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

更新时间:2024-05-31 15: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低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低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直接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基础。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却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

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逐渐将学生引上写作之路。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人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浅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 低年级 作文教学 大胆 真实 兴趣 自信 习惯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

低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我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

在当前启蒙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写作理念,给学生创设轻松、自然的写作情景。鼓励学生把想说的话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看到什么些什么,听到什么些什么,想到什么些什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要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欲望。

二、 课前说话,带动观察。

低段学生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我抓住日常交往契机,如课前三分钟说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听到或经历的新鲜事。

因为小学生大多喜欢争强好胜,希望自己所说的都是其他同学喜欢听的,自己能比其他同学说得好,很自然就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作文写什么的最好办法。”《新课标》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绚丽多姿,学生可以积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值日”、“比赛”、“游戏”、“春游”、“过节”、“过生日”??大千世界精彩纷呈,善恶美丑显于生活。

三、激发兴趣,引导写作。

把课文中学过的词语写出几个,让学生串词成段,在运用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作业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避免了单调性,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学生还是很有热情的。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由于没有内容的限制、形式的约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能得到充分展示。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情境,把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有趣的游戏、活生生的小动物搬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另外,作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我们将孩子们的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哪怕是春游前把要准备的东西清楚地写下来;生病了,给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节日里,给亲人写几句祝福的话??这种写作形式简单有趣,易于学生写作,乐于学生写作。久而久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勤练笔,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习惯,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作文。

四、以画促写,发展思维。

画画是学生表现自我最好的形式之一,动手画画,小学生特别喜欢。画可以表现他们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表现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利用画画带动写,

是培养学生作文表达意识的好方法,因为画是学生自己画的,学生有内容可说可写。由于小学生受书面语言发展的限制,语言材料不够丰富,要把画面展示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还有一定难度。我重点引导学生越过语句通顺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的条理性,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五、 注重评价,激发好胜心。

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中的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和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并且,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继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要总是读几位冒尖学生的作文。

总之,六、七岁的小学生正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求知欲强,富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相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借助孩子身上的有利因素,根据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给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切忌要保留孩子们的童真,保留孩子们的兴趣,保留孩子们的自信。作文教学还需要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钻研,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6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