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更新时间:2024-05-26 06: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评价山西资源开发的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了解山西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5.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6.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7.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2.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难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评价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 本章的知识结构

课本中的部分“活动”答案和解析

第一节

P49 “活动” 答案:

活动内容提示:讨论“对于山西向外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1.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 (1)出口1吨煤的价格为16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

(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

用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其实,除以上外还可以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

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肯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

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有: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P52 “活动” 答案:

名词释义:褐煤:煤化程度较浅的煤。热值较烟煤为低,除作为气化、低温干馏及其他化学加工的原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吸附剂等。 问题提示:

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邻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3.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4.从图3.11可以看出:内蒙古和山西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很小,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大于山西(主要是种植业)。而山西的经济支柱是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结构50%。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一发电一有色金属一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一气化、液化一输出煤气、液化气;煤一化工原料一肥料、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

P54 “活动” 答案: 活动提示

1.参考图3.13,图中各工程及措施的作用:

(1)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采掘区。 (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 (3)公路紧靠采掘区,方便运输车辆就近从工地上公路。 (4)“固沙草方格”,即在流沙表面用麦革、稻草扎成1×l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

吹起,达到阻

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篙、花捧、籽篙、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

造挡沙树林。

(5)灌木、乔木:在草方格的后面是灌木,这是在草本植物成活的基础上栽种的,灌木比较矮小,需水

量较少,容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这个过程就象草、灌木、乔木组成三梯队与流动沙

丘作战,草本植物在草方格的保护下冲在最前面,灌木、乔木组成二、三梯队, 三个梯队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与流沙作战。

(6)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是为了保护水土和防风。 2.提示:

(1)从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 (2)引水浇灌复垦区;

(3)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等。

第二节

P57 “活动” 答案:

1.图3.18给我们的信息是: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改变。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本图中,农业需要灌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生态灾难: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渍化。其实,这幅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比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如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2.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由于降水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交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掌握不清。导致引用了过多的河水用于灌溉,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

P62 “活动” 答案:

1.根据图3.28和图3.29,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就是说要加强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为造纸厂采集更多的原料??。这些措施,有可能会使 (1)旅游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从长期分析会导致旅游业萎缩;

(2)由于农畜业用地的增加,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水质下降;

(3)由于农牧业加强,用水量也有所增加,对枯水期的发电用水会有减少; (4)由于与(3)同样的理由,枯水期水位下降,航运条件变差;

(5)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小

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增多,加重防洪负担。

2.如果我们选择河水水质下降。由此可能引起其他因素产生以下变化:

(1)河水水质变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比如水果、蔬菜、粮食、花卉的种植和畜牧业等;凡是用河水

灌溉或饮用的,都将受到影响。

(2)河水水质下降,将会使旅游人数减少。

(3)如果水质变差是由于“富营养化”的话,会引起水生植物滋生,繁生的水生植物顺流而下就可能堵

塞水轮机,影响发电。甚至使溢洪道排洪不畅而影响防洪效果。

(4)短期内不会对航运带来麻烦,但旅游人数减少,也会影响航运的经济价值。

重难点知识分析

1.评价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建设的条件

对一种地理现象进行评价,要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辨证的分析。

优势条件:本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火电开发前景可观,可缓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短缺;区位条件优越,近京津和东北能源短缺地区,西煤东运条件好,21世纪初期,中国的70%-80%以上的煤要由本区提供,特别是优质的动力煤处于垄断地位;吸引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劣势条件:水资源短缺,因为水资源总量贫乏,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消耗量日益提升等问题所至;交通运力不足,因为中国的能源空间布局存在巨大的南北、东西差异,造成运输紧张;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管理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105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千米。该河发源于弗吉尼亚州,向西汇入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流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降水量在1100—18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1320毫米。20世纪30年代,由于流域长期缺乏治理,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后经过多年的实践,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辉煌成就,归纳管理经验如下:

(1)立法

(2)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包括航运、防洪、发电、水质、娱乐和土地利用六方面统一开发管理

(3)经营上制定良性运营机制,包括政府扶持、开发电力等赢利项目积累发展资金、发行债券等

(4)完善管理体制

(5)促进地区发展和繁荣

3.分析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利:改变了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结束了埃及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水位落差进行发电;为埃及工农业建设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弊:大坝在截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带来的淤泥,使下游的耕地失去天然肥料而变的贫瘠;沿尼罗河两岸土壤因缺少河水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三角洲逐年下沉;库区沉淀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

典型例题及解析

1.下列有关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均非常丰富

B.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且多数煤田埋藏浅 C.铝土矿和铁矿分布相对集中

D.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

解析:山西石油、天然气贫乏,A错误。B选项合乎实际,正确。铝土矿和铁矿不是能源,C错误。山西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动力煤而闻名,D错误。 答案:B

2.下列有关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和最大的火电基地 B.目前,山西所产原煤大多就地转化为火电输出 C.制约山西火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因素

D.目前,山西煤炭资源主要输往的地区有东南沿海、华北和西北地区

解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程度高、规模大,且火电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和最大的火电基地,A正确。目前,山西省产煤量的2/3用以外调,B错误。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又有黄河等河流保障电厂用水,发展火电条件有利,C错误。目前,山西煤炭资源主要输往的地区有东南沿海、华北和东北地区,D错误。 答案:A

3.读图2,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的名称是田纳西河

B. 该河流域内降水量少,但由于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

C.该河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还拥有丰富的煤、磷、铅锌等矿藏 D.该河流域内成为当前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关于图中河流的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

建立自然、经济

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B.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农、林、种植业

C.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业 D.重视电力开发,电子工业优先发展,着重于重化学工业

解析:这是一组有关河流的综合开发的训练题。1题中B错误在于田纳西河的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降水量并不少。D中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只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题中B错误, 田纳西河流域重点是生态恢复,优先发展林业和牧业。D中根据教材图3.20,并没有提到电子工业。 答案:1.AC 2.A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