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23 05: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浦区 2018 年高考模拟考 语 文 试 卷

(完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2018 年 4 月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 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用 2B 铅笔作答选 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笔书写。

4.完卷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2)落花水香茅舍晚,

(柳永《雨霖铃》。) (马致远《[ 。

]寿阳曲·远浦帆归》 )

(3)同样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与《登

楼》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小王不幸遭遇车祸,情绪低落,以下句子适合用来鼓励他战胜困难的一项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 C.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D.玉不琢 ,不成器 。

(2)把下列画线句放回原文序号处,最通顺的一项是( ...

(3 分) 。)

(2 分) 。)

”一联所用手法相似。

2018 年 3 月 3 日,《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

的论文。

该文称在中国许昌发现了生活在 10.5 万年至 12.5 万年之前的“许昌人”,①这是一种新的古老类型人类,

②中国古人类学家在近十年中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发掘和化石研究工作,先后在湖北郧西

黄龙洞、湖 南道县福岩洞、安徽东至华龙洞等地发现了珍贵的古人类化石,③从而对中国更新世中、晚期人类演化 的认识进一步深入。④

发现“许昌人”的灵井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 2007 年和 2018 年两次出土人类头骨化石,这些发 现被评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A. ①

B.②

C.③

D.④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8 题。(16 分)

全球化能力及评估

——经合组织《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报告述评

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文化的人合作,理 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年 轻一代需具备新的能力。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 这些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②2018 年 5 月 14 日,经合组织向七国教育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的 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化能力”评估,并计划将该评估纳入 2018 年 PISA 测评,评估学生的“全 球化能力”。

③全球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目标,可被分解为一些独立的、可测的学习目标。经合组织将全 球化能力的宏观范畴解析为“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成分”。经合组织指出,全球化能力是指 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分析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能够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判断 和想法的能力;是能够在

PISA 的认知成分评

PISA 学生问卷的

自我报告 态度

技能 分析和批判思维

尊重地、恰当地、有效地

交流的能力 知识和理解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 理解力 跨文化知识 和理解力

同理心 灵对其他文化的人的开放性 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全球意识 责任

成分

在认知测试中评估以粗体字

显示的成分

价值观 重视人的尊严 重视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学生问卷的自我报告数据

分析以斜体显示的成分

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有效的方式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 按照此定义,全球化能力评估包含三个维度:知识和理解力、技能、态度。

全球化能力

图 1 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和理解力,指个体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理解能力。能够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发展所 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个维度是技能,指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应具备的复杂的、组织良好的思维或行为能力。能够分 析并批判性思考;能够与他人适当有效的沟通;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能够调整自身感觉或行为,以适 应新要求和新环境。

第三个维度是态度,指

④态度基于价值观而形成。价值可定义为个体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持有的总体信念。价值观超越 具体的行为和语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在全球化能力框架中,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文化 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差异、相关信息,也是他们做出明智判断的重要参考之一。

⑤测试内容和方式。2018 年 PISA 测评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学生运用知识理解、认 识关系和观点,以及批判地思考特定目标或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该量表将主要建立在全球化能力的认知 项目上,包括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三方面评估内容。知 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构成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⑥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意味着学生要熟悉一些跨越国界的重要问题,以及能够理解全球范围 内的问题、趋势和体系的相互关系。在全球化知识领域,尽管学生能接触适量的信息,但若仅仅被动地 汲取这些信息而不理解其深层意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容易对其产生误解。因而,全球问题的知识和 理解力无法仅靠事实性知识获得,还要通过发现不同信息的意义及它们间的联系而习得。同时较强的理 解能力表现为灵活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组织知识的能力。

⑦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包括关于自身文化、其他文化,以及各文化间异同的知识。作为理解他 人的视角之一,跨文化理解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特性和共性,以及在跨文化语境

下理解不同观点间的关联 方式。理解其他价值观,可以深化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它们。

