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 - 实用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2 1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写人:郭老师

考题强化训练(一)

——长度的测量

基础知识

I. 物理学的特点:物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它研究力、热、声、光、电

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II. 摆的等时性:

1. 摆的周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摆的周期,单位是秒. 2. 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是摆线的长度,摆线越长,摆的周期越长.

3. 摆的等时性原理:无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4. 首次发现者: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多年之后惠更斯找到摆的等时性的定量关系) 5. 控制变量法: 每次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科学探究方法 III. 测量

1. 测量的目的: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2. 测量的要素:单位和测量工具(或仪器).

3. 测量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决定.

4.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IV. 长度

1. 国际单位:米,其它:千米(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

(μm)等,关系为:1米=10千米=10分米= 10厘米=10毫米=10微米 .测量工具:刻度尺.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刻度尺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2) 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3)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且正对刻度线. 4) 记录测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

2

3

6

例题解析

1. 如图所示,关于摆的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A→O→B→O→A所需的时间 B. 小球从B→O→A→O→B所需的时间 C. 小球从O→B→O→A→O所需的时间 D. 小球从A→O→B所需的时间

1 / 8

编写人:郭老师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与摆长和摆幅无关 B.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每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2秒 C.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D. 测量时,误差能避免,错误不能绝对避免

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

D. 有了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实现零误差

4.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 12厘米?12?1米?0.12米 1001?1.5?10?3吨 100B. 1.5千5?1.5?克?1500克 C. 1.5千克?1.5千克?1000D. 12厘米?12厘米?10?120毫米

5. 我们的身体上接近50毫米长度的是 ( )

A. 脚底的长度

B. 拇指的长度

C. 肩膀的宽度

D. 拇指指甲的宽度

6. 某中学生测暈书桌的长度,他以“拃”为单位,测得书桌的长度为5拃,则他的书桌的

长度最接近 ( ) A. 0.1米

B. 1米

C.2米

D. 4米

7. 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同学参观科技馆时与火箭模型的合影,请你估测火箭模型的 高度约

为 ( ) A. 4米 B. 6米 C. 8米 D.10米

8. 上海陆家嘴新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它身旁的金茂大厦还要高72 米,则环球金融中心

的高度约为 ( ) A.490米

B. 4900米

C. 490千米

D. 49000毫米

2 / 8

编写人:郭老师

9. 一本书除去封面封底,共有400个页码,测得这部分总厚度为15.0毫米,则每张纸的

厚度为 ( ) A. 0.0375微米

B. 37.5微米

C. 0.075微米

D. 75微米

10.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采用的是 (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侧壁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个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绕过圆柱体的丝线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绕过圆柱体的橡皮筋的长度 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11. 有一摆钟,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走时偏慢了,为了校正摆钟的走时,应 ( )

A.摆线变长

B.摆线变短

C.减小摆球的质量 D.增大摆球的质量

12. 有甲、乙、丙三把刻度尺,它们的最小刻度分别为1分米、1厘米、1毫米,则最精确

的刻度尺为 ( ) A.甲刻度尺

B. 乙刻度尺

C. 丙刻度尺

D. 无法判断

13. 下列测量长方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4. 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伸,使尺变长,则测量结果相比实际值 ( )

A.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可能偏小,可能偏大

15. 为了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线长度的关系,应保持 ( )

A. 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 B. 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 C. 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

D. 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

16. 在国际单位制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室 .在长度

测量中,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 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

17. 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叫做 .测量长度前要仔细观察刻度尺,

①找出它的 刻度线,②要知道它的 ,③还要知道它的 . 18.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 / 8

编写人:郭老师

273分米 = 米 = 千米= 厘米= 毫米 75微米 = 毫米= 厘米

19. 某同学用正常步子估测距离,已知他从教室到图书馆走了 30步,行程21米.若他从家

门口走了 420步,则学校离他家有 米.

20. 某同学在课上听了伽利略对摆的研究故事之后,回家用支架、细绳、两个质量不同的小

球A、B和秒表研究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设计了 4次实验,如图所示,每次 实验各有不同,∠1<∠2, mA

1) 比较(a)和(b)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 是否有关. 2) 比较 和 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是否有关, 3) 比较 和 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 是否有关. 21. 如图,小霞、小敏和小玲在公园里玩荡秋千.小霞把小敏、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

小霞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学到的科学方法,按上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 为验证猜想2, 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 / 8

编写人:郭老师

(3 )为验证猜想3, 应选用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 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有关,与 无关. 22. 摆的等时性原理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发现的,他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同学们在做“研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的实验: (1)下表是一组同学相互合作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①成表格中的“摆动周期”一栏空格的填写.

