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

更新时间:2024-04-25 2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我想一定知道。近几年一直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倒是很久没有去光顾这些传统宝典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了不少励志成功的书籍,一直在追寻成功之路,而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也曾经一度迷茫,特别是在挫折和坎坷面前,我们经常思考,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最近经历了些许事情后,看了看翟鸿燊教授的演讲光碟,温故而知新,颇受启发,又看了些传统文化论坛的视频,回头再回想回想西游记,霎时茅塞顿开。

《水浒传》讲的是义气,图的是痛快,最终结局甚是凄惨。 《三国演义》讲的是谋略,图的是权,结果三分天下而告终。 《红楼梦》讲的是感情,图的是虚荣,最后也是无比凄凉。 《西游记》又讲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小时候,怎么也不理解,既然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取经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何苦一路劳累,险些送了唐僧性命。长大了更不理解的是,唐僧确有其人,但是书中为什么虚构了情节,取经途中收了那么几个徒弟呢?

经历了一些人生旅程,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来,《西游记》讲的是修行的心路历程。

俗话说:“心猿意马”,唐僧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孙悟空,其次收了白龙马。西天取经,实乃修行的过程,而修行首先要收心,一心一意,潜心修炼。

接着收了猪八戒,法号悟能。

沙土最净,收了沙僧,法号悟净。

收了三个徒弟,原来是三修,所谓的久久八十一难,原来就是克服心魔的过程。

《西游记》讲的是梦想,图的是修行,得的是正果。

四个人的名字,集体表现了佛教的教义,如果将他们的名字联系起来,有一个逻辑关系,三藏是佛教最高的经典,跟随着三藏就能悟得人生真谛,所以悟空、悟能、悟净三人合起来是悟能空、悟能净。即抛弃人生世俗概念。

直销业有几句老话,成功是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从承担,到成长,从成长,到成熟,从成熟,到成功,因成功,而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从一个不具备成功特质的人到拥有成功特质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内心修炼的过程。

收心、长智、勤而行之,学到、悟到、修到、得道,一切圆满。 附翟鸿燊品《西游记》:

很多人问我说:“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取经路恰好十万八千里。那就背着唐僧一个跟头到地方了,两跟头就回来了,费那么大劲干什么呢?

《西游记》是讲一个人心路的历程,是部内圣外王的修身绝好的教材。

在走向觉悟的过程中,拴心猿锁意马,所以第一要骑着一匹马; 收的第一个徒弟一定是一个猴子,猴子主心,心猿嘛。所以法号悟空;

收的第二个徒弟主肾,肾不能悟空,法号悟能;

心为火,肾为水,水火要土调整,脾为土,什么土最干净?沙土。第三个徒弟法号沙悟净;

心、肾、脾,元精、元气、元神,三元归一,所以唐僧叫三藏; 肺为金,所以金箍棒两边箍上叫如意金箍棒;∴如意金箍棒的斤数<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正好和正常人呼吸的次数一样; 肝的神明为魂,肺的神明为魄,∴木棉袈裟平时包起来,关键时刻才拿出来。

所以《西游记》是一个魂魄合一,三元归一,五行俱全的在讲一个人心灵成长内圣外王的非常好的修身经典。

我建议你这么好的书好好悟悟,别瞎琢磨,还孙悟空猪八戒给你当员工你先要谁。人家可以把阎王爷叫来,给你当员工?

孙悟空带着佛帽那是是儒释道合一的载体。

孙悟空拜的第一个老师菩提祖师,菩提是佛语觉悟的意思,这个人又是道长,佛道文化本身合一。

菩提讲课的时候也是三教合一的文化:孙悟空的老师菩提祖师有一天在高台上开讲大道,原文这么记载: 妙演三乘教 <儒释道文化全讲> 经微万法全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

三家配合本如然。<儒释道文化本身是合一的 只是善巧方便 每

个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已>

所以我们学习的东西最忌讳的有国度的局限,应该让 西方智慧中国化,古代智慧现代化,中西智慧全球化;

另外最忌讳的是宗教局限,“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清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何必有宗教的局限?

孙悟空老师给他讲课也是一样,“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因此《西游记》首先强调的是修心。

而且菩提祖师传给孙悟空的法和五祖传给六祖惠能的法根(修身的方法)是一样的: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这把修身文化讲的多清楚。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这把观照的方法都教给你了;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这跟五祖传给六组慧能的“有请来下种”是一个意思;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所以佛过去叫大落金仙,菩萨叫慈航道人,佛道文化,儒士道文化都是合一的文化。

看着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但是一路上都在点拨唐僧。有一段对

话非常精彩:

沙僧问孙悟空:师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雷音寺?

孙悟空说:你们俩走的话十天就可以到。我要走的话一天打50个来回还能见到日头。师傅走的话从小走到老,老到小几个轮回也不能到。

唐僧傻眼了说:那我怎么办?

孙悟空:只要你心诚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鼓掌

所以孙悟空一路上都在点拨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

道不远人,真正解脱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内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其实彼岸就在此岸上。

取经最后的地点叫灵山,灵山是什么灵?心灵的灵。

地点叫雷音寺,东方才为雷震。真经本在东方何必西求?鼓掌

真正灵山是什么?不就是心灵之山吗?所以《西游记》是一部在讲心灵成长,内圣外王非常好的经典。《道德经》81章,《西游记》81难,所以好好读读《道德经》。行行消罪,字字灭灾,章章解难,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1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