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01 10: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大学》理念和精神文化解读

《大学》是儒家最全面、最系统申述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政治论文。它

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北宋程颢、程颐等将其从中抽出,经过整理而独立成篇,使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他们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出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子》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1]p7到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于《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他认为《大学》一书,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儒家经典之精髓。

朱熹《四书集注》中之《大学》不同于《十三经注疏》本《小戴礼记》中之《大学》和明道先生及伊犁先生改正之《大学》(录自《二程集·河南程氏经说卷第五》)。但从总体上讲,《大学》一书的思想理念和精神文化内涵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读书”、“治学”、“做人”的三大纲领和八项基本方法(简称为“三纲八目”)为核心的,申述主体自身的道德修为与仕途目标。所谓“三纲”,即“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总体上概括了我国古代儒家学说以修为自身来实现“家—国—天下”的政治理想为全部精神。

“三纲领”和“八条目”形成一个有机的逻辑体,是一个总体目标和多个具体步骤的关系。大体上讲,“三纲”是最高境界,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八目”是具体实践步骤,是达到人生终极目标的舟楫阶梯。同时,它们内部也分别具有一步步的阶梯,只有顺着这个阶梯不断努力攀登,才能达到理想中的目标。

[2]p31

如 “八目”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修”和“治”。“修”是向内的工夫,

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级阶梯达到“修身”的要求;“治”是外向的工夫,是“修”的生发。它包括“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个方面。“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个字,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

[2]p7-8中国的读书人,牢牢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深处,铸就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品性。

在大力弘扬思想教育的今天,努力挖掘“三纲八目”的精神内涵,去其糟粕,汲其精华,是具有重大政治现实意义的。

一、《大学》核心——“三纲领”解读

在《大学》一书篇首原文阐释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1

善。”此段话可通俗译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好的品德,在于除旧革新,在于达到完美——善的最高境界。”其文中所述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三纲领”,也就是修为自身、美满家庭、治国安邦和平定天下的三条纲领。适如宋黄榦所说:“明明德、新民,止至善,此八字已括尽一篇之意。”由此便知,“三纲”是《大学》一书的核心,它们在《大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来可泓对《大学》的直解,“明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

[1]p12-14则,“亲民”是大学之道的的根本任务;“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根本目的。

(一)“明明德”的内涵及其人本特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阐明“大学”宗旨的根本原则。“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释义为使??显明,明白。第二个“明”是“德”的形容词,译为光明、美好的。“明德”即为光明、美好的品德。因此,“明明德”,就是要把人们所固有的善良本性彰显出来,使之发扬光大。

关于对“明明德”的理解,唐代孔颖达在《十三经注疏·大学》中说:“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在此,“明明德”被孔颖达释义为“己之光明之德”、“身有明德而彰显之”。“明明德”是对己而言的,它的目的在于彰显自己内在的德性,培养自身高尚仁德。宋朝的袭盖卿也认同并发扬此观点,他说:“明明德乃是为己功夫。哪个事不是分内事?明德在人,非是从外面请入来底。”“明德”不是从光明美好的外界事物中提取来的,它是从人们通过自身刻苦虔修下功夫之后才得到的。

在治学上,宋李方子说:“学者须是为己。圣人教人,只在《大学》第一句明明德上。以上立心,则如今端己敛容,亦为己也;读书穷理,亦为己也;做得一件事是实,亦为己也。” 宋李儒用说:“为学只在‘明明德’一句。君子存之,存此而已;小人去之,去此而已。一念竦然,自觉其非,便是明之之端。” 明陶文僖说:“明明德如磨鉴,不虞昏。”(转引《四书遇·大学·圣经章》) 明明德是把人们固有的德性彰显出来。光明的德性如仁、义、礼、智、信等是人人生来具有的,具备众理,足以应付万事。如见非义而羞恶,见孺子入井而恻隐,见尊贤而恭敬,见善事而叹慕,都是内在的明德的外在表现。而这种德性被物欲所蔽,便昏暗不明,好像太阳被乌云遮住,镜子蒙上灰尘一样。看似昏暗,而本体的光明并未曾消失,所以人们必须重视内心修养,经常做擦拭镜子的工作,使光

