西南动物分布区过渡地带,飞禽走兽种类较多。

整个恩施市的动物资源包括有:脊椎动物32目、89科、350余种;哺乳动物8目、20科、60种左右;爬行动物7科、25种以上;两栖动物5科20种;无脊椎动物130多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两种:金雕、金钱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43种:大鲵、虎纹蛙、锦鸡、人头鸟、鸳鸯、鸢、粟鸢、苍鹰、赤腹鹰、凤头鹰、雀鹰、松雀鹰、鹊鹞、秃鹫、红脚隼、猕猴、豺、黑熊、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苏门羚、斑羚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本区域动物资源种树的15%。家畜以马、牛、羊、猪为主,其中知名的优良品种有“鄂西黑猪”、“恩施黄牛”、“恩施山地水牛”等,都是湖北能很好适宜于山区的品种。

据文献记载,清江水系计有鱼类103种,分别隶属于6目13科70属。在清江水系鱼类区系组成中,鲤形目的种类最多,达81种,占总数的78.6%,其次为鲇形目14种,

- 16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占13.6%。在13科鱼类中,鲤科是最重要的一个类种,达66种,占清江鱼类总数的64.1%,而且许多种类是当地的经济鱼类,构成清江水系重要的渔业资源。

⒊矿产资源

恩施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达126种,并拥有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硒矿床,有“世界硒都”的美称。硒具有抗癌、抗衰老、抑制大脖子病、克山病等28种慢性病,被科学家誉为“生命的火种”。硒文化的精髓是“长寿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健康文化资源。Selenium在古希腊语中是月亮女神的意思,创造希腊文明的古人把月亮女神看作是生命的源头,而加以无限崇拜和敬仰。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发现生命活动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鉴于它对生命的重要意义,遂以Selenium(月亮女神)来命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硒”。深入挖掘硒元素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和长寿文化,对推动旅游商品发展意义重大。

屯堡乡煤矿、高岭土矿、硫铁矿、石英矿、生物礁、炭质页岩丰富,尤其是高岭土矿,储量大,品位高,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在6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6000万吨,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沐抚硒矿富集,在硒矿区域种植的作物,有机硒达到了营养学标准,对发展旅游商品意义重大。

⒋ 水能资源

清江由于河床落差大,经流量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恩施以下270公里的干流中下游河段上,已建成隔河岩、高坝洲二级梯级电站,第三级梯级电站水布垭水电站正在兴建,清江干流水能资源的全面开发的态势已经形成。而中、上游地区的流域开发和规划工作正在进行。70年代有关方面为加快鄂西水电开发进程,提出十级开发方案,其中利川境内已开发三渡峡、雪照河、大河碥三段,尚余腾龙洞;恩施市境内已先后建成龙王塘、红庙、天楼地枕三座电站,尚余七渡河、姚家坪、大龙潭。20世纪9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推荐近期开发的工程有:腾龙洞枢纽、姚家坪枢纽和大龙潭梯级电站等。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和提高清江干流防洪、发电、通航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也对原有的旅游资源、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屯堡乡水能资源丰富,清江河、车坝河、云龙河纵贯全境,境内电站林立,被誉为“水

- 17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之乡”,已建成大小电站9座,装机容量10万千瓦。大龙潭、云龙河、姚家坪电站正在建设之中。有水产能养面积8000多万立方米,大龙潭水库正在兴建。

⒌特色旅游商品资源

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前景非常广阔,可供开发的土特产品、生态保健食品、风味食品、土家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原材料十分充足。(见表3-1、表3-2、表3-3) 表3-1旅游工艺品体系

清江石、菊花石加工工艺品;阴沉木雕刻工艺品,以各种佛像、吉雕刻制品类 祥物、土家器皿、钥匙扣用具等为体现内容;化石类(白鹤玉、古生物礁等) 民间工艺品类 以傩戏文化为题材的傩戏面具等。 以土家吊脚楼为原形,设计出各类可拆装的吊脚楼民居模型,并形益智类工艺品 成系列产品。 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系列,竹编、藤编系列。利用传统工艺,赋予编织类工艺品 现代主题,开发出一系列的编织工艺品。 音像制品、邮品界区内的自然风光、观光农业及土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各种音像制及宣传画册类 品、邮品、精美画册及图片等。 珍稀植物(如云龙河楠木等);珍稀动物(锦鸡、人面禽、麝麂、蝴特色动植物类 蝶等);珍稀植物的花及叶片标本、各类盆景、书签等。 针对各种节庆活动推出各类旅游商品,如剪纸、吉祥物、对联、贴节庆工艺品类 画等。