⑧分析思维是指运用有逻辑的、系统的和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本每个要素的 意义的能力,以及审查这些要素间的联系和差异的能力。一些研究案例在国际化课堂中经常被用于教学。 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逻辑地、系统地进行思考。案例研究应优先选择 15 岁学

生熟悉的情境和题干材料,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测试项目。例如,一名 14 岁的秘鲁土著学生用古老的 方言创作的歌曲,进而成为网络名人,而这种古老的方言在秘鲁一直遭受社会歧视。研究者可据此设计 开放性问答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位少年积极保护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动机,而相关多项选择题可以测试学 生能否理解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作用,以及主流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间的竞争。

⑨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要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全球化能力。因此,在教师 培训中,我国应增加有关全球问题、跨文化的内容,帮助教师跟进国际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理念。

⑩全球问题主要涉及国际制度、主要历史事件和趋势,以及与全球主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如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健康(例如流行病)、人口增长、移民、空气污染、国际冲突、贫困、人口老 龄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辩论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全球问题, 逐渐认 同人类的普遍价值。

?学校可以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

理解和交流;

加强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联系,邀请社会文化团体到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演出。学校可以推动学生参与国际 交流,如跨国交流访学。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技术提供跨文化交流案例,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逐步意 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性,进而学会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学会参考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让其更深入地体会不同文 化,学习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3.用简明的语言解释“全球化能力”这个概念。(3 分) 4.依据“图 1”,补充第三个维度的信息。(2 分) 5.结合文意,把以下概念填入方框内。(3 分)

分析批判思维 学习目标 国际冲突 全球问题 跨文化 全球化能力 案例研究

(4)

全球问题

……

全球化能力 (1) (2)

案例研究

(3)

……

6.第⑧段所举“秘鲁土著学生唱歌”的例子,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阐明提高学生运用有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播中所起作用。 7.以第⑥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2 分)

8.概括本文内容,据此判断本文适合的读者对象。(130 字左右)(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9—12 题。(15 分)

孤 独 1

①大部分时候我妈独自一人生活。在阿克哈拉村,她的日常安保措施如下:在房子后墙上多挖一 个后门,一旦有坏人闯入,就从后门撤退;若坏人追了上来,就顺着预先靠在后门外的梯子爬上屋顶; 若是坏人也跟着爬上来,就用预先放在屋顶上的榔头敲他的头……此外,还有椅垫下藏刀子,门背后放 石灰等诸多细节。她老人家国产连续剧看太多了。

②她说:“能不害怕吗?就我一个人。”

2

③说来也奇怪,像我妈这么胆小的人,到了荒野里,一个人守着一大块地,生活全面敞开。再也没 有墙壁了,也没有后门、梯子和榔头……却再也不提害怕的事了。

④她说:“怕什么怕?这么大的地方,就我一个人。”

3

⑤真的再没有人了。在戈壁滩上,走一个小时也没遇到一个人。如同走了千百万年也没遇到

一个人。 不但没有人,路过的帐篷或地窝子也没有炊烟,眼前的土路上也没有脚印。四面八方空空荡荡。站在大 地上,仿佛千万年后独自重返地球。

⑥关于地球的全部秘密都在风中。风声呼啸,激动又急迫。可我一句也听不懂。它拼命推我攘我, 我还是什么都不明白。它转身撞向另一场大风,在我对面不远处卷起旋风,先指天,后指地。我目瞪口 呆,仿佛真的离开地球太久。

⑦风势渐渐平息。古老的地球稳稳当当悬于宇宙中央。站在地球上,像站在全世界的至高点,像垫 着整颗星球探身宇宙。日月擦肩而过。地球另一侧的海洋,呼吸般一起一伏。

⑧眼下唯一的人的痕迹是向日葵地。秧苗横平竖直,整齐茁壮。我走进去寻找我妈。又寻找赛虎和 丑丑。地球上真的只剩我一人。

⑨我回到家,绕着蒙古包走一圈。突然看到一只鸡在附近的土堆旁踱步,并偏头看我。这才暗舒 一口气。

4

⑩我妈说:“我有时候想唱歌,却一首也想不起来。有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就赶紧唱。有时候给 赛虎唱,有时候给兔子唱。”