2

明的德性永远保持光明和纯洁。这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1]p12-13

《大学》关于“明明德”的一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故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1此段引用《尚书》中《康诰》、《大甲》和《帝典》中的相关文字,对“明明德”进行论证,意在阐明:继承、发扬人性中光明美好的德性。从中可以看出,它强调儒家宣扬的“人性本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具有“善”的本性。[2]P8-9而为什么要求进行“明德”教育?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不良影响,使一小部分人误入了“恶”的深渊,危害他人、社会乃至自身,而大部分人则在良好的美德成长教育环境中向着“善”的方向发展,拥有美好善良的品性,倍受人们的喜爱、尊敬和爱戴。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个人的成长环境中都要注重光明德性的教育,对他们的美好品德进行挖掘和培养,这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 “明明德”居于“三纲八目”的首要位置的原因所在。

“明明德”的问题,就是一个教化的问题。《大学》中说:“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大学》的这段文字中,孔子以断案为例,来说明抓住住根本性事物的重要性。他说,他断案的方法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而能够做到真正的公平,让天下有相对公正、合理的评判,符合民众的意愿,就是最好的断案方法了。在这里,孔子的意思就是用伦理道德教化天下,使天下民风淳朴,仁爱友善,多公平和谐,少诉讼与争乱。这是“明德”教化的根本,也是人本性善,教化返璞归真的真实所在。由此可见,具体到《大学》里,人本的特征在于“修身”,即修炼好自身的德行,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次要的。因为如前面关于“明明德”原文的阐述:只有修炼好自身的品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使之我们的国家得到整治;只有治理好了我们的国

1

据说此章为曾子的见解,因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故被称为“传”。“传”是来释“经”的,阐发“经”的含义。

3

家,才能让美好光明的品德盛行于天下。从而才能使普天之下更广泛地达到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诸种光明美好的德性。[2]p12-13

(二)“亲民”的内涵及其社会责任性

“亲民”是“大学”宗旨的根本任务。关于“亲民”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亲”作“新”解。这是朱熹根据程颐的说法,因为《大学》原文中有汤之《盘铭》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之“作新民”。《诗经》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都作新民的意思。而且,从《尚书·金滕》“惟朕小子其新逆”一句看,成王亲自迎接周公,将“亲迎”写作“新逆”,这是“亲”作“新”用的有力旁证。其二,认为“亲”仍读作“亲”,作“亲”字解。这是明代王守仁的说法,因如下文“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为“亲”字之意。《尚书·尧典》“以亲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也都是“亲民”的意思(见《王文正公全集·传习录》),统治者要爱护、亲近人民,这样的解释亦可通。但两者相比较,新民意在使人人自新,兼善天下,含义比较深长,故从之。[1]p13-14

关于“新”的含义,朱熹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旧染之污也。”此新是去旧维新之意。在“新民”中的“新”,它为使动词,译为使??新。“新民”,即使民众除旧革新。因此,“亲民”,就是要使民众革除陈旧的糟粕思想习气,改革创新吸取精华的社会民众化的进步思想。

在《大学》原文中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的开国君主——汤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镂刻在自己的洗澡盆上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持每天不间断地提醒自己每日新,天天新。《尚书·康诰》篇说:“振作精神,鼓励成为一代新人。”《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周朝虽然是一个旧的诸侯国,但它始终能秉承天命,自我更新。”因此,有道德、承天命的君主无时无处不在为己为民达到极致的境界而竭力奋斗。“新民”,要求人们要弃旧图新,但光明美好德性的养成,不是朝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日日图新,要像商汤每天洗澡一样,每天坚持不断地洗去自己身上的污垢,除旧布新,焕发新的旺盛的生命力。

