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4-03-11 16: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宜昌市夷陵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夷陵调查队 关于2013年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14年3月19日)

2013年,夷陵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

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民生改善的排头兵”目标,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大力发展都市经济,全区经济“好中求快、量质同增”。

一、 综合

全区共有村委会175个,居委会19个。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521320人,比上年末增加59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为129934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4.92%,比上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209人,出生率为7.92‰;死亡人口3046人,死亡率为5.73‰;自然增长率为2.19‰。

表1 2013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全区户籍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18岁以下 18-35岁 35-60岁 60周岁以上 —1—

年末数 521320 129934 391386 267504 253816 66584 129368 232160 93208 比重% 100.00 24.92 75.08 51.31 48.69 12.77 24.82 44.53 17.88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GDP)40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5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9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4.02:65.93:20.05调整为12.95:64.39:22.6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61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

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16.1地区生产总值400.02335.0924比上年增长191412.917.316.417.816.9264.191714182.2145.5494-174.6688.04111.23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就业持续增加。年末全区就业人员31424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97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66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7%,略低于上年末的4.10%。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5%。

—2—

图2 2013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

6.55.54.53.52.51.50.54.6 月度同比月度环比3.6 1.7 4.0 2.7 2.7 3.4 3.4 2.4 2.2 0.0 0.0 1.7 2.0 1.4 -0.5-1.5-2.50.2 -0.4 -0.1 -1.2 -0.5 -1.2 1.0 0.5 0.2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表2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居民消费价格 其中:食 品 烟酒及用品 衣 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 住 全 区 2.7 2.4 -0.6 2.9 0.9 9.6 -1.5 2.2 3.0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70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27310万元,增长2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0759万元,增长33.5%。

—3—

图3 2006-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万元 %

2800002400002000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2707595045404538.32028004216000012000024.529.430.531.28666814285833.53530252015800004000002006200726979391285061966058105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67公顷,增长0.31%;油料播种面积13422公顷,增长3.4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0497公顷,增长9.64%;柑桔种植面积22862公顷,增长1.08%;茶叶种植面积13319公顷,下降5.12%。

全年粮食总产量21.62万吨,比上年增长1.98%;油料总产量2.80万吨,增长8.95%;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60.42万吨,增长8.45%;水果总产量58.30万吨,增长5.71%,其中柑桔产量57.68万吨,增长5.54%;茶叶总产量16214吨,增长5.82%。

表3 2013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粮 食 夏 粮 小 麦 秋 粮 稻 谷 玉 米

产 量 216236 29891 1213 186344 72705 85104 —4—

比上年增长% 1.98 7.62 4.48 1.13 2.48 -0.39 薯 类 油 料 油菜籽 茶 叶 水 果 蔬 菜 25100 27984 21930 16214 583031 604231 2.03 8.69 3.10 5.82 5.72 8.46 图4 2006-2013年全区粮食产量

218000216000粮食产量216236214938212043214000212000210000208000206000204000202000200000198000196000208315208610204193209014203579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全年肉类总产量106520吨,比上年增长25.1%。其中,猪肉产量87643吨,增长16.79%;牛肉产量720吨,增长103.97%;羊肉产量2272吨,增长50.17%;禽肉产量15885吨,增长95.87%。年末生猪存栏74.17万头,增长14.14%;生猪出栏104.15万头,增长0.26%。禽蛋产量5745吨,增长56.97%。生牛奶产量31149吨,增长5.5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72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是:核桃988吨,板栗2240吨,实际采伐林木21222立方米。

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08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6.27%;旱涝保收面积13766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0.90%。

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行业从业人员11.15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8.49%。

—5—

注:由于固定电话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图中各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数进行了相应调整。

全区全年接待中外游客721.15万人次,增长34.67%;旅游门票收入4130万元,增长19.03%;旅游综合收入61.44亿元,增长39.92%。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全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57个,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25400万元,其中政府科技投入6068万元,争取市级以上项目22个、无偿资金1165万元。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0项,区级科技成果38项。全年共申报专利361项,发明专利121项,同比增加27.3%。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8.75亿元,同比增长7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60.8%。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7所,完全小学3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8569人,其中,普通高中6697人,普通初中11385人,小学20487人。全区小学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全区在册教职工3721人。各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0.8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56万平方米。全区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线1611人,上线率61.6%。

—11—

图10 2006-2013年全区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 人

30000261621918525000200002425817750229581605722276215742086120422204871500011861100005000020061423211194131969076102871223279881007011697711411385669720072008高中2009初中20102011小学20122013公共图书馆藏书14万册,全年共借阅图书12万册次。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2个,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个,诊所(个体)102个,村卫生室22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4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48人,注册护士105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60张,其中医院1019张,乡镇卫生院581张。

九、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21.23元,增长11.72%;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11.45元,增长13.37%。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45.37平方米,

—12—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63.90平方米。

图11 2006-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元 %

21621.232200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2.7320000比上年增长3016756.01180001600014324.562512690.61400011611.33201200010264.25100008812.881516.9716.47800015.511.7213.121012.8860009.29400057.012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图12 2006-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元 %

120001000080006000407240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011.45359712.9485153025比上年增长718517.394780542613.51604818.818.5114.06201513.37109.962000020062007200811.465020092010201120122013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1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6.1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13—

保险参保人数7.37万人,参保率99.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1万人,参保率99.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68万人,参合率99.55%。参加失业保险3.50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城镇居民低保6714人,农村居民低保17449人。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区土地面积3419.57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3163.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耕地保有量)365.9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75.24平方公里。

年末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9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93.5%,提高1.9个百分点。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1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4起,比上年下降4.55%。道路交通事故79起,下降3.66%;工商贸企业事故3起,下降25.0%;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2起,与上年持平。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46人,比上年下降2.13%。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41人,与上年持平;工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为3人,下降25%;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死亡人数为2人,与上年持平。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z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