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15:15:01 阅读量: 实用模板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009版)

(征求意见稿)

教务处编印

二〇〇九年六月

1

西方行政学说史

A History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课程编号:3141036

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学分:3 学分

学时:48学时(讲课:48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系本科生

教材: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丁煌著,2008年修订版。

开课院系:行政管理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行政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学生真正进入行政管理科学大门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掌握西方行政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内容以及行政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理论,分析和描述西方行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藉此,在全面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基础上深入理解行政学知识与理论,从更广泛的纵横层面把握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原因,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

1、第一章:导论(2学时)

(1)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理解学习西方行政学说史的意义;

(3)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2、第二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6学时)

(1)掌握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实质内容;

(2)掌握古德诺“政治-行政二分”的涵义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协调途径;

(3)熟悉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4)理解威尔逊行政学思想的学术地位

(5)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影响

(6)了解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第三章: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8学时)

(1)掌握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熟悉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

(3)理解韦伯管理制理论提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及其利弊

(4)了解正统时期西方行政学说的特点及其背景;

(5)了解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厄威克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和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6)初步了解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发展趋势。

4、第四章: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10学时)

(1)掌握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掌握西蒙的行政决策论的基本观点

(3)掌握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4)掌握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5)熟悉巴纳德的组织概念及其要素;

(6)熟悉西蒙的有限理性与满意决策原则;

(7)理解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

(8)理解西蒙和沃尔多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评判

(9)理解帕金森定律的现实意义;

(10)了解正统时期西方行政学说的特点及其背景。

5、第五章:应用与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6学时)

(1)掌握德罗尔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内容;

(2)掌握彼得原理的基本观点;

(3)熟悉里格斯的三大行政模式的特点;

(4)理解彼得原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5)了解里格斯提出的五种主要的行政生态要素;

(6)初步了解德罗尔逆境中政策制定对当代政府危机管理的意义。

6、第六章:挑战与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8学时)

(1)掌握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容;

(2)理解新公共行政学产生背景及其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观的批判

(3)理解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4)了解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7、第七章:总结与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8学时)

(1)掌握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方法、公共选择的涵义;

(2)掌握企业家政府的本质涵义以及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

(3)掌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基本内容;

(4)熟悉布坎南对政府失败根源的阐释及其提出的补救建议;

(5)熟悉奎德政策分析的要素;

3

(6)熟悉罗森布鲁姆多元行政观的基本内容;

(7)理解公共选择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

(8)了解奎德政策分析的过程。

三、大纲说明

1、作业和报告:作业:4 次,课程论文:篇。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

计算)本课程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4、是否使用多媒体:是。

5、其他: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课堂讨论。

四、参考书目

1、公共行政学经典(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杰伊·M·沙夫里茨,艾伯特·C·海

德编,2004年。

2、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美]尼古拉·亨利著,2002

年。

3、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彭和平等编译,1997年。制定人:叶芬梅审定人:薛恒批准人:焦冶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3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