4

由汤之《盘铭》、《康诰》之“作新民”、周之旧邦体察到“新民”的内涵对人的社会责任性,它不但要求人每日三省吾身除垢迎新,用“修身”之法达到精神与肉体上的新陈代谢,同时要求在理家、治国、安定天下上达到以一个家庭成员或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家或国与天下苍生的社会群体生活、生产中,它需要有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和道德修为来维系这个多元的群体生活,使之安定、有序,富有生命力。这样也可以使人民通过社会的教化作用,人人去其旧染之污,日日新,又日新地振作起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天下太平。

(三)“止于至善”的内涵及其理想与人格意义

“止于至善”是“大学”宗旨的根本目的。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汉代郑

玄在《十三经注疏·大学》中说:“止,犹自处也。”宋朝朱熹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物当然之极也。”蔡渊在《大学思问》中说:“凡事理皆有当然之则。其当然者,善也。其极,则至善也。不至于当然,不足以为善,不至于当然之极,不足以为至善。” [1]P14因此,“至”是抵达的极处,“善”就是理所当然的事理。“止至善”则是所要达到理所当然的最高极点,它也是“明明德”、“新民”的终极目的。

《大学》原文中关于“止于至善”含义的阐释:“《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iǎ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辑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lù)竹猗(yī)猗。有裴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喧兮。有裴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xiàn)兮’者,恂(xún)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裴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2]P10-11

从阐释中可以看出,“止于至善”是《大学》所设想的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做人和处事中,应确立自己最高的奋斗目标、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诗经》上说:京城周围广阔的几千里,是人们向往居住的地方。而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停下来找个休息的地方,难道人可以为人却不如鸟吗?《诗经》上又

5

精神境界等综合提高的过程,它伴随个体自身量的不断提高来完成自身的质变,实现全面“修身”的根本目的。但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应该不过是完善理想和努力实现追求罢了!如果说“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那么原因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古以来儒家出世的方向,也是亘古未变中国人认可的伟大追求,它是“内圣”外在形式的体现。“外王”也是一个由“家”到“国”到“天下”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实现过程。“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同时,“治国”和“平天下”又是“齐家”合乎逻辑的进一步的扩大和延伸。 它们遵从儒家“孝”、“悌”、“慈”等家庭教育观念,推行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德治”的政治、教育观念中。“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到中国国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依照“内圣外王”的模式实现着伟大的的“家—国—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四、《大学》文化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一文中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这篇文章中,无论是总领全文的“明明德、亲民、止至善”这三条基本纲领,还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施纲领的这八条具体步骤,他们都是通过培养主体自身崇高伟大的德性和光明美好的人格来达到做人、做事的至高境界的,由此认为,人们只有如此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进而使得天下太平美好。

因此,人本身的教育是教育学习的根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从大学生自身做起,在教育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教育他们修养自身的德行,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平,加强党的政治宣传性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同样成为“四有”和“五爱” 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的21世纪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一)传统《大学》文化理念的现代转化

《大学》“”三纲八目”的文化理念秉承儒家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节”等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教育思想体系。在《大学》中所强调“明明德”“亲民”“止至善”的根本宗旨,意图是从不间断地彰显光明美好的德性,每日每时的推陈出新,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对孔子仁者“爱人”,“见利思义”和孟子“性善论”等美好伦理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与孔

11

子强调的“以政为德”、以礼治国和孟子的“仁政”主张及其所宣传的“王道”、“保民而王”、“与民同乐”,“民贵君轻”形成政治思想上的一致。

儒家的这种思想观念在经历时代的文化演变和历史传承之后,当今它转化成为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课、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和大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一部分内容。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活中依然没有过时,在大学生精彩丰富的实践性教育中,它是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普及性的知识教育出现的。因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性、时代性的立志成才的科学教育,它是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从宏观上来讲,它是人作为自然人在人类社会群体中的普遍性的思想教育;从微观方面来说,它则是个体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个别性与差异性的政治教育。因此,《大学》中的“明德”、“亲民”、“止至善”的文化理念已经转化为现代大学生的人本性教育中的社会角色定位、理想信念教育,民本性的社会责任性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等。而实现文化理念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具体实施步骤则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和社会认知能力培养、人生态度培养和成才教育的一般性指代。现代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道德修身的指代层面,它已成为涵盖思想、人格、心理、认知、实践、成才与人生等现代化的因素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真谛。