②分析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和 相同时,摆动周期与 无关.

③分析比较第1 次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和 同时,摆动周期与 无关.

④第2次和第4次实验是控制 不变,研究摆动周期与 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在本实验中,每次实验都记录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来求出摆球摆动的周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而本实验又做了4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 (均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课后作业

1. 世界上最早的摆钟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的,这个原理的发现者是 ( )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伽利略

D. 惠更斯

2.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 10.6cm=10.6×10mm=106mm B. 10.6cm=10.6×10=106mm C. 10.6cm=10.6×0.01cm=0.106m D. 10.6cm=10.6×0.01mm=0.106m 3. 下列最接近0.1米的是 ( )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C. 前小臂的长度

B. 手掌的宽度

D. 两手臂侧平举,两中指间的距离

5 / 8

编写人:郭老师

4. 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学生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

度约为 ( ) A.3米 B. 5米 C. 10米 D. 12米

5. 七层楼房的高度最接近于 ( )

A.1×10 米

3

B.1×10 分米

3

C.2.1×10 厘米

3

D.2.1×10 毫米

3

6. 上海公交车两相邻车站间的距离约为 ( )

A.10 米

B.100米

C.1000米

D.10000米

7. 测量教室的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 )

A. 量程为20厘米,最小刻度是1毫米 B. 最程为25米,最小刻度为1厘米 C. 量程为1米,最小刻度为1厘米 D. 最程为25米,最小刻度为1毫米

8. 如图所示,图①②③分别为三种测量木条长度的方法,其中 ( )

A.图①是正确的 B.图②是正确的 C.图③是正确的

D.图①②③都有错

9. 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测量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误差 B. 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C. 课本的总页数是N,测得厚度是D,则该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为D/N

D. 细金属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如图)共N圈总长度为L, 则金属丝的直径约为L/N

6 / 8

编写人:郭老师

11. —个单摆的周期为10秒,要使它的周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摆球的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增大摆线的长度

B.摆动的幅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减小摆线的长度

12. 为了研究摆动的快慢与摆球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 )

A. 摆动幅度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球质量不同的摆 B. 摆球的质量和摆线长度相同,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 C. 摆球的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而摆线长度不同的摆 D. 摆球的质量不变,而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变化的摆

13. 物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 、 、 、

、 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

14. 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该原理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发现

的,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

15. 当多个因素影响某个物理量,在研究这个物理量和哪些因素有关时,每次只让

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科学探究方法称为 .

16. 要进行测量,首先要确定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其次要有合适的测

量 .

17. 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

常用的铅笔笔芯直径大约是1 —支铅笔的直径为8 一个初中生的中指指甲宽是1 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 门把手离地面高度约为1 双人课桌桌面的长度是121 物理课本的面积约是478 一位同学身高166 北京至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 18.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480厘米 = 千米 = 千米= 分米= 毫米 4600微米 = 毫米= 厘米 米

19. 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 这个木块的长度为 厘米.

20. 将细金属丝在圆木棒上紧密地绕了72圈,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其宽度为3.6厘米, 由

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厘米.

21. 某同学模仿伽利略做探究单摆运动规律的实验,他用同一小球,保持摆幅相同,只改变

摆线长度,做了三次实验.下表是这个同学三次实验的测量结果:

7 / 8

编写人:郭老师

1) 摆线长度为45厘米时,摆动周期为 秒;

2) 如果要使摆动周期恰好为1秒,摆线长度应该 28厘米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摆线长度对摆动周期 (选填“有”或“无”)影响. 22. 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摆线的长度为1米时,单摆的周期为 秒. 2) 比较实验1和2可知,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无关.请在表格中填入第2次实验的

有关数据.

3) 比较实验1和3可知: . 4) 比较实验3和4,你认为在第4次实验中测得的时间应 20秒(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理由是

考题拓展

1. 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

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体积V约为 ( ) A.

?D2L1

1?D2L1 41?D2L1(L1?L2) 41?D2L1(L1?L2) 4B.

C.

D.

2. 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全部放开

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8 /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o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