表3-2土特产品体系开发土特产品开发重点

利用富硒资源如富硒优质果品等制作各类果脯及系列饮料,如魔芋果、饮品加工类 汁、刺梨汁、玉米爽、山楂果汁、藤茶、猕猴桃汁、草莓汁等,注重配方的深度研究与包装改进,可利用编织制品进行包装特色化。 以马者田湾的富硒茶基地开发出系列营养茶品,通过一年一度的茶富硒茶 文化节宣传促销。 重点研究以中国板党为重点种植和开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保健药膳药材类 系列产品。 其他地方特产 豆腐干、榨菜、神仙豆腐、泡菜系列等。

表3-3旅游食品体系开发

针对当地“农家乐”发展现状及规模,利用当地资源定期推出各类乡村乡村风味餐饮 风味套餐,注重以自养家禽及蔬菜为主要原料,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烹饪。 各类节庆食品 节庆期间推出以节日为主题的特色套餐。 挖掘土家民间特色食品或菜系,形成具有地方民间特色的食品,如土地方特色食品 豆宴、魔芋宴。 - 18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素食系列

莼菜、薇菜、香菇、竹荪、黑木耳、蕨菜、山药,积极扶持本地产品生产开发,以经济手段制约外地产品在本地的流通加强药膳配方研究,开发山野滋补食品。 三、景区人文环境 ㈠区域历史沿革

恩施市是湖北省的十大历史文化名城。母系社会时期,为盐水女神领地,后盐水女神被廪君打败,转为廪君的领地。春秋时此地属巴国;战国时属楚巫郡;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原王朝称此地为蛮夷之地,先后在此实行羁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间,恩施市境在秦时属南郡;三国两晋时属建平郡,名沙渠县;南北朝、后周时臵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华郡,又复为施州;宋、元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州府廓县。中华民国初年,废府留县,直隶湖北省;旋先后隶湖北荆南道、荆宜道、施鹤道和鄂西行政区。1932年至1949年,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后改第七区)专员公署驻地。抗战期间,1938年至1945年,又为湖北省临时省会。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恩施县县城及郊区168平方公里范围成立恩施市,实行县市分治。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50多年以来,恩施市(县)一直是恩施专署、恩施地区行署驻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㈡文化旅游资源 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恩施历史文化悠久,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并存。清江中上游古称“盐水”,传说中始于5000多年前的“盐水女神”是博大、美好的女神形象,比人们熟知的“巫山女神”要早3000年,足见盐水文化的久远与深邃。同时,恩施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是楚文化的基础,楚文化是汉文化的前身,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而建始直立人遗迹的出现(215万年前)则对人们普遍接受的“人类非洲起源说”(175万年前)提出了挑战,也进一步证明了恩施历史的厚重。

古生态文化赋有特征。沐抚是恩施主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该地发现的剑齿象剑齿化石残长近两米(现存恩施州博物馆),证明至少在一万年前这里

- 19 -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活跃着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⒉抗战文化意义重大。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恩施成为中国反法西斯的重要根据地,曾被确定为湖北省临时省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省主席陈诚制定实施“建设三民主义新湖北中心”的经济政策,使恩施一跃成为通都大邑。恩施文化空前繁荣,名人汇集,各种艺术流派、演出团体、协会宗教异常活跃。1943年5月,国民党第六战区取得胜利,蒋介石乘飞机亲抵恩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湖北任副议长期间居龙洞河,写下了《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蒋介石公馆、陈诚公馆、石英公馆保存完好。

⒊民间文化内容丰富。

这里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的山地居住文化;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文文化;还有民间寄托希望的巫文化,表达意愿的民风文化。戏曲有傩愿戏、南戏、灯戏、还坛神等;曲艺有扬琴、竹琴、三才板、三棒鼓等;民间歌曲有号子、山歌、田歌、风俗歌、灯歌、小调、神歌、五句子歌等;民间舞蹈有傩小舞、摆手舞、采莲船、板凳龙、狮子舞、清江舞等;民间器乐有耍锣鼓、炮锣鼓、丝弦锣鼓、花锣鼓等。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在恩施望城坡留下了“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的千古名句。六朝入选萧宝宫的《女儿子》和唐代刘禹锡为代表的《竹枝词》在华夏掀起了土家文化的两次高潮。

⒋建筑文化自成风格。

干阑式建筑是土家呆脚楼的原身。巴人的祖先受南阳盆地和湖广盆地的阻隔,发明、传授干阑式建筑作为征服沼泽的利器,不但在恩施有相当完整的保存,而且还唤起人类的远古回忆。

⒌神秘文化引人入胜。

沐抚的大小龙门原称大小“鹿门”,鹿门即为寨门,因设鹿砦即军事上用树干树枝交叉做成的障碍物,形似鹿角而得名。龙门内,木贡小街穿插于梯田之间。这条街道历史上曾居住过一个神秘民族,清王朝“改土归流”后它还没有归附,清政府不得不在离此不远的马者设县丞署对其辖制,继续实行羁縻政策,诏令它进贡大米,皇帝则回赠礼品,以联络关系,于是便有了“木贡”的称呼。过木贡沿清江继续前行是恩施北部重镇沐抚,

- 2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