(二)《大学》文化理念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中的“明德、亲民、止至善”的教育文化理念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具体步骤体现出来。《大学》中的“明德”“修身”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修养教育联系十分紧密,它们在强化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修为素质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止至善”在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具体步骤要达到品德修行上的极致,这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所提倡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圣人”教育达成“至善”修为方面的一致。但自古以来,对于人的教育除道德思想和修为的思想教育之外,还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性教育,与思想教育相比,“明德”、“亲民”是实现其政治目的不可或缺的修养外衣。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伟大时代赋予他们身上伟大的神圣使命性教育。他们担负着富国强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理想,也迎接着21世纪

12

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时代对知识、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需求的人才标准的挑战。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挑战性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更应是“明德”“修身”层面的,只有当他们自身真正具有人才竞争的修养和素质,他们才能立于市场经济技术竞争的不败之地。

1、《大学》“三纲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首篇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新民”、“止至善”是朱熹在注释中所称的“大学之纲领也。”此“三纲领”因朱熹对《大学》的竭力推崇而被后人学习。这三点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当我们回想起云南大学成绩优异的马加爵的激情杀人故事和清华大学电工系当年保研的高材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之举,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此为“纲”。

大学生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要包括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原因在于德性教育是其它教育的根本,使板板眼眼的的书本宣科思想教育在鲜活的生活教训中走远,而做好切合当下具体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保障良好教育目标的实现。恰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p9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德育为本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延续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承继着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市场的融合的改革开放的足迹,开创着21世纪不可预知现代化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险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来面对知识经济大爆炸时代的挑战。因此,“明德”“修身”教育十分必要。

(1)“明明德”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定位、理想信念教育(人本教育)

“明明德”重在“明德”。它在经历了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观念演变为儒家对“德”观念的深刻认识。“德”,经先王圣哲的政治行为或高尚的个性品德,发展为孔孟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据于德”的修为和“性善论”思想,它的政治意义因此而削减。它由周初之“德”,到孔子之“德”,再到《大学》

13

之“明明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它始终以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为主线贯穿其中。

朱熹对“明德”做了详尽解释,他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民,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敬,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从他对“明德”的解释看,有两点值得注意:⑴“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就有的,它是一种先验的理解事物的内在心理状态;⑵由于光明美好的德性也会被个人的气质、欲望所迷惑,因此,彰显美好的德性就成为道德主体通过自身学习、修为奋勉来找回自身善良的内在自我本性。

《大学》中“明明德”所做的就是给人以“明明德”的政治-道德设定,来恢复人的善良本性。在现代,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教育也应是恢复他们自身本性的教育,对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理想信念教育都要以此来设定。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词最早来自拉丁语的意思是“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的人”。[5]p4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不会变化,他们根本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也不会改变。

江泽民同志曾说:“在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4]p1

因此,富有朝气活力与美好理想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主要社会身份应该仍

然是学生,要在培养、提高并完善自身思想修为之时,以学业为重,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性、专业性与职业性价值,从而为投身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大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信念。因此,大学理念教育就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精髓,它不是停留在大学的表面,而是蕴藏在赋予她生命的文化之中。所以,大学生应学习大学文化理念沉淀的精髓,对大学灵魂的崇高境界进行追求。大学教育的灵魂和教育目的不可分离,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性的完善与和谐,它教育青年学子:求真,学会尊重科学,追求科学,热爱科学;求善,追求公平、和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求美,享受前

14

人的成果,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从而完成《大学》“明德”之修己思想的重归。

(2)“亲民”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教育(民本教育)

