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 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1 06: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18学年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 理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1,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40dB。说明音叉( ) A.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 B. 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小 C.1s内振动的次数变少 D.振动1次所用的时间变短 2.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图2

3. 通过红外线照射,可使物体温度升高,利用此特点,人们制成了( ) A.验钞机 B.遥控器 C.电烤炉 D.超声波诊断仪

4. 搬石工把90~100kg的石板(相同材质)搬运上山,如图3所示,一位身高1.7m的搬石工背着石板正在休息。则( )

A.质量越大的石板,密度越大 B.质量越大的石板,体积越大 C.图中的石板高1m D.图中的石板高3m

5. 关于一块1t的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3图4

A.单位转换:1t=1t×1000=1000kg B.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C.冰熔化成水,密度不变 D.冰熔化成水,体积不变

6. 下表1是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铁运行时刻表,则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 ( ) A.里程是1023km B.里程是617km C.准点运行时间是11h46min D.准点运行时间是2h14min

表1

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提出问题 D.论证

图5

7. 小李在地铁候车,拍下人在玻璃板中的像,如图4。据此,小昶提出:“人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8. 如图5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正对烛焰。观察到:烛焰晃动。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C.声音传递信息 D.声音传递能量 9.老师讲课时,窗外传来工地的噪声。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1 / 7

A.老师使用扩音器进行授课 B.全班同学塞上耳塞 C.教室安装噪声监测仪 D.关上教室的门窗

10. 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此时人看到烛焰放大的像。以下正确的图是( )

图6

11. 如上图6,要想利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可以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 ) A.M、Q点 B.O点 C.M、N点 D.N、P点

12. 一条鱼(用“? ”表示)在一个大型水族箱的A处,水族箱下的小明看到鱼的像A′(用“? ”表示),光路正确的是( )

1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6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为( )

A.18cm B.15cm C.10cm D.5cm

14. 符姐姐利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模拟视网膜,设计模拟某种眼病的实验,其步骤如图7,则( ) A.模拟的是远视眼病 B. 蜡烛移至远处时,成像在Y区域某位置 C.矫正:凸透镜向X区域移至适当位置 D.矫正:将一凹透镜放在Y区域适当位置

图7 图8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作图题(2分+4分+2分+4分+2分+4分+2分+3分,共23分) 15. 人、狗、海豚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如图8所示。 (1)能发出超声波的生物是 。

(2)狗的听觉比人灵敏得多,根据图上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是 。 16. 百米跑步的情景如图9所示。若以教学楼为参照物,则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判断的依据是 。

17.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量杯和液体总质量m总与液体体积V关系的图象如图10所示。 (1)量杯质量为 g;

2 / 7

(2)液体的密度为 g/cm3.

图9 图10 图11 甲 图12 乙 18. (1)画出图11中所示两束光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径迹。

(2)同一凸透镜放在志敏面前不同距离,小张观察到志敏不同的像(如图12甲、乙所示),其中,图 中透镜离志敏较远,此图中,志敏与他的像是在透镜 (选填“同侧”或“异侧”) 19. 质量为100g的某液体,其“V-t”图象如图13所示。由图得:

(1)温度从1℃升到7℃的过程中,液体体积的变化情况是 。 (2)该液体在4℃时的密度最 。

图13 图14 图15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入射光与反射光的方向。(画出其中一种情况) (2)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

20. 小明在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14所示,ON 是法线)。

21. 如图15所示。晚上,在路灯的照耀下,地面上留下了小芳的影子。并标示出地面上人影的范围(要保留作图的依据)。

22.在黑板上,用一束光沿 AO 入射心形玻璃砖,经过玻璃砖后再沿 O′B 射到空气中。小明在黑板上,记录下光路如图16所示。

(1)画出光在玻璃砖中的径迹。

(2)小明用同样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了: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实验操作是: 。 能观察到的现象: 。

图16

三、 解析题(7分+7分,共14分)

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验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23. 明月当空,小婷在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s后她才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声速取340m/s,光速取 3×108m/s)

(1)明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 烟花。

(2)请解释:人为什么首先看到烟花绽放,然后才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 (3)估算烟花绽放处到小婷的距离。

3 / 7

24. 如图17所示,一段 1000 米的临江路进行道路整饰工程。在这段路的一侧,平铺了规格为“0.12m×0.25m×1m”的花岗岩。(价格为 6000 元/m3,密度为 2.8×103kg/m3) (1)一块花岗岩的体积、质量各是多少?

(2)整饰临江路的这一侧,所用花岗岩的成本是 1.8×105元。

(3)夕阳下,老王和老伴在这段人行路上,拉着手散步,走完这段路,所花时间哪些是可能的? A.200s B.500s C.1500s D.2000s。

图17

四、实验探究题(4分+4分+7分+6分,共21分)

25. 如图18甲、乙、丙所示。用三种器材测量合金块不同的物理量。

甲 乙

丙 图18

(1)从图所示的器材可知:合金块体积是 cm3。 (2)合金块质量是 g。 (3)合金块的长度是 cm。

26. 把一个边长0.08m的正方体滑块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滑块下滑到底端(如图19甲所示).此过程,用停表测量其运动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

甲 图19 乙 (1)滑块运动的路程为

A.0.8m B.0.88m C.0.96m

(2)停表的最小分度值是 s.所测量的时间为 s.这段时间内,滑的平均速度为 m/s。

4 / 7

27.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将一块薄玻璃板垂直摆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20甲所示).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物),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

甲 乙 图20 丙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操作 1:用笔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操作 2: 。 (2)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操作 1:准备一根和 A 大小相同的蜡烛 B; 操作 2:把 B 放在 A 的像的位置。

① 操作 1 的目的是: 。 ② 操作 2 的目的是: 。

(3)人是怎么看到像的?小彭认为:这是像发出的光,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

① 用一张足够大且不透光的黑布,竖直放置在 Y(选:“X”或“Y”)区域,人还能看到像,证明小彭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 请在图丙中,作出人看到像(M 点)的完整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28. 小明观察到,家里的蚝油比酱油要稠,对此他猜想:“蚝油的的密度较大,酱油的密度较小”。请你结合以下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是否成立。

(1)实验所用的原理(公式): 。 (2)实验器材:如图20所示(没有砝码)

图20

(3)实验步骤:

步骤一: ,使图中的天平水平平衡。

余下步骤:

(4)若观察到 ,则猜想成立。

5 /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65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