?赛虎静静地听,卧在她脚边抬头看她。眼睛美丽明亮,流转万千语言。兔子却心不在焉,跳跳 走走,三瓣嘴不停蠕动。

?兔子尾随她走向葵花地深处。兔子的道路更窄,兔子的视野更低。世界再大,在兔子那里也只 剩一条深不见底的洞穴。而我妈高高在上,引领兔子走在幽深曲折的洞穴世界里。我妈不唱歌的时候, 洞穴前不见头,后不见底。我妈唱歌的时候,洞穴全部消失。兔子第一次看到天空和海洋。

?劳动纯洁而寂静。我妈心里惦记着该锄草的那块地,惦记着几天后的灌溉,惦记着还没买到的 化肥。所有这些将她的荒野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她扛着铁锨从地东头走到地西头,心里一件一件盘算。 突然一抬头,看到了世上最美丽的一朵云,她满满当当的荒野生活瞬间裂开巨大的空白。她一时间激动 又茫然。她想向世上所有人倾诉这朵云的美丽。她想:在倾诉之前,得先想好该怎么说。于是她就站在 那里想啊想啊。云慢慢变化,渐渐平凡。她心中的措辞却愈加华美。她又想唱歌。仍旧想不起一首。这 时她发现兔子不见了。她想,兔子和云之间肯定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至少它们都是白的。

?赛虎也是白的。但它是不安之白,退避之白。它有无限心事。它总是不被允许进入葵花地。因 为它的腿受过重伤,我妈不忍心它走动太多。她对它说:“不许跟着我,就在这里自己玩。我一会就回 来接你。”它似乎听懂了,原地卧下。我妈边走边回头望。它一动不动凝视她,乖巧得近乎悲哀。它是 黑暗之白,破碎之白。我妈无数次离它远去,也无数

次转身重新走向它,抱起它,一同深入葵花地深处。

5

?我做好了饭,在蒙古包里等我妈回家。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哪怕睡着了,也能清晰感觉到置身 睡眠中的自己是何等微弱渺小。睡眠是地球上第二巨大的事物。第一巨大的是安静。我在梦中起身,推 开门,走向远处的葵花地。走了千百万年也没能抵达。千百万年后我独自醒来。饭菜凉了,我妈仍然没 有回家。

6

?吃饭的时候我妈再一次称赞:“这里真好!一个人也没有!” ?我说:“那出门干嘛还锁门?” ?她语塞三秒钟:“关你屁事。”

9.为什么第⑩到?段反复写妈妈“唱歌”?(3 分)

10.扣住“凝视”一词,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1.结合第?段的内容,自选一种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4 分) 12.从构思的角度赏析文章结尾三段。(5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3-15 题。(8 分)

怀

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 ,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

②①

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注] ①阮籍:三国时魏国人,“建安文学”重要作家阮瑀的儿子。②乌号:良弓名。

13.对作者与嵇康等七人并称的雅号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七子

B.邺中七子

C.竹林七贤

)(1 分) 。

D.正始七贤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士”句,用“何”字,强调情感,奠定全诗基调。 B.“驱车”句,描绘出征,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C.“岂为”句,巧用反问,强调了语气,增强诗歌气势。 D.“忠为”句,采用互文手法,交代了远赴战场的原因。

15.清人方东树认为这首诗“雄杰壮阔”,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18 分)

①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 余篇。

②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 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出云中。后五岁,以车骑将军从大将 军青出,有功,封南窌侯。后再以左将军出定襄,无功,坐酎金,失侯。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二千余里, 无功。后八岁,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

③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 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④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 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 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辞,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 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节选自《汉书·公孙贺传》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然数被谴( .