上面关于“亲民”之“亲”的两种解释中,第一种解释可作“爱”讲,故而“亲民”也就是“爱民”;第二种解释为“新”,程子认为“亲,当作新。”这也就是从政治角度来讲的民众的除旧革新,即可理解为社会的改革创新。这两种解释,无论我们认同哪种,我们都会认为:如果说“明明德”是对个体主观精神状态的一种规定或启发,那么“亲民”就是在涉及个体德性之后怎样应用于群体中的治人之道。因此,“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他人洗涤心灵之污,使其能达到别一个心灵纯洁的境界。

“亲民”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由个体性的善扩充至天下万民,这也是孟子从“修心”、“养性”到“仁政”思想的归纳。这一思想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潮,它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诸如《管子》中的“以人为本”,或是《孟子》中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是对民众力量的认可,都是对百姓在社会中价值的尊重。我们将此放回到当今的大学生的教育中,由于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共同的求知目标,相似的兴趣爱好,相同阶段的年龄特征等这样社会群体集合的统称。 因此, “大学生”教育,不是单独个体的教育,它是面向这个社会性群体的教育。其中,社会责任性教育首当其冲。 而“亲民”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简列如下:

首先,因大学是青年学生成才道路上的一个新阶梯,新环境、新生活、新的教育模式理念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转折关键。大学生要想在大学里被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则就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认识关、心理关、生活关和学习关,这是他们由一个受动的理想个体转变为主动的社会责任性教育群体的观念性变革。大学生应该将自身在中小学阶段中教师教育为主体,学生完成教师安排扭转成大学阶段的主动、自发式综合性学习。这便是 “新民”革新思想通过社会责任性教育在大学生自身主体观念认识中的十分重必要转变。

其次,社会责任性教育把握大学生新人生的要义。大学生面向挑战激烈的社会,伟大知识经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也需要将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做他们社会责任性教育的座右铭。他们肩负着“自我更新”的社会责

15

任。在大学教育中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知识才能的不断推陈出新。

再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体现在他们肩负着历史的神圣使命。他们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在旧世纪过去,新世界开始之际,我国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崛起与腾飞的历史使命,他们同样肩负着时代的“其命维新”的历史重任。

同时,从“爱民”这一层面上来讲,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品德修为,在社会大群体中体现出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热爱科学社会主义”等博爱精神。

??

总之,“亲民”在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教育中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它指引着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教育中不断实现思想观念、德性的更新,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历史使命的“维新”等等。

(3)“止于至善”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

“止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思想的最终归宿。这是“大学之道”的最终目标。朱熹关于“止至善”曾注解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1]p14由此可以看出,“至善”的道德准则或境界是最高的,它是由“明明德”到“亲民”发展方向和层次的更高水准的要求,要求在实践中把“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亲民”的外在行事由个体能动性行为都发挥到最高点。它是心与外物所达到的最高道德目标,心灵最大程度的自由与自然、外物发展发展相统一的境界。它亦是无止境的期许。

“止至善”这种最高道德修为的准则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也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从小学思品课堂上就在讲:要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现在大学教育中要把学生培养成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的“人才”,但德育—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由此,高校教育需要重视他们的道德、理想、思想素质和情操的教育。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崇高的理想人格、伟大胸怀,志怀高远的至高境界的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有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尚书·尧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尧要把帝位传让给舜的数年里,

16

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发现舜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自如应对;让舜制定五种常法,结果人民都能顺从;让舜总理百官,百官也都乐于听从指挥;让舜接待宾客,宾客也都十分敬慕他;派舜巡查山林,虽然遭受烈风雷雨,他也没有迷误。经过这些事情,尧认为舜无论在家或为官,他都表现出一系列的优良品质,最后他特别放心的把帝位传给舜。[6]p21

