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衰减分析讨论

更新时间:2023-10-28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池片衰减分析

业内都说电池片存在衰减。国家标准中也有一条“电池片存放半年后要重新标定”,电池衰减好象一定存在。衰减原因还与工艺有关,如钝化工艺等。但有关专家说,从电池片发电原理上分析,电池片在不暴晒,并干燥的情况下是不存在衰减的。所谓衰减主要是由测量引起的误差,其次就是电池表面摩擦或积尘,导致绒面受损,影响受光而效率下降,再则是由于银浆氧化而改变接触电阻,导致填充因子下降。还有就是电池片在分选后存在隐裂而效率变低。不知各位还有什么高见

好像低电阻率的硅片,可以作出高功率的电池片,但衰减很快

主要跟少子寿命有关系,多次回收的材料,电阻率可能合格,但是少子寿命很低,做出来的片子转换效率会衰减的很快。

我听说衰减的解释是:因为我们都是用的P型材料,里面含有硼元素,硼和氧形成硼氧复合对导致的衰减。

光照衰减与扩散有何关系?

前一阵听一个硅片厂家的人说,光照衰减有三个影响因素,1,片源,2,扩散工艺,3,组件工艺。也不知是真是假的。扩散工艺会影响到光照衰减么?是什么样的原理呢?请高手解答一下。

排除组件影响,单论电池片,衰减和材料关系最大。排除暗光时的shunt,BO衰减是主要衰减机制,和扩散的关系。。理想条件下应该是没有的。当然实际生产中引入的杂质、原始应力释放,有那么点关系吧。

注意:上面提的是扩散工艺而非扩散,高温扩散不同的温度可改变硅片的性质。

光照衰减根据尚德的研究最主要是硅片内硼与氧原子的结合所导致的,所以跟扩散相关性不大的。

探讨一下单晶组件的初期光衰减

单晶硅电池组件在初期会有2%-4%的光衰减(持续光照1到2天或者1个太阳下1到2小时),这已被很多测试所证实,目前各组件厂家对此衰减的影响态度不一,我咨询了若干组件厂,大部分觉得无所谓,因为卖出去的时候很多客户不懂,只测一个初期效率,只要保证20年

80%以上效率即可。只有做大电站的客户才对此数据敏感,因此一般大厂比价重视初期光衰减,比如尚德。想请问一下各位,此衰减真的对你的用户无所谓嘛?如果能够花一些成本来抑制或者消除初期光衰是否厂家愿意采用呢?

组件的衰减关键是单个电池片的衰减。当然,封装材料,EVA,背膜的老化等在后期使用中也会造成组件功率的衰减。

单纯生产组件的加工厂,如果想从本环节去减少这种衰减难度很大。然而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电池片生产厂去解决的话,这不仅仅靠生产工艺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待于核心技术的提高??

请教光致衰减和波长的关系

关于光照会造成晶体硅电池体内的硼和氧结合成硼氧对,形成复合中心,缩短电池寿命。那么这种机理跟波长有没有关系?是否某波长以下的光子才会形成硼氧对,而长波长影响较小?

1. 衰减只是会降低效率, 跟电池寿命没有必然联系吧.

2. 在正常的波长范围内(300nm-1100nm), 光致衰减都会发生, 且与波长大小没有关系. 因为光致衰减本质上是与入射光子激发的载流子有关. 3. 衰减的快慢与光强有关, 光强小, 衰减慢. 电池片衰减的问题

刚做好的电池片180瓦的72片,理论一般都在17.25的效率,在仓库放了一天,在做成组件,就相差5到6瓦,测试环境都是标准的 组件衰减

各位兄弟姐妹,您们好!

对于组件来说,我是很茫然的,前两天开会老大下了一个任务,就是对组件的衰减问题提出探讨.可是我真的是不懂啊!!

在此,向各位咨询一下几个问题:(1)组件为什么衰减?原理是什么?(2)如何使组件输出功率达到一个稳定?原理是是什么?

(3)(这个问题估计是光伏界都关心的问题八)怎样才能使组件减少衰减?!

摆脱各位了,不管是经验还是理论,还是您手上能够共享的资料,请赐教,在下感激的很!! 有机会一定请客吃饭!!

我也是菜鸟,道听途说了一些,共享之:

组件的功率测定是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进行的,拿到室外使用,因为环境(气温、光照等)不同测试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一般来说大概会5%或更多的功率下降。组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稳定状态,至于如何减少衰减,关键还是从材料、技术包括生产过程来控制了

太阳能电池板衰减和什么有关

太阳能电池板衰减和什么有关各位大虾,有谁知道太阳能电池板的衰减和什么有关系! 要注意什么?

