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谚语

更新时间:2024-02-06 15:5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关于雨的谚语

关于雨的谚语

谚语云:蚂蚁搬家要下雨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晏雨不晴。(同上)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田家五行》论雨)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篇二:农谚中有关雨的谚语

农谚中有关雨的谚语

摘要: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

通过对农谚中有关雨的谚语的类型及其成因的分析,能够对我们生活中的有关雨的天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简单的解释其原理,使其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农谚 雨 日常生活

一、总述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荀况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说明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气候描述的,有些是反映了气象关系,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等。

二、有关雨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1、雨通常与云相伴,正如歌词中所唱的“天上有朵雨做的云,有朵云做的雨”,降雨的时间、雨量、大小、分布及其变化受其制约和影响。我们现在就来了解几种通过云来预测降雨天气的谚语。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2)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3)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2、雨的降临往往还和一些自然界的光学现象有关,如月晕、日晕,这些自然界光学现象的出现及其变化对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

(2)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

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不同颜色光轮来预兆晴雨。月亮周围红色光轮表示空气中水汽丰沛,黄色次之,蓝色、黑色更少。

(3)大华晴,小华雨

月亮周围的华在增大,说明大气逐渐稳定,云中水滴或冰晶变小,兆晴;相反,华越小,则预兆下雨。

(4)星光含水,雨将临

晴天的夜晚,有时会看到星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称“星光含水”。这现象预兆要下雨了 3、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具体来看: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处于我国季风区,其降水受季风的移动的影响较大;我国其他地区处于非季风区,西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干旱区,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

因此,我国降雨的分布及其规律也因地域而不同,我们以夏至和芒种前后的降雨分布为例说明这一点:

1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1)○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如下: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 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

2有时遇到反常年份,夏至天气炎热,预示后期天气既旱且热。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 ○

有:夏至无雨三伏热 (川) 夏至无雨干断河 (贵) 夏至无雨六月旱 (湘) 夏至无云三伏烧 (陕)

1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2)○

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2芒种闻雷,对农业生产好坏及未来天气均有一定的预示意义,反映在气象谚语中:芒 ○

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3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意义, ○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三、农谚中有关雨的谚语对于我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意义

(1)对学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些谚语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内涵,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对工作:对于这些谚语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天气变化情况的大致预测,对指导农事有很大帮助。其次, 防旱抗汛的有关部门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预测,再通过卫星云图以及一些所采集的具体的数据分析,来指导我们的防旱抗汛工作。

(3)对生活:关于雨的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可以帮助我们对天气进行大致的预测,及时的增减衣物,做好相关准备,对于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农谚中有关雨的谚语

高二(2)班李琪

篇三:关于雨的谚语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亮一亮,下一丈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33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