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2024-02-20 03:1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机构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芷江侗族自治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芷发[2009]19号)文件精神,作为全县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乡镇之一,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编办的指导下,经过乡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现已圆满完成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实现了确立转变乡政府职能,理顺县乡事权关系,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确保乡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整个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平稳。回顾我乡机构改革工作,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良好氛围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势必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必须得到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转变人们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使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对改革形成共识,并积极参与改革。在接到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后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改革前的宣传发动工作。首先,统一思想,每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改革。同时,对事业单位人员,及早宣传改革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典型经验,使全乡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二是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中宣传改革。通过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在宣传上级有关改革的要求和文件精神同时,认真听取基层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建

议,让他们参与到改革方案及有关具体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对他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充分采纳,并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利益考虑,使他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动员发动,明确任务,营造改革的声势。在深入调研,反复听取意见,充分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乡委、政府及时召开全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机关干部、乡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会议,营造出改革的声势和良好氛围。

(二)认真调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心设置改革方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调研工作。为做好此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禾梨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任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派专人赴麻阳、公坪等地学习调研,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

二是围绕职能,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在梳理明确乡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能的同时,围绕职能的有效履行,设计切合我乡实际的机构方案是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我乡对各原来设臵的七站八所事业单位(俗称七站八所)的职能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本着严格精简的原则,将职能相近的机构和单位进行合并,职能强化的予以加强,职能弱化或丧失的予以撤并,形成初步方案。几经征求意见并多次向县委、政府、县编办汇报、沟通和争取,最终形成了?一办四中心?5个职能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加挂?文明创建办公室?、 ?信访接待办公室?、?财政所?牌子)、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加挂?劳动和社会保障站?、?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站?两块牌子)、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农业服务中心(加挂?‘舞水’?

柑桔产业办公室、?烤烟办公室?牌子)、综治维稳服务中心(加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从我乡机构改革实施的情况看,上述机构设臵方案既严格执行了县委、县政府精简机构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及社会事务等工作对机构设臵的要求。

(三)坚持原则,确保改革成效

为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使改革工作取得成效,我乡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设臵机构。在成立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派专人赴外地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委文件精神和当地实际情况,整合乡属各单位俗称七站八所,将原有的20个站所精简为?一办四中心?5个职能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综治维稳服务中心。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原则定位职能。为了突出服务,禾梨坳乡对每个中心的职能进行分类整合,如农业服务中心,既综合了原农技、农机、动物防疫、畜牧、水利等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的所有部门,又将农村社会化服务五大体系纳入服务中心。同时,重点打造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高各种服务;同时扩展服务职能,将当地的柑桔产业以协会形式纳入服务中心管理,实现?舞水?柑桔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惠农、支农。

三是以定岗定员为原则精简人员。面对编制人员问题,禾梨坳乡党政办公室及四个服务中心各设臵主任一名,由政党领导兼任,设臵副主任1至2名,由各个单位成员自由竞聘产生,工作人员按需要定岗定员,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对于富余人员实行鼓励创业、提前退休等方式妥当安臵。如原农技站有工作人员4名,其中1人纳入服务中心参与行政公共服务,其余3人实行分流进行经营创收,既为群众提供了行政管理服务又实现市场化效益。

(四)有情操作,机构改革工作稳妥有序

作为全县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我乡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意图,坚持完成编制精简任务毫不动摇,决不留情。但在实施人员分流过程中,做到了耐心细致,有情操作。对于机关公务员的分流实行离岗退养政策,对于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引导动员其从事市场经营、鼓励创业分流。在实施编人员分流过程中,乡党委、政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通过谈心等方式逐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使机构改革工作顺利、稳妥、有序推进,到现在无一起上访事件。

二、主要成效

(一)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找准,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找准了适合禾梨坳乡的职能定位,所规范的机关职能,体现了乡镇党委政府所要做的工作。例如:农技站技术人员如何利用技术服务百姓,如果实现服务经营两不误;如何

建设文明社会,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流动人口急剧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如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所有这些乡镇政府所面临的新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一办四中心?中充分体现出来。可以说,通过改革,乡镇的职能定位更准确,该强化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加强,机构人员编制都得到了有效保障,这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主开放、竞争择优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快形成

