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社团活动认识的调查》课程论文 - 生科本

更新时间:2023-03-08 07:28:3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_______________名姓______________ __下_号以学线此 专在本写字__文__将__须_生__学_ _ _ _ 级线班封_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业 专 院 学 学 科 育 教 院 学 鲁东大学20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课程号:

任课教师 段元美 成绩 论文题目:(可指定题目,也可说明题目范围。)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 论文要求:(对论文题目、内容、行文、字数等作出判分规定。) 1、 选题以《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教学的相关内容为限。 2、 要求内容新颖、完整且独立完成,杜绝抄袭。 3、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 教师评语: 项目 满分 得分 教师签字 论文选题(是否得当,难易程度) 10 30 论文内容结构(是否合理、完整) 20 观点论证(是否深入、详细) 20 研究方法(是否先进、合理) 20 50 研究结论(是否合理、有针对性) 10 格式及时间(是否规范) 20 20 合计 100 100 2014 年 12 月 27 日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本1201班,20122212870)

摘要:当今时代,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充分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方便与快捷。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而作为信息时代的强力推进者,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消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电脑逐渐走进大学校园的同时,网络的使用和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自身的关注。然而,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究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活跃在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同时,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有力的监管与协调机制又该如何制定与实施?为了了解与解决上述问题,我在我校与周边学校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

关键字:网络使用,大学生,调查报告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抽样调查,进行了10个小问题的简单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1)每天的上网时间上差异很大,有极少的也有3小时以上的,大一比较少可能是平时课程比较多,大二大三明显比较多,也有少数几乎不上网的;

(2)男生网络使用情况半数以上都有玩游戏,可见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影像很大,女生则看电影听音乐居多,网购较多;下载资源的现象也很普遍,可见大学里学习对网络的利用还是比较大,看新闻资讯者也占很大比例,网络称为大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3)网络成了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同学还是对网络有一定依赖的,几乎没有纯粹因为学习工作才上网的,这也与大学的生活方式有关,毕业后可能更多的上网时间就是为了工作学习的需要了。

(4)对于通宵上网的情况,几乎没有,生活习惯还算好;逃课上网时有发生,学生时代的自制力还需要加强。 (5)网络对大多数同学还没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少数网络沉迷者经常有晚睡晚起精神不济或者课上注意力集中力下降,大多数影响不明显,极少数上网只供娱乐者表明精神亢奋更显活跃。

通过调查来看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一、 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

1

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占47%。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占39%。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占14%。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占12%。沉溺于网上娱乐,无心向学占7%。在调查中,前三项占的比例大足以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智力素质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三、对学生和学校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3%的学生认严格控制上网专心学习。而在哪里上网这一项中, 4%是在网吧,只有96%的同学是在学校里上网。

这几项调查结果表明,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条件,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大学生们对此都很少关注。 学生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依次是文学艺术、情感交流、聊天、社会科学、教育、游戏。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多选题中,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24%,再次是聊天占16%,剩下的是交网友占10%。做作业的占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8%。在回答“上网的主要目的”时,68.6%的同学回答是娱乐,回答学习的还不到10%。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然这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有关,也与在网吧上网的环境有关。但关键是学校没有给学生制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把大学生引到网络学习中去,学院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把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完全向学生开放,并加以有效地管理。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健康的教育、学习网站。让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或浏览大型的图书网站,或利用网络下载学习资料,或写博客,或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大学生能把上网的目的放在这些方面,那么网络也就能真正地发挥了它的传播作用,大学生的学习也将是轻松加愉快的学习了。 网络像是无边的森林,里面藏着非常丰富的宝藏,但愿大学生们,都能找到通向宝藏的路径,而不是陷在泥潭里。

还有这些对学生的这些建议:

1.增强自制力,提高学习主动性。作为学生,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端正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面对网络的各种诱惑,不应把适度的放松当作无节制的沉迷,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当然,自制力的增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来规划、指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

2.提高认识水平,客观看待网络。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观点,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客观的选择,去粗取精、去委存真,而理性思考的前提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涉猎更加广泛的知识。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倾诉与发泄的场所,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我们要在情绪宣泄之后寻找到现实的解决办法,而不能将网络视为逃避现实、自我膨胀的庇护者。

3.乐观面对,勇于接受。与网络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校大学生们在网络与现实中常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暂时空虚,一部分人在网络中寻找自信、获取满足,这只是自我精神层面的安慰,在现实生活中毫无作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确立新的目标而努力实践,是我们在大学四年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沟通则会使集体荣誉感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又一动力。现实中成就感的获得始终是高于网络的,这样的话我们又何谈去虚拟世界里寻找满足?

网络是一个五花八门的世界,它给我们的心灵、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我们要在混乱中寻找方向,从诱惑中学会拒绝,从迷茫中找到希望,才能使自己在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中完善自己,成为21世纪中国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的新锐一代 。

2

__ _____ _____ ___名姓 ____ _____ _____ __下_号以学线 此 专在本写 字__文__将 __须_生__学 _ _ _ _ 级线 班封_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_____ _____ _____名 姓__ _____ _____ __ ___ 下号以学线 此专在本写__ 字文__将___ 须生_____ 学 级_班 线封_密_ ___ _ _ _ _ _ _ _ _ _ _ 4

___ _____ ______ _名姓 _____ _____ _____ _下_号学 以线此 专本 在写字_____ 文将_须____ 生学 _ _ _级 线班封___ 密 _ _ _ _ _ _ _ _ _ _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s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