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2 2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1)

2014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 计算机网络 _ 考试类型:(开卷) 考试时间: __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评阅人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选择题(20×1=20分)

1、以下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

A. 3.3.57.0 B. 193.1.1.2 C. 131.107.2.89 D. 190.1.1.4 2、全双工通信支持下列( )数据流

A. 单一方向 B. 多个方向 C. 两个方向且同时 D . 两个方向,非同时 3、TCP/IP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它们是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和( )

A. 网络接口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物理层 D. 表示层 4、下述( )按照从低到高顺序描述了OSI模型的各层。 A.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系统,表示,应用 B.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表示,会话,应用 C.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D.表示,数据链路,网络,传输,系统,物理,应用 5.、局域网的连接设备不包括( )

A. 中继器 B. 路由器 C. 以太网交换机 D. 集线器 6.、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 )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7、报文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

A.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在交换时无需建立专用通路 B.利于实时交互性通信

C.利于减少网络传输的延迟 D.任何情况下发出的报文都能够按顺序达到目的地 8、在TCP/IP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网络接口层 9、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

A)数据处理 B)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C)文献查询 C)资源共享与数据传输 10、下列四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基本功能的是( )。

A) 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11、衡量网络上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 A)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里 B)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理 C)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送多少个数据 12、局域网的简称是( )。

A)LAN B)WAN C)MAN D)CN

13.对于IP地址为 202.101.208.17的主机来说,其网络号为( )。

A、255.255.0.0 B、255.255.255.0 C、202.101.0.0 D、202.101.208.0 14、IEEE802.11协议是一种( )。

A、以太网协议 B、蓝牙协议 C、无线局域网协议 D、无线扩频协议 15、CDMA是一种( )。

A、数据链路层的竞争协议 B、码分多路复用技术 C、交换技术 D、路由器 16、子网掩码中“1”代表(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17、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FTP提供了因特网上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文件的机制,因此它是用户获得大量Internet资源的重要方法。

B.当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个一部电话机,只要再安装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便可以接到因特网上。

C.E-mail是用户或者用户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

D.WWW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组织和管理信息浏览或信息检索的系统。

19、传输线上保持比特流信号同步,应属于下列OSI的那一层处理?( )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LLC层 D. 网络层

20、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称为( )。 A.交换机 B.集线器 C.网关 D.中继器

答案:BCACB

DABDD CADCA BBBAC

二、判断题(20×0.5=10分)

( )1、波特率和比特率在数据传输中是相等的。

( )2、目前广泛应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是国际标准的ISO/OSI参考模型。 ( )3、在以太网中,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

( )4、TCP/IP体系共有三个层次,它们是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 )5、DNS服务器能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 )6、报文交换又可称为虚电路。

( )7、目前常用的IP地址由64个二进制位表示

( )8、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采用的数据通信方式是同步传输方式。

( )9、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为网络协议。 ( )10、目前广泛应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是国际标准的ISO/OSI参考模型。

( )11、若通信协议使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 x5 + x3 + x + 1,若接收方接收到的比特串是101000110101101,则可以判定传输过程无差错 ( )12、TCP传输的可靠是由于使用了序号和确认号 。 ( )1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两个性能指标是带宽和时延。 ( )14、一个C类IP地址的网络允许最多有65533台主机接入

( )15、在数据两路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帧。

( )16、RP协议和CSMA/CD协议都是数据链路层协议。 ( )17、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 )18、OSPF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 )19、分组的概念是在数据链路层用到的。

( )20、应用网关是在应用层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答案:××√×√ ××√√× √√√×√ ××√×√

三、填空题(10×1=10分)

1、网络层定义了一个 地址,数据链路层则定义了一个 地址。 2、131.109.54.1是_ 类型IP地址。

3、计算机网络常用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 和 。 4、4、IP地址由 和 两部分组成。

5、5、TCP/IP体系结构有4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应用层。

6、6、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子网段最大可容纳 __ 台主机。

答案: 1、逻辑 物理

2、B

3、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4、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5、传输层 互联网层 6、254

四、简答题(6×5=30分)

1、对于子网掩码为255.255.252.224的C类网络地址,能够创建多少个子网并简述理由? 2、若通信协议使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 x5 + x3 + x + 1,若接收方接收到的比特串是101000110101101,问传输过程有无差错。若正确,请指出冗余位和信息位。 3、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4、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5、试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6、子网掩码的用途是什么?

答案:

1、6个子网,224可表示为二进制11100000, 对于C类地址有3位可以表示子网,理论上去除全0和全1不能作为子网分配,所以3位可以有6个子网划分。

2、 生成多项式为G(x)= x5 + x3 + x + 1,可以表示为:101011,用101011去除接收到的数据101000110101101,得到余数为0。判定传输正确。因为G(x)是5次多项式,即r=5,冗余位为5位,即接收到的比特串的后5位01101为冗余码。信息位就是1010001101。

3、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

5、CSMA/CD协议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首先,每个站点发送数据之前必须侦听信道的忙、闲状态。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信道忙,站点继续侦听总线,直到信道变成空闲。 如果在数据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长的时间,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检测,延时重发。

6、将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五、分析计算题(3×10=30分)

1、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

答: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C无发送 S·D=(+1+1+3-1+1+3+1-1)/8=1, D发送1

2、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 (4)192.4.153.17(5)192.4.153.90 解:(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

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3、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N1 2 N2 1 N3 3 N4 7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N2 2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38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