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更新时间:2023-03-08 17:51:2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RFID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

张悦 09040313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为解决物流配送企业,配送质量、配送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将物联网RFID技术引入到物流配送领域,达到物流的可视化管理,现代化仓库管理智能化配送,信息系统管理,使得物流企业进一步优化成为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关键词】物联网;第三方物流;RFID技术

0 引言 当今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配送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也愈发明显。虽然我国物流配送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物流配送质量有待提高。订单填写不规范、订单丢失的情况,没有及时发现、解决从而导致货物长时间搁置、发货不及时、送错目的地、数量或对象出现问题对顾客造成困扰;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由于货物放错位置、失窃、或因不明属性而保管不善,而引起的货物损耗,不能及使准确的发送到指定地点,也不能及时通知管理部门和顾客也是困扰物流企业的问题。这些不仅对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影响顾客心中的企业形象。二、物流配送的效率有待提高。在收货、存货、取货、配货、发货、拣货时采用传统方法清点、整理货物为此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当需要及时了解库存状况,或货物信息时,又需要清点,使工作量加大,严重影响了配送的仓储效率;装卸搬运方面,由于衔接性程度不高,包装不合理而降低运输效率;在整个配送过程中,所需装卸搬运人员和设备数量都比较大,往往是货物运量和库存量的若干倍,在其中劳动力过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 对物流配送的问题分析

物流配送质量问题:由于配送过程中的不透明性,物联网通过对包裹进行统一的编码,并在包裹中嵌入标签,标签中包括了该包裹的基本属性、数量、发货地和目的地,这样标签不以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裹的基本属性可以确保特殊货物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时,不会使货物包装和货物本身损坏、变形、破碎、散失。即便发生一些意外,货物将其变化记录在其标签中,在物流途中通过对编码及标签的识别,将其信息传输到处理中心,供企业和消费者查询,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这样,企业或消费者就能实现对包裹的实时跟踪,以便及时发现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切实增强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满意程度。

物流配送的效率有待提高:若实现规模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效率和运输效率均能大大提高。入库时,贴有标签的货物运抵配给中心,自动选择货物的最佳打包方式,阅读器将自动识读标签,根据编码和标签,管理系统会自动更新货清单,和产品信息。运送车将根据计算机管理中心的指示自动将货物运送到正确的位置,并记录下最新的货品位置。在整理货物和补充存货时,如果发现有货物堆放到了错误位置,阅读器将随时向管理中心报警,运送车再根据指示,将把这些货物重新堆放到指定的正确位置。在管理中心的目录,将发货、出库、验货、更新存货目录整合成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同时也大大节省了人力。货物出库运输时。阅读器自动读取货品标签上的信息,记录出库状态和

产品出库时信息,机械化智能化大幅度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2 物联网技术的工作原理 2.1射频识别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摘自百度百科)

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贴敷于物体之上,可随物体移动,存储有各种识别信息,当其通过阅读器区域时,将接收读写器发来的信号并作出回应。读写器接收来自标签的信号,并通过空中接口对标签进行能量供给。电子标签和读写器都由芯片和射频天线组成,借助天线的电磁耦合实现数据和能量的交换。电子标签是RFID技术的核心部分。

读写器:具备读取和写入标签基本信息功能的设备,可设计成为手持式或固定式;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信号,对标签的对象识别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识别信息连带标签上的其他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

天线: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处理有阅读器获取的RDIF数据或信息,并将数据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

2.2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RFI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或者内部,电子标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读写器可无接触的识别并读取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带电磁场系统中,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出一个电磁波,电磁波以一个球型波向前传播。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发射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将信号进行解码和解调,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摘自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3 物联网在该领域中的应用

物资配送中心接到配送任务后,及时、迅速地将需求方货物加上电子标签,并录入各类电子信息,利用射频技术选择最优的打包方式。物资配送中心为每台车配发一枚射频标签,并在仓库出入口处安装一套射频装置形成门禁,以利用射频技术完成物资的自动出入库操作。

入库,物资配送中心所派车队进入仓储中心时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信息并在仓储中心系统中显示此时车队所载物资。由计算机系统按照电子标签的信息,划分各货物的放置位置,并命令机械搬运货物到个运送车,再命令运送车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卸货。货物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的情况,如:是否挤压变形,是否散失等。并将所有流程及情况自动存入中心系统。

出库,车队装载物资完毕离开发物仓库时再次通过门禁,物流系统将出库物资信息写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射频标签承载了其所运物资的相关信息,自动完成物资出库,此时运送物资的车辆和物资进入在途状态。 运输,运输途中传感器检测货物属性变化,当需装卸搬运时,特殊物品的标签提醒系统,注意事项。并有GPS实时定位追踪,直至货物送达,真正实现可视化管理。

用于特定物资寻找。特定物资寻找系统主要由射频标签和手持式无线询问机组成,其中记录着物资信息的射频标签附在物资运输车辆或包装箱上,手持式无线询问机能发出脉冲电波激活射频标签,并能在100米距离范围内阅读标签上的信息内容。一个货物场上通常停着若干车辆,当需要尽快找到某种特定物资时,询问机可根据该物资的名称和编码提出询问,所有装有该物资的射频标签即会做

出应答,随后利用询问机激活射频标签上的鸣叫器。操作人员即可循声找到车辆或者包装箱,如果声音在查找范围之外,则可根据询问机上的测距仪显示的距离去逐步接近,直至找到所需物资。(摘自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应用) 4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4.1发展趋势

物联网意识进一步加强,由于物联网为新兴事物,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物联网概念,对物联网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应用情况较少,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认知度的普及,物联网的优势进一步显著。包括PFID系统、GPS、GIS传感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物物通信(M2M)等技术,将贯穿商贸物流的全过程。

物流可视化管理,GPS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管理。

建设现代化仓库现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自动输送分拣作业等,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协同。 4.2有待解决的问题

编码标准不统一,由于物联网的普及程度,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多种物品编码方式共存,造成编码与物品对应混乱的问题。

技术不成熟,且需要大量了电子标签,阅读器海量传感器,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推广。

隐私问题,一些私人物品,需要录入电子信息,对个人私密造成困扰。 5 总结

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俄进步,但在多方面的环境中还不成熟,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在物流配送方面,物联网表现出色,尤其是RFID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物流运营的效率,虽然现在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还不具规模,但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化配送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的可视化管理,现代化仓库管理必然是今后的趋势。物流企业都将从提供运输、仓储或货代服务的初级阶段,步入为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装卸搬运.百度百科

【2】RFID技术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模式,中国大物流网,2008

【3】物联网在商贸物流园区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 【4】韩喜君,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5】杨永生,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6】高远,杨小刚,倪航.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7】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应用

【8】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全过程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统 【9】物流配送.百度百科

【10】张飞舟,杨东凯,陈智.物联网技术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h6.html

Top