在这个故事中,舜正是因为在“为人”上达到了“修身、处事、接物、待人”等各方面的完美极致,所以,他得以胜任唐尧的帝位。虽然我们没有亲自目见这个历史故事,但是我们应从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给予一些客观实际的建设性的意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想还不成熟,需要在正确的教育和帮助下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完善自身人格。人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做法简列如下:(1)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刻反思、消化、认识自我,提高生活质量。(2)忘我地投入学习。(3)大胆实践,强化进取意识,勇往直前。(4)优化个性,善于独立思考,激活潜能。(5)敢于失败,磨练意志,增强斗志。[5]p 17

2、《大学》“八条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朱熹称为“八条目”。此“八条目”的核心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的“修身”。其中前四条是修身的过程,从接触事物到懂得理解事物本身更进一层的深意,再到诚信去对待自身的体悟而后达到正视净化自身心灵,使得自身修养境界得以提高,完成自身的内在修行。后四条就是修身的成果,自身修养的提高、自己的家庭和睦幸福、自己的国家治理有序及普天之下其乐融融、呈现太平盛世景象。修、齐、治、平是中国正统儒家世人努力的共同目标。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成为实现其目标的具体教育方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方向的修为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大学》“八条目”中相应各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7

(1)“格物、致知”与大学生的实践性能力教育、社会认知能力培养

格物、致知被看作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把它看作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就是说,求真知是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的目的,因人们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关系,不能一开始就可以对事物把握的十分准确、深刻,需要在读书、社会认知和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总结积累经验知识,当实践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到足够全面、深刻认知事物的时候,原本对事物模糊不明的理解也会随之明辨清晰。

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随着知识总量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则是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获取。[5]p 63面临这种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带给社会的一系列挑战性变化,诸如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飞速爆炸膨胀;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愈加频繁等,大学生需要怎样的社会实践性能力教育和培养怎样的社会认知能力来迎接“知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品” “过去15年里,8000多个技术工种被当今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所取代而使技术岗位不断地飞速更新”的挑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发表的另一个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学会学习”的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这种学习(指学会怎样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的知识。既可将‘学会学习’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这种学习应使每一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尊严地生活,能够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 [5]p 62

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能力教育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他们更广泛意义和更丰富内涵上学习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应放在以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上。也就是培养教育他们做好以下四方面:(1)学会

18

认知,也就是获取理解的方法;(2)学会做事,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3)学会共同生活,能够和他人共同参加所有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进行合作;(4)学会生存,能够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这几方面的教育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大学生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达到由“格物”到“致知”的通明的状态。

(2)“诚意、正心”与大学生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

“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在《大学》中都是作为“修身”的重要方式出现的,而“格物、致知”是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丰富并先顶了人们认识的视野,“诚意、正心”则不同,它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所实施的行为步骤。 由“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体现了主体道德修养由外入内的递进层次,一般地说,“诚意、正心”是主体内心修养的过程,它是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因素,它是正确人生态度的一种涵养与修为的体现。

关于“诚意”,《大学》中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意思是说,首先要做到能明辨事理,使自身的内心清明澄澈,这是进一步达到“诚意”的前提。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就是要让自己的意念始终保持诚实,不自欺欺人,爱憎分明,严格要求自己,来修养自身美好的品德和情操。《大学》中关于“正心”也做了解释,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修养自身品性的前提,“忿懥”、“恐惧”、“忧患”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克服外界不安事物或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灵的安宁,使“心”能正常发挥它认知事物的功能,专心致志,精力集中。

在杨瑞萍的《思想道德修养》书中读到一位博士研究生的人生独白,他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读过两本书,一本是他童年时期,父母这本书。从父亲身上读到的“勇敢和顽强”,从母亲眼里读到的“正直、善良”;另一本是他少年时期,教师这本书 。从这本书里,他读懂了知识、事业和理想。现在他正在读“社会”这第三本书。一本博大精深的社会百科全书,他从这本书里读出的是“责任”。 由“诚意、正心”的内涵实质,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与大学生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密切相关。大学生活虽然和中小学生活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学习”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极其丰富多彩,大学生们面临着较中小学更广泛意义、更丰富内涵的学习、锻炼和实践和人类生存层面的诸