(2)从是殆矣( .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相同的一项。(2 分) ..

(1)父子并居公卿位( .

A.安居乐业 .

B.岁月不居.

C.居官任职 .) C.比权量力 .

D.后来居上 .

(2)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 .

A.无与伦比.

B.地比震动 .

D.比肩接踵 18.第①段画线部.

A.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B.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C.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D.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

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20.根据第③段判断公孙贺不接受丞相之职的直接原因是( ....

A.公孙贺担心自己出生边远地,见识浅陋,不利管理国家。 B.公孙贺担心自己靠军功做官,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才能。 C.公孙贺担心自己像前面三位丞相一样被责罚,处危险中。 D.公孙贺担心自己在英明君主的监管之下,难以施展才能。

21.概括公孙贺的品格,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3 分)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 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 哉!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予于杨升庵、李 卓吾 见之。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

(2 分) )

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 与坡老暗符,而卓老为尤惨。

②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惟著书 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 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生事 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予一生 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请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年,卓 吾竟以祸殒,惜哉!

③己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阁敝箧中,获其稿读之,不觉大叫 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遽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卓吾被逮时 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嘻,奇哉!不意今日复睹卓吾也, 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囊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 之名ft,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 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学说。②李 卓吾:名贽、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刎于狱中。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A.也

B.矣

C.乎

(1 分) 。)

D.欤 (3 分) 。)

。(2 分)

23.第①段写“坡老”的用意是

24.对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卓吾著书立说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B.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C.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D.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部分的句子。(3 分) 26.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4 分)

三 写作 70 分 27.随着国门打开,经济发

展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现代生活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生活方式面临种种 挑战,人们处于难以抉择的境地。

对“传统生活方式面临挑战”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

一(10 分)

1.(5 分)(1)暮霭沉沉楚天阔 (2)断桥头卖鱼人散 多难此登临。

(或者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

古今。) 2.(5 分)(1)A

(一)(16 分)

3(.3 分)答案示例:全球化能力是一种分析、理解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分析全球跨文化问题;正确认 识由于差异导致的自己对他人想法的影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和有效的方式与不同背 景的人交流的能力。

评分说明:“分析全球跨文化问题”“正确认识由于差异导致的自己对他人想法的影响”“尊重他人 并以开放、适宜和有效的方式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为 3 个点,答对 1 点给 1 分。 4(.2 分)答案示例:个体在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包括对其他文化的人的开放态度、对 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态度、全球化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

评分说明:“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开放态度”“尊重态度”“负责的态度”分

为 4 个 点,答对前 1 点给 1 分,答对后任意 3 点给 1 分。

5(.3 分)答案示例:(1)学习目标(2)跨文化(3)分析批判思维(4)

国际冲突 评分说明:答对 1 点给 1 分,给满 3 分为止。 6.(2 分)B

7.(2 分)答案示例:语言严谨。如关联词 “但”、“若”、“因而”、“还”以及副词“仅仅”等 的运用,准确阐明了对全球问题的认识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评分说明:严谨或准确,答对给 1 分;结合词句分析,如:修饰限制词、关联词等的运用,给 1 分。

8(.4 分)答案示例:经合组织在 2018 年召开七国教育部长会议提交的《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 报告,论述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维度,及其将纳入 2018 年 PISA 测评的打算;基于报告对全球化能力相关 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作者从教师、学生和教学三方面提出了我国的应对措施。适合于国家决策部门、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教育研究人员阅读。

评分说明:概括 3 分;判断 1 分。 (二)(15 分)

(2)D 二(70 分)

双调 (3)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

9.(3 分)由“想唱歌”到“赶紧唱”以致“又想唱歌”,表现妈妈唱歌是与自己、与动物们、与白云、 与荒野等等的交流,从而强调品味孤独中别样的人生意义,营造了回环优美的意境,达到一唱三叹的效 果。