面对人员整合、管理问题,我乡探索出新的选人用人模式。?一办四中心?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从乡各部门在编在岗人员中整合使用,?一办四中心?各设主任1名,由乡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兼任,按工作需要设臵副主任1-2名,由中心工作人员竞聘产生,工作人员按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定员。在各中心副主任的产生过程中,竞聘方法把党的干部政策亮给群众,把干部的任职标准和条件交给群众,把对干部的评判权和选举权下放给群众,在比较中鉴别,在竞争中甄选,更直接地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同时,竞聘既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党员干部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扩大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也从机制上促使选出的乡镇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科学设置了机构,减少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

篇二: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工作调研材料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工作调研材料

一、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人员编制是否满足安全生产工作履职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第八条第三款“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本行政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罗城县有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这些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点多、线长、面广,造成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罗城县成为全市乃至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县。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乡镇安监办除履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职责以外,还须配合县打击非法矿山联合执法大队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特别在四把、东门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多的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尤为繁重、监管压力很大。目前,东门、四把等两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专职人员均在4人以上(不含兼职),其它乡镇平均配备专职人员2人以上。改革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编制为6名,队长由副乡镇长兼任,

副队长4名,工作人员1名,需同时履行国土、规划、环保和安监工作职责。其中安监办负责人兼任副队长,这样真正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仅为1人,安全生产工作力量将被削弱,人员编制是否满足履职需要。

(二)安全生产工作履职经费是否能保障到位。

由于抓安全生产工作难出政绩,没有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来得实在,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花钱的工作。这些年来,各乡镇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投入不少经费,基本上能保障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履职需要。改革后,安全生产工作经费是否能保障到位。

二、解决措施、意见和建议

(一)人员编制方面

建议在配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编制时,要综合考虑各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确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中专职安全生产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确保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履职能力不被弱化。

(二)经费保障方面

建议县财政部门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在经费预算中明确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确保用于改善安全生产工作条件、提高待遇、开展日常监管工作等经费能保障到位。

篇三: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以赵县高村乡为调研对象

1、高村乡地处赵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55.79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耕地6.8万亩,主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芦笋、西瓜、蘑菇、红薯等农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高村乡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方便,工业基础较差,但是经过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的努力,高村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木制品业和纺织业等三大支柱产业。200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2626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696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714元,财税收入207万元。

2、根据工作实际,我认为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主要有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口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等。乡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劳动保障、抗旱防汛、农技服务、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当前乡镇工作存在“权责不一”、“财事不符”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划定县、乡两级的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切实放权给乡镇,增强乡镇财力,增强乡镇的统筹职能。乡镇政府提高执政能力,一要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二要促使乡镇政府克服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倾向,确保乡

镇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切实履行好乡镇政府的职责,做到“权责相符”“事财协调”。

3、目前高村乡核定行政编制35人,核定领导职数14人,实有行政编制干部22人,实有领导13人。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施交叉任职有利于增强班子战斗力、减少领导职数,当前我乡乡长、副乡长(2名)、武装部长等4个政府职位分别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交叉任职,我认为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4、根据赵发【2002】13号文件,我乡按照工作“一盘棋”的思路,我乡设置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乡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财政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这样设置工作运行还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内容交叉较多的现实,还可以继续简化设置,以强化战斗力、方便群众、促进工作更好发展。可以设置党政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贸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以及财政所。

5、目前,我乡事业单位共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以及宣传广播和文化服务中心等3个综合性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8人,实际在职事业人员14人,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人员。我认为设置这三个服务中心是合理的、是符合工作实际的。当前,我乡没有自收自支事业单

位。

6、由上级机关管理派驻到乡镇的单位有国税、地税、工商、派出所、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司法所、劳动保障所、国土所、法庭、公路站、安监站、农业技术服务站等。其中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保障所、司法所、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安监站应当实行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管理体制,其余的以上级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

7、目前,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项目有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评比达标活动主要有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秸秆禁烧)、“五保”供养、植树绿化、食品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大疾病防控等。这些活动还应该适当的精简,以保证乡镇政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同时,要严格“一票否决制”和评比达标活动,讲究按实际工作论成绩,增强公平性、权威性,并且不能随意增加评比项目。

8、以前乡镇改革主要遗留了乡镇责任过大而权利偏小、乡镇财力不足导致的“事财不一”和统筹发展能力较弱。同时过多的“属地管理”工作办法,将较多乡镇职责以外的责任强加给乡镇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根据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逐步理顺乡镇工作职责,明确权限,增强乡镇管理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