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本

更新时间:2023-12-14 12: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模块二、宏观与微观:美术课程标准

修订概览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 谷涛 北京市西城区美术教研员 白彬华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尹少淳

专题一:

问:美术课程改革始于什么时候?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解读要点: 1.2000年。

2.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出现了改革浪潮,以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答21世纪的要求。

3.美术本身也发生了变化,需要通过课程改革适应新的变化。 问:《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坚持? 解读要点:

1. 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 2. 从三维目标表述课程目标。 3. 精选课程内容。

4. 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 以评价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6. 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问: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大致过程怎样? 解读要点:

1. 调研活动(分为教育部组织的和修订组组织的两类)。

2. 修订活动(分为2004年进行的修订和2007年以后陆续所做的修订)。 专题二: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15分钟) 问: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这些定性有什么意味? 解读要点: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2. 描述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3. 视觉性: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征和美术课程的基本指向。

4. 实践性:强调了美术课程不是一种以理论思维为特征的课程,而是一种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

5. 人文性:突出了美术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 6.愉悦性:将美术课程与学校的一般课程拉开距离,强调学习活动的感性和愉悦,让学生真正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问: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可否稍加阐释? 解读要点: 1. 面向全体学生

(1)面向全体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2)面向全体学生是建立在一个基本信仰之上的,即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因为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需要依据这一理念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4)在追求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此外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因和压力可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

(2)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能给学生带来快乐。

(3)美术学习的结果能够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功感,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项活动。 3. 关注文化与生活

(1)强调文化是美术教育的国际趋势。

(2)美术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体现为通过整体文化特征了解不同群体的美术和通过不同群体的文化了解整体文化的特征。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4.注重创新精神

(1)创新是时代的主题。

(2)美术课程被公认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问:美术课程修订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是怎样的? 解读要点: 指导思想:

1.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

2. 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态的准确把握。

3. 努力使《标准》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4. 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5. 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6. 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7. 追求文本的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设计思路:

1. 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

2.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3. 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专题三:

问:美术课程的目标体系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解读要点:

从三个维度表述课程目标,也即知识与技能(基本上局限于美术学科)、过程与方法(既包括美术,也涉及一般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包括对美术的,也包括对社会的)。

问:应该如何理解美术课程的总目标? 解读要点:

1. 要理解美术课程的总目标需要从三个维度来加以认识。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2. 这种以一段话陈述目标的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有机整体性强,缺点是层次感较弱。因此,特意对三个维度做了强调。

3.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4. 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创意。

5.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问:美术课程标准是如何呈现课程内容的? 解读要点:

1. 由分类和分级的方式,将美术知识与技能分成不同的便于学习的“小块”。 2. 每个“小块”以“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的方式加以呈现。 专题四:

问:教学建议主要有哪些内容? 1.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3. 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4. 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5.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6.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 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8. 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问:涉及教学实施的问题,有几个相关的概念需要教师理解,能否辨析一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几个概念? 解读要点:

1.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综合。具体而多变是其基本特征,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是我们所熟悉的常用教学方法。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2. 教学方式:是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形成之后产生的基本取向,常常与教育思想和观念相联系。一般分为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被简单地归入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3. 教学模式:是教学中相对固定结构、程序和方法。教学模式具有两面性。研究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超越现象模仿,而进入到模式借鉴、改造和建构的层面。

4.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活动的谋划和统筹,是教育智慧的高度体现,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5. 以下中国象棋作为比喻:一个一个的棋子是教学方法;一般的下法或者翻棋下法是教学方式;一开局就当头炮,或者上象,或者进马,或者出卒??就是教学模式;而通盘运筹、左顾右盼、深思熟虑、一步想三的下棋者就是教学策略。

问:评价为什么重要?其依据是什么? 解读要点:

1. 评价与目标、行为构成了一次活动的完整过程,没有评价的过程是不完整的。 2. 评价帮助我们看到成功以便坚持和发扬,帮助看到问题以便克服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 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批评能力,对其他人的评价可以趋优避弊端,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形成自我反思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

4. 在美术课程中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其中提到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目标和评价要点可以构成美术教学活动中评价的基本依据。 问:评价建议的内容有哪些? 解读要点:

1.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2. 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4. 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问:教材在美术课程中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好的美术教材?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解读要点:

1. 中国基础教育中具有使用教材的传统

2.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标准的直观呈现,既是美术知识的容器,也是师生开展美术教学的平台 3. 好的美术教材应该:

① 体现课程目标和呈现课程内容。

②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具有感性和美观大方的特征。 ③ 通过要素和栏目展现学习过程。 ④ 具有时代性和特色。 ⑤ 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

问:美术教材编写建议的包含什么内容? 1.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2. 时限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3. 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4. 鼓励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问:什么是课程资源? 解读要点:

1. 课程资源是此次课程改革被我们所认识和运用的一个概念。

2. 泛指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课程目标的所有资源,可以分为校外和校外资源,也可以分为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 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内容包括什么? 解读要点:

1. 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2. 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3. 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4. 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5. 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6. 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7. 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解读要点:

1. 中国基础教育中具有使用教材的传统

2.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标准的直观呈现,既是美术知识的容器,也是师生开展美术教学的平台 3. 好的美术教材应该:

① 体现课程目标和呈现课程内容。

②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具有感性和美观大方的特征。 ③ 通过要素和栏目展现学习过程。 ④ 具有时代性和特色。 ⑤ 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

问:美术教材编写建议的包含什么内容? 1.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2. 时限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3. 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4. 鼓励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问:什么是课程资源? 解读要点:

1. 课程资源是此次课程改革被我们所认识和运用的一个概念。

2. 泛指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课程目标的所有资源,可以分为校外和校外资源,也可以分为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 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内容包括什么? 解读要点:

1. 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2. 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3. 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4. 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5. 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6. 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7. 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11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