评分说明:交流对象 1 分;达到的效果 2 分。

10.(3 分“凝视”)不眨眼睛,神情专注地观看,这里写出赛虎听话的样子,整个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 突出赛虎与主人的默契,巧妙地表达了彼此关爱的情义。

评分说明:词义、分析、效果,答对 1 点给 1 分。

11.(4 分)答案示例:虚实结合,妙趣横生。实写在家做饭,等妈妈却睡着了;虚写梦中寻找妈妈的 情景。生动地表达了等候妈妈的时间之久、旷野的寂静及内心的孤独,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心灵的震撼。

评分说明:虚实结合(或动静相生或夸张等),任意答对 1 点给 1 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

分;效 果 1 分。

12.(5 分)答案示例:与第二段埋下的伏笔照应,回答了第一段设置的“安保”悬念,在结尾构成逆 转,出人意料;在看似粗俗实则诙谐而俏皮的对答里,引发人们思考孤独的内涵,表达对当下生活的释 然;独具匠心的构思,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评分说明:特点 2 分,情感 1 分,效果 2 分。 (三)(8 分) 13.(1 分)C 14.(3 分)B

15.(4 分)答案示例:从形式看:每句都押 ang 韵,用韵激昂,掷地有声;“光”“扬”“彰”“常” 等词,明亮向上;写实手法,再现战士出征时的豪情,具有可视的画面感。从内容看:表现拼死征战、 舍身报国、名垂后世的 雄心壮志 。如:“临难”二句写壮士临国难,愿身死魂飞赤胆忠心,出语壮烈, 读之令人动容,油然而起崇敬之情。

评分说明:形式 2 分,内容 2 分。 (四)(18 分) 16.(2 分) (1)斥责 17.(2 分) (1)C 18.(3 分)D

19.(5 分)答案示例:案子交给有关部门,审讯公孙贺,一一追究他犯的罪过,于是父子都死在狱中, 被灭族。

评分说明:“下有司”“验贺”“穷治”“所犯”“死狱中”“家族”为 5 个点,对 1 点得 1 分。 20.(2 分)C

21.(4 分)诏命丞相之职不受,谨小慎微;以朱安世赎敬声罪,假公济私。

评分说明:品格 2 分,分析 2 分。 (五)(13 分) 22.(1 分)B

(2)危险 (2) B

23.(2 分)答案示例:以苏东坡坎坷的人生经历衬托出卓吾更加凄凉的晚景。

评分说明:手法 1 分;内容 1 分。 24.(3 分)D

25.(3 分)答案示例:整散结合。前一句用排比修辞构成整齐的句式,强调卓吾对自己所著之书的喜 爱和自信;后一句用简洁的语言构成散句,表明成书的过程,真率快语,真诚相邀。全句读来郎朗上口, 活画出李贽卓异不凡的神情。

评分说明:前一句 1 分;后一句 1 分;效果 1 分。

26.(4 分)答案示例:赞叹卓吾有才学;哀叹卓吾悲惨遭遇;诧异巧遇卓吾遗著;怀念老友卓吾;盼 望为卓吾遗著续全、阅订以及藏于名ft,等待有缘之人出版流传。

评分说明:最后 1 点 2 分,其它任意答对 1 点给 1 分。 三 写作(70 分) 27. 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基准分 66 分 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 采。

一类上(68—70)3 一类中(65—67)3 一类下(63—64)2 二类卷(52—62 分)基准分 57 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二类上(59—62)4 3

三类卷(39—51 分)基准分 45 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上(48—51)4

三类中(44—47)4 三类

下(39—43)5 四类卷(21—38 分)基准分 28 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上(30—38)9 (21—24)4 五类卷(0—20 分)

(1) 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五类上(17—20)4 类中(10—16)7

五类下(0—9)10

四类中(25—29)5 四类下

二类中(55—58)4 二类下(52—54)

说明:(1)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扣 3 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3)文面不

整洁,酌

情扣 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 1-2 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n5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