19

种社会考验,他们需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生态度应对这样日益加剧的生活状态。

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5]p 116人生态度包括对人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它是人们对人生的知、情、意的统一,它通过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和自我防卫功能影响着个体的思考、判断和行为。因此,人生态度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课程的选择和判断,影响着对个体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的人生走向和精神状态。大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何种人生态度才是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又该具备怎样的人生态度来走好人生的路途呢?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每个人健康、快乐、有动力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这样的人生态度能够让人们正确处理善恶美丑、得失哀愁、苦乐荣辱与生死等人生矛盾,选择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的人生之路,做生活的强者。而消极颓废堕落的人生观则使人走向畏缩、停滞与自我、他人灵魂的毁灭。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要努力培养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摒弃、克服消极的人生态度,做一名人格健康的人。首先,要努力愉快地接受现实,并报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其次,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和生活,不要用阴暗的心理看待社会和人生。再次,要有强烈的进取心,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要胸无大志,没有激情,不求上进。还有,对自己,对他人、国家都要有强烈的人生、社会责任感。最后,要对未来有信心,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人生是幸福的。

(3)“内圣外王”模式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借鉴意义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活的灵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内圣外王”模式的精义所在。所谓“内圣”,就是“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所谓“外王”,就是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通篇所阐释的这种“内圣外王”模式就是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把“修身”看作是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修身”这个逻辑起点的外在目的。长期以来,“内圣”被视为我国民族文化之精神和国民内在修为的境界,“外王”则是表现在外的社会风气、国民士气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内圣外王”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仕途追求的理想,

20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它也是我国大学生成才教育的一枚方向指针。

杜喜荣在他的《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中谈到四点启示,第一,他认为通过儒家的“仁爱”教育,使当今市场经济和外来思潮影响下变得自私、狭隘的部分大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宽容、信赖他人。第二,尊崇儒家“修身”观,强调主体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他认为每个人通过主体自身自觉追求自我素质的提高,做到“内圣”,那样天下治理会十分轻松地达到安定有序的理想状态。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思想上树立起严格律己的风范,变外在的“你应如何??”的要求为内在的“我要如何??”的律令。加强修身教育,增强他们抵制拜金、享乐和个人主义的侵蚀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和非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第三,他认为“内圣外王”有着重要的示范影响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具备极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的榜样示范作用,感染、教育、激发他人内心的道德意识,而使周围更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效法,从而改善社会风气。第四,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学习儒家理想人格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让他们主动地把自我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在思想人格上忧患国民,行动上重归新世纪的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品德兼优的国之栋梁。[7] 上面的四点启示中均围绕《大学》教育中“明德”“修身”教育而展开,第一条强调通过儒家“仁爱”教育来更新大学生内在不良的修为,使他们自身能够具备美好的德性,达到大学生主体自身的“内圣”。第二、三条则是强化大学生“修身”观念,通过他们的“修身”的“内圣”成果,教化改良社会。第四条是个人“内圣外王”境界的升华,因之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人格与品质的崇高结晶。由此,我将“内圣外王”模式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借鉴意义归结如下:

(1)“内求于己”的“修身”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大学生应修炼自身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多重丰富内涵,只有具备这样的修身理念和人才实力才能立于人才强国的不败之地。

(2)“外用于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伟大目标和崇高理想是大学生终身学习与实践不竭的动力。在大学生们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他们因伟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前行,达到“至善”之境,不会因之诸种而迷失。

21

参考文献:

[1] 来可泓撰.《大学直解·中庸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 [2] 林久贵评析.《大学 中庸》[M].武汉:崇文书局,2003

[3] 方尔加撰.《〈大学〉〈中庸〉意释致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黄蓉生主编.《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杨瑞萍主编;王欢,任建东编.《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6] 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 [7] 杜喜荣.《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第26卷第11期第46-47页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q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