单晶主要是因为光照下氧硼反应,生成复合中心降低少子寿命。所以现在又掺镓的P型硅片,正是出于这点考虑,但是镓原子比较大,也会有一些负面效应?? 非晶的话比较复杂,一说是因为H在光照下??一系列复杂反应。

不知道是哪家的电池,衰减主要是衰减电流,怎么会衰减电压呢 电池衰减

为什么单晶比多晶衰减的多,大约两个百分点!!!! 关于光致衰减的问题

最近几年,单晶硅电池光致衰减过大的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大问题达到6-10%;如组件公司在包装时上下偏差组件混装,而终端用户安装时未重新分档,组件不匹配问题也引起功率下降。

上述两个问题直接导致终端用户电站实际发电功率比理论计算值大为减少。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不知各位大虾有否好的解决办法。谢谢! 关于衰减

现在好多的厂家都在做衰减实验,小弟想问下都是用的什么灯? 衰减的时候需要模拟组件在日光下的情况吗?

我们公司都是在外面晒太阳

只是在外面晒太阳测试的组件衰减是不准确的,要加上负载的.

衰减有很多讲究的:

1、你的来料,也就是Wafer的电阻率等参数 2、扩散后的电阻值 3、光源

4、玻璃的厚度和透光性等规格

还有要考虑环境的影响,环境差的会加速氧化.....

对于楼上的户外衰减,根据相关标准,组件必须处于短路状态,总承受60KWH/M2的光照。 衰减程度的标准是小于等于5%吧

组件寿命衰减的因素

大家好,在组件的使用过程中,组件的寿命逐渐衰减,直到25年后,衰减功率的20%,在此期间,有EVA的老化降低透过率,背板老化降低安全因素,请问有没有影响电池片的方面(比如光谱相应会不会降低,会不会影响少子寿命)?期待专家指教。

肯定有的啦,做过试验,不同的电池片用相同的辅助材料做出的组件头几天的衰减都不一样! 为什么掺镓的cell效率衰减也很高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衰减测试的方法有问题啊 我们就是用很强的卤素灯照几天??

各硅料厂家的掺镓技术掌握的不一样

谨慎怀疑, 有的厂家的掺镓料里面还是有不少硼掺杂剂.

厂家说我们的掺镓片是掺了镓的呀,但没有讲不掺硼啊~99%的硼,再加1%的镓,也是掺镓的!

光衰减问题

正常掺硼电池片的衰减一般来说是什么情况,请有兴趣的人来讨论下:要衰减到最低,需要多久的日照?

效率越高,衰减越低么? 一般电池平均衰减大概是多少? 不同片源的硅片,相差多大?

这很难有定论,关键是拉晶时形成的氧沉淀的位错的量,这决定硼氧复合的量,电致发光成像找到这一类型的位错片子的效率都很低,退火后片子的效率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光照20分钟会很快衰减。

尚德的光衰机?我只听说中电有光衰的专利,尚德的就不清楚了

问过专家了,正常的17%效率左右掺硼的电池片,光衰减达到0.5左右。而低效的14%左右的片子,光衰减要超过1。片源如果差一点,17%效率的电池片,光衰减就要超过0.5这个正常范围了。但具体达到多少,还要看片源的质量倒底有多差。 一般来说,效率高的片子,光衰减就要低一点。 掺镓的电池不在此例。据说其光衰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控制在光衰1小时后,衰减率 <1.0% Suntech

我的感觉是同样的片源,中等效率的比较稳定,如16.5的也就衰减个0.2,但17以上的高效反而衰减要有0.5,这个如何解释?

根据生产:层压后的电池片是有损伤的,效率越高的电池片损伤越厉害!生产电池片的朋友可能有更全面的解释!请再补充一下

大部分还是由于BO引起的。其余是由于并联电阻大在暗光状态下导致的硅bandgap减小造成的,这个是可逆的,但并非绝对

请教高手关于功率衰减的比率值!!!!!!!!(精贴必加分) 请教各位光伏高手:有没有关于组件功率衰减的数据;例如:

1.组件标称设计功率为100W(120W,170W都可以),一个月后功率衰减%多少;二个月后功率衰减%多少;三个月后功率衰减%多少..........一年后衰减%多少;有没有一个比率?或者参考的值;

2.有没有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衰减的比率

这个要看具体的日照情况,非晶硅的衰减率大致在30%左右,封装效果不好的话可能达到50% 组件衰减

请问组件在经过最初的暴晒后,每块电池片的工作电压会下降多少?

电压一般不会降。就算组件功率下降比较大,只要不是有电池完全失效,一般电压都不会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r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